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上传人:陆** 文档编号:172548032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教学目标】 短期中的生产要素;特定要素模型;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教学重点】 理解国际贸易在短期内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即国际贸易会提高出口部 门的资本实际收入,降低进口替代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而对劳动实际收 入的影响不确定。【教学难点】 利益集团和贸易政策,进一步理解贸易保护主义存在的根源【教学形式】 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之以课堂提问,形成师生互动;通过适当布置课后练 习和作业。【教学手段】 以教材为主,辅之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形式。【计划课时】 4 课时【教学内容】为了便于认识比较优势对国际贸易模型的决定性作用,我们通常分析一国只拥有单一生产 要素:劳动力的情形。这种分析方法虽然与现实有较大的差异,但其能揭示问题的内涵却非常 巨大。我们假定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每个国家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两种产 品:奶酪和葡萄酒。第一节 短期中的生产要素一、几个基本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比较利益,我们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分析贸易模型中我们首先需要对比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假定一个国家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其全部资源即劳动总供给为L;只用于生产两种 产品C和W,且只生产一磅的C和一加仑的W;生产一磅的C需要耗费1小时的劳动,记为aLC, 生产一加仑的W需要投入2小时的劳动,记为aLW,则有:L=aLC + aLW(1)令Qc为本国C产量,Qw为本国W产量,生产可能性边界取决于该国的总资源:即aLCQc + aLWQw W L .(2)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多生产C,那就只有少生产W,或者相反,如果多生产W,那就只有少生 产C。机会成本: 多生产一定量的一种产品而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在这里, 用w来衡量的C的机会成本为:aLC/aLW,故C的机会成本为0.5。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单一要素情况下为一条直线,其斜率(由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代表) 直角三角形的其余两边的比率决定(根据沟股定理,直角两边的平方之和=斜边的平方),即:斜率的绝对值=C的机会成本aLC/aLW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之比)(3)上图中的小三角形意味着:多生产一单位的C,需要放弃一定数量的W。相对价格: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在一个竞争的社会中,厂商要追求 利益的最大化,不仅要使自己商品的价格更高,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商品的价格比别人商品的价 格高。因而,商品的相对价格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知道了相对价格,才会知道应该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在我们简化了的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而劳动力总是流向工资较高的部门。因 此,C和W的供给就取决于劳动力的流向。另外,在单一要素模型中不存在利润,在这种情况 下,商品的价格就是该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量。由于生产一磅的C需要耗费1小时的劳动,记 为aLC,生产一加仑的W需要投入2小时的劳动,记为aLW,因此令Pc为C的价格,Pw为w的价格。则有:Pc = aLC (4)Pw = aLW (5)C部门的小时工资率为Pc/aLCW部门的小时工资率为Pw/aLW,因此,如果Pc/Pw aLC/aLW,则C部门的工资率较高,本国专门生产C;(劳动流向C) . (6)Pc/Pw V aLC/aLW,贝lW部门的工资率较高,本国专门生产W;(劳动流向W) . (7)Pc/Pw = aLC/aLW,则本国既生产C,又生产W。