森林昆虫学第四章昆虫生态学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8236021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昆虫学第四章昆虫生态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森林昆虫学第四章昆虫生态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森林昆虫学第四章昆虫生态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四章 昆虫生态学昆虫生态学 重点: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应用;重点: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应用;森林昆虫种群及森林昆虫群落的基本概念;森林昆虫种群及森林昆虫群落的基本概念;森林害虫预测预报概念及方法。森林害虫预测预报概念及方法。昆虫生态学研究的内容,按对象的层次可分为:昆虫生态学研究的内容,按对象的层次可分为:(1)(1)个体生态学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 of insects)(autecology of insects),以昆虫个体为对象,研究某种昆虫对环以昆虫个体为对象,研究某种昆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可塑性,以及环境因素对其形态、生长发育、繁殖、存活、习性、境条件的适应性和可塑性,以及环境因素对其形态、生长发育、繁殖、存活、习性、行为等的影响。行为等的影响。(2)(2)昆虫种群生态学昆虫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of insects)(population ecology of insects),以昆虫种群为对象,研究以昆虫种群为对象,研究在一定环境和时间、空间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变动的原因。在一定环境和时间、空间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变动的原因。(3)(3)昆虫群落生态学昆虫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of insects)(community ecology of insects),以群落为对象,研究在一以群落为对象,研究在一定区域和时间、空间内,昆虫所处群落的结构、功能、演替及其原因等。定区域和时间、空间内,昆虫所处群落的结构、功能、演替及其原因等。(4)(4)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ecosystem ecology),以生态系统为对象,研究昆虫在该生态以生态系统为对象,研究昆虫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昆虫生态学昆虫生态学(insect ecology)(insect ecology):是研究昆虫与环境相互关是研究昆虫与环境相互关 系的科学。系的科学。是研究昆虫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及变异现象,是研究昆虫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及变异现象,分析昆虫种内、种间关系及其对环境条件反应的行为机分析昆虫种内、种间关系及其对环境条件反应的行为机制,研究昆虫种群在不同地域、环境和时间、空间内的制,研究昆虫种群在不同地域、环境和时间、空间内的数量动态规律,昆虫在所处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数量动态规律,昆虫在所处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改变自然环境后昆虫生存和数量变动状况等,作用,以及改变自然环境后昆虫生存和数量变动状况等,为环境保护、资源昆虫的保护利用、昆虫区系、害虫预为环境保护、资源昆虫的保护利用、昆虫区系、害虫预测预报、综合治理等提供理论依据。测预报、综合治理等提供理论依据。昆虫生态学的主要任务昆虫生态学的主要任务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气候因子(温度、湿度、降水、光、风)气候因子(温度、湿度、降水、光、风)土壤因子土壤因子(土壤质地、结构和理化性质)土壤质地、结构和理化性质)地形因子(坡度、坡向和坡位)地形因子(坡度、坡向和坡位)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即有机因素,主要包括昆虫的食物和天敌。即有机因素,主要包括昆虫的食物和天敌。第一节第一节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昆虫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指与昆虫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是指与昆虫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外部空间事物的总和。外部空间事物的总和。1.1.