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8017789 上传时间:2020-1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2016/03/18 山东大学学报2016年第一期摘要: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例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例)和对照组(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健康足月儿例作为正常组。对照组及治疗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每日,每周次,每天查血常规次,根据血常规结果调整剂量,疗程为周。所有患儿于生后的、进行新生儿行为测定(),生后的个月和个月进行婴幼儿智能发育评估()。并于生后个月和个月进行随访。结果生后的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均低于正常组();、时治疗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仍低于正常组();月龄评分(包括、评分)治疗组正常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但低于正常组()。月龄评分治疗组正常者比例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评分正常者比例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评分正常者比例仍低正常组()。结论应用治疗新生儿疗效较好,优于对照组治疗。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由于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部血流减少所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为活产足月儿,其中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中的留有脑瘫、智力低下等神经系统异常。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也存在同样问题。研究表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的方法,如亚低温疗法,可以提高运动方面疗效,但患儿可能仍有显著的认知或沟通问题。患儿以及已经发展成脑瘫的患儿,在其整个童年和成年,将需要投入大量的医疗资源,同时,对孩子、家庭以及相关的社会服务、教育的投入成本更高,故如何对已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及时、客观地做出诊断评价,并及时应用有效治疗方法进行规范的治疗,是减少其后遗症的基础。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糖蛋白,首先确定的是其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脑组织中分布的细胞特异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有促进神经发育及神经保护的作用,还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治疗新生儿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资料在年月和年月期间,选取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中所收治的例患儿来进行研究,诊断及分度参照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度标准。其入选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及分度标准;周胎龄周,出生体质量;入院;无严重先天畸形,如膈疝、染色体异常或脑发育不全;无大量颅内出血、无严重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无贫血。排除标准:未开始治疗即死亡或放弃治疗者,包括治疗时间周者。、日龄时未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评者。将符合入选条件的例患儿以入院先后顺序采用区组随机化分为治疗组例和对照组例,根据排除标准治疗组例被排除,对照组例被排除。最后统计治疗组例,男例,女例;胎龄(),出生体质量();其中轻度例,中度例,重度例。对照组例,男例,女例;胎龄(),出生体质量();其中轻度例,中度例,重度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该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例作为正常组,其胎龄为(),男例,例,出生体质量()。所有病例均需患儿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方法对照组及治疗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济脉欣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支,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每日,每周次,每天查血常规次,根据血常规结果调整剂量,疗程为周。评估方法组患儿均于生后、各进行次项评定(由鲍秀兰医师制定),均由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儿科经过培训、操作熟练的医师进行评定,基本项目总共有项(原始反射项、主动肌张力项、被动肌张力项、行为能力项、一般评价项)。每项评分有分、分、分三个分度,满分为分,总分值分为正常,总分值分则为异常。组患儿进行智能发育评估(,),均在生后月龄及月龄时进行:包括智力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个方面。分,为智能缺陷;分,表示在边缘状态;分,智能处于中下等;分,智能处于中等;分,智能处于中上等;分,智能优秀;分,表示非常优秀。进行评估所使用的运动量表,则是用来反应患儿机体运动协调能力以及技巧行为能力的发展情况,比如对大肌肉的协调能力、对身体控制的程度、全身整体运动的发展、手和手指各种操作技巧的发展以及用手取物等各项能力发展的规律等,总共有个评估项目。此类评估均由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儿科固定的、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分别对出生后个月和个月的患儿进行双盲评估,随后分别进行对比。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来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间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间采用精确概率法,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各组新生儿一般资料的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病情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患儿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龄:,;体质量:,),性别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测定结果比较各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于生后、的评分,见表。日龄时评分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龄治疗组患儿评分高于对照组(),但低于正常组(),日龄时评分显示治疗组患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仍低于正常组()。婴幼儿测定结果比较各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于生后、个月的和评估结果,见表。月龄评分(包括、评分)治疗组正常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但低于正常组(,;,)。月龄评分治疗组正常者比例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评分正常者比例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评分正常者比例仍低正常组(,)。随访情况在患儿生后个月随访时,治疗组无死亡病例,例患儿主动运动减少(见物体仍不会伸手去抓),例患儿发育迟缓(不会认人);对照组有无死亡病例,例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例动作徐缓、僵硬,例不能自主翻身;在患儿生后个月随访时,治疗组无死亡病例,失访例,例发育异常患儿经康复治疗以后,发育情况和同月龄正常婴幼儿基本相符;对照组无死亡病例,失访例,例发育异常患儿经康复治疗后,例患儿发育情况和同月龄正常婴幼儿基本相符;例不能独自站立、行走,例口齿不清,有交流障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在个月和个月随访时预后较好。讨论是一种蛋白类激素,可在脑、肾、肝内源性表达。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所致的贫血,并已被证实其有效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已被证明易穿过血脑屏障,与受体()结合。而在灰质(包括皮质和海马易在缺氧缺血中受损的部位)中高表达,这也为在脑部神经保护作用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在患儿的应用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不少动物实验均表明在治疗方面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外源性使用可能导致红细胞增多、血栓形成和血小板活性增强等不良事件。但也有小样本的临床试验证实,重复、低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患儿可减少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具体治疗的确切疗效及安全性,目前临床研究的仍较少。本研究结果表明,生后时治疗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但生后、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可以改善患儿早期神经系统症状。在生后、个月的评分及远期随访中,治疗组的评分及远期预后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对于脑损伤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有远期的影响。但治疗组的各项指标仍低于正常组,说明虽然可以改善,但并不能完全纠正患儿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而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是否有协同作用也需要大样本临床试验证实。近年来,不少研究均证明,可支持神经元的发育以及促进大脑损伤后神经恢复。可在少突胶质细胞的所有阶段表达,发生产前损伤时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和未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均上调,从而可通过调节神经细胞。等研究证实,动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后损伤部位和增强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可能通过上调的表达来实现。此外,也有研究证明,在缺血性心肌梗死中可以被促红细胞生成素上调进而促进缺血损伤心肌的修复,且这一上调过程是通过信号通路来实现的,在促进缺血性心肌损伤修复上二者存在相关性。但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神经细胞的修复中,二者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目前还没有研究。关于其具体可能机制将在下一步通过动物实验进行探索。近年来,随着在治疗方面的应用,其切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有关治疗的时间窗、剂量仍未得到统一,这需要全国各医院的协调,共同运作,才能真正得到真实可信的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