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学史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7043620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美文学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欧美文学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欧美文学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于19 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反社 会的运动,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 1868年延续至 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 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唯美主义起因于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的功 利哲学、庸俗的市侩习气的叛逆心理,又受到18 实际康德美学中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 无利害感的思想影响,强调超然于生活的所谓纯粹美,无视社会生活对艺术的影响和制约, 一味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唯美主义视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和雪莱为先驱,也受到了拉 斐尔前派的影响。英国唯美主义的艺术倾向集中反映在王尔德的创作中,其理论代表是佩 特。佩特在 1867 年至 1868 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系统地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 、 “为艺术而生活”的美学主张。佩特认为,艺术史脱离社会现实的独立存在;艺术批评探讨 艺术表达的方式;艺术欣赏只求刹那间的美感享受。他强调,艺术的生命开始于感觉、印象 的生动丰富,而归结为无关现实的形式之美或纯美。佩特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理论宣言。 唯美主义在艺术上开拓了各种美的领域,从而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和能力。然而片面强调 美的无利害感,必然导致否认艺术的社会作用,最终滑向非理性主义,因此,唯美主义文学 大都带有颓废倾向。代表人物有王尔德和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等。3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一词源自拉丁文“ expressus ”,具有“抛掷出来”、“挤压出来”的意思。因此,表现主义具有内在的东西经挤压而外在化的意味,这是一种完全 现代的感觉。欧洲的现代主义文学是以表现主义为开端的。表现主义打响了反主流文 学的第一炮。表现主义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音乐、戏剧、诗歌、小说等领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成为表现主义中心,掀起一个颇有声势的文艺运动,到 20 年代,影响遍及奥、俄、美、北欧诸国。就文学领域来说,成就最大的是小说和戏剧。 表现主义一词,是德国艺术评论家威兼沃林格在其发表于1911年8月号狂飚杂志的一篇文章中首次彩的;他把这个词,与塞尚、凡高和马蒂斯等人的艺术 联系 在一起。 1912 年在狂飚美术馆举行的“青骑士”画展,再次被冠以这个名词。从此, 该词便成为德国艺术中诸多偏于情感抒发的倾向的名称。从广义上说,表现主义可用 于所有强调以色彩及形式要进行“自我表现”的画家,但其特指的含义,同基于 20 世纪初叶德国的三大艺术运动,即“桥社” 、“青骑士派”和“新客观派” 。 表现主义 反对印象主义和自然主义。主张:突破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灵魂世界;突破事物表相而 表现内在实质;突破对短暂现实的或感受的抒写而表现永恒真理或理念。4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文学诞生于1924年的法国,从1924到20世纪60年代 历史半个世纪,扩及欧美 24 个国家。 1924 年,布勒东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 ,掀 起了超现实主义运动。其后,在1 9 3 0年和1 9 4 2年,布勒东又发表了两个“超 现实主义宣言”。在上述三个宣言中,布勒东阐述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的创作特 点。其艺术主张可概括为:超现实,反理性,重诗歌。在创作方法上主张“自动写作” (或无意识写作)和梦幻记录。主张写作应是“无意识地记录思想” ,“摒弃所有笛卡 尔式的因素”,“排除一切美学和道德的考虑” ,只需把头脑里一刹那间涌现出来的东 西快速记下,词与词之间全靠一种“偶然的结合” 。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 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后来超现实主义放弃 了梦幻记录这一方法,提出“绝妙的僵尸”新的表现途径。 “绝妙的僵尸”是一种游 戏性的写作试验,在“绝妙的僵尸”这次游戏中,组成的就是“绝妙的僵尸喝新酒” 这个句子,这也是“自动写作法”的一种。