温度温度 温度是气象因子中对昆虫影响最显温度是气象因子中对昆虫影响最显著的一个因子。昆虫是变温动物,在生著的一个因子。昆虫是变温动物,在生理上缺乏调节体温的机能,其体温基本理上缺乏调节体温的机能,其体温基本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温度的变化,因此它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温度的变化,因此它们的新陈代谢强弱和生命活动,在极大们的新陈代谢强弱和生命活动,在极大程度上受外界温度的支配,昆虫的发育程度上受外界温度的支配,昆虫的发育进度及世代的多少都受温度的影响。进度及世代的多少都受温度的影响。一、非生物因素与昆虫一、非生物因素与昆虫 温度不仅直接影响昆虫,而且对昆虫的天敌和食料同样有很大的影响,温度不仅直接影响昆虫,而且对昆虫的天敌和食料同样有很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昆虫的分布和数量变化。从而间接影响昆虫的分布和数量变化。根据昆虫对温度条件的适应性,划分为:根据昆虫对温度条件的适应性,划分为:致死高温区:致死高温区:45456060,兴奋,兴奋-死亡;死亡;亚致死高温区:亚致死高温区:404045 45,热昏迷;,热昏迷;适温区:适温区:8 84040;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亚致死低温区:亚致死低温区:-10-1088,冷昏迷,冷昏迷 致死低温区:致死低温区:-40-40-10-10,死亡。,死亡。1.1 温区温区适温区适温区:又称:又称有效温区,有效温区,8 84040,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1)(1)高适温区高适温区 :30304040,最高有效温度;,最高有效温度;(2)(2)最适温区:最适温区:20203030,寿命适中,繁殖力最大;,寿命适中,繁殖力最大;(3)(3)低适温区:低适温区:8 82020,此温区的下限,称为最低有效温,此温区的下限,称为最低有效温 度,只有高于这一温度,昆虫才开始发育,又称为度,只有高于这一温度,昆虫才开始发育,又称为发育起始点发育起始点(发育起点发育起点)温度。温度。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1 1个虫期或一个世代)所需累计温度的个虫期或一个世代)所需累计温度的总合称为积温;全部有效温度的总和是这一阶段的有效积温,通常总合称为积温;全部有效温度的总和是这一阶段的有效积温,通常为一常数(为一常数(K K);单位:日度。);单位:日度。K=NTK=NT;K=N(T-C)K=N(T-C)(N N 发育历期;发育历期;T T 平均温度;平均温度;V V 发育速率。)发育速率。)1.2 有效积温法则有效积温法则例:槐尺蠖卵在定温例:槐尺蠖卵在定温27.24.5 27.24.5 天,在地窖干燥期内天,在地窖干燥期内198198天。天。代入公式计算得:代入公式计算得:K=(19-C)K=(19-C)8 8 计算得计算得:K=84 K=84 日度日度 C=8.5C=8.5 应用应用(1)估测害虫可能发生的代数)估测害虫可能发生的代数 世代数世代数=某地某地1年的总有效发育积温总和年的总有效发育积温总和/某虫完成某虫完成1代所需的有效积温。代所需的有效积温。(2)预测害虫发生期)预测害虫发生期:N=K/(T-C)(3)控制昆虫发育进度)控制昆虫发育进度 T=(K/N)+C,人工繁蜂时应用,按释放日期的需要计算出室内繁蜂所需的,人工繁蜂时应用,按释放日期的需要计算出室内繁蜂所需的温度。温度。(4)预测害虫地理上分布的北限)预测害虫地理上分布的北限 只有全年有效积温之和,大于昆虫完成只有全年有效积温之和,大于昆虫完成1个世代所需的总积温的地区,这种昆虫才个世代所需的总积温的地区,这种昆虫才能发生。能发生。1.3 1.3 有效积温的应用及局限性有效积温的应用及局限性局限性局限性(1)只考虑温度因素,忽略了其它因)只考虑温度因素,忽略了其它因素影响素影响。(2)是以温度与发育速率呈直线关系)是以温度与发育速率呈直线关系作为前提的,实际上呈作为前提的,实际上呈“S”形的曲线关形的曲线关系。系。1.(3)不适用于专性滞育、多年)不适用于专性滞育、多年1代、或代、或迁飞的昆虫。迁飞的昆虫。2.2.湿度湿度 湿度对昆虫发育速度的影响远不如温度明显,只有在湿度过高湿度对昆虫发育速度的影响远不如温度明显,只有在湿度过高或过低而且持续一定时间,其影响才比较明显。湿度通过影响昆虫或过低而且持续一定时间,其影响才比较明显。湿度通过影响昆虫的新陈代谢而直接影响昆虫或通过影响食物、天敌而间接地影响。的新陈代谢而直接影响昆虫或通过影响食物、天敌而间接地影响。主要对昆虫的繁殖、存活、产卵、地理分布等产生影响。主要对昆虫的繁殖、存活、产卵、地理分布等产生影响。如如:小地老虎在土壤含水量为小地老虎在土壤含水量为303070%70%时正常发育,时正常发育,90%90%历期延长,历期延长,死亡率加大。东亚飞蝗在相对湿度为死亡率加大。东亚飞蝗在相对湿度为70%70%产卵量最大。产卵量最大。3.3.温、湿度的综合作用温、湿度的综合作用温、温度系数温、温度系数 温、湿度系数温、湿度系数Q Q是降水量是降水量M M与平均温度总和与平均温度总和T T的比的比值,基本公式为:值,基本公式为:M Q=T 用以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月份、不同年份的气候特点,以便分析害用以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月份、不同年份的气候特点,以便分析害虫发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虫发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Average temperature(C)monthly 在坐标纸上以纵轴表示月平均温度在坐标纸上以纵轴表示月平均温度,横轴表示月总降水量横轴表示月总降水量,并以并以线条依次连结各月温湿度交合点所成的图。