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益智类玩具公司企业文化总结(参考)

上传人:芭蕉 文档编号:176319564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益智类玩具公司企业文化总结(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老年益智类玩具公司企业文化总结(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老年益智类玩具公司企业文化总结(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老年益智类玩具公司企业文化总结老年益智类玩具公司企业文化总结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 公司基本情况2二、 项目基本情况4三、 科学技术环境10四、 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13五、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17六、 企业文化管理的“旗手”22七、 企业文化的“盘点”与分析27八、 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创新31九、 启动时机的选择33十、 切入点的选择37十一、 SWOT分析说明38十二、 项目风险分析45项目风险对策48(一)政策风险对策48目前,国内有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但还需要把握机会,抓住国家目前鼓励符合产业政策项目建设的机会,让项目尽快进入实施阶段。48一、 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简介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二)核心人员介绍1、王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2、吕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3、廖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4、尹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5、贾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二、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王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坚持“责任+爱心”的服务理念,将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作为企业立世之本,在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中赢得信誉、赢得市场。“满足社会和业主的需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的企业观念,面对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良好机遇,正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建设宏伟大业。(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长。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建设条件良好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能,促进资源均衡配置,确保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到位。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五)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规模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71.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项目建筑面积80630.93,其中:主体工程56753.02,仓储工程9351.48,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0309.91,公共工程4216.52。(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7859.8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833.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37%;建设期利息626.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5%;流动资金5400.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38%。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1833.53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8536.2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731.54万元,预备费565.74万元。(七)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27859.89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2779.21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八)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营业收入(SP):561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48447.27万元。3、净利润(NP):5562.70万元。4、全部投资回收期(Pt):7.04年。5、财务内部收益率:12.73%。6、财务净现值:-2131.52万元。(九)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项目综合评价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7333.00约71.00亩1.1总建筑面积80630.93容积率1.701.2基底面积29819.79建筑系数63.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92.322总投资万元27859.892.1建设投资万元21833.532.1.1工程费用万元18536.25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731.542.1.3预备费万元565.742.2建设期利息万元626.192.3流动资金万元5400.173资金筹措万元27859.893.1自筹资金万元15080.683.2银行贷款万元12779.214营业收入万元561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8447.276利润总额万元7416.937净利润万元5562.708所得税万元1854.239增值税万元1965.0310税金及附加万元235.8011纳税总额万元4055.0612工业增加值万元14391.6413盈亏平衡点万元28618.94产值14回收期年7.04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2.73%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131.52所得税后三、 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影响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是最强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更是直接而显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内的新的技术革命,造就许多新的行业,新的市场机会,同时也给某些行业带来威胁。