(劳动既可在C又可在W) . (8)例如,aLC/aLW的比值是既定的,即1/2(小时),如果C的价格=2小时劳动,W的价格 =2小时劳动,则Pc/Pw = 2/2,而2/2 1/2,即Pc/Pw aLC/aLW,则这个国家会选择C 进行专业化生产。假定果C的价格=1小时劳动,W的价格=2小时劳动,则Pc/Pw = 1/2,而 1/2 = 1/2,即Pc/Pw = aLC/aLW,那么,这个国家既生产C又生产W。由于aLC/aLW是用W表示的C的机会成本,因此:价格与生产间的关系为:当本国C的相对价格(Pc/Pw)高于其机会成本时,本国就专门生产C,当本国C的相对价格(Pc/Pw)低于其机会成本时,本国就专门生产W。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产品的相对价格=相对单位产品劳动投入。这就意味着,在没有国际 贸易的情况下,本国不得不为自己生产C和W。但是,如果Pc/Pw aLC/aLW 则 Sc Dc 并且 Sw V Dw (9)Pc/Pw V aLC/aLW 则 Sc V Dc 并且 Sw Dw (10)Pc/Pw = aLC/aLW 则C和W都会做到S = D。(由竞争、要素流动来实现). (11)第二节 特定要素模型(单一要素),上述假定仍然不变。再假定外国也一样,即一种要素两个产品(L,, C, W), 唯一不同的情况是两种产品耗费的劳动量相反,即在C部门,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量比W部门 单位产品要多,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分别记为 aLC 和 aLW 。我们还任意假定:aLC/aLW V aLC/aLW (12)此式的意义为:本国C的机会成本低于外国C的机会成本;或者,本国内的C的相对(于 W)劳动生产率高于外国的C的相对(于W)劳动生产率。解释 在本国,c和W的生产率分别为1/aLC, 1/aLW,在外国,C和W的生产率分别为1/aL,C, 1/ aLz W,即每小时的产品数量,相当于每小时创造的产值。如果本国w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外国低,而C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外国高,即:1/aLC / 1/aLW 1/aLz C / 1/ aLz W (13)可化简为:aLW / aLCaLzW / aLz C .(14)调动内外项后,变为:aLz C / aLzWaLC / aLW .(15)也就是:aLC / aLWVaLzC / aLz W ,即为不等式(12)。而aLC / aLW是C的机会成本,因此: 这个不等式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都说明,机会成本与相对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即一种 产品的相对(于本国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率高,它的机会成本就低,这种产品就具有比较优 势。但这还只是在国内比,因而还很难说是真正的比较优势。将国外的因素引入,也就是将不 等式(10)的两端的因素都考虑在内,其含义为:本国生产C的机会机会成本低,而外国生产C的机会成本高;这说明本国生产C具有真 正的比较优势。换一种说法就是,本国C的相对(于本国或外国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外国C的 相对(于外国的或本国的)劳动生产率,这说明,本国具有生产C的真正的比较优势。将(10)式的内项加以对调,即成为:aLC / aLz W V aLW / aL W (16)其意义为,本国单位C与外国单位c的劳动耗费之比,小于本国单位w与外国单位w的劳 动耗费之比。这个不等式表明,本国有生产C的真正比较优势,而外国有生产W的真正比较优 势。特别要注意:确定本国是否具有比较优势,需要比较所有四个产品的劳动投入,而非只是 两个。或许有人认为,只要比较两国单位C的劳动投入就能决定谁生产C,其实不然。比如, 如果aLC V aLz C ,本国就比外国在C的生产上更有效率。当一个国家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 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时,我们说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确定 绝对优势只须考虑两个产品的劳动投入)。在上述例子中,本国具有生产C的绝对优势,而外国 具有生产W的绝对优势。实际上,单凭绝对优势,是无法确定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的,稍后我 们就能看到这一点。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在分析单一生产要素的“本国”经济模型后,我们对拥有单要素的两个国家的贸易模型和 交易比例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一、交换比例的确定我们假定本国出口奶酪进口葡萄酒,外国出口葡萄酒进口奶酪。奶酪的相对供给曲线为RS, 相对需求曲线为RD。