线条依次连结各月温湿度交合点所成的图。3.2 3.2 气候图气候图Upper leftUpper rightLower leftLower rightDry,hotDamp,hotDry,coldDamp,coldRainfalls(mm)monthly光的性质光的性质 一般人类可见光波为一般人类可见光波为4000-77004000-7700埃,而昆埃,而昆虫的视力偏于短波光,可视区在虫的视力偏于短波光,可视区在2530-70002530-7000埃。埃。因此它们可以看到人眼看不见的紫外光,利因此它们可以看到人眼看不见的紫外光,利用黑光灯诱虫效果好就是这个道理。用黑光灯诱虫效果好就是这个道理。光强度的影响光强度的影响 日出性昆虫;夜出性昆虫;昼夜活动性昆日出性昆虫;夜出性昆虫;昼夜活动性昆虫;弱光性昆虫。虫;弱光性昆虫。4.4.光光光周期:光周期:一昼夜中光照一昼夜中光照与黑暗交替的节律。与黑暗交替的节律。临界光周期:临界光周期:引起昆虫引起昆虫种群中种群中50%50%个体进个体进入滞育的光周期。入滞育的光周期。光周期光周期5.5.风风间接影响间接影响 :影响环境的湿度、温度影响环境的湿度、温度直接影响:直接影响:影响体内水分散失影响体内水分散失,从而对体温产生影从而对体温产生影响;响;影响昆虫的活动和体型;影响昆虫的活动和体型;影响昆虫的地理分布;影响昆虫的地理分布;影响影响昆虫的迁移、传播。昆虫的迁移、传播。6.6.土壤土壤对昆虫的影响对昆虫的影响土壤温湿度土壤温湿度 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理化性质二、生物因素二、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昆虫的主要包括昆虫的食物食物和和天敌天敌。1.1.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昆虫的食性昆虫的食性 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杂食性;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杂食性;单食性、多食性、寡食性。单食性、多食性、寡食性。1.2 1.2 昆虫对植物的选择性昆虫对植物的选择性昆虫和植物建立取食被取食关系昆虫和植物建立取食被取食关系 植物理化因素是否吸引昆虫植物理化因素是否吸引昆虫植物能否满足昆虫营养需要植物能否满足昆虫营养需要昆虫能否解毒昆虫能否解毒1.3 1.3 植物对昆虫的抗虫性植物对昆虫的抗虫性植物抗虫性:植物抗虫性: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抵形成抵 御害虫取食的能力御害虫取食的能力。抗虫机制表现在抗虫机制表现在不选择性、不选择性、抗生性和耐害性抗生性和耐害性。利用植物抗虫性机制选育具有抗虫性的植物。利用植物抗虫性机制选育具有抗虫性的植物。植物植物抗虫性机制可分为:抗虫性机制可分为:(1 1)不选择性)不选择性植物不具备引诱昆虫产卵或取食植物不具备引诱昆虫产卵或取食的化学物质或物理形状;的化学物质或物理形状;植物具有拒避产卵或抗拒取食的植物具有拒避产卵或抗拒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形状;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形状;a)a)昆虫的发育期与植物的发育期不昆虫的发育期与植物的发育期不吻合,导致昆虫不产卵、不取食吻合,导致昆虫不产卵、不取食或少取食。或少取食。(2 2)抗生性)抗生性被取食后不能全面满足昆虫的被取食后不能全面满足昆虫的营养需要;或含有对昆虫有毒营养需要;或含有对昆虫有毒的物质;的物质;a)a)被取食的部位产生化学的或组被取食的部位产生化学的或组织上的变化从而抗拒昆虫继续织上的变化从而抗拒昆虫继续取食。取食。3 3)耐害性)耐害性 植物在遭到昆虫为害后表植物在遭到昆虫为害后表现出忍耐被害或再生补偿的现出忍耐被害或再生补偿的能力。能力。阔叶树被害后再生能力强,阔叶树被害后再生能力强,可以忍受大量的失叶,失去可以忍受大量的失叶,失去40%40%的叶子,不影响来年的生长,而的叶子,不影响来年的生长,而针叶树失去针叶树失去30%30%的叶子即对其生的叶子即对其生长有影响。长有影响。2.2.昆虫的天敌昆虫的天敌(1 1)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 真菌(虫霉菌、白僵菌、绿僵菌)真菌(虫霉菌、白僵菌、绿僵菌);细菌(金龟子乳状病芽孢杆菌、细菌(金龟子乳状病芽孢杆菌、BTBT););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2 2)天敌昆虫)天敌昆虫 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性天敌昆虫 寄生性天敌卵寄生、幼虫寄生、蛹寄生、成虫寄生、跨期寄生寄生性天敌卵寄生、幼虫寄生、蛹寄生、成虫寄生、跨期寄生;单寄生、复寄生、重寄生单寄生、复寄生、重寄生(3 3)其它捕食性天敌)其它捕食性天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只影响某些个体;只影响某些个体;与种群个体数量关系密切;与种群个体数量关系密切;对昆虫的影响是相互的;对昆虫的影响是相互的;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三、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对昆虫影响的特点三、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对昆虫影响的特点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影响较均匀;影响较均匀;与种群个体数量无关;与种群个体数量无关;单方面对昆虫发生影响;单方面对昆虫发生影响;可以通过生物因素对昆虫产生可以通过生物因素对昆虫产生间接影响间接影响.