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5197935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5.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宾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宜宾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宜宾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宜宾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的通知各有关企业:宜宾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编制完成初稿,现征求你们的意见,具体要求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为高标准、高水平地编制规划,为更好地突出各产业发展领域取得的重大技术攻关与突破,更好地体现重点产品的培育与发展,更好地将各企业发展情况融入在规划中,请各企业高度重视,落实专业人员负责,认真对照规划所涉及的内容,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切实对产业发展方向、重大技术突破、产品培育发展、重大支撑项目、重要发展指标等要点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补充相关情况,一方面促进规划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促进企业发展融入规划,确保规划更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二、时间要求请各企业将修改意见加盖印章(同时提交电子文档)于7月6日前报送市经信委产业发展科(市政府516室),联系电话:2339070(传真),联系人:罗昌勇 13688291516、梁兰 13890936264。电子邮箱:271184506qqcom附件:宜宾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二一二年七月三日宜宾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零一二年六月 III 目录序言1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基础2第一节 国际国内背景2第二节 规划基础与条件3一、比较优势3二、制约因素5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6第一节 指导思想6第二节 基本原则7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明确产业发展方向7二、推动市场机制培育,加强市场主体互动8三、加速企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自主创新8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8五、坚持集约集聚发展,推动产业布局优化9第三节 发展目标9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9二、产业规模明显壮大10三、产业布局不断优化10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10第三章 发展重点领域11第一节 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11一、高端金属结构材料12二、高性能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13三、化学新材料14四、锂钒钛材料15五、新材料装备制造15第二节 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17一、核电装备18二、煤炭、煤层气、页岩气的开发利用18三、生物质能19四、太阳能产业20第三节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20一、中药21二、化学药22三、生物制剂22第四节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23一、新型显示器24二、新型电子元器件24三、信息安全26第五节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27一、节能技术装备28二、环保技术装备29三、环境监测仪器29四、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30五、节能环保服务业30第四章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31第一节 产业发展总体布局31第二节 空间布局33一、新材料产业空间布局33二、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35三、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36四、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38五、节能环保产业空间布局39第五章 支撑条件和政策保障41第一节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41第二节 推动技术创新43第三节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44第四节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载体建设45第五节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46第六节 优化发展环境46第七节 完善考核评价制度47附件一:名词解释48附件二:宜宾市战略新兴产业“十二五”重点项目库52宜宾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序言国家确立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战略部署,为加快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水平上台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定本规划。宜宾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阐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发展布局,明确产业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集中体现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意图和重点领域。规划是对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落实,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主要依据“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有关政策、文件、专项规划和法律法规编制。规划范围涵盖宜宾市行政辖区全境,规划期限从2011年到2015年,展望到2020年。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基础第一节 国际国内背景国际金融危机和新一轮技术革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积极重返实体经济,强势占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新一轮科技变革,力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这为我市顺应时代潮流,化危为机,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提供了重要机遇。国家和全省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探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并确立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的总体目标。