超现实主义是一战后西方知识分子头脑中 的价值观念破坏和信仰危机在文学上的反映。 在反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这一点上,他们的文学活动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他们的诗往往失于偏激,过于 朦胧、晦涩,但另一方面,一些诗歌运用暗喻法、象征性、意境未尽法,也给人以特 殊的审美愉悦。 30 年代,由于内部各种原因,超现实主义运动发生分裂; 30 年代后 期,分裂趋于尖锐化;到 40 年代,超现实主义运动便偃旗息鼓了。超现实主义文学 是继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之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又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 重要流派。代表作家和作品米罗荷兰式家居室内 ,达利永恒的记忆等。5.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是一场兴起于一战时期的苏黎世,波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 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达达主义是20 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 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作为一场 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 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 了影响。关于“达达”一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1916 年一 群艺术家在苏黎世集会,准备为他们的组织取个名字。他们随便翻开一本法德词典,任意选 择了一个词,就是“dada”。在法语中,“达达”一词意为儿童玩耍用的摇木马。这表明了达 达主义者的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和艺术观点,表明这个文艺团体的专事反抗、破坏,而对建 设不感兴趣的无政府主义性质。达达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的根基在于机遇和偶然性因素。达 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 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这场运动的诞生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抗议。达达主义者们坚信是中产阶级的价 值观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僵化、呆板的压抑性力量,不仅仅体现在 艺术上,还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达达主义运动影响了后来的一些文艺流派,包括超现 实主义和激浪派。因此,这场运动就被命名为“达达主义”,以昭显其随意性,而非一场一 般意义上的“文艺运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 愤怒的青年:指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文学运动,作家大多出身工人阶级或社会的中下 层的青年。他们加入到文学创作队伍中来,想按自己的观点反映社会,特别是对5 0年代 的“福利社会”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评价。他们的创作思想的基调是对当权集团和 保守、狭隘的中产阶级传统势力不满而进行的猛烈抨击和社会批判,而他们的言论对于社会 主流而言相对极端,甚至于带有无政府主义倾向。 “愤怒的青年”这个称呼最早出现于1951 年的文学评论中。其被广泛使用则是在1953年。那一年,剧作家约翰奥斯本发表了剧本 愤怒的回顾轰动文坛,奥斯本因此而被看做是“愤怒的青年”这一新的文学流派的带头 人。 “愤怒的青年”注意描写社会,一些作品即使是描写人的思想活动,也有别于现代主 义的“意识流”,而偏重于对外界现实的反映,内容多是对社会的评论。“愤怒的青年”作家 风格不尽相同,有的富于喜剧性和讽刺锋芒,有的反映现实问题直截了当。但从创作方法上 看,基本上都属于现实主义。从50年代到现在,“愤怒的青年”诸作家们一直为间断写作。“愤怒的青年”流派的其他成员大多属于小说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约翰韦恩的大学后 的漂泊和埃米斯幸运的吉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地位的变化和整个社会潮流的演 变,他们的创作态度也与过去有所不同,早期作品中那种尖锐控诉和抗议的调子已明显减 弱,:“愤怒的青年”实际上已经名不符实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 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是一战后10年代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作 家大多是参加过一战的青年人,受帝国主义战争宣传的欺骗,他们曾怀有抱负和理想奔赴欧 洲战场;但战争中的残杀、恐怖和由此带来的种种苦难,不仅损害了他们的肌体,也破碎了 他们的心灵,冷却了他们的生活热情。于是,用近乎麻木的语气来描述战争的毫无意义,表 现年轻一代被扭曲的精神状态和痛楚心境,便成了这一类青年作家的创作主题。根据其思想 和创作倾向,当时旅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G.