例如,单是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明,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就是深远的。所以,西方有人把科学技术称为“创新性的破坏力”。(一)技术变化的步伐加快许多今天认为很普通的技术性产品,在30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1926年美国曾有人认为商业电视“犹如白日做梦”;1948年有人预言人类在月球登陆还需要科学家再努力200年。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新技术、新发明的迅速普及推广,为人们所始料不及。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认为,未来新技术的发明、发展和传播,从构思到实现的时间将愈来愈短,新产品从开始上市到大量,投产的时间也将大大缩短。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他更进一步预言,未来生活将全面电子化,人们不出家门便可通过电脑系统进行学习、工作、购物和娱乐等活动,如在家接受工作单位的指令,查阅公共图书馆的资料,通过电视购买商品等。家庭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单位”,家庭成员结合得更加紧密,同时工业化造成的污染也将减少。高度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将使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给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没过多少年,托夫勒的很多预言已经变成了现实。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工作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对现代企业文化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人们要求更加自主,有更宽松的工作环境,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二)创新的机会增多由于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现代市场上创新的机会无穷无尽,凡是人们所需要的新产品或劳务,总有源源不断的新构思出现,而且在技术上能很快有所进展。目前,各国科学家正在力争实现的构思主要有:实用太阳能、防治癌症和艾滋病的药物、电动汽车、海水淡化、家务机器人、有效而又无副作用的避孕药品等。这些构思和实验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是商业性的。企业可以在顾客购买力允许的范围内,将新技术产品导入目标市场。这种变化不仅要求企业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冒险意识,要有敏锐的市场眼光,而且要有面向全球和面向未来的文化理念。(三)研发费用提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40年前产品的生命周期平均是8年,20年前为5年,10年前为3年,到目前有些产品仅有一年甚至半年的生命力。各国企业为了在新产品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纷纷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比重越来越大。很多公司的巨额研发投入,也获得了可观的专利授权。企业除自己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外,还通过购买专利等多种途径取得新技术。这种变化要求企业树立强烈的科技兴企意识,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善于博采众长借力发展等文化理念。(四)技术革新的法规增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产品的大量涌现,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现,因而一些国家的政府对新产品的检查和管理日益加强,对安全与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至于西方有些公司花费数百万美元开发的新产品,由于政府认为不安全,结果被迫从市场上收回。除了政府的管制外,社会上还有些人反对科学技术的随意商业化,要求政府在新科技用于商业之前进行严格评估。他们认为,大规模的科技创新,会对大自然、个人生活、环境卫生以至整个人类社会造成威胁,因而主张以自行车代替汽车,以天然食品代替合成食品,以天然纤维织物代替化学纤维织物。他们也反对核工业、高层建筑、公园和风景区的游乐设施等,认为这些会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这些变化对企业决策、经营方向、产品开发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文化观念都会产生影响。总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使得科技人员在企业员工中比重日益增多,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这不仅要求企业必须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千方百计在企业内营造出重视科技的文化氛围,而且还要看到脑体劳动者比例关系的变化给企业文化带来的重大影响,企业必须重视教育的投入,重视管理方式的变革,正确处理好科技人员与一线劳动者的关系,承认差别,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科技人员实现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良好的条件。四、 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愈来愈多地关注自然资源短缺和生态不断恶化的问题。有人警告说,如果地球上的资源不能保持不断再生,地球有一天将会像缺乏燃料的宇宙飞船一样危险;许多学者对工业污染、生态系统的失衡提出指责和警告。同时,出现了许多环境保护组织,促使一些国家加强了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和执法。这些对现代企业都是严重的挑战。(一)资源短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可分为三大类:无限供给的、有限但可再生的和有限又不可再生的。无限供给的资源如空气等,总体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污染问题严重,亟待解决;有限但可再生的资源如森林和农产品等,短期内还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必须防止过分采伐和侵占耕地;有限又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石油、煤和各种矿产品,问题最为严重。如果按目前的消耗量来计算,到2050年更多的矿产资源将告枯竭。这些情况意味着,依靠这些矿产品为原料的企业,将面临成本大幅度上升的问题。因此,这些企业必须积极从事研究与开发,尽力寻求新的资源或代用品。以石油为例,专家预测,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资源仅够开发不到70年。作为工业国家的主要能源,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油价猛涨,每桶油价从1970年的约2美元涨到1982年的34美元,2013年又涨至110美元,(2008年世界油价一度突破每桶150美元大关),给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威胁。