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论结构与提要

上传人:muw****50 文档编号:16698021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理论结构与提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程理论结构与提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程理论结构与提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者按】总体结构请看原书目录;欢迎各位读者与我共同探讨学习此书并对本文提出改进意见;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施良方 著 绪论课程与课程理论 第一节 课程的定义一、课程的词源分析(课程,学程,教程,跑道()二、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1. 课程即教学科目(一种典型的“教程”) 2.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上) 3.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目标制定与目标实施之间的差距;容易忽略非预期的学习结果) 4. 课程即学习经验(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5.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从教材、学生转向社会) 6. 课程即社会改造三、 课程定义的方式(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条件(澳大利亚课程专家史密斯与洛瓦特);知识或认识的性质;重点在结果或过程,或两者的整合;层次问题(古德莱德)。都有一定的指向性。) 第二节 课程理论概述一、课程研究历史概述(亚里士多德,心理学;博比特课程,科学管理的原理,学生是“原料”,“活动分析法”(为后来盛行的课程目标模式提供了方法论依据);查特斯课程编制,错误分析,理想)二、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1949,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四个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三个信息(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两个筛子(教育哲学(办学宗旨),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学)。三、 现代课程理论流派 1. 学科结构课程理论(三种结构:组织结构,实质结构,句法结构;布鲁纳,传授学科结构的四点好处,目的是要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施瓦布,学科结构的双重意义,孤立的知识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2.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巴西学者弗莱雷;一些新马克思主义者) 3.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两个基本特征:核心是学生的发展;课程内容随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杜威(认知);罗杰斯(情感),个人意义,让学生本身成为课程的一部分)人们往往趋向于关注各种课程思想的融合,但简单的调和只会引起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灾难。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与安排第一篇 课程的基础第一章 课程与心理学 第一节 心理学与课程关系的历史考察(1)形式训练说:官能心理学(亚里士多德),洛克。(2)实质教育论:观念联合论(赫尔巴特)。(3)批判:杜威,桑代克。 第二节 当代心理学流派与学习课程一、行为主义与课程 (1)经典行为主义:华生,强调反应之前的刺激; (2)新行为主义:斯金纳,反应之后的刺激,即强化。 (3)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用外显的行为陈述目标;目标有层次结构。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复杂行为是由简单行为累计而成的。它过分依赖对实验室学习的分析结果。二、 认知心理学与课程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学生的行为始终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 (1)布鲁纳:关注学科的知识结构,归纳法; (2)奥苏贝尔: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演绎法。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实际措施根深蒂固,不会轻易退出。使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课程 课程的重点从教程转向学生个体。 (1)行为主义者:关注结果;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2)认知心理学家:关心过程;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 (3)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起因;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应该承认,学生真正关心的是生活对他个人的意义。 第三节 心理学对学校课程的影响(逻辑顺序,心理顺序)第二章 课程与社会学 第一节 社会观与课程设置的历史考察(1)对灵魂的划分:柏拉图,从社会的角度(课程设置和社会构成之间形成对应关系;亚里士多德,从心理的角度)(2)洛克:“社会契约论”,契约的履行者绅士。(3)卢梭:社会契约论(又民约论),原始本性的展开,“儿童本位”、“学生中心”的源头。(4)斯宾塞:“适者生存”,“社会有机论”,教育的功能为完满生活做准备,教育的五个部分。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流派对学校课程的透析一、功能理论(结构功能主义)与课程 (1)涂尔干:社会团结,集体意识; (2)帕森斯:共同分享的价值体系,角色社会机构以何种方式生活,理解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冲突理论与课程 (1)功能理论:强调社会整合、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稳定;冲突理论:强调社会矛盾、权利差异和社会变化。 (2)韦伯;柯林斯:保持相对的威望向上流动需求增加过度教育;鲍尔斯和金蒂斯。三、解释理论与课程 (1)宏观社会学: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微观社会学:解释理论。 (2)杨:政治和经济特征,“知识”不是中立的而是带有社会偏见的;阿普尔:社会经济;加工知识;吉鲁:“学术性知识高贵”隐性课程;伯恩斯坦:精密编码,局限编码。 第三节 社会学对学校课程的影响与启示第三章 课程与哲学 第一节 哲学与课程的历史考察(1)柏拉图:现象世界(意见),理念世界(知识);认识的四个阶段:相信,相像,知性,理性。(2)亚里士多德:形式(物体的普遍属性)与质料(物体的特殊内容);四类知识:逻辑学,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制作(生产)科学。(3)奥古斯丁:柏拉图,光照。(4)托马斯阿奎那:亚里士多德,感觉和理智。(5)培根:主张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科学的三个部分:人类以外的自然界,人本身的,人对自然的方面。 第二节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课程观一、 实用主义哲学与课程(经验:主体与客体之间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二、 逻辑(逻辑、数学)实证(经验、感觉)主义与课程 (1)艾耶尔:意义的证实的原则;知识的真命题:分析命题(符号),综合命题(经验)数学和自然科学学校课程的核心;其余则为“伪命题”。三、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与课程 (1)维特根斯坦:词语的意义是人赋予的;特定的语境。 (2)赫斯特:博雅教育与知识的性质,知识的形式。四、 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与客观性 (1)哲学史上,研究知识问题的两条途径:寻求知识独立于社会和人类的客观性;通过知识批判,考察知识的社会根源和社会条件。 (2)霍克海默:知识的暂时性及其有限的本质;阿多尔诺:“大众文化”淹没了个体的独创性;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富裕,不是导向自由,而是导向顺从;哈贝马斯:人类的三种兴趣:对技术的控制、理解自身和自由发展三种基本知识类型三种认识水平;“行动实践”。 第三节 对课程之哲学基础地位的认识 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布劳迪,中小学课程的五部分内容:信息符号学;理科的基本概念;宇宙、制度和文化的演进;问题解决;文理各科的范例。第二篇 课程编制的原理第四章 课程目标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一、行为目标 博比特;泰勒:行为与内容(行为所适用的领域);桑代克(非常具体的目标),贾德(比较一般的方式对待目标)。二、 展开性目的 (1)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注重过程; (2)杜威;斯滕豪斯;罗杰斯。三、表现性目标 艾斯纳,三类课程目标:行为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表现性目标(课程活动的结果)四、 对三种课程目标取向的反思(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精神)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一、教育目的(“应有”的,“实然”的,真实的教育目的)二、培养目标三、课程目标(明确而清晰)四、教学目标(布卢姆,目标分类学;马杰,行为表现的“条件”)五、对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种思考方式(伊劳特,目标密度) 第三节 课程目标的依据 一、对学生的研究二、对社会的研究三、对学科的研究(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 第四节 确定课程目标的一种模式(需要评估)第五章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一、课程内容即教材二、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活动分析法)三、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我们这里采用的“课程内容”一词,兼顾到学科体系、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这几方面的因素。 第二节 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一、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基础扎实,适应力强)二、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适应,改造和建设社会)三、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第三节 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泰勒,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一、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加涅,层次结构理论,信刺连言、辨概规问)二、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三、直线式与螺旋式(美国学者凯勒,“逐步深入的课程”) 第四节 课程的类型与结构一、课程的类型 (1)根据课程的组织方式分类(台湾学者林本,六大类;容易造成术语上的混乱) (2)以课程哲学观为基础来分类(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学科中心课程)二、 课程结构 (1)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 (2)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第六章 课程实施 第一节 课程实施的定义与取向一、课程实施的界定二、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得过且过取向;适应或改编取向;忠实、精确或程序化取向) 第二节 课程实施变革一、对变革的性质的认识 (1)美国学者本尼斯,有计划的变革、强制性的变革、互动性的变革(缺少共同的审议,各行其是) (2)变革中最大的阻碍是,来自教师的惰性(4点)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二、 变革的模式 1. 消除对变革的抵制的模式(ORC模式,共同参与课程决策) 2. 领导-障碍过程的模式(LOC模式,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 3. 兰德变革动因模式(Rand 模式,注意组织机构(校长、课程工作者,教师三者择一,作为变革的动因)的动因) 第三节 课程实施教学一、课程与教学 (1)美国学者赛勒,三个隐喻:建筑图纸(教学是门科学),球赛方案,乐谱(教学是门艺术); (2)新课程计划4个筛子课程实施。二、 教学策略(使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掌握的形式)与课程内容的转化(转化成为学生认知结构、个性品质、社会行为等方面) (1)在北美,教学策略有时可作为教学模式的同义词。 (2)美国学者乔伊斯与韦尔,信息加工类,个性发展类(学生的情感),社会交往类(分担责任),行为系统类(环境变量)教学模式。 