斯坦因冠之以“迷惘的一代”的称呼,并被海 明威用作太阳照常升起一书的扉页的题辞,这一提法便作为一个温馨流派的正式名称确 定下来。“迷惘的一代”从抗议帝国主义战争出发,进而否定了资产阶级传统的价值观念, 但浓厚的悲观失望情绪和对待生活的冷漠态度,使他们的作品不可能给人以积极的思想影 响,而且蔓延开来,造成2 0年代文学的一种基调:怀疑、苦闷和彷徨。迷惘的一代作家 在艺术上各有特点,他们的主要成就闪烁于 20年代,之后便分道扬镳了。代表作家和 作品有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福克纳士兵的报酬等。资料个7 冰山理论: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 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具体地说说,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 之七,一位优秀的作家就是要以简洁凝重的笔法客观精确地描绘出意境深厚的生活画面, 促使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力曲开掘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对现实生活作出自己 的判断和结论。冰山原则的四要素: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文字塑造了形象,形象包含着情感,而 情感之中贝y蕴藏着思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8.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的称呼来源 于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辑的同名短篇小说集黑色的幽默,该派名称由此流传开来。 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也可意译为“大难临头的幽默”。“黑色幽默”是一 种把痛苦和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不相称的反应、残忍和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也称“黑 色喜剧”、“绝望的喜剧”。“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通常描写的是存在主义的主题,在创作中 把荒唐、梦魇般的事件,阴沉、绝望的情绪,玩世不恭的戏谑和愤世嫉俗的嘲讽交织在一起, 突出表现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自我境遇的可悲,个人与社会的相互排斥和敌对。在艺术上,“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小丑式言行影射社会现实, 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情节结构多采用“反小说”形式,时序颠倒、层次重叠, 并运用漫画似的夸张,体系庞杂、意象奇特的比喻,显示出讥讽、自嘲的冷峻的语言风格。 进入7 0年代,“黑色幽默”的声势逐渐减弱,但至今仍有新作问世。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海 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巴思烟草经纪人等。8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笔下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 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1 9 2 9年,福克纳发表小说萨托里斯,首次以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尖锐地揭示了贵族世家的精神 遗产和现代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 表明了旧日南方社会和它的精神产品不可挽回的衰 落。在印第安语中,约克纳帕塔法一次是“崩陷的土地”的意思,福克纳用它来称呼 自己作品的背景,除了表达对故土的眷念,还包含着更深的意义:他以发生在这块土 地的若干家族几代人的故事作为主要脉络,贯穿于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这些作品以萨托里斯为序篇,拥有近6 0 0个有名有姓的人物,负荷着从1 8 0 0年至二战 后100多年的历史,组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规模宏大的小说总集。文学界称之 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共有15部长篇和几十篇短篇。 福克纳把这套小说按题材分成几个方面:种植园主和他们的后裔的故事;杰弗生镇其 他白人居民的故事;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故事等。作者最感兴趣的是种植园主世家兴衰 浮沉的题材,创作了描写沙多里斯世家、康普生世家、赛德潘世家和麦卡斯林世家的 四部重要作品。他们分别是沙多里斯 、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和去 吧,摩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重要作品如以种族问题为主题的八月之光等。 福克纳创作世系小说之时,正是美国南方作家空前活跃时期。当时,一个工业化的社 会已经基本上改变了旧日南方地区的面貌。知识分子目睹南方社会衰亡的过程,心情 爱恨交织,难以在工业化的社会找到新的思想归宿;有的虽然属于已经改变了新的新 的社会,但心灵上时时感应到瓦解了的过往社会的余音,充满了不安于骚动。