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王起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597295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403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王起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0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王起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0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王起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201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王 起 全22011年安全管理考试目的考查专业技术人员运用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辨识、评价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制定安全制度和规程,规范从业人员作业行为,增强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预测、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提高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统计、分析水平,提高把握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规律的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32011年安全管理考试大纲变动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科目整体结构由11个部分调整为19个部分,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进行了合并或重组;增加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文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的内容,在“重大危险源管理”部分,增加了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的内容;删除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事故应急救援”标题修改为“应急管理”,“事故预警机制”有关内容调整至“应急管理”部分,“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标题修改为“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4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考试题型考试题型为客观题。“单项选择题”要求从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作为答案。“多项选择题”的每题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错选不得分;漏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在全部选择题中,有7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 70 分;15个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 30 分。以上合计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2 个半小时。5内容提要一、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三、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四、安全评价五、职业危害预防与管理六、应急管理七、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八、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考试内容及要求:掌握事故、事故隐患、危险源的分类,运用因果连锁理论、系统安全理论等事故致因理论和方法,辨识和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事故的原因、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根据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67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考试内容:熟悉安全生产有关内容;掌握事故、事故隐患、危险、重大危险源等分类原则;掌握安全、本质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等基本要求。8安全生产(一)安全生产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危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破坏、环境免遭破坏。是指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的受控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安全生产管理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或者:通过管理手段实现安全条件,例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教育、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检查、特种设备管理等等内容包括: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员工910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一)事故: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493号令)(二)事故隐患: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暂行规定中增加了生产经营单位违反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三)危险: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危险度表示危险的程度:危险度 R=f(F,C)F:事故的可能性C:事故的严重性风险: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29(四)海因里希法则伤亡1轻伤不安全行为300第11页11Incidents12操作工滑了一下,摔倒在地,头撞到泵上,死亡操作工滑了一下,摔倒在地,腿摔断了操作工滑了一下,扭伤了脚操作工滑了一下,但没摔倒泵旁边泄漏的润滑油未及时清理事故安全措施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隐患事故、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措施、事故隐患之间的关系13(五)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六)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5页)GB18218-2009 78种化学品;6大类、9小类(一)安 全 与 危 险 是 相 对 概 念安全: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指健康与平安,或免除了危害、伤害或损失。(二)本 质 安 全:设 备、设 施 或 技 术 工 艺 含 有 内 在 的 能 够 从 根 本 上 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本质安全有两大功能:(5页)失误 安全功能,即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能保证安全;故障 安全功能,设备、设施和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一大特点:两大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工艺本身所固有的,建立于规划设计阶段,而不是事后补偿的。(三)安 全 许 可:国 家 对 矿 山企 业、建筑 施工 企业 和危 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许可制度。(新增)1415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考试内容: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熟悉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熟悉事故致因理论掌握事故预防原理与原则16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4个阶段:(一)古代-被动适应(二)18世纪中叶-认识和发现(三)20世纪初至中期-相辅相成(四)20世纪末-社会责任: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标准规范等更加丰富和成熟,逐渐被企业接受。我国是20世纪50年代引入,六七十年代吸收研究基本理论,八九十年代开始研究风险管理理论并尝试实践,20世纪末研究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1世纪初研究采用将风险管理融入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风险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及应急管理等。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管理规律。(研究安全生产管理规律)安全生产原则:在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确定的指导生产管理活动的通用规则。