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设备公司企业经营战略规划

上传人:陈****2 文档编号:176319584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7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停车设备公司企业经营战略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立体停车设备公司企业经营战略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立体停车设备公司企业经营战略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立体停车设备公司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立体停车设备公司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2二、 行业发展趋势5三、 必要性分析7四、 项目基本情况7五、 企业使命决策的内容和方案12六、 企业使命决策应考虑的因素和重要问题15七、 企业战略目标的含义与作用18八、 企业战略目标的构成及战略目标决策的内容19九、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21十、 技术创新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23十一、 技术竞争态势类的技术创新战略26十二、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划分33十三、 具体原则35十四、 一般原则39十五、 环境引力与企业实力的对比分析法41十六、 SBA的运行规则和战略主体、战略关系、战略关键分析41十七、 公司概况46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47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47十八、 法人治理48十九、 人力资源分析61劳动定员一览表61二十、 项目风险分析63二十一、 项目风险对策66二十二、 发展规划68二十三、 SWOT分析说明71一、 产业环境分析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冶战略部署,围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加快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到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24万元/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落实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着力打造10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培育一批具有系统集成能力、智能装备开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积极支持智能家电、智能移动终端、智能交通电子信息产品、智能医疗设备、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完善机器人和智能成套装备市场推广支持政策。积极支持制造业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广泛采用国内外先进适用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标准对企业设备、工艺流程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升级。重点在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家电、五金、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民爆、建材等行业,积极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建设试点。到2020年,形成6个产值规模超10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每万人机器人数量达到100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5%。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产业培育行动,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石化、家用电器、电子信息五大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着力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持制造业从加工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再制造等环节延伸,鼓励制造企业积极发展精准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运维和在线支持服务,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重点推进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推广应用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家用电器、消费电子、汽车等行业生产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打造绿色供应链。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机床、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子及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完善再制造产业管理体系。到2020年,制造业主要产品单位能源资源消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优化制造业布局。推进珠江两岸制造业错位协调发展。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加快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高性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支持韶关等地发展铸锻件、精密零部件等先进装备配套产业,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区,培育特钢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围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进一步拓展芯片设计、装备、模组制造及下游终端和应用开发产业链,在珠江东岸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引领河源、汕尾等地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建设绿色、安全、高效的沿海重化产业带,突出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和高附加值精品钢材,建设惠州、茂名、揭阳、湛江四大石化基地和产能超千万吨级的湛江钢铁基地。