但同时,这迫使人们去大力研究新的能源,如开发太阳能、风能,研制电动车等;也给企业带来了若干新的营销机会,即开发这些行业的产品肯定有光明的前景。资源短缺无疑对企业文化也有直接影响,能源危机意识以及节约传统能源、探索新能源,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长远发展意识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二)环境污染现代工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水源、空气、土壤被大量污染,这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公众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心,促使许多国家的政府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管理。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陆续采取了大量措施。例如,德国自1991年1月起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国家要求大部分公司设置“生态经理”。但这种干预往往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扩大生产产生了矛盾,由于许多企业要投资于治理污染,因而不能增加生产设备和就业机会,这就影响了经济增长。目前有些国家的管理当局已注意到这个问题。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0年的30年间,由于严格法规管制与有效治理,使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获得协同发展。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为避免重蹈西方“先污后治”的覆辙,中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强化环境保护工作,迄今为止已出台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全国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有上百个。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第十二届会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强化了环保的法律保障。但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工业废物污染等十分严重,城市雾霾得不到有效治理,环境保护仍然面临巨大压力。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心,一方面限制了某些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某些企业带来了机会,如为治理污染的技术和设备提供了一个大市场,为环保包装创造了营销机会。同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要求企业要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要有社会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观念。(三) “绿色营销”与环境保护问题相联系,近年来在世界各地掀起了“绿色营销”新浪潮。绿色营销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影响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保护环境、珍惜地球”的呼声日益高涨。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第一次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向世界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强烈呼吁。1978年,西德首先提出“蓝色天使”计划,向达到一定生态环境标准的产品颁发蓝色天使标签;美国和加拿大在1988年也开始实行环境标志制度;日本在1989年实行了“生态标志”计划。绿色营销的浪潮从食品开始,不断扩展到其他行业,绿色电器、绿色建筑、绿色原料等相继出现,绿色市场、绿色商业、绿色服务等也蔚然兴起。中国的绿色营销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步的。1989年,农业部正式提出“绿色食品”的概念。1992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4年5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制定并颁发了一系列有关的规定和标准。在政府的支持下,绿色食品、无氟冰箱、低毒涂料、无铅石油等绿色产品以及绿色商店大量出现。随着绿色营销观念的逐步深入人心,不但要求企业制定相应的绿色营销策略,开发绿色产品、绿色包装,强化绿色分销、绿色物流、绿色促销,实行绿色价格、绿色服务和绿色管理,推行绿色公关、绿色广告,树立绿色形象等,而且要求企业建立绿色文化,关注社会环境,讲究商业道德,追求人类社会的长期利益,与消费者共创安全优质的生活方式。总之,在全球资源紧缺,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企业文化必须适应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改变企业以自我为中心、以眼前经济利益为中心的文化,树立注重社会利。益、关爱人类生存环境,谋求长期发展的现代企业文化。五、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一)发扬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精神,同样一个处于市场经济主角地位的企业家阶层也有自己的精神。一般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建立在企业家阶层对市场经济本质的把握和对企业特征、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基础上的,反映着企业家在整个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工作准则和他对事业的追求。企业家精神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是市场经济社会商业文化的主调,是最珍贵的文化资源。从微观层面上说,企业家精神对企业主流文化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表现在其“不墨守成规、不死循经济循环轨道,常常是创造地变更其轨道”。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在寻找变化,对变化做出反应,并把变化作为一个可供开发利用的机会”。企业家精神中这种创新、进取、敢冒风险的文化取向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或重塑起到导航作用,构成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作为企业家精神的体现者,企业家,在经营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权力和感召力,把他所提倡的这种观念传导给组织成员,通过自身的“英雄”形象和强者形象,感染员工,使其产生对创新、进取与冒险精神的认同心理,从而提升企业文化的层次,为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当然,企业家精神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企业家精神体现为企业家阶层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经营创新和事业开拓方面的指导思想和哲学。