原理与原则之间着内在的、逻辑对应的关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实践中的管理原则17系统原理181、含义: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指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2、运用系统原理的4个原则:(1)动态相关性原则: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发展、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整合;(3)反馈原则:成功的高效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系统原理人本原理191、含义:人本原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指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2、运用人本原理的3个原则:(1)动力原则: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动力,包括物质、精神、信息三大动力;(2)能级原则: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3)激励原则: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行为原则(新增):安全生产工作控制的重点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为。人本原理20预防原理1、含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2、运用预防原理的4个原则:(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后果可能不同;(2)因果关系原则:只要事故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3)3E原则:针对造成事故隐患的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可以采取三种对策,即工程技术、教育、法制(强制、管理)(4)本质安全化原则: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预防原理(*7 )页预防原理21强制原理1、含义: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2、运用强制原理的2个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服从安全;(2)监督原则: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22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历史悠久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广泛经典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概括抽象轨迹交叉理论(新增):发展完善系统安全理论:量化深入事故致因理论研究事故发生规律的理论。(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反应,包括五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2、现代因果连锁理论的提出:安全管理控制是损失控制,包括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它是安全管理的核心。(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理论概念: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理论内涵: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理论意义: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23事故致因理论轨迹交叉理论:轨迹交叉理论主要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此空间发生事故。轨迹交叉理论作用原理: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从事故发展运动的角度,这样的过程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2425轨迹交叉理论:1、人的因素运动轨迹生理、先天身心缺陷;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后天的心理缺陷;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异;行为失误。2、物的因素运动轨迹设计上的缺陷,如用材不当,强度计算错误、结构完整性差、采矿方法不适应矿床围岩性质等;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使用上的缺陷;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按其的方向顺序进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按其的方向进行。人、物两轨迹相交的时间与地点,就是发生伤亡事故“时空”,也就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理论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并使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使系统达到最佳(性能、时间和成本)的安全程度。包括四个创新概念:(1)改变了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2)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应考虑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4)危险源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可能暂时未认识到,有的则会因某种原因而产生。2627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概述了解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了解安全发展的理念和指导原则熟悉我国安全生产政策掌握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28一、安全生产方针及其含义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就是实行“安全优先”原则,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预防为主,就是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安全发展的三层含义:“以人为本”必须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29三、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建设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包括四个层次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四、安全生产政策措施三项行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三项建设(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2011年,三深化(深化责任落实、深化依法监管、深化高危行业专项整治)、三推进(推进科技进步、推进安全达标、推进长效机制);十二五期间构建”六大体系”(企业安全保障、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安全科技支撑、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应急救援、宣教培训);“提高”六个能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技术装备安全保障、依法依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工作体制”30六、安全生产科技保障体系包括政府引导推动、技术装备研发转化、专家智力支持、中介技术服务、企业推广应用和技术标准转化。七、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四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构基地网络三类培训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法制基础和保障系统九、安全生产目标指标体系纳入了国家统计指标体系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百万吨煤炭死亡率到2020年,亿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十二五规划: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36。十万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26。311.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况为五个因素,对该五个因素的正确描述是()。A.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直接原因;事故;伤害C.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D.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2.人本原理中的激励原则,是指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A.内在潜力B.创造热情C.个人兴趣D.合作精神3.某企业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了有序的多级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中各级(层次)部门各司其责,某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上一层次来协调,下一层次服从上一层次的有效控制。