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门诊随诊药学服务实践分析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8169741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门诊随诊药学服务实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门诊随诊药学服务实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门诊随诊药学服务实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门诊随诊药学效劳实践分析 笔者从事中药临床药学相关工作5余年,在此期间有幸跟随多名中医师门诊随诊,并在中医门诊随诊中开展药学效劳实践得到了医师、患者的认可。现举例说明,以期为中药师开展类似药学效劳实践工作提供参考。1对患者用药指导1.1用药方法指导。患儿男,4个月,因“面颊、颈部、腹股沟出现红斑、丘疹逐渐加重5天,于2022年10月18日就诊。采集四诊信息:患儿面颊、颈部、腹股沟出现成片红斑、丘疹,伴渗出、瘙痒,患儿易哭闹,纳差,大小便无殊,舌红苔薄,手指纹深红。医师诊断为:湿疹,湿热证。处方:苦参10g,黄柏6g,马齿苋15g,茵陈10g,地肤子10g,蛇床子6g,生甘草10g,7剂,水煎外洗,每天2次。5天后颈部及腹股沟皮疹好转明显,而面颊部效果不佳。中药师经医师同意后,告之患儿母亲在患儿熟睡时采用湿敷法治疗面部湿疹。中药师分析:医师诊断与用药无误,且患儿颈部、腹股沟皮疹用药后明显好转,说明用药有效;面颊效果不佳,可能是该部位不如另两个部位便于用药清洗,用药剂量缺乏、药物作用时间过短是导致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故建议采用湿敷法。患儿母亲采纳建议,2天后复诊,面部湿疹明显好转。1.2饮食禁忌的指导。患者男,34岁,因“反复面、背部起丘疹10余年,加重1月余于2022年9月6日来诊。10年来患者面、背部反复起米粒至黄豆大小红色丘疹,曾间断服用异维A酸软胶囊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既往体检高尿酸血症。采集四诊信息:患者面方腹圆,皮肤油腻,面、背部可见米粒至黄豆大小丘疹,局部新发丘疹有脓头、压痛,有陈旧痘印,表皮凹凸不平;口苦,易怒,手心多汗,大便黏滞难解,小便偏黄,纳眠可;舌胖质红苔黄腻,左右脉弦有力。医师诊断:痤疮,肝胆湿热证。处方:茵陈10g,石菖蒲10g,白茅根30g,射干10g,滑石15g包煎,豆蔻6g后下,黄芩10g,广藿香10g,薄荷6g后下,连翘15g,白芷10g,皂角刺15g,瓜蒌子15g,赤芍15g,浙贝母10g,天花粉15g,乳香6g,没药6g,生甘草5g,7剂,水煎服,每天2次。患者对饮食禁忌存在疑问,因医师忙于为下一例患者诊治,让中药师解疑。中药师分析:患者痤疮、高尿酸血症、便秘等病症,应忌烟酒、低尿酸食物、辛辣食物;从中医角度考虑,运用八纲辨证理论,该患者辨证为阳、里、热、实证,故忌烟酒,不宜食用辛辣、油腻肥厚食物。分别从中西医角度告之患者饮食禁忌及原因,并向其列举生活中常见食物。7天后,患者面、背部丘疹明显消退,无新发皮疹。1.3用药事宜指导。患者女,28岁,因“月经不规那么两年,近3个月未至于2022年12月16日来诊。两年来月经周期不定,近3个月未至,否认怀孕,就诊前两个月妇科门诊彩超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采集四诊信息:患者体形肥胖,浓眉大眼,毛孔粗大,唇周可见短小毛须;平素月经推迟、量少,伴少量血块;不易出汗,颈背部拘紧、不舒展,右肩关节隐痛、伴活动轻度受限;纳眠佳,大小便可;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寸浮关滑尺细。医师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颈椎病风寒阻络证。处方:葛根60g,桂枝15g,蜜麻黄10g,炒白芍15g,当归10g,干姜10g,菟丝子30g,覆盆子15g,姜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炒枳壳10g,桃仁10g,牡丹皮15g,蜜甘草10g,14剂,水煎服,每天2次。患者用药2天后来电咨询中药师,因天气转冷,昨晚受寒感冒咳嗽,问其中药还能否继续服用。中药师分析: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恶寒怕冷、无汗、未发热,流清涕,咳嗽,咳痰质白清稀,颈背强痛,四肢乏力、酸痛。结合患者病因、病症,可判断患者为风寒袭表证,可使用葛根汤、麻黄汤等辛温解表类方药治疗。而患者此时服用方药,恰好使用葛根汤合方加减,但考虑到该方中使用蜜麻黄,无生姜,恐其发汗不强,故借用?伤寒论?服用桂枝汤药后护理方法,建议患者继续服用以前汤药,并频服生姜红糖水以助药力,添衣盖被直到全身微微汗出1小时许,注意不可使大汗淋漓。患者复诊,诉遵守临床药师指导,当天日暮时分全身汗出,次日晨起感冒病症彻底消失。2对医师用药建议2.1删减药味,提高患者依从性。患者男,3岁,因“咳嗽、咳痰5天于2022年6月6日复诊。