种群种群:特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特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第二节森林昆虫种群及其动态第二节森林昆虫种群及其动态 种群具有:种群具有:种种的一般生物学的一般生物学属性,属性,(如形态结构、生活方式、遗传性相同,以及与如形态结构、生活方式、遗传性相同,以及与其它种存在严格的生殖隔离其它种存在严格的生殖隔离)。群群体自身的生物学属性,体自身的生物学属性,如出生率、死亡率、性比、平均寿命、年龄组如出生率、死亡率、性比、平均寿命、年龄组配、基因频率、繁殖速率、密度及数量变动、空间分布、迁移率、滞育配、基因频率、繁殖速率、密度及数量变动、空间分布、迁移率、滞育率率等。等。一、种群的数量特征一、种群的数量特征1.1.种群密度种群密度1.1 1.1 种群绝对密度的估计种群绝对密度的估计总数量调查总数量调查取样调查:样方法;标记重捕法。取样调查:样方法;标记重捕法。1.2 1.2 种群相对密度的估计种群相对密度的估计用时间、百分比、虫株率等表示。用时间、百分比、虫株率等表示。如:单位时间内灯诱或网捕到的昆虫。如:单位时间内灯诱或网捕到的昆虫。单位空间内昆虫个体数,分为单位空间内昆虫个体数,分为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种群密度、繁殖速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种群密度、繁殖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率、死亡率、迁移率等。出生率出生率(B B)是指种群增长的固有能力是指种群增长的固有能力,分为:,分为:生理出生率:生理出生率: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理论上产生新个体的最大数量。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理论上产生新个体的最大数量。生态出生率:生态出生率:特定生态条件下的实际出生率。特定生态条件下的实际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M M)一定时间内种群死亡个体数占总数的百分比一定时间内种群死亡个体数占总数的百分比。生理生理死亡率:死亡率: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种群中个体均因年老而死亡,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种群中个体均因年老而死亡,即昆虫个体都活到了生理寿命后才死亡的情况。即昆虫个体都活到了生理寿命后才死亡的情况。生态死亡率:生态死亡率:在一定环境条件和时间下的种群死亡率。在一定环境条件和时间下的种群死亡率。.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 内禀增长率内禀增长率(rmax,rm,rrmax,rm,r)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维持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维持最适生活水平的动物种群所具有的最大增长能力。最适生活水平的动物种群所具有的最大增长能力。种群迁移率种群迁移率 一定时间内种群迁入数量与迁出数量之一定时间内种群迁入数量与迁出数量之差占总体的百分率。差占总体的百分率。性比是反应种群中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比例的参数。性比是反应种群中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比例的参数。一般用雌虫占种群总个体数表示种群的性比。一般用雌虫占种群总个体数表示种群的性比。大多数昆虫自然种群的性比趋向大多数昆虫自然种群的性比趋向11,但也随种类,但也随种类而异。同一种群性比会因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异。同一种群性比会因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二、种群的结构特征二、种群的结构特征1.1.性比性比年龄组配年龄组配 自然种群中各年龄组的相对比例。自然种群中各年龄组的相对比例。幼体较多成体较少幼体较多成体较少 上升上升成体较多幼体较少成体较多幼体较少 衰落衰落均匀分布均匀分布 稳定稳定2.2.年龄组配年龄组配种群分布种群分布 指种群在空间扩散分布的形式;也称为空间格指种群在空间扩散分布的形式;也称为空间格局或空间分布。局或空间分布。