这种管理方式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动力原则B.封闭原则C.激励原则D.整分合原则4.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及时发现,及时治理B.防消结合,预防为主D.以人为本,持续改进325.在工业生产中,设置防爆墙、防火门等设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A.系统安全理论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D.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6.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A.人的不安全行为B.管理的缺陷C.物的不安全状态D.员工安全素质低7.危险度可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确定。A.可能性与本质安全性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性C.危险性与危险源D.可能性与严重性8.某建筑工人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仍然未戴安全帽就进入现场作业施工。从事故隐患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属于()。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C管理上的缺陷D环境的缺陷339.根据本质安全的概念,()是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而采取的安全措施。A.切割机械上设置的光控断电装置C.为探险人员配备的卫星定位仪B.汽车上设置的安全气囊D.煤矿工人佩戴的自救器10.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遵循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中()。A.系统原理的动态相关原则C.系统原理的反馈原则B.人本原理的激励原则D.预防原理的3E原则11.系统安全理论是阐述导致事故原因的一种理论,它认为事故是由于()产生的。A.人的不安全行为B.物的不安全状态C.管理上的缺陷D.系统的不可靠性12.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此规定的指导思想与下列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最相符合。A.系统原理B.人本原理C.预防原理D.强制原理3413.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A.生产工艺B.设备设施C.人员D.作业环境14.按照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下列论述不符合预防原理的是()。A.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B.C.从根D.当生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本质安全的出发点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15.劳动保护的对象首先是保护()。A.从事生产的劳动者 B.企业的领导 C.安全管理者 D.生产管理者16.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此规定的指导思想与下列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最相符合。A.系统原理B.人本原理C.预防原理D.强制原理3517.安全技术措施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A人的B物的C环境的D设计的18.根据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下列运用强制原理的是()。C动力原则A安全第一的原则D监督原则B3E原则E整分合原则19.根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系统中危险源控制的观点,正确的是()。A不可能消除一切危险源B可以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C系统进入运行阶段后,再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D应降低系统整体的危险性,而不是仅消除选定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性E可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9.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有()。A.动力原则B.整分合原则C.安全第一原则D.激励原则E.能级原则36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相关行业标准,开展企业安全现状评估,策划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方案。3738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2010年第9号公告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39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概念40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创造人的安全环境,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人-机-环达到最佳统一,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的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是人。采用了国际通用的PDCA动态循环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实现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具有管理方法上的先进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最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41主要内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原则、建立和保持、评定和监督)核心要求(13个一级要素、40个二级要素)42主要内容工矿企业创建咨询服务评审其他企业参照执行一、范围适用范围43定位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主要内容一、范围44主要内容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总局16号令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主要内容规范性引用文件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AQ/T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AQ/T9004-2008AQ/T9005-2008则总局3号令总局30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等45主要内容术语定义安全生产标准化资源安全绩效相关方46三、术语和定义47主要内容三、术语和定义安全绩效: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成绩和效果: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的控制、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伤亡情况等。包括可以数字表示的量化结果,可定性的效果或综合评价结果。48主要内容三、术语和定义相关方: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和个人。供货商、承包方、服务方、参观者、检查者等主要内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49四、一般要求原则50PDCA动态循环模式;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立保持主要内容四、一般要求51(一)策划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本规范等要求,分析企业基本信息,提出安全生产目标,确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目标和方案,包括工作过程、进度、资源配置、分工等。配备相应的组织机构,并对职责提出要求;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将相关要求,融入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中去;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确保安全投入到位。主要内容PDCA动态循环模式52(二)实施将策划中所制定的目标、组织机构、职责、制度等进行实施的过程。根据制度规定,做好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保障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顺利实施;通过生产设施设备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等,将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效实施,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通过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一旦发生,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主要内容53(三)检查和改进衡量策划的实施效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通过治理隐患、重大危险源监控等方式,将实施的效果与预定目标进行对比,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做好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这是从人员健康角度检查各项安全法律法规、制度规程等是否落实到位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内容54(三)检查和改进企业要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并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预测预警技术所反映的问题等情况,提出完善措施,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进行新一轮的循环改进。