企业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处理内外各种关系等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从文化外延上看要比企业家精神大一些,因此,发扬企业家精神不能代替企业文化管理。(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企业家精神既是企业家个人素质、信仰和行为的反映,又是企业家对企业生存、发展及未来命运所抱有的理想和信念。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独具慧眼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种新理论以及在这种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新思想以及在这种新思想指导下的行为,也是一种新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在这种新的原则和方法指导下的具体活动。它是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对旧事物的否定和对事物发展新途径、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的探索。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企业家对市场的敏锐观察和大胆突破,对技术和产品开发、对企业制度和组织的改造等方面。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也是企业谋求改变现状和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动力。2、敢担风险的开拓精神这种精神是企业家的内在品质。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社会中,企业经营管理每时每刻都充满各种风险,如投资风险、市场风险、技术开发风险、财务风险、人事风险等,企业家正是靠这种精神驱动,才敢于面对和承担各种风险,善于在风险中寻找机会,抓住机遇,开拓前进。3、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企业家是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总是以高昂的士气积极进取,具有向更高目标挑战的雄心壮志,这是所有成功企业家的共同特质。企业家若缺乏或失去了这种精神,必然安于现状,畏首畏尾,在困难面前不敢拼搏,因而就不能使企业在市场上立足,更谈不到取得竞争优势,久而久之,必然危及企业的生存。对于刚刚在市场中学习游泳的中国企业家而,言,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是最为可贵的。4、科学理性的实效精神企业家在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实效精神,讲究科学,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脚踏实地抓好经营管理,追求效益最佳化和效率最大化。如果一个企业家缺乏实效精神,只追求轰动效应,光讲投入不计产出,违背规律,必遭市场惩罚。企业家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理性特质。5、尊重人才的宽容精神企业家在管理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人本观念,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以宽容的精神及真诚、友善的态度对待员工、顾客、合作者和社会其他公众。宽容精神还表现在企业家对下属工作失误的宽容,以及对员工个性及缺点的宽容等。企业家的宽容精神是企业汇聚良才,产生内聚力和吸引力,实现事业创新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赢得社会信赖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6、面向世界的竞争精神企业家在经营中敢于竞争,超越他人,这是天性。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里,企业资源配置远远冲破国别界限,转向区域化和全球市场,使国际性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优秀的企业家能以特有的世界目光,面向全球市场,积极投身于国际竞争舞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世界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在中国“人世”后,企业的市场半径迅速延伸,更加需要企业家的这种面向世界的竞争精神。7、热爱祖国的奉献精神企业家不仅对振兴民族经济和促进企业发展负有重大责任,而且对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负有社会责任;企业家不仅热爱企业,而且具有强烈的爱国情结并把它转化成一种奉献精神,愿意把自己的知识、智慧奉献给祖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这种奉献精神,可以引导企业通过合法、诚实的经营获取正当的经济利益,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注重环境保护,热心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文化进步。奉献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要求,也是企业家精神的最高境界。六、 企业文化管理的“旗手”在市场经济环境里,企业家不但是市场舞台上的主角和企业的掌舵人,而且在建设企业文化中具有突出的地位与作用,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旗手”。(一)企业家的市场角色定位与基本特征1、市场角色定位企业家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纵观世界,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是企业家辈出并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角活跃于市场舞台的。日本经济的腾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快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企业家阶层,产生了像土光敏夫、松下幸之助、涩泽荣一那样一批“经营之神”。翻开美国200多年的经济发展史,从享利.福特、洛克菲勒,到斯隆、亚科卡、韦尔奇、盖茨,企业家在其中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现代企业经营需要企业家。现代企业不同于作坊小店,它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和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需要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众多经营战略问题做出决策;需要处理同,社会公众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以及内部分工协作关系。如果没有一个能执掌全局,具有远见卓识和高超组织指挥才能的企业家一一董事长、总裁、总经理或CEO,对企业进行创造性经营和科学的管理,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是很难想象的。很显然,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经营要面向市场。企业家的职责是带领企业驰,骋市场,谋求发展。因此,企业家的市场角色十分清晰,即市场的领导者,是冒险家和创新家。2、基本特征(1)企业家作为经商办实业的优秀人才,作为市场的主角,不是天生的,也不应该是靠哪一级政府任命的,而是在市场经济的竞技场上,遵循和服从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靠开拓经营事业锻炼出来的。(2)企业家拥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知识和才能,不是投机商,而是经营管理的专家,是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积极体现者。