复诊前5天,患儿出现咳嗽、咳痰,低热。家长使用退热贴后热退,但咳嗽、咳痰加重。初诊时,医师诊断为:咳嗽,风寒犯肺证。处方:蜜麻黄5g,燀杏仁6g,陈皮10g,桑白皮6g,茯苓10g,炒莱菔子10g,炒白芥子5g,炒紫苏子10g,桔梗6g,炒枳实6g,防风6g,甘草5g,7剂,水煎服,每天2次。3天后因患儿拒服汤药,病情未见好转再诊,采集四诊信息:咳嗽、咳痰,咳痰量多稠白,鼻塞流涕,无发热,微恶风,纳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滑。医师认为辨证用药无误,患儿却因汤剂口味差拒服药物,问中药师有何建议。中药师分析:通过患儿父亲了解到患儿喜酸甜、恶辛辣。医师开具处方为华盖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味温肺化痰、止咳平喘。方中麻黄、莱菔子、白芥子、枳实辛味甚,麻黄蜜炙后,性味缓和。故建议前方去炒莱菔子、炒白芥子,改炒枳实为炒枳壳,会在很大程度改善汤药口味。医师听取中药师建议后,嘱患儿父亲将中药方中炒莱菔子、炒白芥子、炒枳实三味小包装药取出弃用,加大枣5枚剥开,水煎频服。中药师从中药房拿来上述三味药小包装,指导患者辨识。7天后,中药师 回访,回复汤药口味明显改善,患儿服药后已痊愈。2.2增加药引,提高中药疗效。患者男,67岁,因“反复入秋后咳嗽、咳痰5余年,再发1周于2022年11月5日复诊。屡次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复诊前1周,患者“咳嗽、咳痰加重伴喘息来诊,医师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湿阻肺证。处方:茯苓15g,桂枝15g,炒白术12g,姜半夏15g,化橘红10g,当归10g,干姜6g,燀杏仁12g,厚朴15g,焦神曲15g,炒甘草6g,7剂,水煎服,每天2次。用药7天后复诊,采集四诊信息:患者体形较瘦,咳痰较前大减,偶有喘息,咳嗽频繁,喉中有干裂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滑。医师认为辨证用药无误,咳痰好转,但不解咳嗽为何好转不明显。中药师分析:根据患者病症,中医四诊合参,辨证为痰湿阻肺证,使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减温阳化饮、燥湿化痰,并取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法,参加杏仁、厚朴以降气平喘。现用?方剂学?收录二陈汤的药物组成为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四味药物,在用法中记载煎药时加药引生姜7片、乌梅1个。本案医师所用二陈汤,用干姜代生姜,缺乌梅;原方中乌梅具有收敛肺气的作用,与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祛痰而不伤正。且本案所用方药中姜半夏、桂枝、炒白术、干姜、厚朴、焦神曲等均药性温燥,易耗散津液,而肺有“喜润勿燥的生理特点。故中药师建议医师参加乌梅,收敛肺气,或许可增加方药止咳疗效。医师认可中药师分析与建议,在前方根底上参加乌梅1枚,醋五味子6g,参加五味子,取苓甘五味姜辛汤之法而用,与乌梅味酸同理,均具有收敛肺气,以制约其他药物温燥之性。7天后,患者咳嗽咳痰均已明显好转。2.3更换药物,防止不良反应再发。患者女,79岁,因“结肠恶性肿瘤术后1年,头晕、乏力1周于2022年7月20日来诊。患者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口服卡培他滨片治疗,1周前出现头晕、乏力。采集四诊信息:患者面瘦、少华,头晕,全身乏力,懒言气短,疲倦多卧,时心慌心悸,纳差,多梦,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舌下络脉曲张,左右脉细弱。医师诊断:结肠恶性肿瘤,脾胃气虚证。处方:生晒参9g,炒白术30g,茯苓15g,陈皮10g,淮小麦45g,大枣15g,黄芪30g,当归炭5g,防风6g,女贞子15g,三棱10g,莪术10g,甘草10g,14剂,水煎服,每天2次。1周后,患者来诊,诉用药3天后,双手腕、膝盖内侧周围皮肤出现对称性红斑皮疹,无明显瘙痒;停药后,逐渐好转,皮损根本消退。医师不知何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问于中药师。中药师分析:药疹有一定潜伏期,第一次发病多在用药数日后发生,停药后可逐渐自愈;重复用药,如机体已处于致敏状态,常在数小时,短那么数分钟发生。本案患者中药所致“药疹与中药师曾收集中草药可致“药疹相关文献中,黄芪导致的“药疹1特点相似,故建议删除黄芪,续用前方。医师采纳临床药师意见,剔除黄芪等更换方药治疗,未再发生药疹。半月后患者复诊,诉因不舍家中多余中药,微信公众号推文见黄芪炖鸡可补虚,于是食用黄芪炖鸡后,片刻钟后再次引发皮疹,皮损特点与上次相同,进一步证实中药师分析有理。参考文献1王靖,钱学群.黄芪致固定性药疹1例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2,53: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