二、 行业发展趋势立体停车设备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美国,伴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以及城市建设密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内车辆数量不断增加和停车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明显,通过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实现立体化停车是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采取的应对停车难问题的主要举措之一。20世纪50年代,立体停车库开始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发展起来。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机械式停车设备采用较早、应用较为普遍的是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目前,上述国家和地区机械式停车设备的生产市场已基本饱和,行业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亚洲的机械式停车设备技术起源于日本,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开发机械式停车设备,在90年代初得到了高速发展,品种也从相对单一发展为多种型式。目前日本国内机械式停车设备的生产市场已基本饱和,行业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收入主要来源于为客户提供的设备更换、维修和保养等综合化服务。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人口密度较高、人均汽车保有量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也先后加快发展立体停车设备。综合来说,立体停车设备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是机械自动化技术进步和城市土地集约综合利用等多方面因素驱动的结果。未来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发展有六大趋势停车专业化、规模中型化、操作现代化、运转高速化、监控系统化和多功能一体化。未来城市的停车将是地面停车与地下停车共存的停车方式,城市地面停车占总停车数的比例将由现在的1/3减少到1/10或更少,更多人将接受把车存入停车库内的方式,而不是将车停在室外。中型汽车库(300辆)的数量居主导地位,且分布面广;大型汽车库仅设在重要交通枢纽处,数量较少;小型汽车库只是对中型汽车库的补充。车库的现代化管理带给人类极大的方便,人们不需进入停车库,即可在一处办理存放手续,而在其它任何处提取车辆,不用受到停放点的限制,从而大大缩短了步行的距离。停车库内的整套系统都是通过电脑来控制的,升降机高速垂直运行,移动台车快速水平运动,等待提车的时间大大缩短。停车库内无人员活动,各个单元区实行电视监控,有着严密的防盗设施和安全的防火自救措施。停车库不仅作为存、取和保管车辆之用,同时每一辆车进入车库后,都要受到洁净度的检测,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车体美容,当车辆离开停车库时,要清洁光亮,一尘不染,符合城市容貌标准。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二)项目联系人沈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2、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实施基础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发、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当前,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的主要客户是房地产行业。按照行业规范,房地产开发必须要配建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开发商为达到配建标准,可以依靠机械式立体车库降低开发成本。但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势必对机械式立体车库的需求造成不利影响。2009-2012年我国房地产竣工面积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平均增长率达到16.5%,但是在2013年之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增速回落,房地产竣工面积增速下滑到5%-6%。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增速回落,机械车库增速也大幅下滑。(五)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规模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97.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项目建筑面积112921.46,其中:主体工程78723.68,仓储工程11258.27,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2835.93,公共工程10103.58。(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4137.6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8262.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79%;建设期利息772.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6%;流动资金5103.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95%。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8262.1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4278.7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273.04万元,预备费710.32万元。(七)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34137.6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5756.01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八)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营业收入(SP):622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53064.27万元。3、净利润(NP):6652.41万元。4、全部投资回收期(Pt):6.97年。5、财务内部收益率:12.79%。6、财务净现值:2412.91万元。(九)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项目综合评价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64667.00约97.00亩1.1总建筑面积112921.46容积率1.751.2基底面积40093.54建筑系数62.