图:世界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一国是否生产奶酪取决于奶酪的相对价格和奶酪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大小。我们发现,相 对供给曲线呈现“阶梯”型。相对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因为当奶酪相对价格高时 人们通常会减少奶酪需求而增加酒的需求,这样奶酪的相对需求量就会减少,反之亦然。如图 所示:(Qc+Qc)/ (Qw+Qw)分析:我们假定两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Ac / Aw Ac/ Aw。令Pc和Pw分别为奶酪 和葡萄酒的价格。当奶酪的世界价格Pc / Pw Ac / Aw时,本国和外国都将生产葡萄酒, 没有任何国家将生产奶酪,世界的奶酪供应量为零。当奶酪的世界价格Pc / Pw = Ac / Aw时, 本国的工人无论生产葡萄酒还是生产奶酪所获得的报酬是一样的。本国可任意选择两种产品的 相对供应量,供给曲线为水平状。当Ac / Aw Pc / Pw Ac / Aw时,本国将专门生产 奶酪,外国将专门生产葡萄酒。如果本国只生产奶酪,总共能生产L / Ac,外国只生产葡萄酒, 则总共能生产L / Aw,因此,奶酪的相对供应量为(L / Ac) / (L / Aw)。当Pc / Pw = Ac / Aw ,本国和外国都将生产奶酪。因此,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本国和外国调整自 己的奶酪和酒的供给,从而决定世界市场奶酪的相对供给水平。奶酪的相对供给量和需求量均随着奶酪的相对价格变化而变化,两者相交时表明世界奶酪 的相对需求与相对供给,决定世界市场奶酪相对葡萄酒的相对价格。显然,国际贸易的结果是奶酪相对葡萄酒的世界相对价格将介于国内生产奶酪的相对生产 率与外国生产奶酪的相对生产率之间,即Ac / Aw W Pc / Pw W Ac/ Aw。由于各国国内的 相对价格等于相对劳动生产率,上述不等式可改写为:(Pc / Pw)1W( Pc / Pw)int WPc / Pw )2,其中我们用角标1表示国内,角标2表示外国,角标int表示国际。这一结果使各国只生产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相对低的产品,因此,本国只生产奶酪,外国只 生产葡萄酒。如下图所示:贸易前,消费可能性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致的。通过国际贸易,各国新的消费可能 性曲线变为Tw,因此可以消费与其产出不同的产品组合。可见,贸易扩大了各国消费选择的范 围,因此也提高了各国居民的福利水平。二、贸易利益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来衡量贸易互利。本国可以直接生产葡萄酒,也可以通过专业生产奶 酪并出口奶酪来间接获得葡萄酒。现在来比较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由于本国可用1小时的劳 动生产1 /Aw加仑的葡萄酒,另一方面,本国可用1小时的劳动生产1 / Ac磅的奶酪,如果国 际交换条件是1磅奶酪交换Pc / Pw的葡萄酒,贝I1小时的劳动可以生产1 /Ac * Pc / Pw加仑的 葡萄酒。前面我们已经分析到,Ac / Aw W Pc / Pw,该不等式可改写为:1 / Ac * Pc / Pw三1 / Aw,这表明,通过出口奶酪间接生产葡萄酒比本国直接生产葡萄酒更有效。第四节 扩展的国际贸易模型简述本节将从多产品和多要素这两个方面对简单贸易模型进行扩展。 一、单要素多产品贸易模型 当两国生产不止一种产品,而是多种产品的情形下,国际贸易的模式又将如何? 一、模型的假定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本国与外国。生产N种产品。一国的劳动生产率为生产单 位产品的劳动投入量,设:ai:本国生产每单位i产品的劳动投入量;W:本国工资水平;ai:外国生产每单位i产品的劳动投入量;w2:外国工资水平。二、相对工资与生产专业化由于企业生产i产品的成本等于i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乘以工资率,故本国的i产品的 成本为aiXW,外国生产aiXw2。如果aiXw1 w1 / w2,那 么,本国生产产品i的成本就比较低。同理,如果aiXW ai Xw2,或改写为ai/ai w1 / w2的产品, 即本国相对外国的工资小于外国相对于本国的劳动生产率,则该产品由本国生产,反之若 ai / ai w1 / w2,即本国相对外国的工资大于外国相对于本国的劳动生产率,则该产品由 外国生产。下面我们举一例说明。设本国和外国都生产和消费粮食、奶酪、钢铁和服装。本国与外国这四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如下表所示:商品劳动生产率粮食奶酪钢铁服装本国劳动生产率1536外国劳动生产率10401212本国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优势10842表 两国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哪个国家在生产上述哪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取决于两国的相对工资。