通过这种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的方式,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绩效。主要内容55持续改进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 教育培训 生产设备设施 作业安全 隐患排查和治理 重大危险源监控 职业健康 应急救援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56企业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进行自主评定,申请外部评审定级;分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最高;安监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管。评定监督主要内容四、一般要求自主评定,外部评审135.评绩效续改进定和持主要内容(案例)5.1 目标5.2 组织机构和职责5.3 安全生产投入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5 教育培训5.6 生产设备设施5.7 作业安全5.8 隐患排查治理5.9 重大危险源监控5.10 职业健康5.11 应急救援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57核心要求58根据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按照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主要内容5.1 目标规范要求59主要内容目标5.1 目标风险方针法律法规要求相关方观点规划(计划)持续改进规模技术水平财务能力运行情况经营要求60主要内容2011年安全生产管理指标:1)隐患治理计划完成率达到95%以上;2)局、处两级领导承包重点要害部位到位率达到100%,监督检查履行率达到100%;3)在用装备和器具注册率、登记率、定检率均达到100%;4)重大事故结案率达到100%;5)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定期复培率达到100%;6)新改扩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验收率达到100%;7)消防工作达标率达到70%以上。61主要内容5.2 组织机构和职责5.2.1 组织机构规范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内容5.2 组织机构和职责5.2.2 职责规范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6263主要内容5.3 安全生产投入规范要求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款专用;建立安全费用台账。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各职能部门及时识别和获取,及时提供并汇总;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64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4 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5.4.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识别获取适用的法规标准的制度,明确主管65主要内容5.4 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5.4.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序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事项生效日/新修订日颁布部门法律/标准编号相关条款说明适用部门部门:时间:年月日66主要内容5.4 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5.4.2 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规范要求67主要内容5.4 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5.4.3 操作规程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4 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5.4.4 评估每年至少一次;安全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检查评估。68规范要求69主要内容5.4.4 评估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执行情况评估表序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实施日期简介及重点关注条款执行情况备注(不满足原因)评估部门:评价时间:年 月 日主要内容5.4 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5.4.5 修订及时修订;确保有效和适用;保证各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70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4 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5.4.6 文件和档案管理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71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5 教育培训5.5.1 教育培训管理确定主管部门,定期识别需求,制定、实施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做好教育培训记录,建立教育培训档案,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72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5 教育培训5.5.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73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5 教育培训5.5.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未经安全教育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新入厂(矿)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四新”人员,转岗、离岗人员安全教育,特种作业资格。74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5 教育培训5.5.4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75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5 教育培训5.5.5 安全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安全价值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9004-2008)76规范要求77主要内容5.6 生产设备设施5.6.1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所有设备设施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要求,安全设备设施“三同时”;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隐患控制。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6 生产设备设施5.6.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制定检维修计划;检维修前制定方案,检维修过程中隐患控制措施并监督检查;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维修拆除的,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78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6 生产设备设施5.6.3 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执行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按规定拆除、处置生产设备设施。拆除涉及危险物品的设备设施,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严格按规定实施。79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7 作业安全5.