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81.162总投资万元34137.602.1建设投资万元28262.152.1.1工程费用万元24278.79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273.042.1.3预备费万元710.322.2建设期利息万元772.042.3流动资金万元5103.413资金筹措万元34137.603.1自筹资金万元18381.593.2银行贷款万元15756.014营业收入万元622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3064.276利润总额万元8869.887净利润万元6652.418所得税万元2217.479增值税万元2215.3910税金及附加万元265.8511纳税总额万元4698.7112工业增加值万元16770.9413盈亏平衡点万元29472.65产值14回收期年6.97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2.79%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412.91所得税后五、 企业使命决策的内容和方案(一)企业使命决策的内容企业使命决策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企业性质的确定。指企业对从事的经营事业、经营领域、经营活动所做出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的行业和为之服务的市场定位进行决策。(2)关于企业成长方向的选择。当企业现在从事的经营领域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现有产品的市场需求已近饱和或已开始下降,企业就需考虑、研究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和新的市场。(3)关于经营目的的确定。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一般有三个经济性目的,即长期生存、持续发展、盈利获取。这三者之间有时会存在矛盾,如企业有时会为了某些产品的短期利润投入大量资源,却放松了对另一些目前看来盈利不显著而长期获利颇丰的产品和技术的投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由此,需要妥善处理这三个目的的关系。(4)企业经营哲学的选择。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是由一系列的观念所组成的,如经营观念、价值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效益观念、社会观念、发展观念等。企业对某一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就是某一方面的经营观念。企业无论是否已经认识到、自觉或不自觉,客观上都存在着自己的经营哲学。正确的经营哲学,能够引导企业走上兴旺发达之路。(5)企业经营方针的选择。企业经营方针是指企业为贯彻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突出战略重点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指导方略和行动指针。经营方针是企业经营哲学的具体反映,是企业宗旨的表达方式。如企业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的“以优取胜”“以质取胜”的方针,在产品品种开发上“以新取胜”或“以品种求发展”的方针,等等。(6)企业社会责任的确定。企业面向市场,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这是企业应对社会承担的首要责任,同时企业还需要承担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社会公益事业助力的责任。(二)企业使命决策的方案企业使命决策,就是做出企业为什么样的顾客提供服务的选择。有顾客,就有市场。企业使命就是要发现顾客、创造市场。企业使命决策实质上就是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有三种方案:(1)坚持企业原有使命的决策。即企业高层决定坚持原有的经营领域和服务方向,继续把原有的顾客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坚持原有的企业使命。(2)扩大企业使命的决策。即企业领导者在坚持原有使命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扩大企业的使命,加重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开辟新的经营事业和扩大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把新的顾客作为企业新的目标市场。(3)改变企业使命的决策。即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需求,企业领导者决定改变原有经营领域和原有服务方向,从原有领域撤退,开辟新的经营领域,重新选择新的顾客群作为企业今后的目标市场。六、 企业使命决策应考虑的因素和重要问题(一)企业使命决策应考虑的重要因素1国家长远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企业坚持原有使命或扩大企业使命,都应符合国家长远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求。即企业选择的目标市场要尽可能地与国家发展规划所确定要发展的领域相一致,这样才会得到国家的鼓励和支持,并被纳入国家的长远规划之中。企业为之服务的领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企业选择这些领域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也能得到可靠的保证。2市场需求企业的使命是要服务顾客,创造市场。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一定要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不仅当前需求量大,而且远景的需求量也要十分可观)。只有当前和未来需求量都很大的市场,才能作为企业市场的战略目标,保证企业获得稳定、持久的发展。3竞争态势研究所选择的目标市场的竞争状况,是确定企业使命的前提。即根据竞争的激烈程度,并对比自己的实力,决定是避开对手所选择的市场,还是拓宽目标市场;抑或是选择那些对手无暇顾及又有很大市场潜力的领域,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4企业实力即考虑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所选择的目标市场要有利于企业扬长避短,能充分发挥企业在生产工艺、技术、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以取得投入少、产出高的理想效果。(二)确定企业使命应研究的重要问题1要以顾客的基本需求为中心确定企业使命企业在确定使命时,一般来说,应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来确定而非依照产品或技术来确定。因为产品和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如果以技术或产品为中心来确定企业使命,企业使命将随着技术和产品的多次更新换代而频繁更改,其指导作用就大大减弱。例如,服装生产企业若将企业使命确定成为消费者生产西装,即以产品为中心来确定企业使命,在一定程度上会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需要西装,也需要其他服装,如休闲装、职业装。