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八制方案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6981718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案八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案八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案八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件出处: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GB28932-2012目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一 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11二 晨、午检制度 13三 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 15四 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15五 健康管理制度 16六 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17七 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制度 17八 通风、消毒制度 18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 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 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 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 的自我保护意识。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 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 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 疫情的传播和蔓延。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 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 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 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三、组织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 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 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 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 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制度,及时掌 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 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7、及时向当地街道(乡镇)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 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四、突发事件预防(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 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 时消除安全隐患。(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1、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和水源。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 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4、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 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 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5、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加工、 运输、存储、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 件。(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 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 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 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 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 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 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 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 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一)突发事件监测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 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 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 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 便做好预防工作。(二)突发事件报告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 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 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 电话。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 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 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 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 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 的通讯方式在 2 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 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 缓报、谎报突发事件。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 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 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 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 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一)传染病1、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 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 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 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 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进行控制。 传染病流行时 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 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 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 “四害”工作。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 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 措施: 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 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 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 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加大进出校门的 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 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 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 以下措施: 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 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 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 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 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避免人群的 聚集和流动。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会议 时间;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等活动暂缓进行。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厕所等场 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 控工作的情况。4、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 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 作: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 方式。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 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 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 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 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 停课,须报市教育局批准。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合理调 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 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如学校停课放 假,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 长的联系。 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 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 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二)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 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 作: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 教育和公安等部门;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 关材料和样品;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 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 件。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 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七、保障措施(一)组织机构保障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各级各类学校应按学校 卫生工作条例要求设立卫生室,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 预防与控制工作。(二)人力资源保障学校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 术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三)财力和物资保障 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名单组 长:副组长:成 员:一 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为及时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 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 报告工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特制定传染病疫情报 告制度。一、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师 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负责具体工作,各班班主任老师协助配合。