(3)企业家的行为自觉接受一定的商业文化的引导和制约。这种商业文化包括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比如,以增加利润为荣,但不谋求暴利,诚实经营,以义取利,讲究商业信用;敢于承担巨大的经营风险,但又不盲目从事等。(4)企业家能够通过自主地经营企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开辟市场,满足社会需求,引导消费潮流;执行国家法规政策,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关心和支持社会文化事业和公益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进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二)企业家的文化角色定位1、企业精神的人格化代表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对媒体记者谈到他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时指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牧师”实际上就是企业家在企业中的文化角色定位,企业家在企业文化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他扮演好这一角色体现出来的。企业家作为企业精神的人格化代表,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旗手和核心力量。2、具体文化角色定位(1)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企业文化是靠企业家倡导的,企业家的理想、主张、领导风格和领导艺术引导着企业文化的方向和特色。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具有超前文化意识的企业家,就不会有先进企业文化的产生;同样,几乎没有哪一个企业拥有的主流文化不是经过企业家倡导和培育的。张瑞敏就是海尔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在张瑞敏倡导的文化和精神引导下,海尔集团确定了自己明确的创造国际品牌的发展战略,创立了适合自己发展的OEC管理法,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积极开拓市场,真诚服务顾客。它亮出自己的品牌,许下“真诚到永远”的庄严承诺,把企业文化活动融入整个经营活动之中,并成功地运用企业文化激活了若干“休克鱼”,因而在短期内迅速扩张,成为一支巨大的“联合舰队”,显示了企业文化的真正威力。(2)企业文化的精心培育者。企业家好比园丁,精心培育,勤劳耕作,才使得企业文化之花在企业的沃土上盛开。企业家在培育企业文化的时候,一般均充当着“医生”的角色,从问题入手,因地制宜地推进企业文化管理。例如,河北衡水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吕吉泽,善于发现自己企业的问题和不足,对症下药,除狠抓基础工作、理顺内部机制、推动产品开发、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外,着力推进企业文化管理。在他上任没多久,企业效益逐年递增,员工收入水平迅速提高,这时企业内出现了“小富即安”的思想苗头和文化倾向,部分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滑坡。吕吉泽认为这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严重问题,于是一方面扩大定额覆盖率,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员工积极性;另一方面借鉴国外文化管理思想,提高全员的需求层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企业突破了小生产的狭隘眼界。后来他又专门聘请有关专家帮助企业制定了以人为中心、以和谐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文化战略,从而把企业带入文化管理的新境界。(3)企业文化管理方案的设计者。企业文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内容,如制定企业文化战略,确定企业文化管理的目标;组织员工、专家对企业文化进行科学定格;通过组织有效的文化传播及设计实施各种文化活动、礼仪,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对机构和制度的文化整合与改造,使优秀文化渗透其中,强化文化的实践,促进文化的发展等。在这一系列工作中,企业家是灵魂人物,在萌发构思、提炼升华、形成方案中,起着企业文化管理方案总设计师的作用。在企业文化管理取得成功经验的企业中,企业文化管理一定有组织保证和规划保证,而企业家多是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或委员会)的领头人和企业文化管理规划制定的负责人。(4)优秀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者。有了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的设计与构思,并不等于企业文化管理成功了,关键在于实施,在于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员工往往不仅看领导者是怎么说的,更看领导者是怎么做的。尤其是当企业力推某种新文化或企业主流文化影响力弱的时候,更需要企业家在积极倡导、培育的同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用自己正确的言行、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崭新的精神面貌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担负起引导企业,文化方向的重任。只有领导者带头,才能带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5)企业文化转换和革新的推动者。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是最活跃的因素,企业是现代生产力的集结点。企业家作为生产力的直接组织者,在带领员工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创新性经营过程中,会成为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实践者和创造者。由于企业家的市场角色和在经营中的地位,容易发现企业现有文化存在的弊端和冲突。因此,他们就成为向旧文化挑战,推进新文化,转换企业文化形态的关键人物。正是企业家的这种角色功能,推动着企业文化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市场,重视价值规律,重视物质利益,带动全企业思想的活跃,形成创新、进取的精神。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旗手”,但不能以企业家个识替代共识。在企业文化管理实践中应避免“一把手”依赖。七、 企业文化的“盘点”与分析建设一种新文化,必须对现有文化进行清理和盘点,即通过调查分析,把握企业现有的文化状况及影响因素,对现有文化的优势、劣势及总体适应性做出客观的评价,为企业文化的科学定格做好准备。“盘点”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八个方面。(一)企业的经营领域及竞争特点由于企业的经营领域不同,带来企业经营特点、经营技术、市场风险及劳动特点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差别,这些差别往往决定着企业文化的行业特点,即决定着企业经营的理念和特色;同时,因为经营领域不同,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表现形式也有较大差异。