类似这 样的精神状态,突出反映在作为南方作家代表的福克纳的作品中。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9 荒诞派戏剧:(1 荒诞的主题和荒诞的形式的统一。存在主义作家他们依靠高度清晰、逻辑严谨的说理来 表达他们所意识到的人类处境的荒诞不羁、而荒诞派戏剧则公然放弃理性手段和推理思维来 表达他们所意识到的人类处境的毫无意义。正是这种使主题与表现形式的统一的不懈努力, 使荒诞派戏剧从存在主义戏剧中分离出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表现手法荒诞夸张。他们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将作者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感受化为具有梦魇 和地域特征的场景,以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给人以压迫的恐惧感与无力挣扎的绝望感。资料个(3)用破碎的舞台形象表达不可表达的真实。让舞台形象说话,让道具说话,让它们表达人 类语言表达不了的东西,以此达到不可预料的奇妙效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采用“延伸性戏剧语言”,摒弃正常语言,在他们看来人与人之间已经根本无法沟通。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已经堕落为窠臼、公式和公共的口号,不仅不能交流思想, 反而障碍认识真实,于是戏剧中的人物对话枯燥无味,陈词滥调,支离破碎,语无伦次,莫 名其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于19 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反社 会的运动,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 1868年延续至 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 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唯美主义起因于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的功 利哲学、庸俗的市侩稀奇的叛逆心理,又受到18 实际康德美学中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 无利害感的思想影响,强调超然于生活的所谓纯粹美,无视社会生活对艺术的影响和制约, 一味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唯美主义视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和雪莱为先驱,也受到了拉 斐尔前派的影响。英国唯美主义的艺术倾向集中反映在王尔德的创作中,其理论代表是佩 特。佩特在 1867 年至 1868 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系统地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 、 “为艺术而生活”的美学主张。佩特认为,艺术史脱离社会现实的独立存在;艺术批评探讨 艺术表达的方式;艺术欣赏只求刹那间的美感享受。他强调,艺术的生命开始于感觉、印象 的生动丰富,而归结为无关现实的形式之美或纯美。佩特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理论宣言。 唯美主义在艺术上开拓了各种美的领域,从而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和能力。然而片面强调 美的无利害感,必然导致否认艺术的社会作用,最终滑向非理性主义,因此,唯美主义文学 大都带有颓废倾向。代表人物有王尔德和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等。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3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一词源自拉丁文“ expressus ”,具有“抛掷出来”、“挤压出来”的意思。因此,表现主义具有内在的东西经挤压而外在化的意味,这是一种完全 现代的感觉。欧洲的现代主义文学是以表现主义为开端的。表现主义打响了反主流文 学的第一炮。表现主义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音乐、戏剧、诗歌、小说等领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成为表现主义中心,掀起一个颇有声势的文艺运动,到 20 年代,影响遍及奥、俄、美、北欧诸国。就文学领域来说,成就最大的是小说和戏剧。 表现主义一词,是德国艺术评论家威兼沃林格在其发表于1911年8月号狂飚杂志的一篇文章中首次彩的;他把这个词,与塞尚、凡高和马蒂斯等人的艺术 联系 在一起。 1912 年在狂飚美术馆举行的“青骑士”画展,再次被冠以这个名词。从此, 该词便成为德国艺术中诸多偏于情感抒发的倾向的名称。从广义上说,表现主义可用 于所有强调以色彩及形式要进行“自我表现”的画家,但其特指的含义,同基于 20 世纪初叶德国的三大艺术运动,即“桥社” 、“青骑士派”和“新客观派” 。 表现主义 反对印象主义和自然主义。主张:突破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灵魂世界;突破事物表相而 表现内在实质;突破对短暂现实的或感受的抒写而表现永恒真理或理念。4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文学诞生于1924年的法国,从1924到20世纪60年代 历史半个世纪,扩及欧美 24 个国家。 