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80规范要求81主要内容5.7 作业安全5.7.2 作业行为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规范要求82主要内容5.7 作业安全5.7.3 警示标志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7 作业安全5.7.4 相关方管理执行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识别风险,采取控制措施;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项目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83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7 作业安全5.7.5 变更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84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8 隐患排查和治理5.8.1 隐患排查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隐患排查的时机;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85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8 隐患排查和治理5.8.2 排查范围与方法范围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86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8 隐患排查和治理5.8.3 隐患治理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内容),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措施);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87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8 隐患排查和治理5.8.4 预测预警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88规范要求89主要内容5.9 重大危险源监控5.9.1 辨识与评估规范要求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90主要内容5.9 重大危险源监控5.9.2 登记建档与备案规范要求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按规定备案。91主要内容5.9 重大危险源监控5.9.3 监控与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主要内容5.10 职业健康5.10.1 职业健康管理规范要求提供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相适应的设施、工具;定期检测,告知,存入档案;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存放地点,专人负责,定期校验和维护;经常性检维修,定期检测。92主要内容5.10 职业健康5.10.2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规范要求订立劳动合同时,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采取有效方式宣传;设置警示标示和警示说明。93主要内容5.10 职业健康5.10.3 职业危害申报规范要求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94主要内容5.11 应急救援5.11.1 应急机构和队伍规范要求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95主要内容5.11 应急救援5.11.2 应急预案规范要求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定期评审应急预案,及时修订和完善。9697主要内容5.11 应急救援5.11.3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规范要求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98主要内容5.11 应急救援5.11.4 应急演练规范要求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99主要内容5.11 应急救援5.11.5 事故救援规范要求发生事故后,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100主要内容5.12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5.12.1 事故报告规范要求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主要内容5.12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5.12.2 事故调查和处理规范要求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事故调查;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101规范要求主要内容5.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5.13.1 绩效评定 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发生死亡事故后重新进行评定。102主要内容5.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5.13.2 持续改进规范要求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103第二节企业安全文化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评价的相关标准,评估企业安全文化现状,协助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计划。104105一、安全文化起源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二、安全文化现状杜邦安全文化建设四个阶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三、安全文化的定义与内涵被企业组织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106安全文化学基础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功能功能的实现从观念入手导向功能影响和作用行为凝聚功能激励员工自律遵规激励功能达到安全生产目标辐射和同化功能107四、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1.安全承诺2.行为规范与程序3.安全行为激励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5.自主学习与改进6.安全事务参与7.审核与评估(三)推进与保障1.规划与计划(最高领导人)2.保障条件3.推动骨干的选拔和培养108五、安全文化建设步骤(一)建立机构(二)制定规划(三)培训骨干(四)宣传教育(五)努力实践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一)评价指标基础特征、安全承诺、安全管理、安全环境、安全培训与学习、安全信息传播、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事务参与、决策层行为、管理层行为、员工层行为。(二)减分指标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三)评价程序1.建立评价组织机构与评价实施机构2.制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3.下达评价通知4.调研、收集与核实基础资料5.数据统计分析6.撰写评价报告7.反馈企业征求意见8.提交评价报告9.进行评价工作总结第三节重大危险源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登记建档和备案,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和管理,编制重大危险源安全报告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9110基础知识涉及危险品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共同特征:失控的偶然事件根源: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危险度:危险品固有性质、危险品数量ILO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的推动国内外研究与发展11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于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法律法规要求安全生产法33条危化品条例19条、25条、67条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关于“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的要求112113重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申报或普查(二)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已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新建的有重大危害性的设施,应在其初步设计审查之前(投入运转之前)提交安全(预)评价报告。(三)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对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严密监视可能使危险源的安全状态向隐患和事故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给出预警信息,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四)应急救援系统(五)土地使用与厂矿选址安全规划(六)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督监察国家:法律法规申报范围GIS编码GPS编码预案要求救援体系重大危险源监控企业:辨识评价管理应急预案申报政府:登记监督GIS、GPS应急预案协调114中介:技术支持服务115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241页)将定义和辨识方法归纳为:1.