我省积极对接国家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制定了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这为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渝经济区正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将沿长江发展带打造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产业和城镇集聚带,支持宜宾发展成为百万人口以上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为宜宾进一步加强“四基地”建设,巩固壮大七大优势产业,有选择地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成渝经济区重要的工业发展高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提供了重要契机。乐山、自贡等区内城市已经陆续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或者规划,将其作为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这在客观上要求宜宾努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第二节 规划基础与条件一、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优势明显。我市竹林、玄武岩、淡竹叶、枳实、枳壳、南板蓝根、煤炭、煤层气、页岩气等自然资源丰富,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53.68亿吨,占全省储量的35.79%,煤层气、页岩气资源储量丰富。我市人才资源丰富,有研发人员 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 人。全市共有国家级技术中心5户,省级技术中心14户,市级技术中心29户。“十一五”期间,全市企业申请专利2075件;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户,创新型企业32户,累计完成技术创新投资22.99亿元,年均增长24.8%。战略性新兴新产业发展需要的要素禀赋基本具备。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我市“工业强市”战略扎实推进,工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势头,新型工业化建设稳步推进。2010年全市工业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3位,工业增加值476.9亿元,占GDP比重达54.8%,其绝对值是2005年的3.17倍,年均增长2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23% 宜宾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辅导读本 第85页.。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机械制造“四基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的83.8%。13个重点工业园区累计开发面积44平方公里,五粮液产业园区入选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临港经济开发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国家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川南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长江上游沿江发展带”等重点区域的发展。成渝经济区规划将宜宾列入沿长江发展带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我市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实施开放合作、集聚发展要素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和加快发展的上升期,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市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四个宜宾”的发展要求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确立了以临港经济开发区为重点依托,在最具资源、技术、产业优势的领域有选择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总体思路。不断优化的政策环境,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畅通宜宾”建设扎实推进,“46559”计划稳步实施。全市境内道路网四通八达,与宜宾港、宜宾机场形成公、铁、水、空有机结合的综合交通枢纽,为宜宾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货运及客运支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现已建成向家坝、福溪等一系列水、火电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电力支持。筠连、珙县长宁已建成一批大中型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推进,为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打下坚实基础。信息、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已初步形成了功能完善、协调配套、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硬环境”进一步改善。二、制约因素传统产业具备一定优势,企业转型动力不足。我市产业基础雄厚,传统优势产业已积累较为明显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在较长时期内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资金投入庞大,技术和人才门槛要求高,并且存在一定市场风险,难以吸引传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缺乏。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量较少,高端人才培养能力不足;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尚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行业领军人物、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尤其缺乏;科技资源相对分散,隶属关系复杂,条块分割严重,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融资困难,发展资金缺乏。我市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担保机构数量少,战略性新兴企业间接和直接融资较难;政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转型资金规模偏小,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较弱。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资金匮乏,难以把握市场机会。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动向,抓住国家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成渝经济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我市全力推进“产业宜宾”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现有及潜在优势,着力推动以创新为根本驱动力的技术进步,着力推进以产业园区和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产业载体建设,着力促进以产业整体竞争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升级,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五大产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经济倍增的新引擎、沿长江经济带区域中心产业转型的加速器和通江达海桥头堡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动力源。