1924 年,布勒东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 ,掀 起了超现实主义运动。其后,在1 9 3 0年和1 9 4 2年,布勒东又发表了两个“超 现实主义宣言”。在上述三个宣言中,布勒东阐述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的创作特 点。其艺术主张可概括为:超现实,反理性,重诗歌。在创作方法上主张“自动写作” (或无意识写作)和梦幻记录。主张写作应是“无意识地记录思想” ,“摒弃所有笛卡 尔式的因素”,“排除一切美学和道德的考虑” ,只需把头脑里一刹那间涌现出来的东 西快速记下,词与词之间全靠一种“偶然的结合” 。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 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后来超现实主义放弃 了梦幻记录这一方法,提出“绝妙的僵尸”新的表现途径。 “绝妙的僵尸”是一种游 戏性的写作试验,在“绝妙的僵尸”这次游戏中,组成的就是“绝妙的僵尸喝新酒” 这个句子,这也是“自动写作法”的一种。超现实主义是一战后西方知识分子头脑中 的价值观念破坏和信仰危机在文学上的反映。 在反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这一点上,他们的文学活动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他们的诗往往失于偏激,过于 朦胧、晦涩,但另一方面,一些诗歌运用暗喻法、象征性、意境未尽法,也给人以特 殊的审美愉悦。 30 年代,由于内部各种原因,超现实主义运动发生分裂; 30 年代后 期,分裂趋于尖锐化;到 40 年代,超现实主义运动便偃旗息鼓了。超现实主义文学 是继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之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又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 重要流派。代表作家和作品米罗荷兰式家居室内 ,达利永恒的记忆等。 资料个5.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是一场兴起于一战时期的苏黎世,波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 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达达主义是20 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 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作为一场 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 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 了影响。关于“达达”一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 1916 年一 群艺术家在苏黎世集会,准备为他们的组织取个名字。他们随便翻开一本法德词典,任意选 择了一个词,就是“dada”。在法语中,“达达”一词意为儿童玩耍用的摇木马。这表明了达 达主义者的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和艺术观点,表明这个文艺团体的专事反抗、破坏,而对建 设不感兴趣的无政府主义性质。达达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的根基在于机遇和偶然性因素。达 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 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这场运动的诞生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抗议。达达主义者们坚信是中产阶级的价 值观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僵化、呆板的压抑性力量,不仅仅体现在 艺术上,还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达达主义运动影响了后来的一些文艺流派,包括超现 实主义和激浪派。因此,这场运动就被命名为“达达主义”,以昭显其随意性,而非一场一 般意义上的“文艺运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 愤怒的青年:指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文学运动,作家大多出身工人阶级或社会的中下 层的青年。他们加入到文学创作队伍中来,想按自己的观点反映社会,特别是对5 0年代 的“福利社会”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评价。他们的创作思想的基调是对当权集团和 保守、狭隘的中产阶级传统势力不满而进行的猛烈抨击和社会批判,而他们的言论对于社会 主流而言相对极端,甚至于带有无政府主义倾向。 “愤怒的青年”这个称呼最早出现于1951 年的文学评论中。其被广泛使用则是在1953年。那一年,剧作家约翰奥斯本发表了剧本 愤怒的回顾轰动文坛,奥斯本因此而被看做是“愤怒的青年”这一新的文学流派的带头 人。 “愤怒的青年”注意描写社会,一些作品即使是描写人的思想活动,也有别于现代主 义的“意识流”,而偏重于对外界现实的反映,内容多是对社会的评论。“愤怒的青年”作家 风格不尽相同,有的富于喜剧性和讽刺锋芒,有的反映现实问题直截了当。但从创作方法上 看,基本上都属于现实主义。从5 0年代到现在,“愤怒的青年”诸作家们一直为间断写作。