如果能以满足顾客服装的基本需求,即以穿的需求为中心来确定企业使命,企业在经营上就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当西装的需求下降时,企业可以主动安排其他服装的生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此,企业使命对企业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就大大增强了。2正确的企业使命必须具有约束力正确的企业使命要明确规定企业在经营方面应该做什么,以便明确企业的任务,并集中企业所有的资源去完成这些任务。例如,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为贝尔系统(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设计的企业使命是:“贝尔系统的目的不是生产设备,不是经营一个网络不是为每个家庭提供第二部或第三部电话,也绝不是满足某人想到并愿意付酬的每一通信需要。贝尔系统的使命是通过那些(而且仅仅是那些)其他公司以同样的成本、质量和社会效益所无法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确保美国在音频和数据方面拥有技术最先进的通信系统。”3企业使命要具有鼓动性在企业使命中,如果能够指出企业为社会、为大众做出某种贡献,就具有鼓动性。例如,海尔集团的使命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中国移动通信的企业使命是“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这样的使命具有鼓动作用,既可以树立企业为社会、为大众服务的良好形象,又能使企业员工产生一种使命感、光荣感、自豪感,从而更自觉地为实现企业使命而努力工作。七、 企业战略目标的含义与作用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和定量化,它把企业经营的目的转化为多方面的、可以量化的具体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应达到的经营水平。战略目标构成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奋斗的纲领,也是衡量企业一切工作是否实现其企业使命的标准。企业战略目标所表明的是企业在实现其使命过程中要达到的长期结果,其时限通常大35年。战略目标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正确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行为具有重大指导作用:(1)战略目标能够实现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企业能力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和协调的发展(2)战略目标明确了企业的努力方向,使企业使命具体化和数量化,使企业的战略任务得以落实,避免落空。(3)战略目标是企业战略实施的指导原则,能使企业中的各项资源和力量集中起来,减少企业内部冲突,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4)战略目标为战略方案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了评价标准和考核的依据。战略方案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有了战略目标,就为评价和优选战略方案提供了标准,同时,也为战略方案的实施结果提供了考核的依据,从而有利于促进经营战略的实现。八、 企业战略目标的构成及战略目标决策的内容(一)战略目标的构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应转化为具体的一系列指标,成为各部门、各单位直至每个人的行动指南。由此可见,战略目标不止一个,而是由若干目标项目组成的一个战略目标体系。从纵向上看,企业的战略目标体系可以分解成一个树形,即在企业使命基础上制定企业总的战略目标,为了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必须将其层层分解,规定保证性职能战略目标,也就是说,总战略目标是企业主体目标,职能性战略目标是保证性的目标。从横向上来说,企业的战略目标又包括多个方面。由于对战略目标的认识不同,因而对目标的构成也有不同的看法,分类的角度也不同。第一种分类方法是将战略目标划分为四类:(1)发展性目标,即提高企业各方面素质,增强其发展能力的目标,如生产规划目标、人员素质目标、技术进步目标、产品开发目标、管理现代化目标、质量水平目标等。(2)效益性目标,如产出目标、投入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目标、资金利润率目标等。(3)竞争性目标,即在市场竞争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争取顾客、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如新市场的开发和传统市场渗透等目标。(4)利益性目标,即在增加对国家贡献和满足顾客需要的前提下,增加对投资者的回报目标,增加企业收益和经营者、劳动者收入的目标。第二种分类方法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大致分成两类:(1)用来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项目目标。这些目标项目又可以分解成业绩目标和能力目标两类。业绩目标主要包括收益性、成长性和稳定性指标三类定量指标。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企业综合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人事组织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等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标。(2)用来满足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各个社会群体所要求的目标,即社会贡献目标。与企业利益关系的社会群体主要有顾客、企业职工、股东、所在社区及其他社会群体。第三种分类方法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划分为八个方面的重要目标,即市场推销目标、创新目标、人员组织目标、财务资源目标、物质资源目标、生产率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利润目标。这也是值得考虑的分类方法。(二)战略目标决策的内容战略目标决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战略目标水平的选择。关于目标定多高,一般可提出高、中、低三个方案,企业领导者应根据企业使命的要求和企业内外环境提供的可能条件做出选择。(2)重点战略目标的决策。企业制定了多方面的战略目标,但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必须突出重点目标。如何选择重点目标呢?企业领导者必须通过对企业的经营中心和市场地位的分析,做出决策。经营中心即企业所从事的主要经营领域,它是企业的主战场,即企业的经营重点。因此,企业领导者应按企业的经营重点来选择重点战略目标。其次还应考虑企业所处的市场地位,即根据竞争能力强弱来确定目标。竞争能力强弱不同,目标水平也不同。总之,企业领导者要从企业内外环境的实际出发,考虑需要和可能性,做出重点目标的选择。九、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一般应抓好以下环节的工作:(一)发挥现有技术的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当企业选择好某一技术创新战略并付诸实施时,应注意发挥企业现有技术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优势。