第二节 基本原则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加强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统筹安排和发展引导,建立完善的公共支撑体系,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营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努力把握科技发展趋势与产业发展动态,统筹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提前布局蕴含重大技术突破和具有重大发展需求的重大前沿性领域,确保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加快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培育,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的融合升级,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二、推动市场机制培育,加强市场主体互动尊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市场机制,努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明确政府和市场角色,调动企业市场主体积极性,形成政府、企业与市场协同合作、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共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三、加速企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靠拢,形成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全面发展的新格局。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支持企业抢占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产业链高端环节,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打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大力整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主攻方向技术力量,加大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产品研发前端和推广应用后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科技成果产业化。五、坚持集约集聚发展,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围绕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构建,加快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推动产业关联、链式发展,建成以园区为载体,集中集约集聚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根据产业发展基础和园区发展实际,明晰产业布局思路,适时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打造形成特色优势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极核、轴线和片区,辐射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三节 发展目标“十二五”是我市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创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争取早日建成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重点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载体,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增加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引进一批高端技术型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8%,引进高端技术型人才1000名以上,新建省级及以上企业研发中心20家,逐步完善产学研与成果转化机制。二、产业规模明显壮大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我市经济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力争到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增加值80亿元,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1%,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4.5%以上。三、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依托重点产业园区,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力争到2015年,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向我市13个产业园区集中布局,关联配套企业就近布局,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布局、集群培育、集体发展的新格局。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十二五”期间,积极落实国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好等特征,重点依托节能环保技术,逐步改造、淘汰我市高耗能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力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产业增加值210亿元,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1%。表1 宜宾“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10年2015年2020年总产值(亿元)100300700增加值(亿元)2280210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15.121年均增长速度(%)24.5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3815高端技术型人才(名)550600800省级及以上企业研发中心(个)10203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1.328达到省上要求-第三章 发展重点领域第一节 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紧跟国际国内市场要求和产业应用需求,立足新材料产品结构功能复合化、智能化、制备和使用绿色化,重点发展高端金属结构材料、高性能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化学新材料、锂钒钛材料,加快 的科技攻关,重点打造宜宾北新材料和装备制造开发区、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集中建设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到2015年,培育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新材料企业 家,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 个,新材料产业聚集发展区 个,实现总产值145亿元以上,增加值40亿元。