三、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三、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1.1.空间分布类型空间分布类型 均匀分布均匀分布/正二项分布:正二项分布:个体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分布均匀。个体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分布均匀。随机分布随机分布/泊松分布泊松分布 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会均等,且某一个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会均等,且某一个体存在不影响其它个体的分布。体存在不影响其它个体的分布。种群内个体间互不独立,呈现明显的聚集现象,总体中一个或种群内个体间互不独立,呈现明显的聚集现象,总体中一个或多个个体的存在影响其它个体在同一取样单位的出现概率。多个个体的存在影响其它个体在同一取样单位的出现概率。1.3 1.3 聚集分布聚集分布 生命表:生命表:系统描述同期出生的一昆虫种群在各发育阶段系统描述同期出生的一昆虫种群在各发育阶段 存活过程的一览表。存活过程的一览表。四、昆虫生命表四、昆虫生命表特定时间生命表特定时间生命表(垂直生命表或静态生命表)(垂直生命表或静态生命表)年龄组配稳定前提年龄组配稳定前提下,以特定时间(如天、周、月等)系统调查并记载在下,以特定时间(如天、周、月等)系统调查并记载在X X时刻时刻开始时种群的存活数量或开始时种群的存活数量或X X期间的死亡数量;期间的死亡数量;适于具有稳定年适于具有稳定年龄组配和世代重叠的昆虫种群的研究。龄组配和世代重叠的昆虫种群的研究。特定年龄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水平生命表或动态生命表)(水平生命表或动态生命表)以种群年龄阶段以种群年龄阶段(虫态、虫龄等)作为划分标准,系统观察并记录不同发育阶(虫态、虫龄等)作为划分标准,系统观察并记录不同发育阶段或年龄期间的死亡数量、死亡原因以及成虫阶段的繁殖数量;段或年龄期间的死亡数量、死亡原因以及成虫阶段的繁殖数量;适用于世代离散的昆虫种群的研究。适用于世代离散的昆虫种群的研究。一个假设的生命表(Southwood,1978)X X 按年龄或一定时间划分的单位时间间距;按年龄或一定时间划分的单位时间间距;lx lx 在在x x期开始时种群数量;期开始时种群数量;dx xdx x至至x+lx+l期死亡数;期死亡数;e ex x在在x x期开始时种群平均生命期望值;期开始时种群平均生命期望值;q qx x在在X X期内的死亡率;期内的死亡率;LxLx在在x x期和期和x+lx+l期种群的平均存活数量;期种群的平均存活数量;Lx=Lx=(l lx x+l+lx+1x+1)/2/2TxxTxx期后平均存活数的累计数期后平均存活数的累计数Tx=Lx+Lx+1+.Lx+wTx=Lx+Lx+1+.Lx+w生物群落:指一定生境内各种生物种群构成的集合体。生物群落:指一定生境内各种生物种群构成的集合体。第三节第三节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一、生物群落一、生物群落森森 林林 群群 落落稻稻 田田 群群 落落苹苹 果果 园园 群群 落落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1)(1)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一般认为群落的结构越复杂,一般认为群落的结构越复杂,多样性越高,群落也越为稳定。多样性越高,群落也越为稳定。(2)(2)优势现象:优势现象:群落中各个生物成员在群落中的重要性不同。群落中各个生物成员在群落中的重要性不同。如常常一个或几个优势种可能决定群落的特征。如常常一个或几个优势种可能决定群落的特征。(3)(3)群落结构:群落结构:包括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包括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营养结构。1 1、空间结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垂直结构:包括不同类型群落的垂直分化和同一群落的垂直分层包括不同类型群落的垂直分化和同一群落的垂直分层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如一个森林群落常可以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苔藓、地如一个森林群落常可以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苔藓、地衣层等;在同一植物上各种昆虫的生态位有所不同。衣层等;在同一植物上各种昆虫的生态位有所不同。二、森林昆虫群落的结构二、森林昆虫群落的结构水平结构:水平结构:指组成群落的各物种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模式或分布指组成群落的各物种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模式或分布格局。格局。