因此,明确企业的经营领域及竞争特点,进而了解由此引起的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差别,对现有企业经营状况做出评价,就能够使企业文化管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二)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评价和期望一个企业面向市场,直接服务的对象是消费者,同时与社会公众打交道。企业做得好坏,企业经营中所秉承的经营宗旨是否适应市场,消费者及社会公众最有发言权。因此,企业必须深入了解顾客、供应商、经销商及各类公众对企业的评价,包括好的评价,也包括不好的评价,甚至包括一些抱怨以及很强烈的反对意见,了解他们对企业的期望。这些评价意见和期望是确定企业文化理念的重要参考因素。(三)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及优良传统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及优良传统是企业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精华和闪光点,包括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好制度、好做法、好传统、好风俗、好习惯及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等。这些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体现着企业文化的特色,是建设未来企业文化的最好思想文化材料。企业文化中最闪光最有魅力的部分一般源于企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当然,对企业过去形成的经验和传统也要客观地做出评价,对于确已成为“过去时”、不,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部分,要敢于大胆舍弃,避免成为企业建设新文化的障碍。(四)企业家的个人修养和精神风范企业家,尤其是企业的创始人和最高决策者,他们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培育者,也是身体力行者,他们个人的品德、知识修养和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对企业文化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企业创办初期,企业创始人和最高决策者的个人修养和精神风范直接渗透在企业文化之中,决定企业文化的风格和面貌。因此,在进行企业文化的“盘点”与评价中,必须认真研究企业家的个性特征,并做出评价。在新文化的定格中,要体现企业家的高尚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范,尤其是要体现企业家所特有的企业家精神。带有定的企业家个人优秀品格的企业文化容易推行,也容易形成特色。但是,如果企业家个人,的思想、品行与作风已大大落伍,在采取组织手段之前,适时消除和减弱其对企业新文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五)企业员工的素质及需求特点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也是载体,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如员工所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状况、社会经历状况就直接影响他们对改革的态度;员工文化、技术水平的高低,政治思想水平的高低,决定员工的思维方式及他们的理想和抱负;员工的需求特点不同,影响他们的心理期望、满足度以及行为方式。只有正确评价和把握员工素质状况以及需求特点,才能使企业文化的定格设计与其相适应,才能使员工对定格后的企业文化产生自觉认同。(六)企业现有的“文化理念”及适应性通过了解企业员工的基本价值取向、情感、期望和需要,如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对自己工作的认识、工作动机、士气、人际关系倾向、变革意识和参与管理的愿望等,明确企业倡导的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以及这些基本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所体现出来的经营思想、行为准则等是否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是否与外部环境相适应。通过对企业现有“文化理念”适应程度做出评价,决定企业文化定格时对现有“文化理念”的取舍。(七)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往往是变革现有文化、建设新文化的突破口。如有些企业目标不清,战略不明;有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竞争能力差;有些企业管理混乱、浪费惊人;有些企业人才大量外流,人心涣散等。企业如果能对诸如上述这些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做出客观评价,并找出原因,然后从解决这些主要问题入手建设新文化,能够引起员工的共鸣,促使企业文化管理与生产经营的结合,增强企业文化的实用价值。(八)企业所处地区的经济与人文环境企业所处地区不同、市场不同、文化氛围不同,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也影响着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追求。如地处沿海开放地域的企业就有较为典型的“海派文化”特征,开放、精明、创新、竞争、冒险精神较强;而内地企业往往有明显的“内陆文化”特征,勤勉、相互信任、重关系面子的特征较明显。当然,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冲,破地域,沿海与内地可以联结为一个市场,但不同的地理、经济环境造就出来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氛围毕竟各有特点和优势,这是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必须考虑到的。八、 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创新企业文化在实践中得到推展和巩固以后,尽管其核心的和有特色的内容不易改变,但随着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还是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的。企业领导者要依靠群众,积极推进企业文化管理,及时吸收社会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剔除本企业文化沉淀中的消极成分,不断对现有文化进行提炼、升华和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变革与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创新寓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之中,市场突变的一个信息、客户提出的一次重大投诉、生产中的一次严重质量事故和员工提出的一条尖锐的批评意见等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和人们经历的各种例外事件,都会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某种冲击,自觉不自觉地审视和检验企业的文化理念,尤其是企业如果发现所奉行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的某些内容已经落伍,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就会产生完善、变革企业文化的意愿和冲动。企业适时地通过组织企业文化研究会进行研讨,组织各种民主管理会、总结会、演讲会等进行交流,组织员工献计献策、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等,就可以接收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新思维、新思想、新观点、新建议,从而促进企业对原有的文化进行完善和变革,修改原有文化理念的表述,推动文化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完善提高,既是企业文化管理一个过程的结束,又是下一个过程的开始,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演变规律相适应,是一个不断积累、传播、冲突、选择、整合、变革的过程,循环往复,永无休止。