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350亿元,增加值105亿元。一、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充分发挥我市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制造的技术优势,重点发展金属复合管、金属复合板、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等金属复合材料和高档镁合金。金属复合材料。发挥惊雷科技的技术和规模优势,重点发展金属复合直缝钢管及管件、不锈钢金属复合板、三维肋管、冷热旋压封头等产品,突破爆炸焊接关键技术,生产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等产品。依托普什集团,充分发挥金属复合材料原材料优势,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及金属冲压模具、压铸模具、液压元件、船用发动机及其它船用配套设备、铸锻件等产品,积极推进 的研发。依托四川坤天硬质合金生产硬质合金刀片刀具、数控刀片及硬质合金非标异形零件等金属复合材料产品。高档镁合金。依托长宁镁业,积极研发高档镁合金系列产品,打造四川重要的镁合金生产基地。二、高性能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充分发挥我市竹纤维、蚕蛹纤维、玄武岩纤维原材料优势,重点发展醋酸纤维、高性能生物质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等高性能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推广玄武岩纤维及深加工应用技术。醋酸纤维。依托普什醋酸纤维素公司,重点发展二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烟用丝束、纺织用纤维、中空纤维膜、居家装饰材料、薄片材、液晶偏光膜、液晶显示幕、醋酸胶板新型骨架材料、醋酸长丝、醋酸布料、感光片、增塑材料和熔融纺丝等醋酸纤维等产品,努力建设全球产业体系最完善、亚洲最大的醋酸纤维素新材料产业基地 长宁县醋酸纤维产业发展规划。依托长毅浆粕公司,重点发展醋酸纤维素、醋酸纤维浆粕、醋酸酯、烟用丝束、纺织用纤维、液晶显示幕等醋酸纤维下游产品,努力构建形成产业链。高性能生物质纤维。依托宜宾海丝特,重点发展竹蛹蛋白纤维、木竹复合纤维素粘胶短纤维、蛹蛋白短纤维和粘胶纤维用竹浆粕等高性能生物质纤维,力争实现规模化生产。依托长毅浆粕公司,重点发展高性能黏胶纤维、高性能生物纤维、粘胶纤维竹浆等高性能生物质纤维。依托惠美精纺公司,重点发展竹纤维纱线和蛹蛋白纱线等新型纱线产品。依托四川天竹,重点发展竹纤维浆粕及其下游产品链上的高性能生物质纤维产品。玄武岩纤维。依托我市玄武岩资源丰富优势,重点发展玄武岩连续纤维、玄武岩纤维短切纱、玄武岩纤维无捻粗纱、玄武岩纤维细纱、玄武岩纤维针刺毡过滤布等玄武岩纤维产品,积极推广玄武岩纤维及深加工应用技术。三、化学新材料充分发挥我市化工产业技术、人才优势,重点发展PPS(聚苯硫醚)、TDI(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化学新材料产品。积极推广应用特种工程塑料产业化技术、通用塑料改性等先进技术。PPS(聚苯硫醚)。依托宜宾冠能,重点发展PPS(聚苯硫醚)及其下游产品。积极打造PPS(聚苯硫醚)/CBF(连续玄武岩纤维)/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新材料导向型优势资源高效利用项目。特种工程塑料产业化及应用技术、通用塑料改性技术。依托普什建材,重点发展PET、PC片材型材、异型PVC、阻燃PE矿用管、阻燃性、改性和变性PVC塑料管等化学新材料产品。积极推广特种工程塑料产业化及应用技术、通用塑料改性技术。TDI(甲苯二异氰酸酯)。依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重点发展TDI等化学新材料产品,积极构建TDI生产上下游产业链,努力实现TDI生产及精深加工产业化。四、锂钒钛材料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产业基础、人才优势、技术条件及区位优势,重点发展锂、钒、钛材料的生产及加工,积极延伸锂钒钛产品产业链,打造四川最大、西部领先的锂材料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钒钛材料生产与加工次中心。锂材料。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市场对锂材料产品的巨大需求,充分发挥我市金属锂生产比较优势,重点发展金属锂、锂铝合金、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品、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等锂材料产品。依托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重点发展锂带、锂粒、锂片、锂铝合金、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锂离子电解液等锂材料产品,突出高、精、特、尖特点,实现锂材料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努力打造四川最大、西部领先的锂材料产品生产基地。钒钛材料。充分发挥我市地处川滇黔结合部区位优势,以临港经济区为重要载体,积极承接攀钢钒钛产业链转移,重点发展钒钛产业下游产品,积极延伸和拓展钒钛产业链条,打造西南地区钒钛新材料生产与加工次中心。五、新材料装备制造充分利用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优势,以制造业的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依托中航宜宾三江机械厂,重点发展航空机载系统重要零部件、航天飞行器零部件、先进轨道交通零部件,卫星导航器零部件;依托普什集团,重点发展高铁轨道扣件系统、轨道工程零部件、高铁磨床、深海电缆、高端数控机床、高精密设备、飞机结构件、多功能液压挖掘机、液压起重机、纯电动液压挖掘机、治污电机设备、环保装备等产品;依托宜宾岷江机械,重点发展自动半自动上甑装置成套产品;依托四川南山射钉紧固器材公司,重点发展以新材料为原料的射钉弹、射钉、射钉器等产品。专栏1 新材料产业发展重大项目l 高端金属结构材料重大项目n 年产3000吨镁合金及其产品项目n 页岩气、高含硫天然气采输双金属复合直缝钢管产业化第一期工程n 年产9万吨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技改项目l 高性能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重大项目n 一期年产4000吨PPS/CBF混纺合金纤维生产和年产5000吨PEN/CBF混纺合金纤维生产项目和二期年产4万平方米特种纤维混纺布生产项目n 年新增3万吨高性能复合纤维关键技术产业化一、二期项目n 年产5000吨新型纱线产业化工程项目n 年产2.5万吨醋酸塑料扩建项目和二期4万吨醋酸纤维素项目n 年产9.5万吨竹纤维浆粕搬迁升级技改项目n 醋酸纤维浆粕产业化技改项目n 年产30万吨高性能竹纤维食品包装原纸项目l 化学新材料重大项目n 3000吨/年电池极碳酸锂生产线建设工程和1000吨/年金属锂生产项目n 20万吨/年TDI项目l 锂钒钛材料重大项目n 【待补充】n 【待补充】l 新材料装备制造重大项目n 四川宜宾岷江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自动半自动仿人工上甑成套设备产业化技术改造n 四川省宜宾普什重机有限公司纯电动液压挖掘机第二节 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紧跟世界先进核电技术发展趋势,加快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燃料元件技改扩能,高效发展核电技术;推动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改造提升生物质液化技术、垃圾焚烧技术;有效提升太阳能利用装备研发技术水平。争取将宜宾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产业实现总产值60亿元,增加值15 亿元。到2020年底,全市新能源产业实现总产值140亿元,增加值40亿元。一、核电装备发挥核燃料元件的技术和产业优势,突破先进核燃料循环关键技术,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形成与核电发展相适应的燃料元件制造配套能力。鼓励发展核电站配套产业,重点发展压力容器。核燃料元件。