例如有些企业拥有技术装备的优势,另一些企业拥有专利技术优势、技术信息优势;一些企业拥有技术人才优势;一些企业拥有自然资源优势;一些企业拥有传统技术优势;另一些企业拥有高新技术优势;一些企业拥有设计技术优势;一些企业拥有加工技术优势等。这些技术优势的发挥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同时企业还应注意创造新的技术优势,把过去企业的技术劣势设法转化为优势;把那些只是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把名义上的优势转化为实际的优势;把相对的优势转化为绝对优势;把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营优势,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二)培育人才优势,发挥人才优势企业之间的产品竞争,实质上是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企业拥有人才,就比较容易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因此,企业一方面应从社会上源源不断地招聘所需的各类技术人才。同时,也要善于从企业内部发现人才。对各类人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素质,形成本企业的人才优势;努力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把人才的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和商品优势,使企业在技术竞争中取胜。(三)搜集最新技术信息,力争技术开发的主动权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这段时间中将会出现一系列的新技术,会对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谁及时掌握了新技术信息,谁就在技术开发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要重视这项工作。应比较全面地了解与本企业密切相关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能源等方面的技术信息,掌握这些方面的新动向、新趋势,为企业技术开发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凡企业能够创造条件进行开发的,就需及时跟上,走在竞争对手前面,把握好开发新技术的主动权。(四)建立技术储备,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建立技术储备是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从时间序列上保证企业技术系统具有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所谓技术储备,就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开发所取得的作为成果形态的、可接替现有技术而处于储备状态的后续技术。企业有计划地开发技术,首先应该建立起几代并存、持续不断的群体技术,即设想一代、设计一代、试验一代和可投入生产一代的技术。其次,每代技术之间要有一个层次性,即后一代的技术和产品同前一代相比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性,以保证企业技术系统的运行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使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能力。最后,企业技术开发最理想的目标就是力争在同行业中处于最前沿,努力抢占高新技术的最高点,领导本行业技术的新潮流,满足用户和消费者发展、变化的新需要,并使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的新财富。十、 技术创新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企业有多种技术创新战略方案可供选择,在进行战略决策时,一般应综合考虑和分析以下因素:(一)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当前国际形势总的特点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各国特别是大国都在加紧调整自己的经济和科技战略,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经济和科技实力的较量已逐步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增强经济实力的关键在于增强科技的实力,促进本国科技的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大国的重大国策;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发展高科技为特点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出现高潮;增加科技投入,以加快科技发展速度,抢占高科技的制高点,从而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发展的大趋势。(二)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技术创新直接或间接受到国家技术创新政策的影响,技术创新政策是维系和促进技术创新的保障因素。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技术创新社会效益大大高于企业收益,企业付出的技术创新成本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得到充分的补偿,导致缺乏参与此类活动的动力,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直接参与或变革相应的制度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在特定情况下,为了占领未来国家间竞争的制高点,政府需要对新兴产业和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加以刺激和培植,而这些新兴产业或战略性产业大多数是技术密集型的。在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我们国家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高度的紧迫感制定了各种发展政策。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在制定和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时,必须以国家的科技战略及其一系列产业政策为依据,在国家整体科技战略的贯彻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三)竞争对手的技术状况和技术创新战略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知彼知己。首先要“知彼”,要掌握对手的技术状况:对手目前的技术处于什么水平,目前正在开发什么技术,技术上有何特征与优势,实行的是哪一种技术创新战略,其技术创新战略目标是什么。企业只有在掌握了各个竞争对手的技术状况和技术创新战略之后,才能准确确立自己的技术创新战略及目标。例如我国一些企业在国内众多竞争对手面前,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但与国际上的一些著名跨国公司的技术实力相比,又有很大的差距,无优势可言。