如受到亲代分布习性、环境异质性、种间相互关系作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受到亲代分布习性、环境异质性、种间相互关系作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甘蓝夜蛾甘蓝夜蛾思茅松毛虫思茅松毛虫美国白蛾美国白蛾2 2、时间结构、时间结构 昼夜节律、季节动态和演替。昼夜节律、季节动态和演替。群落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特征,群落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特征,称为群落演替。称为群落演替。3 3、营养结构、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级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级(将食(将食物网中错综复杂的种间关系简化为营养层次物网中错综复杂的种间关系简化为营养层次之间的关系)。如自养生物、食草动物、肉之间的关系)。如自养生物、食草动物、肉食动物。食动物。共分六个区(界)共分六个区(界):古北区古北区 欧洲、非洲北部、亚洲大部分;欧洲、非洲北部、亚洲大部分;新热带区新热带区 南美和中美;南美和中美;非洲区非洲区 非洲、马达加斯加及其附近岛屿;非洲、马达加斯加及其附近岛屿;新北区新北区 北美各国;北美各国;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东洋区东洋区 亚洲南部各国亚洲南部各国.第四节第四节 昆虫地理分布昆虫地理分布一、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一、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东洋区东洋区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 华中地区华中地区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古北区古北区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 指生态系统内现存的相互作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指生态系统内现存的相互作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的总和;或指生命的种类及其过程,包括所有的有机物种的总和;或指生命的种类及其过程,包括所有的有机体的种类、它们间的遗传差异及相关的群落和生态系统,体的种类、它们间的遗传差异及相关的群落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各个生物阶元(物种、生态系统等)的数量及相对多样性各个生物阶元(物种、生态系统等)的数量及相对频率。生物多样性包括不同的组织层次,即频率。生物多样性包括不同的组织层次,即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群落或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群落或生态系统多样性。第五节第五节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1.1.多样性的测度多样性的测度 是测度均质群落内或生境内物种组成状况的指标;包括丰富是测度均质群落内或生境内物种组成状况的指标;包括丰富度指数、物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度指数、物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2.2.多样性的侧度多样性的侧度 测度沿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的替代程度或物种的周转率;可测度沿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的替代程度或物种的周转率;可分为二元数据测度法和数量数据测度法。分为二元数据测度法和数量数据测度法。3.3.多样性的侧度多样性的侧度 指一个景观内各群落指一个景观内各群落、多样性所形成的多样性,又称总多样性所形成的多样性,又称总体多样性;它的数据来自各均质群落的样本,可用多样性指数体多样性;它的数据来自各均质群落的样本,可用多样性指数测定。测定。二、生物多样性的测度二、生物多样性的测度1.Berger Parker优势度指数优势度指数 I=Nmax/NT Nmax:优势种群数量;:优势种群数量;NT:全部种群数量。全部种群数量。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多样性指数:H=-PilogPi(I=1,2,3,s)Pi:第:第i种的个体数与总个体数的比值;种的个体数与总个体数的比值;S:物种数。:物种数。3.均匀度指数:均匀度指数:E=H/Hmax=H/lns E:均匀度;:均匀度;H:多样性指数;:多样性指数;s:种类数;个体总数:种类数;个体总数Nni 4.丰富度指数丰富度指数 Pi=Ni/N Ni:为第:为第I类群个体数;类群个体数;N:为个体总数。:为个体总数。5.Sorenson相似性系数:相似性系数:Cs=2j/(a+b)j:样地共有物种数;:样地共有物种数;a和和b分别为样地分别为样地A和样地和样地B的物种数。的物种数。三、常用生物多样性指数三、常用生物多样性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