依托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燃料组件,培育和发展包括核电燃料元件、核技术应用等相关产业在内的主营产业体系,狠抓核燃料组件400吨技改扩能至2000吨以上项目工作,将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建成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核燃料元件制造基地。压力容器。鼓励和扶持江源化机生产高压及超高压压力容器,争取早日进入核电配套设备行业。积极推进核电配套产品的自主研发,努力实现国产化。二、煤炭、煤层气、页岩气的开发利用依托我市丰富的煤炭、煤层气、页岩气资源优势,加快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研发,加大煤层气、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加快产业化综合开发利用步伐。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依托原有煤炭产业优势,加快研发洁净煤技术,大力发展煤液化、煤气化技术,加快煤化工产品的转化,推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优化能源结构。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坚持勘探开发以及采煤采气一体化,推动煤层气产业化发展,推动煤层气高效利用,争取建设煤层气先导试验区。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抓住世界页岩气技术突破带来的页岩气大规模产业化开发利用的历史机遇,依托日益成熟的小型LNG和CNG技术,大力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增加天然气有效供给、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推动页岩气产业化发展,建设国家级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示范区。三、生物质能加快生物质能的清洁高效利用,重点发展燃料乙醇作物种植及生产技术,研发突破低热值垃圾焚烧技术。燃料乙醇。规模化种植甘薯、菊芋、芭蕉芋等高淀粉含量作物。加强高效乙醇发酵、清洁生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燃料乙醇标准和推广配送等重点环节的技术攻关,促进燃料乙醇规模化生产。低热值垃圾焚烧技术。回收生活垃圾、工业垃圾,运用低热值垃圾焚烧技术,以垃圾焚烧发电场为重要载体,加强垃圾焚烧热量的综合利用。依托丝丽雅集团,积极推进工业垃圾焚烧供热、供电项目建设。四、太阳能产业依托长宁单晶硅新能源公司,开发建设年产1200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切片项目,重点发展高效、低耗、高收益的晶体硅电池。积极研制光伏电池和太阳能光热利用设备,引进吸收太阳能发电技术,开发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专栏2 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l 核电装备n 核燃料组件400吨技改扩能至2000吨以上项目l 煤炭、煤层气、页岩气的清洁高效利用n (项目待补充)n (项目待补充)l 生物质能n 工业垃圾焚烧供热、供电项目l 太阳能产业n 年产1200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切片项目第三节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依托我市特色中药材资源,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剂三大领域。以植物提取物制备现代中药为出发点,扩大现代中药应用范围;大力开发重大常见多发疾病化学药品和高端医药中间体;利用现代基因信息技术、重组DNA技术、微生物发酵和现代化提纯技术,加速研制生物制剂相关产品。到2015年,力争实现总产值15亿元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3亿元。到2020年,力争实现总产值40亿元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10亿元。一、中药依托淡竹叶、枳实、枳壳、南板蓝根等特色中药材资源,加快发展中药材有效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加速小包装中药饮片、曲类中药饮片等现代中药产品的开发;强化中药材炮制工艺技术优势,整合本地现有资源,推动中药材相关产品的创新和产业化。中药饮片及提取物。加速小包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曲类中药饮片,袋泡中药饮片,新型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等的开发。规范中药饮片炮制工艺技术和新型中药饮片生产技术流程。依托文龙药业,发展壮大穿心莲等中药材提取及其衍生物生产规模,加强与科研院所技术合作,积极拓宽中药材提取产业链,重点推进青黛、青蒿素等中药材提取项目,实现中药材多维度、多方向综合利用。积极探索“企业+农户”的规范化中药材基地中药种植发展模式,建立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培育种植基地,实现淡竹叶、枳实、枳壳、南板蓝根等特色中药材资源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中成药。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中药保护品种、独家生产品种和已取得生产批件的中成药的开发;研制药效机理清楚、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现代生物中药新产品。二、化学药大力开发重大常见多发疾病化学药品,积极引进高端合成技术,应用于医药中间体生产。以宜宾制药为龙头,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药企合作,研制开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等重大常见多发疾病化学医药产品。依托和普药业、宜宾红光制药厂等企业,积极引进高端合成技术,应用于医药中间体生产,切实推进二氯二氟苯、间苯三酚等医药中间体生产项目建设,实现产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三、生物制剂围绕重大疾病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药物靶标筛选等手段,重点培植特色基因药物;积极应用基因信息技术、重组DNA技术、微生物发酵和现代化提纯工艺等先进技术,加快推进生物制剂研究。生物技术药物。积极开发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及其他重大疾病抗体药物,加速研制基因工程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等制剂。依托宜宾制药,充分利用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和中试孵化平台,积极推进现有科研成果产品化和市场化。专栏3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l 中药n 年产穿心莲内酯20吨,年产40吨赶黄草提取物项目n 灯盏丹芪胶囊、脂斑清胶囊(6类中药)在研中药新药项目l 化学药n 甲磺酸艾索那班原料药及其片剂(1类化药)研制项目n 群多普利及其胶囊、依托贝特原料药及胶囊(3类化药)研制项目n 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5类化药)、磷酸钠盐口服溶液(6类化药)(已获生产批件)项目n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6类化药)研制项目n 二氯二氟苯、间苯三酚等医药中间体项目l 生物制剂n 冻干注射用重组抗肿瘤融合蛋白在开发项目第四节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依托我市在生产显示器、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良好基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优势。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55亿元,增加值 15亿元,省级及以上研发中心达到 家;到2020年将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120亿元,增加值35亿元。