“愤怒的青年”流派的其他成员大多属于小说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约翰韦恩的大学后 的漂泊和埃米斯幸运的吉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地位的变化和整个社会潮流的演 变,他们的创作态度也与过去有所不同,早期作品中那种尖锐控诉和抗议的调子已明显减 弱,:“愤怒的青年”实际上已经名不符实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 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是一战后10年代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作 家大多是参加过一战的青年人,受帝国主义战争宣传的欺骗,他们曾怀有抱负和理想奔赴欧 洲战场;但战争中的残杀、恐怖和由此带来的种种苦难,不仅损害了他们的肌体,也破碎了 他们的心灵,冷却了他们的生活热情。于是,用近乎麻木的语气来描述战争的毫无意义,表 现年轻一代被扭曲的精神状态和痛楚心境,便成了这一类青年作家的创作主题。根据其思想 和创作倾向,当时旅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G.斯坦因冠之以“迷惘的一代”的称呼,并被海 明威用作太阳照常升起一书的扉页的题辞,这一提法便作为一个温馨流派的正式名称确 定下来。“迷惘的一代”从抗议帝国主义战争出发,进而否定了资产阶级传统的价值观念, 但浓厚的悲观失望情绪和对待生活的冷漠态度,使他们的作品不可能给人以积极的思想影 响,而且蔓延开来,造成2 0年代文学的一种基调:怀疑、苦闷和彷徨。迷惘的一代作家 在艺术上各有特点,他们的主要成就闪烁于 20年代,之后便分道扬镳了。代表作家和 作品有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福克纳士兵的报酬等。资料个7 冰山理论: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 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具体地说说,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 之七,一位优秀的作家就是要以简洁凝重的笔法客观精确地描绘出意境深厚的生活画面, 促使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力曲开掘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对现实生活作出自己 的判断和结论。冰山原则的四要素: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文字塑造了形象,形象包含着情感,而 情感之中贝y蕴藏着思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8.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的称呼来源 于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辑的同名短篇小说集黑色的幽默,该派名称由此流传开来。 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也可意译为“大难临头的幽默”。“黑色幽默”是一 种把痛苦和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不相称的反应、残忍和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也称“黑 色喜剧”、“绝望的喜剧”。“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通常描写的是存在主义的主题,在创作中 把荒唐、梦魇般的事件,阴沉、绝望的情绪,玩世不恭的戏谑和愤世嫉俗的嘲讽交织在一起, 突出表现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自我境遇的可悲,个人与社会的相互排斥和敌对。在艺术上,“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小丑式言行影射社会现实, 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情节结构多采用“反小说”形式,时序颠倒、层次重叠, 并运用漫画似的夸张,体系庞杂、意象奇特的比喻,显示出讥讽、自嘲的冷峻的语言风格。 进入7 0年代,“黑色幽默”的声势逐渐减弱,但至今仍有新作问世。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海 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巴思烟草经纪人等。8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笔下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 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1 9 2 9年,福克纳发表小说萨托里斯,首次以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尖锐地揭示了贵族世家的精神 遗产和现代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 表明了旧日南方社会和它的精神产品不可挽回的衰 落。在印第安语中,约克纳帕塔法一次是“崩陷的土地”的意思,福克纳用它来称呼 自己作品的背景,除了表达对故土的眷念,还包含着更深的意义:他以发生在这块土 地的若干家族几代人的故事作为主要脉络,贯穿于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这些作品以萨托里斯为序篇,拥有近6 0 0个有名有姓的人物,负荷着从1 8 0 0年至二战 后10 0多年的历史,组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规模宏大的小说总集。