当本国的工资 是 5 倍,显然,本国将生产粮食和奶酪,外国则生产钢铁和服装。当本国的工资率只是外国 的 3 倍,则本国将生产粮食、奶酪、钢铁,外国只生产服装。可见,与简单的李嘉图的两种 产品模型不同的是,各国的比较优势不仅取决于两国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还取决于两国的 工资成本,是对两者综合考虑的结果,因此扩展的模型在分析比较优势时考虑影响成本的因 素更全面,更科学。三、相对工资的确定从上面两国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可知,究竟由哪国生产哪种产品必须在相对工资率已知的 情况下才能确定。工资作为劳动力要素价格显然是由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确定的。这里劳动力 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它是由商品需求最终决定。当商品需求增大时,则对劳动力的需求 也扩大;反之,当商品需求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减少。下面,我们仍借助上面的例子来 说明相对工资的确定。设本国最初工资是外国的2.5 倍,在这一工资水平上,根据上面的分工原则,本国将生 产粮食、奶酪和钢铁,外国将生产服装。如果相对工资上升,只要小于4,则专业分工的布 局不会变化,但由于本国的相对工资上升,本国的劳动需求减少。然而当本国的相对工资超 过4 时,本国的钢铁生产已经不具有优势了,因此本国将停止钢铁生产,而外国则开始创建 一个新的产业。由此出现本国的劳动力需求出现巨然下跌。在相对工资为 4时,两国生产钢 铁的相对优势相同,两国都能生产钢铁。如果工资继续上升,只要工资小于8,仍出现相对 劳动需求的下降,当达到 8 这一转折点时,劳动相对需求又出现一个大幅度的下降,依次类力的相对供给是固定的。因此,劳动的相对供给是一条垂直线。劳动的相对供给与相对需求 的交点E确定了均衡的相对工资。四、特定要素贸易模型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说明所有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将从贸易中获利,而且贸易没有影响 一国收入的分配。然而,现实中国际贸易对一国不同的利益集团影响是不同。为此,我们引 入收入分配的特殊模型,即特定要素模型。1、特定要素贸易模型的假定 我们研究本国经济,设本国只生产两种产品:钢铁和粮食,有三种生产要素:资本、劳 动力和土地。其中,生产钢铁需要劳动力和资本,不需要土地,生产函数为:Qs= F(K, L),其中Qs表示钢铁产出。生产粮食需要土地和劳动力,不需要资本,生产函数为Qf= F (T,L), Qf 表示粮食产出。假定这里只有劳动力可以自由在两个行业自由移动,而土地只能使 用在粮食生产,资本只能使用在钢铁生产,是属于满足这些产业生产的特定要素。2、生产可能性边界由于特定要素模型中,资本和土地都只能用于各自特定的行业,只有劳动力可以自由移 动。在这种前提下,无论是对钢铁行业还是对粮食行业而言,给定一个资本投入量,劳动投 入越多,钢铁或粮食的产出就越大。但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意味着一个工人可支配的资本 量或土地减少,因此,每一单位相继增加的劳动所带来的产出增加都比上一个要少,即劳动 的边际产量(MPL)递减。如图所示:劳动投入L图:边际劳动产出令MPL (s)、MPL (f)分别为钢铁和粮食的劳动边际产量。如果将1小时的劳动从粮 食行业转向钢铁行业,这一额外的投入会使钢铁的产出增加,增加的量就是钢铁行业的劳动 边际产量MPL (s),因此,要使钢铁增加1单位,就必须投入1 / MPL (s)小时的劳动。 同时,从粮食生产中每转移1 单位的劳动,将使粮食的产出减少,减少的量正好等于粮食部 门的劳动边界产量MPL (f)。因此,要增加1单位钢铁的产出,就必须减少MPL (f) / MPL (s)单位的粮食产出。显然,由于存在边际报酬递减,当越多单位的劳动力从粮食行业转 向钢铁行业,其单位劳动增加的钢铁越少,而减少的粮食越多,这意味着增加1单位的钢铁 要牺牲更多的粮食产量,即钢铁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大。这与李嘉图的简单模型中假定不变的 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为一条直线不同,在特定要素模型中,机会成本是变化的,生产可能 性曲线表现为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如图 所示:图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PP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当生产从点1向点2、3、4移动时,钢铁产量都增加同等产量(用向右 等长度箭头表示)。与此相应,粮食产量减少呈递增趋势(用向下箭头越来越长表示)。3、价格、工资和劳动配置 在自由竞争的经济中,各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当增加 1小时的劳动所生产的价 值等于雇佣 1 小时劳动花费的费用时,这时的劳动投入量正好为各行业对劳动的需求量。