主要指可导致火灾、爆炸、毒物泄露后果严重的危险物质;2.边缘距离小于500米以内的一个或几个装置、设施或场所内的危险物质;3.客观存在的,以所规定的临界量为标准;4.危险物质分易燃、爆炸性、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6大类、9小类,共78种;5.不含核设施、军事设施、采掘业、危险物质的运输等;6.判断是否重大危险源用公式:一种物质时:q/Q 1多种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q1/Q1+q2/Q2+q3/Q3+qN/QN 1式中:q为每种物质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Q为生产场所或贮存区该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11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代替年月发布年月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本标准代替重大危险源辨识。本标准与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本标准于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117118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本标准不适用于:)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军事设施;)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性说明安全规范危险货物品名表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急性毒性119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危险化学品(dangerous chemicals)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单元(unit)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dangerouschemical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12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依据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和表。4.)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在表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确定;)未在表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121序号类别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临界量(T)1爆炸品叠氮化钡2叠氮化铅3雷酸汞4三硝基苯甲醚5三硝基甲苯6硝化甘油7硝化纤维素8硝酸铵(含可燃物)9易燃气体丁二烯10二甲醚11甲烷,天然气12氯乙烯13氢14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及其混合物)15一甲胺16乙炔17乙烯12218毒性气体氨19二氟化氧20二氧化氮21二氧化硫22氟23光气24环氧乙烷25甲醛(含量)26磷化氢27硫化氢28氯化氢29氯30煤气(,和、的混合物等)31砷化三氢(胂)32锑化氢33硒化氢34溴甲烷12335易燃液体苯36苯乙烯37丙酮38丙烯腈39二硫化碳40环己烷41环氧丙烷42甲苯43甲醇44汽油45乙醇46乙醚47乙酸乙酯48正己烷12449易于自燃的物质黄磷50烷基铝51戊硼烷5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电石53钾54钠55氧化性物质发烟硫酸56过氧化钾57过氧化钠58氯酸钾59氯酸钠60硝酸(发红烟的)61硝酸(发红烟的除外,含硝酸)62硝酸铵(含可燃物)63硝酸铵基化肥12564有机过氧化物过氧乙酸(含量)65过氧化甲乙酮(含量)66毒性物质丙酮合氰化氢67丙烯醛68氟化氢69环氧氯丙烷(-氯-.-环氧丙烷)70环氧溴丙烷(表溴醇)71甲苯二异氰酸酯72氯化硫73氰化氢74三氧化硫75烯丙胺76溴77乙撑亚胺78异氰酸甲酯126类别危险性分类及说明临界量(T)爆炸品项爆炸品除项外的其他项爆炸品除项外的其他爆炸品气体易燃气体:危险性属于项的气体氧化性气体:危险性属于项非易燃无毒气体且次要危险性为类的气体剧毒气体:危险性属于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的毒性气体有毒气体:危险性属于项的其他毒性气体易燃液体极易燃液体:沸点且闪点的液体;或保存温度一直在其沸点以上的易燃液体高度易燃液体:闪点的液体(不包括极易燃液体);液态退敏爆炸品易燃液体:闪点的液体127表2 未在表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易燃固体危险性属于项且包装为类的物质易于自燃的物质危险性属于项且包装为或类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危险性属于项且包装为或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危险性属于项且包装为类的物质危险性属于项且包装为或类的物质有机过氧化物危险性属于项的物质毒性物质危险性属于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的物质危险性属于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的物质注:以上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及包装类别依据确定,急性毒性类别依据确定。128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表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计算,若满足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1)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129130某液化气中转站(储配站)的储存区有100m3液化石油气贮罐6个,共600m3,现总储存量为240吨。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石油气在贮存区临界为50吨。而赤湾中转站的储存量远高于临界量因此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赤湾中转站的液化石油气贮存区构成重大危险源。例子1例子2某氯碱企业生产装置区有液氯计量槽2个(1吨/个),生产装置区与储罐之间的距离为800米,液氯储罐共6个(1吨3个,3吨2个,2吨1个)。按照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氯的临界量为5吨。该企业氯碱储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131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 压力管道 压力容器 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尾矿库 锅炉132133类别易燃液体可燃气体毒性物质物质特性闪点2828闪点60爆炸下限10%爆炸下限10%剧毒品有毒品有害品临界量20t100t10t20t1kg100kg20t典型物质举例汽油、丙烯、石脑油等煤油、松节油、丁醚等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氨气等氰化钠(溶液)、碳酰氯等三氟化砷、丙烯醛等苯酚、苯肼等表1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134表2毒性物质分级分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mg/kg)经皮接触24h半致死量 LD50(mg/kg)吸入1h半数致死浓度 LC50(mg/l)剧毒品有毒品有害品LD5055LD5050(固体)50LD50500LD504040LD50200200LD501000LC500.50.5LC5022LC5010表3库区(库)临界量表类别民用爆破器材烟火剂、烟花爆竹易燃液体可燃气体毒性物质物 质 特 性起爆器材工业炸药爆炸危险原材料闪点2828闪点60爆炸下限10%爆炸下限10%剧毒品有毒品临界量1t50t250t5t20t100t10t20t1kg100kg典 型 物 质 举 例雷管、导爆管等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硝酸铵等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等汽油、丙烯、石脑油等煤油、松节油、丁醚等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氨气等氰化钾、碳酰氯等三氟化砷、丙烯醛等1351 136 生产场所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使用表4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设施或场所。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单元内现有的任一种危险物品的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单元内有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贮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q1 q 2 q nQ1 Q2 Qn表4生产场所临界量表类别民用爆破器材烟火剂、烟花爆竹易燃液体可燃气体毒性物质物 质 特 性起爆器材工业炸药爆炸危险原材料闪点2828闪点60爆炸下限10%爆炸下限10%剧毒品有毒品临界量0.1t5t25t0.5t2t10t1t2t100g10kg典 型 物 质 举 例雷管、导爆管等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硝酸铵等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等汽油、丙烯、石脑油等煤油、松节油、丁醚等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氨气等氰化钾、碳酰氯等三氟化砷、丙烯醛等1371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