企业文化管理不是经过一两次循环就能完成的,是没有止境的。但需要说明的是,一种积极的企业文化体系和模式一旦构塑完成以后,就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发挥作用。企业文化管理的任务在更多的情况下是积极地积累、传播、充实、完善,只有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企业文化产生了激烈冲突,需要选择、整合和变迁的时候,企业文化管理的任务才是对原有文化实行彻底的扬弃,实现文化的全面创新。九、 启动时机的选择从企业的现实特点出发,推进企业文化管理,进行企业文化的微观再造和创新,必须选准启动时机。从总体来看,当前中国企业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大调整、大改组时期,也是企业制度创新、资产重组、管理变革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期,还是企业传统价值观、道德观等文化现象受到冲击的时期。这一时期、这一环境确是摒弃企业旧文化,培植企业新文化的最佳时机和最佳切入点。换句话说,企业文化管理的加强,特别是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变革,主要是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经营方式、组织规模、制度等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原有文化对企业发展已经产生阻碍作用的情况下进行的。总结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可以发现,以下几种情况和征兆出现时,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最佳启动时机。(一)企业进入快速增长期企业一旦进入快速增长期,一般表现出人员大量增加,组织规模迅速膨胀,分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资本迅速扩张,市场迅速扩大且占有率骤升,经营业绩直线上扬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沉酒于成功的喜悦之中,忽视文化的建设。实际上,企,业经营迅速发展时,企业文化往往滞后,很难同企业经营发展保持同步,当二者的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企业经营没有相应的文化支撑,就会降低发展速度,甚至急剧下滑。所以,当企业发展超常,进入快速增长期时,实际上就已开始孕育一定的文化危机,企业发,展越迅速,潜伏的文化危机就越大。只有抓住适当时机,变革文化,推进文化创新与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稳定持续地发展下去。(二)企业经营业绩平平或陷入困境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困难或挫折。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企业往往在科技开发、市场开拓或组织调整上下工夫较多,很少检查自身的文化,这可能是一个误区。企业经营的业绩好坏,固然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文化的优劣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当企业经营效益低下或陷入困境而找不到直接原因或明显原因时,就应该检查一下本身的文化是否滞后,是否阻碍了企业经营的发展。如果时机抓得准,及时变革文化是改善经营的首要任务。(三)企业管理掣肘增多,效率低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机构雁肿,职责不清,政令不畅,内部矛盾明显增多,人际关系异常复杂,管理效率下降的现象。此时,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机构改革上,即企图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殊不知,这种做法往往不能如愿以偿,过不了多久,机构又开始膨胀起来,使企业陷入“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实际上,企业管理掣肘增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一般是文化滞后造成的。如果只在机构上做文章,不去变革文化,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当企业出现了上述不正常现象时,应配合机构变革,大力推进文化的革新,用一种新文化武装一个新机构,才能赋予它新的生命。(四)企业面临的科学技术环境迅猛发展一般来讲,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企业产品的更新、技术设备的换代。尤其当涉及企业经营领域的技术大幅进步时,对企业的影响就会更直接。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生产、经营的方式上,而且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传统习惯,甚至给企业的价值观带来冲击。科学技术的进步同企业文化相比总是超前的,只有抓住时机,推动企业文化的进步,才能使之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五)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瞬息万变,总是会给企业文化的发展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尤其是当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就会导致企业文化的重大变革。比如,原有的产销渠道被阻滞,竞争对手迅速崛起,传统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处于饱和或衰退阶段,亟须更新换代,而新开发的产品市场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企业没有优势,或者企业对这类市场极不熟悉。这些情况的出现都说明市场发生了大的变化。这时,就需要企业审慎地研究一下传统的价值观是否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否则,市场环境已经变化,而企业还在固守着旧的价值观,企业衰败是不可避免的。(六)企业领导层调整一任领导班子,尤其是一任主要决策人(如董事长、总经理、CEO等)在任时,很难改变其倡导和信守的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决定的制度、行为方式和工作作风。不管这些文化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因此,当企业领导人更迭,新的领导人上任时,正是总结、传承前任的经验,创新和变革企业文化的极好时机。新人、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作风与倡导的新文化相得益彰,企业文化管理的效果会比较好。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能陷入“只要领导层调整就要变革企业文化”的认识误区,一个企业形成好的文化是一种财富,不应朝令夕改,应一以贯之。这里只是说当一个企业的文化需要变革时,企业领导层调整是抛弃旧文化、启动建设新文化的契机。近年来,由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与条件急剧变化,一方面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危机,迫使企业必须审时度势,改变组织形式、经营方式与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也对企业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迫使企业激浊扬清,挣脱传统企业文化的束缚,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新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所以,企业必须抓住目前的极好时机,经过自身努力,并依靠或借助社会力量来推动企业改革的深化和企业文化的革命性进步。