一、新型显示器充分发挥我市在显示器及其材料研发生产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液晶显示器、3D显示终端等新型显示器及新型显示关键基础材料。液晶显示器。以培育和发展盈泰光电为重点,积极扩大液晶显示器(LCD)和液晶显示模块(LCM)生产规模,组建数字化液晶显示屏生产线,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实现产品规模化、系列化;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研发生产有机薄膜发光显示器(OLED)、氧化物半导体显示器(TFT),抢占国内外高端显示器市场。3D显示终端。以普什集团3D有限公司3D旋转防伪技术为基础,充分发挥3D软件设计和立体显示光栅生产等优势,研制3D立体裸眼显示器,拓宽3D显示产品类型,加快建成世界3D包装、立体显示器生产中心。新型显示关键基础材料。依托盈泰光电,后向延伸显示器产业链,研发生产电子玻璃、偏光片、滤光片等新型显示关键基础材料,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新型电子元器件紧跟电子元器件的片式化、小型化、复合化、高精度、高性能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市在电子元器件方面的研制优势,大力发展关键光电子器件、高性能磁性元器件、新型机电元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光电子器件。依托环球集团资金技术优势,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光电传感设备的升级换代,推进光电传感器、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等光电产品技术研发。利用四川马尔斯技术优势,加快可调谐激光器芯片核心技术成果转化,积极延伸在汽车光电子、医疗器械、半导体照明等方面应用,促进产品多元化。努力打造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知名的光电芯片和光电传感器生产基地。高性能磁性元器件。依托金川电子,发展壮大高性能铁氧体永磁材料、高性能铁氧体软磁材料、永磁电子器(组)件、软磁电子器(组)件等磁性材料及器件产业,积极引进原材料供应商、装备配套企业、车用电机生产企业、电子器件生产企业、专用装备制造等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西部磁电产业特色园区,建设西部磁电生产和出口基地,加快形成立足川渝、辐射全国的市场格局。新型机电元件。依托红星电子,发展壮大旋转开关、钮子开关、按钮开关、电子断路器、开关变容器等产品生产规模,重点研发密封式大小电流以及非密封型电磁断路器,努力推进电磁断路器产品系列化生产线。积极探索军工和民用企业在技术领域的合作模式,实现关联企业的互动发展。其他电子专用材料。围绕市场及军事需求,发挥红星电子技术优势,研制生产高纯氧化铍陶瓷、氧化铍衰减瓷等高导热陶瓷,陶瓷外壳、增强型金属陶瓷等高强度氧化铝陶瓷,拓宽和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三、信息安全紧跟国家对民用爆破行业大力开发安全性、可靠性电子雷管系列产品的政策导向要求,发挥威力化工在数码电子延期、密码和起爆可控等方面技术优势,生产延时范围、断线起爆能力、网路完整性检测、网路查漏功能、密码起爆功能等性能指标均优的数码电子延期雷管,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升级。依托宜宾志源高压电器,提高复合外套和陶瓷外套氧化锌避雷器、压敏电阻器、TBP三相过电压保护器、绝缘子系列等产品生产能力,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开发关联产品,加快发展高压电器设备高级型式的组合成套装置。(注:在陕西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中将避雷器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业)专栏4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l 新型显示器n 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有源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TFT AM-OLED)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n 年产150万台液晶显示器n 3D立体裸眼显示器项目l 新型电子元器件n 新一代光通讯光电集成芯片及系列产品n 高性能磁性元器件扩产技改项目n 年产1000吨高档铁氧体软磁元件n 新型电磁断路器及开关量产项目l 信息安全n 数码电子延期雷管生产线建设第五节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立足我市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环境条件,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环境,完善节能环保体制机制建设,推动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化发展,重点加快高效节能技术设备、环保技术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及节能环保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全面提升节能环保产业的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到2015年,初步形成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涌现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节能环保产品,培育一批产业带动作用大的企业集团,实现总产值 25 亿元,增加值 7 亿元。到2020年,创建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建成具有全国示范性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链,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位居全省前列,实现总产值50亿元,增加值20亿元。一、节能技术装备大力促进高效节能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发展LED照明、高效节能建材等高效节能产品,研发和制造高效节能设备,加快发展节能技术装备。LED照明产品。以宜宾环球集团光电科技节能为龙头,大力发展商用办公照明类、工厂照明类、市政工程照明类、和民用照明类LED节能灯具,积极研发LED驱动电源、LED荧光粉、硅衬底芯片等节能产品,重点支持LED芯片产业化。加速LED技术向传统照明领域的渗透和技术转化,促进传统照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重点开发LED下游应用技术和产品,构建外延片、芯片、封装和应用产品产业链。努力开拓高科技光电项目,打造世界最大的异性瓶生产基地。高效节能建材。依托宜宾达业建材、欧冠陶瓷、吴桥集团、盈泰光电、宜宾南溪区华茂建材等企业,大力发展GMJ无机龙骨新型板材、高档陶瓷、爆炸金属复合板、自保温砖等新型节能建材。着力引进和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就业带动强的高效节能建材企业,打造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群。其他节能技术装备。依托宜宾环球节能科技、富源电机、力源电机、四川南溪锅炉、岷江机械等企业,积极研发高效节能电机、高效节能余热锅炉、高效节能换热器等高效节能装备和蒸汽节能产品。加强节能改造和技术创新,高效利用余热余压,发展高参数节能环保锅炉成套设备。积极推广高参数节能环保锅炉成套设备、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的应用,重点推动高效照明产品制造、烟气脱硫、全废渣制水泥等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应用。二、环保技术装备坚持以“三废”处理技术装备为核心,推动环保技术装备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应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助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三废”处理技术装备。