对我国的大型企业来说,必须实施“赶超型”的技术创新战略,明确追赶目标,分步骤地追赶,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企业技术队伍和职工技术素质选择技术创新战略还必须充分考虑本企业的技术队伍及其素质状况。选择自主开发型技术创新战略,必须立足于自己的科研机构和实力雄厚的科技队伍;即使选择引进型或改造型技术进步战略,也应有自己较强的技术队伍承担起吸收消化或技术改造的任务;技术队伍及其素质较弱的企业,在选择某种技术创新战略时,要相应地安排员工培训,尽快地提高其技术素质,以适应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要求。例如在引进技术中,必须从自身技术队伍和员工素质出发,考虑企业有无能力消化吸收。如果企业盲目引进,脱离了自己的实际,缺乏必要的专门人才,或与员工素质不相匹配,就会使引进的技术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十一、 技术竞争态势类的技术创新战略(一)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是以生产技术为中心的战略,以强大的技术实力为基础,并保持后续的研发能力,始终处于行业技术的领先地位。例如以Intel,IBM、高通等为典型的领先战略创新型公司,其共同点是在基础科研方面投入较大,在业绩取得辉煌的时候也能保持持续的科研资金投入。IBM和贝尔实验室每年都花费几十亿美元的科研经费,用于技术创新,因此一直保持创新领先的优势。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的特点是:(1)研发的独立性。这些企业往往有自己比较成熟的研发团队,有自己的实验室,并拥有大量该领域基础科研的专利,对于后续的研发不需要依赖于外部的技术和科研力量。它能自己独立自主地实施从技术向产品的一个完整的转化过程。(2)不可预见性。科研在风光的外衣之下是一副沉重担子。这些产品在投入科研的时候都是没有百分百的可预见性的,高风险、高回报,投入的资金往往占到企业营收的相当一部分,而科研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过程,一些企业往往等不到研发出新产品就已经被市场淘汰。但是一旦能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持续推出科研成果,就能垄断这个领域的市场,从而拥有更多的资金扩大优势。实施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需要具备的条件是:(1)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体制和人员配备。这是一家企业具有发展潜力的基础。(2)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开发的能力。即具有成熟的研发团队和较好的人才储备以及适应时代的人才引进、培养和选拔机制。(3)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特别是资金的支持,不具备资金实力,领先创新是纸上谈兵。(4)具备专利保护和分享能力。一个好的企业能通过将专利的应用与研发人员的积极性联系起来,同时保护好专利也是公司保证科研成果的必要途径。(二)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是指企业不以抢先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为技术战略中心,而是采取追随方式,对市场上已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迅速模仿和改进,并迅速占领市场,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减少技术领先企业对其造成的威胁。所以,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以降低风险为基础来提高技术实力和产品的创新战略。换句话说,就是在领先型企业首先发布产品之后,追随型企业通过自己的研发团队对其产品和技术进行开发和升级,这样的一种方式大大降低了追随型企业研发的风险,同时能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具备相当的市场竞争力。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的特点是;(1)目标的追随性和赶超性。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的初始目标具有明显的追随性,在一段时间内,就技术的整体水平而言往往处于从属的位置。在这期间企业将瞄准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或新技术,通过技术吸收、消化、创新,使本企业跟上世界技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但企业实施技术追随战略,其终极目标是逐步缩小本企业的技术水平同国内甚至国际同行业的差距,最终达到赶上和超过国内外同行的先进技术水平的目标。可以说,企业实施技术追随战略的目标是明确的、积极的、有力的。(2)过程的适应性和跳跃性。由于实施追随型技术战略的企业和率先行动者在技术上存在差距,因此,企业在实施战略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缩短距离、不断适应的过程。如企业需要逐步适应率先行动者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制度壁垒、相关工艺技能等。过程的跳跃性同目标的赶超性是一致的。所谓跳跃,指的是从一种低水平的技术体系向技术上有重要突破和根本变化的高水平的技术体系跨越。这就需要企业的技术改革要连续发展,最终达到技术结构总体的最迅速和最大幅度的进步。(3)方法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实施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企业应该是主动的、自觉的。企业将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主动的、积极的方式方法,如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加强生产与科研结合、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等来实现技术追随的目标要求。企业在吸收、消化新技术的基础上,要着眼于创新,创造出更符合本企业技术发展要求的或是在国内外具有领先地位的技术。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的优势是:(1)风险优势。与率先创新企业相比,选择追随型技术创新的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否成功、技术转化为产品是否具有市场、市场是否稳定、技术突变等方面面临的危险要小得多。(2)成本优势。选择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企业在产品技术研发方面会少走弯路,这样就为企业节省了许多的研究费用。追随型企业需要做的更多的是改进产品。(3)消费者优势。追随型企业可以通过比较市场上的产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更快的速度与更合理的方向对产品进行改进,相比而言,这样做会比领先型企业更能把住消费者的脉搏。(4)生产优势。追随型企业可以通过引进的技术,结合本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生产。一旦率先行动者的技术老化,追随者可以通过技术市场来引进新的技术,从而确定生产规模。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的不足是:(1)晚于领先型企业进入市场。由于“落后”一步,其产品进入市场会面临较大的进入障碍,能够占有的市场容量也很有限。(2)领先型企业已经占据了技术的高地。