第四节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本组师交外)第七章 课程评价 第一节 课程评价的取向一、科学主义取向(实验处理,数据分析)与人文主义取向(或自然主义取向,个案研究,特定情境,文字描述)二、(斯克里文)内部评价(课程计划本身的价值)与结果评价(通常以操作性的方式来界定,短期结果)三、形成性评价(关注问题的起因,改进课程计划和课程)与总结性评价(关注整体效果,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模式一、目标评价模式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1)斯克里文,非预期的效应,“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2)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程序,被当做一种评价的原则。三、 背景(课程目标)、输入(可行性)、过程(不断加以检查)、成果(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四、 外观评价模式(斯塔克,三个方面,两个维度)五、 差距评价模式(普罗佛斯,五个阶段)六、 CSE评价模式 (1)需要评估(问题的选择); (2)选择计划(计划的选择); (3)形成性评价(计划的修正); (4)总结性评价(计划的批准或采纳)。七、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不主张采用固定的研究方法,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严格的说,它是一种研究方法论) 第三节 课程评价的过程一、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二、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第三篇 课程探究的形式第八章 过程模式 第一节 对目标模式的反思(斯滕豪斯,知识的性质) 第二节 过程模式的原理(斯滕豪斯,知识的价值;彼得斯,内在价值,程序原则) 第三节 过程模式的例证(人文学科,讨论,“教师即研究者”) 第四节 总结与评论(斯滕豪斯,“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编制”)第九章 实践模式 第一节 实践与理论的区分(具体的、特定的;“审议”) 第二节 对传统的“理论”探究的批判一、关于一般意义上的原理危机的诊断(理智活动领域里的,六种逃避:位移,上浮,下沉,旁观,老调重弹,为争论而争论)二、关于课程领域的原理危机的诊断三、课程理论原理的危机实例解剖 实例1:赫尔巴特主义(要以所有有关的理论为依据,择宜或折中) 实例2:推导目标(以某一种理论为依据,择宜) 第三节 课程问题的解决:集体审议一、“审议”的一般性描述(作出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决策)二、课程审议:实践的艺术 1. 实践的艺术具体性、整体性的事态(情境);(a) 感知的艺术(“无关扫视”,背景,情境的各个侧面,丰富的细节;(b)问题形成的艺术(问题表达方式);(c) 问题解决(被择方案,终止审议并开始采取行动)。2. 准实践的艺术相互关联的、多样的个别情境所组成;(a) 准实践决策过程的艺术(属于,有多样化的问题表述);(b) 准实践的决定的系统表达方面的艺术(转换成实际行动时可以修改)。 3. 择宜的艺术初步分析,理论术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a) 课题类似术语不同,理论的“偏见”;(b) 课题相关体系不同,研究对象的歪曲。前两种艺术针对问题情境,择宜艺术针对理论;三种艺术在总体上都是使理论复归具体情境。三、 课程审议:基本要素的协调与平衡 1. 四个基本要素(学科内容,学生,环境,教师) 2. 课程审议:基本要素的协调与平衡(课程决策体制的变革,“自下而上”的模式) 3. 课程教授要做的事(对课程审议小组的培训) 第四节 实践模式的批评与反思(反对对“外来的”理论过分的、无根据的依赖)第十章 批判模式 第一节 批判模式概述一、批判模式的理论基础(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二、批判模式发展的轨迹 (1)概念重建取向(平纳) (2)新马克思主义取向(经济、文化、国家再生产模式) (3)批判教育学取向(抵抗理论,“差别教育学”) 第二节 批判模式的一般原理一、 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批判(巴西弗莱雷,“批判教育学”以及“被压迫者的教育学”;阿普尔针对泰勒课程目标模式的四个问题)二、 批判模式的原理 1. 知识是如何通过学校来生产的?(不同的课程,学科的偏见,隐性课程) 2. 学生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来源于何处?(教科书,教师,学生) 3. 学校要学生养成的世界观和技能是为谁的利益服务的? 第三节 课程批判探究的过程(西罗特尼克(弗莱雷),五个基本阶段) 第四节 批判模式之批判第四篇 课程理论与研究第十一章 课程理论的构建 第一节 课程理论的历史与现状一、早期的课程理论二、20世纪中期的课程理论(三个维度、一个轴线)三、 现在的尝试(克利巴特,三个隐喻:加工(目标模式),生长(过程模式),旅游(实践、批判模式) 第二节 课程理论构建的方式(三、四、五分法)一、科学的课程理论(泰勒,布卢姆)二、自然主义的课程理论(同时探讨目的与手段,特定的情境)三、激进的课程理论四、解释学的课程理论(关注的不是行动,而是对事物的理解)五、审美的课程理论(奥拉姆,戏剧的隐喻:想像的课程,制作的课程,实施的课程) 第三节 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一)将课程作为教学内容,课程理论作为教学理论的一部分(二)教学是课程的一部分,对教学的研究是课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是目的手段的关系第十二章 课程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第二节 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第三节 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第四节 课程与价值 第五节 课程的一元化与多元化 第六节 文理分科的问题 第七节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问题第十三章 课程的未来 第一节 未来的挑战一、科学技术的挑战二、社会经济对课程的挑战三、人口流动对课程的挑战四、文化变迁给课程提出的挑战(最为密切)五、教育系统内部的变革(直接原因) 第二节 未来与课程研究(1)模拟预测(2)趋势预测(3)直觉型预测(4)特尔菲法预测(最著名)(5)脚本法预测(故事脚本)(6)因素分析预测 第三节 未来课程面临的问题(一)加强课程研究者、决策者与教师之间的联系(二)让教师、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决策、审议(三)注意学科之间日益明显的融合态势(四)拓宽课程的来源,进一步扩展课程的内容(五)协调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内容(六)进一步密切各阶段课程之间的衔接(七)加强课程的世界性、现实性、开放性(八)进一步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