文学界称之 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共有15部长篇和几十篇短篇。 福克纳把这套小说按题材分成几个方面:种植园主和他们的后裔的故事;杰弗生镇其 他白人居民的故事;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故事等。作者最感兴趣的是种植园主世家兴衰 浮沉的题材,创作了描写沙多里斯世家、康普生世家、赛德潘世家和麦卡斯林世家的 四部重要作品。他们分别是沙多里斯 、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和去 吧,摩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重要作品如以种族问题为主题的八月之光等。 福克纳创作世系小说之时,正是美国南方作家空前活跃时期。当时,一个工业化的社 会已经基本上改变了旧日南方地区的面貌。知识分子目睹南方社会衰亡的过程,心情 爱恨交织,难以在工业化的社会找到新的思想归宿;有的虽然属于已经改变了新的新 的社会,但心灵上时时感应到瓦解了的过往社会的余音,充满了不安于骚动。类似这 样的精神状态,突出反映在作为南方作家代表的福克纳的作品中。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9 荒诞派戏剧:(1 荒诞的主题和荒诞的形式的统一。存在主义作家他们依靠高度清晰、逻辑严谨的说理来 表达他们所意识到的人类处境的荒诞不羁、而荒诞派戏剧则公然放弃理性手段和推理思维来 表达他们所意识到的人类处境的毫无意义。正是这种使主题与表现形式的统一的不懈努力, 使荒诞派戏剧从存在主义戏剧中分离出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表现手法荒诞夸张。他们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将作者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感受化为具有梦魇 和地域特征的场景,以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给人以压迫的恐惧感与无力挣扎的绝望感。资料个(6)用破碎的舞台形象表达不可表达的真实。让舞台形象说话,让道具说话,让它们表达人 类语言表达不了的东西,以此达到不可预料的奇妙效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7)采用“延伸性戏剧语言”,摒弃正常语言,在他们看来人与人之间已经根本无法沟通。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已经堕落为窠臼、公式和公共的口号,不仅不能交流思想, 反而障碍认识真实,于是戏剧中的人物对话枯燥无味,陈词滥调,支离破碎,语无伦次,莫 名其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什么是“元叙述”和“元小说”? “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传统小说往 往关心的是人物、事件,是作品所叙述的内容;而元小说则更关心作者本人是怎样写这部小 说的,小说中往往喜欢声明作者是在虚构作品,喜欢告诉读者作者是在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 更喜欢交代作者创作小说的一切相关过程。小说的叙述往往在谈论正在进行的叙述本身,并 使这种对叙述的叙述成为小说整体的一部分。当一部小说中充斥着大量这样的关于小说本身 的叙述的时候,这种叙述就是“元叙述”,而具有元叙述因素的小说则被称为元小说。资料 当一部小说中充斥着大量关于小说本身的叙述的时候,这种叙述就是“元叙述”。“元叙述” 是后现代主义各种实验手段中最常用的因素,指的是小说的叙述往往在谈论正在进行的叙述 本身,并使这种对叙述的叙述成为小说整体的一部分。这种叙述方式将叙述主体的叙述行为 和动机直接呈现于小说的叙述过程之中,从而将人们对小说的关注由叙述的内容转移到叙述 方式本身上来,同时也确立了虚构在小说写作中的合法性。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意识流与传统小说心理刻画的区别 流动性:在传统心理描写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固然也存在着连贯、次序与流动,但这种心 理活动经常是合乎逻辑或逻辑关系较强的顺流,是已经条理化的“流”。而意识流的流动则 不一定是合乎逻辑或逻辑性较强的“流”,而且其中还经常有时间的颠倒与空间的重叠或空 间的分节以及重新组合。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混杂性:传统文学中的心理活动当然也有各种成分,但不如意识流来的丰富、庞杂。意识 流的混杂性既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上,也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层次上。就心理活动的 内容与形式而言,意识流中有回忆、有想象、有推理、有联想,有眼前具体的印象,也有内 视的意象,有场景、有形体、有色彩、有度量、有位置与方位,有表现为完整语句的内心话 语,也有语言的片段或个别单词;就心理活动的层次而言,意识流中有明确的意识、完整的 意识,也有朦胧的意识、片段的意识、深层的意识,还有潜意识与某些已经不属于意识而接 近生理本能的反应。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呈现法:表现方法取消了作者的插入与转述,而将复杂的心态客观地(至少是表面上)呈 现出来。就像把人物的脑海当作一个荧光屏,将所有的一切在上面客观地再现。资料个人收集俄国未来派和意大利未来派的不同 政治倾向上,俄国的未来派对资产阶级和战争表现出强烈的反叛情绪,并且在作品中揭露 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充满人道主义的精神。