依托红光制药节能环保,重点推广应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真空浓缩(废气)等先进环保技术。依托岷江机械、江源化机,重点发展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技术,推动电石法生产乙炔工艺改进。依托红星电子、天原化工,积极推广工业废水治理成套设备普遍应用。其他环保技术装备。培育环保龙头骨干企业,积极研发乡镇污水处理技术和成套装备、生活垃圾处理成套设备、环境污染监控及预警技术与装备等,提高我市环保装备工业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三、环境监测仪器依托中核建中、红星电子,积极推广COD自动在线监测仪、废水流量在线监测仪、废气流量在线监测仪等环境监测仪器在全市工业企业的普遍应用。四、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酒类产品环保技术装备。依托五粮液集团,重点推进“无害化、效益化处理丢弃酒糟工艺技术”、“锅水生产乳酸技术”,大力推广包装洗瓶水循环利用、液态酿酒清液、PET瓶包装等酒类产品环保技术应用与装备制造。积极研发和应用高新清洁生产技术装备,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他产品环保技术装备。依托宜宾丝丽雅集团,积极推广“一煤三用”、梯级用水、碱液“零排放”、废胶纺废丝、深度碱回收、电石清洁生产等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回收利用装置、余能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等资源循环利用设备和技术。积极研发废旧家电和废旧电池的回收、拆解、利用技术,重点发展废旧家电、废旧电池以及机电产品再制造等资源循环利用设备。五、节能环保服务业积极培育和努力开拓节能咨询、能源审计、节能项目设计等节能服务市场。建立和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按照做精、做专、做强的发展要求,培育一批有特色、高水平、技术优的专业化节能服务机构。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促进我市节能服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专栏5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大项目l 节能技术装备n 新增95万盏/年LED节能照明灯项目n 40万立方米自保温砖建设项目n 新增30万千瓦特种电机生产能力技术改造项目n 玻璃窑炉综合节能技术改造项目n 年新增500蒸吨节能锅炉技改扩建项目n 格拉斯公司空压机节能改造项目l 环保技术装备(需核实并补充)n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项目n 真空浓缩技术项目(废气)l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n 200kt/a硫铁矿制硫酸余热发电技术改造项目n 长宁红狮水泥有限公司余热发电项目第四章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第一节 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依托我市传统产业基础、资源、技术优势,努力打造以翠屏区为核心区,宜宾、长宁为重点区,南溪、高县、筠连-兴文为拓展区的功能各异、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一个核心:依托五粮液产业园区、临港经济开发区,打造宜宾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核心区域,大力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以及节能环保产业。两个重点发展区:宜宾县重点发展区依托向家坝产业园区,借助原有核电装备生产布局优势,重点发展核电装备、电子信息产业。长宁县重点发展区依托长宁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三个拓展区:南溪拓展区依托罗龙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高县拓展区依托原有新材料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建立木薯、菊芋等生物质种植基地,积极推动燃料乙醇生产。筠连-兴文拓展区依托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的资源优势,以巡司、镇舟、兴文三个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鼓励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研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努力推动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图1 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布局图第二节 空间布局一、新材料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一横、一纵、两点”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努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要依托,以产业园区为重要载体,以产业链为纽带,大、中、小型企业合理分工的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一横”:沿长江高性能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聚集发展区,重点依托临港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企业的集聚优势,辐射带动盐坪坝产业园区、罗龙产业园区、长宁产业园区、阳春产业园区等园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打造以生产高性能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为主的聚集发展带。“一纵”:沿内昆铁路及周边交通轴线,着力依托宜宾北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珙县余箐工业集中区的新材料产业企业,打造我市重要的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生产聚集区。“两点”:高县来复镇和长宁宋家坝产业园区,分别依托中核南方分公司和四川普什醋酸纤维素公司,着力打造成我市重要的锂材料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醋酸纤维素生产基地,积极延伸下游产品链。图2 新材料产业布局示意图二、新能源产业空间布局积极推进核电装备、生物质能两大产业链建设,加快建设煤层气、页岩气高效清洁利用产业带,依托重点项目,以点带面促进生物质能产业高效快速发展,在市域空间范围内形成“一区一点四园”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一区:依托农业基础优势,种植木薯、菊芋、芭蕉芋等淀粉含量高的生物质,建立木薯种植基地,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一点:宜宾县依托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大力发展核电装备产业。四园:以长宁宋家坝工业集中区为依托,发展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切片项目;以巡司、镇舟、兴文产业园区为依托,借助丰富煤炭、天然气资源,发展煤炭天然气高效利用及勘探开发。图3 新能源产业布局示意图三、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以南溪区罗龙工业集中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南溪区及邻近中草药种植区县,形成“一点一带”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一点:以宜宾市南溪区罗龙工业集中区为核心发展区域,依托宜宾制药、和普药业、文龙药业、红光制药、仁和药业等现有医药企业,重点打造罗龙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集聚区。