追随型企业必须“跨过高地,另觅高山”,快速进行技术方案的改进并拥有自己的注册专利是产品占有市场的重要前提。(3)受专利保护的制约。受专利保护的技术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允许随便仿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消费者对后来者产生一定的排斥。所以,追随型企业只有在找到合适的市场切入点时才可以进攻,否则可能会带来反效果。实施追随型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具有很强的技术和市场情报力量。技术创新“跟着走”虽然是条捷径,但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易事,要求“跟着走”的信息一定要灵,企业能够迅速了解其他企业的研究动向和最新成果,否则,就会跟不上。我国的国产手机也曾采取在发达国家同行后“跟着走”的技术创新战略,由于在跟踪的过程中犯了大公司病,反应迟缓,动作不快,结果产品出厂时已届市场饱和点,致使事倍功半,留下了长久的遗憾。这一教训十分深刻,企业在实施“跟着走”策略时应该认真吸取。(2)具有较强的吸收、消化和创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在分析他人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改进和创新,强大的研发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企业要有快速应对营销的实力,即具有素质优良的营销团队、扎实的生产团队和成熟的销售渠道,能在产品研发完成后的最短时间内将产品呈现在消费者的眼前。(三)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是指企业不以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为技术创新战略中心,而是通过学习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模仿型企业的创新能力相比前三者而言要薄弱一些,其创造产品的途径还是在用领先者的一套技术。模仿创新战略的特点是:(1)模仿的追随性。企业最大限度地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吸收、继承与发展率先创新者的成果。当然,这种战略不是简单模仿的战略,而是巧妙地利用追随和延迟所带来的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的一种战略。(2)研究开发的针对性。模仿创新的研究开发不仅仅是对率先者技术的模仿,更是对率先者技术的完善或进一步开发。该战略的研究开发活动主要偏重于破译无法获得的关键技术、技术秘密以及对产品的功能与生产工艺的发展和改进。(3)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集中力量在创新链的重要环节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也就是在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创新链上的资源分布聚积于中部。(4)被动性。这主要是指竞争的被动性,包括技术积累、营销渠道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的被动,这是由模仿创新者只做先进技术的跟进者决定的。实施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需要具备的条件是:(1)非常敏锐的技术信息的嗅觉。通过对市场产品变化情况的了解,能及时掌握技术更新的程度,进而及时调整步伐,引入先进的技术,弥补技术上的劣势。(2)足够的其他优势。模仿型企业可能是原材料的掌握者,拥有相对便宜的成本,具有成本优势,或者政策优势。例如,蒙牛乳业公司,通过提出的建造“奶都”的想法,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将其推上了与伊利同等的地位。另外,当产品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的时候,模仿者可以通过对自己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创新打造出自己的优势,从而超越前者在该产品上建造的技术优势。实施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存在的问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后续能力不足。当技术领先型企业有了技术上的突破时,就会在瞬间拉开与模仿者之间的差距,模仿者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摸索才能弥补。而这样的一个时间差可能给领先型企业在市场扎根提供了机会。所以,从长期来看,如果不发展自己的技术力量就会始终受制于人。十二、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划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主要是从宏观上解决三类问题:一是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竞争采取何种态势,是进攻型,还是防卫型;二是研究开发何种技术;三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由此,技术创新战略决定着企业创新的具体行为,对技术创新战略的分类是正确选择创新战略的首要条件。不同的企业所主导的“技术”是不同的,其分类也会不同。英国学者弗里曼将创新战略按创新时机和创新程度的不同分为进攻型战略、防御型战略、模仿型战略、传统型战略和投机型战略。而尼德尔则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将创新战略分为市场领先战略、追随领先者战略、应用工程战略和模仿战略。目前对技术创新战略较普遍多见的划分是:(1)依据按技术来源分类,可划分为自主创新战略、合作创新战略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2)依据技术竞争态势分类,可划分为领先型战略、追随型战略和模仿型战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分析一个企业时,很难说出这个企业采取的是哪一种或者几种技术创新战略,因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往往今天还在用的战略因时势的变化就必须改变或调整。就像当国家提出要发展新能源之时,若企业还是在研究煤炭等传统动力上的技术创新活动的话,短期内也许在个别地区还有生存空间,但长期看这样的技术创新前景就不明显了。十三、 具体原则企业要想形成合理的战略经营领域结构,还应遵循一系列具体原则(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平衡的原则保证企业健康地生存、发展是企业战略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而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问题又常常源于企业SBA结构的选择不当。用行业或SBA的寿命周期阶段来代表环境引力时,处于投入期和成长期的SBA代表企业的未来,处于成熟期、衰退期的SBA代表企业的今天。因此,存在三种典型的生存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其一,SBA全部集中在投入期、成长期;其二,SBA全部集中在成熟期、衰退期;其三,SBA虽引力分布均衡,但实力差。(二)企业的投入与收入平衡的原则追求盈利是企业投资者的基本动机,因此SBA结构的安排应保证企业收入大于投入。然而,处于不同象限内的SBA,其投入与收入的关系有以下区别:第一,明星区的SBA:处于高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象限的SBA,一般利润率比较高。