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对待文艺语言上,比意大利人更早触及词汇,提倡新的美学,重新认识词汇的价值。 俄国的未来派中浪漫主义的气息也极为浓厚。 风格上,意大利的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洋溢着乐观和热情,没有丝毫的忧烦和苦恼。而俄 国的作品中则沉郁压抑,充满了紧张、歇斯底里的叫喊,这是俄国作品中继陀氏以后最情绪 化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象征主义的文学特点 强调主观真实,并将象征作为主要创作手法,因而得名象征主义。 运用联想、暗示、烘托等手段来表现主题,并大量采用象征联想来激发创作灵感。 强调感觉的移借。 追求诗歌的雕塑美和音乐美;追求形式的工整和音韵的和谐。 象征主义的广义和狭义广义上它可以用来描述不是直接,而是通过另外一种事物媒介来间接的指示某物的任何 一种表达方式.。作为一个文学术语则可以定义为一种表现思想和感情的艺术,这种表现既不是直接将思 想和感情描绘出来,也不是通过与具体的意象进行明显的比较而给他们以限定,而是暗示出 这些思想和情感是什么,并通过使用不加解释的象征符号,在读者心中将他们重新创造出来。从文学渊源来说,象征主义(symbolism)是19世纪末从浪漫派分化出来的,当时称早 期象征主义;至20 世纪 20-40年代盛极一时,称“后期象征主义“。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并渗透到各种文学艺术体裁中。无论在思想倾向或艺术手法上,象征主义都被认为是欧美传 统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形成最早、时间最长和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又称“反戏剧”或“反传统戏剧派”。 20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于法国。其先导 是马戏场和民间集市的大众戏剧,如杂技、魔术、笑剧、闹剧等艺术,并明显受到超现实主 义、象征主义和卡夫卡小说的影响。但对它影响最大的则是存在主义哲学关于人生荒诞的思 想,这是它的理论根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字源上看,荒诞一词,由拉丁文耳聋一词演变而来,在音乐中用来指不和谐音,在哲 学上指个人与其生存环境脱节。在这个概念中,人既不是世界的主人,也不是社会的牺牲品; 他对外部世界无法理解,他的任何行为和喜怒哀乐的感情都对它不起作用;世界只是呈现出 冷漠、陌生的面孔。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荒诞派”这个名称来自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谬的哲学随笔西西弗斯的神话,该文认为 人类的境遇从本质上来说是荒诞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950 年,法国作家尤金。尤奈斯库的剧本秃头歌女第一次演出,标志着荒诞派戏 剧的产生。1953 年,法国另一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上演,获巨大成功。 此后不断有此类戏剧上演。1960 年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斯林写了荒诞派戏剧,对之 作了专门的研究,全面分析了此类戏剧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正式把它们命名为荒诞派戏 剧。此后,荒诞派戏剧就在西方的舞台和文学评论界传播开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荒诞派戏剧的创作特点 荒诞的主题与荒诞的形式的统一。存在主义作家也表现生活的毫无意义,但他们依靠高度 清晰、逻辑严谨的说理来表达他们所意识到的人类处境的毫无意义、荒诞不羁。而荒诞派戏 剧则公然放弃理性手段和推理思维。正是这种使主题与表现形式统一的不懈努力,使荒诞派 戏剧从存在主义戏剧中分离出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表现手法荒诞夸张。荒诞派戏剧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将作者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感受化为具有 梦魇和地域特征的场景,以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给人以压迫的恐怖感和无力挣扎的绝望感 资 用破碎的舞台形象表达不可表达的真实,让舞台形象说话,让道具说话,让它们表达用人 类的语言所表达不了的东西,以此达到不可预料的奇妙效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采用“延伸性戏剧语言”摒弃正常语言。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思想的工具,已经堕 落为窠臼、公式和空洞的口号,不仅不能交流思想,反而阻碍人认识真实。于是,荒诞派戏 剧作家剔除了连贯的语言、机警的对话,让戏剧中人物的对话枯燥无味、陈词滥调、支离破 碎、语无伦次、莫名其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新浪漫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 天主教的虔诚演变成对冒险和怪异的崇拜; 中世纪的奇迹转化成对左右人命运的神秘力量的追寻; 对现世的逃遁变为对远离社会的人和环境的描绘; 对夜的朦胧的沉湎演变成以古堡、荒漠、荒岛为典型环境的恐怖的快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