学 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责任疫情报告人 提供情况。二、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 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午检工作;4、严格病例登记,学校发现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必须按传 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立即登记(项目包括:病人的发病日期。所在 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症状、是否就诊及医院、排查结果、采 取措施、登记人等),并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学校主管 部门报告;5、接受卫生部门对学校疫情登记报告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指 导。三、学校传染病报告顺序:第一发现人f班主任f校长f当地 疾控中心领导一卫生行政部门。四、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 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 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传染病流行期间,学校应按照传 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的规定及时上报。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 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髙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 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 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 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5、学校发生群体性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食物中毒事件、饮用 水污染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及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超过2小时)向当地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级及卫生院报告,并协助开展调查工作。五、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 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六、严格消毒灭菌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在发 生传染病疫情期间,校方应在疾病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认真落实 相应的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二晨、午检制度一、制定并遵照执行晨、午检制度;二、学校各班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学生的晨、 午检和报告工作。校食堂管理人员负责厨工的晨、午检,并 将结果报告校医(保健老师)汇总;校内教师及其他教职员 工每日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自查自检,并将结果主动报告给 校医(保健老师)汇总;三、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量”,一看:脸色和肤 色、有无皮疹;二问:有无腹泻、腹痛、发热、乏力等不适 症状;三摸:有无发热、发冷;四量:必要时量体温。发现 有发热(体温超过37.5。0、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眼 结膜充血、腮腺肿大、咳嗽或身体异常等疑似传染病早期症 状,由校医(保健老师、及时进行排查,如发现学生身体不适, 立即通知卫生负责组及学生家长,同时将学生送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确保对传染病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如怀疑呼 吸道传染病患者,应让其及时佩戴口罩并及时就诊;如怀疑 肠道传染病的厨工患者,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并及时就诊, 直至符合国家规定的复工要求;四、对未到校的学生,保健教师应及时电话联系,问清原因并尽 量与学生通话,以确定学生的真实情况。如果学生有病要问明病情及 去向,如实登记到晨检统计表上,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学生痊 愈。五、保健教师填写好晨检统记录签字后交教导处检查,安全负责 人如实填写汇总表。每日于 8:30做好晨检工作,要做到认真、细致, 无遗漏。六、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宣传工作,提倡学生之间相互督察。 告知学生在家或校外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或其他不明症 状时不能到校,应尽快报告学校并到医院诊断治疗。七、校内发生疑似传染病、疑似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时,班主 任应在每日下午第一节课前增加午检,内容同晨检;寄宿制学校,安 排宿舍管理员进行晚检,内容同晨检;八、在传染病流行的高发季节,校应尽量避免举行春游、秋游、 运动会、晚会等集体活动。如不可避免的,校方在活动前应加强晨、 午、晚检,充分隔离传染源,及时规范处理公共场所呕吐物,避免疾 病传播流行。三 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一、制定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二、各班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关注本班学生出勤情况。 对于因病缺课的同学,应问明病因,填写学生因病缺课登记 表,及时交由校医(保健老师);三、校医(保健老师)对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表进行汇总、 分析,若发现聚集性情况,应及时向疾控机构和教育行政部 门报告;四、班主任要协助校医(保健老师),对该班因病缺课的 学生的病情和转归进行追踪。一、制定复课证明查验制度;二、患传染病的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后,班主任应督促 其先到校卫生室(保健室)检查,持有校医(保健老师)出 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回课室上课;持有医院病愈证明的,亦需 要先到校卫生室(保健室)复核确认登记,方可回课室上课;三、若校医(保健老师)复核结论与学生的医院病愈证 明不一致,以校医(保健老师)的结论为准,学生暂不返校 上课,并遵照校医(保健老师)的休假建议继续休息;四、校医(保健老师)应向家长做好沟通解释,若家长 对复核结论、休假建议存在争议,校医(保健老师)立即将 情况报告校领导、教育部门和疾控机构,协商后做出是否返校的决定,并通知学生和家长。五 健康管理制度一、制定健康管理制度;二、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受检人员包括:学生、教 职工、食堂从业人员(无食堂者,免检),按照不同人群和工 种,体检相应的内容。要求上述人员体检率达 100%;三、若发现学生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或患有活动性肺 结核等传染性疾病,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隔离至痊愈,并通过 校医(保健老师)复核通过才能返回上课;四、若体检发现教职工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或患有 流感、活动性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甲 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淋病、 梅毒、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要及时 调离岗位,直至痊愈,并通过校医(保健老师)复核通过才 能返岗;五、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食品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 并且在有效期内。若体检发现食堂从业人员出现发热、腹泻 等症状或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 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等。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要及时调离岗位直 至痊愈,并通过校医(保健老师)复核通过才能返岗;六、汇总健康体检信息,整理存档,并做好保密工作。六 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1、学校必须通过新生招生简章或报名须知等途径,告知 家长必须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具体告之信息如下:(1)新生报到时,学校应收取儿童入学预防接种证查 验证明;督促未按程序完成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 尽快补种。(二)学校需指定专人负责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在儿童正式入学时,收取儿童查验证明及接种证复印件,并 在济南市免疫规划系统对入学入园儿童进行建档和查验。(三)对于需补种疫苗儿童,学校应每月定期在济南市 免疫规划系统里查询漏种儿童信息,通知家长或其监护人带 儿童到接种门诊补种疫苗,在入学入园后 3个月内完成疫苗 补种工作。(四)查验工作完成后,学校应将本单位的查验证及补 种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并上报辖区接种门诊。七 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制度为提高在校师生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有效预防、及 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特制定本制度。一、建立传染病管理机制,保证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 的必要经费。由卫生室/保健室、健康教育教师负责开展预 防、控制染病相关的健康教育。二、以健康教育课形式系统开展传染病防控健康教 育。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 求,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课。学校确保课时、师资,提 供健康教育课教材及教参,健康教育教师依据“纲要”具 体要求,将传染病防控相关的知识、技能结合不同学段学 生的特点传授给学生。三、卫生室/保健室人员根据学生特点和季节需要,利 用宣传栏、广播、录像等多种形式,做好传染病防控宣传 教育。四、利用家长会或家长信等形式,为学生家长开展传 染病防控宣传教育,以提高家长的传染病知识水平,取得 家长与学校的配合。五、定期为学校食堂炊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 育,以防止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的污染,预防消化道传 染病。八 通风、消毒制度一、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学校及托幼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应每天放学后定时开启 紫外线灯,照射时间$30分钟;课座椅、门把手、玩具、水 龙头等物体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餐饮具、毛巾等 可采用煮沸消毒或高温消毒柜消毒;书籍或其他不耐湿热的 物品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或阳光下曝晒;每天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二、发生常见传染病疫情时消毒工作1、呼吸道传染病(1)每天开启紫外线灯对空气消毒;(2) 房间经密闭后,使用500mg/L1000mg/L CIO溶液2按照20mL/m330mL/m3超低容量喷雾消毒;(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肠道传染病(1) 地面、墙壁、门窗: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 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 液量为150 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 100 ml/ m2。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1次,待室内消毒完 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1次。作用时间应260min。(2) 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 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 1000 ml可加漂白粉50g或2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 液2000ml,搅匀放置2h。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 粉5g或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100 ml混匀放置 2h。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 有效氯5%),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 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3)餐饮具、玩具等首选煮沸消毒 1530min 或 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4)手与皮肤:用 0.5% 碘伏溶液(含有效碘 5 000 mg/L) 涂擦,作用1 min3 min。也可用75%乙醇溶液浸泡1 min 3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