因 此,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边际劳动产出乘以商品价格,即w = MPLXP。令ws, wf分别为 钢铁与粮食行业的工资;PS,Pf分别为钢铁和粮食价格;LS,Lf分别为钢铁和粮食行业的劳 动力。所以有:钢铁行业的工资:ws = MPL (s)XPs 粮食行业的工资:wf = MPL (f)XPf 社会劳动的总供给: L = LS + Lf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边际产量MPL是一条向下倾斜曲线,因此,对应于任何价格边际 劳动产品的价值MPLXP也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当P提高时,企业将雇佣更多的工人。LsL图 劳动的配置显然,由于劳动力可以在两个行业自由流动,当某一行业的工资高于另行业时,劳动力 就会流向高工资的行业。最终使经济中各行业的工资相等。劳动力在各行业之间达到合理分 配,不再流动。均衡时有:Ws = Wf,由此,MPL (s)XPs = MPL (f)XPf,或改写为: MPL(s) / MPL(f) = Pf / PS。fS当Ps和Pf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各行业的劳动配置又会如何?价格变化的结果无非可能 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两者的价格同时上升(或下降),相对价格仍保持不变;二是两者 价格变动幅度不一样,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样,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看价格变化的结果。( 1)价格同幅度变化假定钢铁和粮食价格均上升 10%,则劳动需求曲线也都上移 10%,如图所示。此时工 资率也上升 10%。由于工资与价格同时上升 10%,实际工资保持不变,各行业的雇佣量不 变,没有发生劳动力的流动。现在,我们假定钢铁价格上升幅度大于粮食价格上升幅度10%。由于是一种相对比较, 我们可以假定钢铁价格上升10%,而粮食价格不变。则钢铁的需求曲线上移,由于MPL(s) 递减,钢铁相对需求曲线上升的比例将小于 10%。由此,工资的上升也小于 10%。由于钢 铁相对价格上升,钢铁产业将扩大生产,将发生劳动力将从粮食行业转向钢铁行业。如图所 示:图 钢铁价格上升 10% 上述分析表明:价格同比率变化不会产生任何实际的影响,也就是说,没有改变经济中 的任何实物数量。只有相对价格的变化,才会对资源的配置产生影响。五、贸易与收益分配 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当钢铁的价格上升 10%,而粮食价格不变时,工资上升将小于 10%。这对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分别意味着什么呢? 工人的工资上升幅度小于钢铁价格的上升幅度,这表明以钢铁衡量的实际工资率下降 了。而由于粮食价格不变,表明用粮食衡量的实际工资上升了。因此,工人的收益变化取决 于他的消费组合。对于资本家,由于以钢铁衡量的实际工资下降,毫无疑问,资本所有者收益上升。由于 钢铁的相对价格上升,显然以两种产品衡量的资本所有者的收入都增加了。土地所有者是受损者。因为,以粮食衡量的实际工资上升,意味着他们的地租收入一部 分转为工人工资;另一方面,钢铁价格的上升,使他们收入的购买力下降。从上述分析,当贸易改变本国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时,那我们就可以说贸易会影响本国 的收入分配。我们假定,贸易前本国的工业品的相对价格PS / Pf低于世界市场的工业品的 相对价格水平,那么,自由贸易的结果必将使本国工业品相对价格上升,世界工业品的相对 价格趋干一致。这样,贸易使本国资本所有者获利,土地所有者受损。总之,从固定要素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贸易很容易使经济中某一部分人受到损害那些拥有固定于出口部门生产的要素所有者可从贸易中获利,那些拥有固定于进口部门生产 的要素所有者会因贸易而遭受损失.对干可移动要素的所有者,由于他们可以在两行业之间 移动,贸易对他们的影响并不清楚。【课后作业】基本概念:雷布津斯基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变化 特定要素模型 贸易利益1、试分析两要素模型中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如何相互影响。2、根据两要素模型,主要以劳动密集性产品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与以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 主的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的结果将如何影响它们的收入分配?3、说明现实中国际间生产要素价格没有均等化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