一带:积极配套罗龙产业园区的生物医药发展,引导形成南溪区、江安县以及长宁县部分乡镇范围内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发展带,集中建设万亩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发展基地,带动周边乡镇中药材种植经济发展。图4 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示意图四、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的布局要求及我市电子信息企业已形成的空间布局,加快建设“三核一带”的电子信息产业布局。三核:以五粮液产业园区、向家坝产业园区、临港经济开发区为核心载体,重点发展四川马尔斯、环球集团、盈泰光电、红星电子、金川电子、威力化工等企业,积极引进相关电子信息企业进园区,实现电子信息企业就近集中布局,打造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并支持建设以金川电子为龙头的西部磁电产业特色园区和红星电子产业园区。一带:通过核心园区辐射带动盐坪坝等沿江各产业园区,形成沿江电子信息产业带。图5 电子信息产业布局示意图五、节能环保产业空间布局立足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和现有工业园区的空间格局及龙头企业的空间定位,着力打造形成“一核三辅”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一核”:重点依托五粮液产业园区,重点发展LED照明产品,构建LED外延片、芯片、封装和应用产品产业链。加强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研发,与宜宾学院及全国其他科研单位积极合作,共建“全国节能及循环经济产业创新基地”。“三辅”:主要依托盐坪坝产业园区、罗龙产业园区和长宁产业园区,推动全市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盐坪坝产业园区重点开展酒类产品循环经济生产体系建设,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应用和研发。罗龙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建材,引进和孕育一批高效节能建材生产企业,打造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群。长宁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应用和研发。图6 节能环保产业布局示意图第五章 支撑条件和政策保障准确把握规划发展目标与重点领域,完善各项配套政策,积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做好政策配套支持,发挥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与目标实现。第一节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期市场培育,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组织协调机构,全面统筹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强化政策扶持积极落实国家和四川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及各类专项补助(补贴)资金。加强我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税收减免、财政补息、贷款贴息、担保贴息、风险补偿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扶持成长潜力大、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适时调整土地政策,确保控制用地优先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指导,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产业园区和产业功能区集聚。建立我市财政资金优先采购本地战略性新兴产品制度,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我市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我市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优先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入。鼓励在各产业园区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缓解新兴产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和场外交易市场进行融资,鼓励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二、加强统筹协调成立宜宾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分管副秘书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统筹制定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协调各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指导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标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统筹现有产业资源、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政策合力。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市经信委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分解各项工作任务,提出分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考核各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的推进力度。各县(市、区)分别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进中各类重大问题。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库,成立项目评审委员会,为项目决策、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制定各项指标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办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评价考核体系,定期考核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效果,定期公布考核结果。第二节 推动技术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产业、企业集聚,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和产业化,加速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增长。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积极组建研发合作、产业链合作、技术标准等产业联盟。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探索以市场应用引领创新发展、以要素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层次和竞争力的发展道路。在重点科技攻关和创新领域,着力引进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机构;鼓励企业组建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着力构建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三节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坚持积极引进、努力培养与有效整合并举的人才强市战略。有计划地引进一批战略性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