当企业实力雄厚时,产出丰厚。然而,由于投入期的研究开发、广告宣传费用等较高,生产制造、销售服务费用等均很大,因此,该类SBA基本上是投入与收入相抵,盈余有限。第二,问题区的SBA:处于高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SBA,前者说明市场机会大、前景好,而后者则说明企业实力不足、销量有限、收入不够支撑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处于亏损状态。第三,金牛区的SBA:尽管行业的销售增长率低或下降,行业的利润率甚微,但企业实力雄厚,销量大,收入多。在大量弱势企业纷纷退出市场的形势下,企业无须大量投资,因此,收入大于支出。第四,瘦狗区的SBA:企业在一个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行业中处于弱势,不仅收入少,而且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占压严重,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综上所述,只有明星区SBA投入、收入平衡,问题区与瘦狗区的SBA投入、收入呈逆差,金牛区SBA投入、收入呈顺差。从收入与投入平衡的角度看,企业的SBA过于集中于任何一区都不合理。企业的SBA结构中,最应避免和淘汰处于瘦狗区的SBA,要用金牛区的SBA收入来支持处于问题区的SBA的投入,促使其向明星区成长。“经济效益的吉祥半月牙”是指企业SBA均衡分布在问题区、明星区、金牛区,构成了一个“成功的月牙环”,这样的分布既可保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平衡,也可保证企业投入与收入的平衡。(三)SBA的成功关键因素与企业的战略优势平衡的原则任何一个战略经营领域都从属于某个行业,行业五种竞争力量的基本格局规定了企业在该行业中的成功关键因素。例如,消费品行业与工业品行业相比,销售渠道和消费者对企业造成的竞争压力就更大,销售渠道畅通、消费者信赖就是企业必须把握的成功关键因素。又例如,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由于技术发展速度快,人才与资金的供应压力大,直接、潜在、替代竞争者的压力就格外明显。因此,企业控制技术关键人才,筹措资金,将技术迅速商品化的能力则成为成功的关键因素。每个SBA又是行业的一个细分部分,有其特殊的竞争力量格局,各成功关键因素的地位不同,因此企业必须拥有的特殊优势也不同。企业投资于某SBA,必须在该SBA最重要的(占第一位、第二位)的成功关键因素上有把握。假定企业在某一成功关键因素上实力薄弱,又很难迅速建立战略优势地位,那么盲目进入就必然失败。企业在确定SBA结构时,一方面要逐个判断各SBA的成功关键因素与竞争优势状态;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力量与条件及各SBA的关系,使企业从整体上能发挥战略优势,弥补关键差距,避免出现精力分散、顾此失彼的情况(四)企业内部集合性与外部适应性的统一原则集合性是指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为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的特性。适应性是指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适应环境的规则而健康成长的特性。内部集合性、外部适应性是企业系统必须兼有的两种特性,不能偏废。而企业SBA结构确定不当则可能破坏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一般来说,SBA的数量多少与关联强弱各有利弊,事实上,企业选择SBA结构类型是一种战略决策;A类SBA结构高度集中化战略;B类SBA结构相对集中化战略;C类SBA结构相关多角化战略;D类SBA结构无关多角化战略。无论企业大小,采用上述四种SBA结构,均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成败主要取决于企业相对于该种战略选择的关键实力。采取A类结构者,小则如自由市场上卖菜的摊贩,大则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瑞士雀巢咖啡公司。采取C类结构的企业,如以计算机技术为纽带的美国IBM公司、中国联想集团,20世纪90年代采用多元化经营的海尔集团、以自然资源深加工为纽带的乡镇企业等。采取B类结构的企业往往处于放弃或维持旧经营领域、探索新经营领域的转换阶段正由A类结构向C类结构转换。采取D类结构的企业通常是以资金为纽带的金融控股公司,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在确定SBA结构时,企业既要考察各类结构在内部集合性、外部适应性方面的利弊,又要权衡企业内部集合性、外部适应性的能力,进而做出慎重选择。十四、 一般原则一般原则是指环境的引力或企业的实力平衡的原则。任何一个SBA都是环境引力与企业实力的结合,这种结合可有四种基本形式:环境引力大、企业实力大“明星”SBA;环境引力大、企业实力小“问题”SBA;环境引力小、企业实力大“金牛”SBA;环境引力小、企业实力小“瘦狗”SBA。四种形式中,只有“明星”SBA实现了理想的引力实力平衡。“瘦狗”SBA的平衡是无前途、失败的平衡。“问题”SBA的企业实力与行业引力不平衡,呈逆差。逆差扩大,则该SBA消亡;逆差缩小,可能转换成“明星”SBA。“金牛”SBA的企业实力与行业引力也不均衡,呈顺差。顺差显示了企业在该SBA中的战略优势,特别是效益优势。若顺差缩小,该SBA可能转换成“瘦狗”SBA。一般来说,企业实力与行业引力之间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确定企业的SBA结构时,要从整体实力与整体引力的现实关系出发,避免恶劣的平衡关系,争取实现理想的平衡关系。企业应以平衡或比较平衡的经营领域为主体,形成合理的战略经营领域结构。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用波士顿矩阵显示了四类SBA类型该矩阵的横坐标为相对市场占有率,是企业实力的表现,以与最大竞争对手相比较时势均力敌的1为标志,划分出实力大与小两个区域;纵坐标为市场增长率,表示行业或SBA的吸引力,并以市场增长率10%(美国20世纪6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标志,划分出吸引力大与小两个区域。通过以上两个因素相互作用,构成四种性质不同的SBA类型,不同的SBA有着不同的发展前景,相应地就有不同的战略对策。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管理学家在肯定波士顿矩阵基本分析方法的前提下,批评了其局限性。一是代表企业实力的指标企业市场占有率过于单一,只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现状,不能说明企业发展的综合潜力;二是代表环境吸引力的指标市场增长率也过于单一,因而容易混淆市场的本质特征与行情变化。为此,产生了许多改进型的矩阵,为研究战略经营领域提供了更加可行的方法。十五、 环境引力与企业实力的对比分析法任何一个战略经营领域都是环境引力与企业实力的结合部,研究时必须将两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企业是战略主体,而环境是企业必须适应的对象,离开对环境的分析,企业就无所适从,战略方向就不明确。同样,企业若缺乏对自身规律的深刻认识,在复杂的环境面前也难免无从下手,以致盲目行动。为此,在选择SBA时,首先需要对环境与企业自身进行对比分析。SBA的具体战略是在对环境和企业做深入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样就形成了SBA的三类态势:(1)发展型态势,即环境机会与企业优势结合的结果;(2)紧缩型态势,即环境威胁与企业劣势结合的结果;(3)稳定型态势,即环境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