十、 切入点的选择除了新创办企业外,多数企业建设自身的文化都是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都是“非零起点”。所以,选择建设企业文化的切入点,必须从企业现有文化状况出发。(一)解决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矛盾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些企业产品质量不高或服务水平较差,竞争能力不强;有些企业管理混乱,浪费惊人,效率低下;有些企业员工素质低下,不能适应生产需要;有些企业人心涣散,士气低落;有些企业人际关系不协调,相互拆台,能量内耗等。企业应从解决企业面临的上述某一方面的主要矛盾入手,倡导某种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企业行为方式,培养良好的企业风气,纠正偏离企业文化发展模式的思想和行为。这样做容易引起全员的共鸣和反响,增强企业文化的实用价值。(二)总结和继承企业的优良传统企业的优良传统是企业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精华和闪光点,包括经营管理经验、习惯、风俗、传统和领导人的特殊工作作风及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等。选准时机,总结这些优良传统,宣传模范人物的事迹,并在实际工作中把这些闪光的东西继承下来,容易抓住企业文化生长的根基,促进企业特色文化的形成。(三)企业资产重组和制度的重大创新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市场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随着产业结构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企业正在进行着急剧的重组,原有企业有的迅速崛起,有的发展,有的转产,有的被淘汰,有的被兼并。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的企业,其规模和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配合企业重组和改革,是植入一种新文化或发展某种特色文化的极好切入点。十一、 SWOT分析说明(一)优势分析(S)1、自主研发优势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深入研究的同时,通过整合各平台优势,构建全产品系列,并不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顺应行业一体化、集成创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多年积累,公司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性能,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公司结合国内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升级技术,充分体现了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公司已有多项产品均为国内领先水平。在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同时,公司还十分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2、工艺和质量控制优势公司进口大量设备和检测设备,有效提高了精度、生产效率,为产品研发与确保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是行业内较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根据市场及客户需要通过了产品认证,表明公司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高端客户的要求,而且部分产品能够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够跻身于国际市场竞争中。在日常生产中,公司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管理要求,不断完善产品的研发、生产、检验、客户服务等流程,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3、产品种类齐全优势公司不仅能满足客户对标准化产品的需求,而且能根据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定制生产规格、型号不同的产品。公司齐全的产品系列,完备的产品结构,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公司来说,实现了对具有多种产品需求客户的资源共享,拓展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客户粘性。公司产品价格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强性价比优势,在国内市场起到了逐步替代进口产品的作用。4、营销网络及服务优势根据公司产品服务的特点、客户分布的地域特点,公司营销覆盖了华南、华东、华北及东北等下游客户较为集中的区域,并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经销商网络,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达到快速响应的效果。公司拥有一支行业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在各区域配备销售人员,建立从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到客户服务的多维度销售网络体系。公司的服务覆盖产品服务整个生命周期,公司多名销售人员具有研发背景,可引导客户的技术需求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及时、深入的专业技术服务与支持。公司与经销商互利共赢,结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经销网络较为稳定,有利于深耕行业和区域市场,带动经销商共同成长。(二)劣势分析(W)1、资本实力不足公司发展主要依赖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公司产能建设、研发投入及日常营运资金需求较大,目前的信贷模式难以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制约公司发展。尤其面对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资本实力,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公司需要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2、产能瓶颈制约公司产品核心技术国内领先,产品质量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但未来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产品质量和性能不断提升,订单逐年增加,公司现有产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对未来逐年上升的产品需求量,产能成为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能会削弱公司未来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三)机会分析(O)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