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信息管理基本知识要点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166045483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38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信息管理基本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供应链信息管理基本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供应链信息管理基本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讲 供应链信息管理Contents概述1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控制2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3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系统4第一节 概述一、供应链中的信息构成(一)从供应链环节的角度划分 供应源信息:能在多长的订货供货期内,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到什么产品,产品能被送到何处等。生产信息:能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数量多少,在哪些工厂进行生产,需要多长的供货期等,成本多少,批量订货规模多大。配送和销售信息:哪些货物需要运送道什么地方,数量多少,采用什么方式,价格如何,在每一地点的库存是多少,供货期有多长。需求信息:哪些人将购买什么货物,在哪里购买,数量多少,价格多少。(二)从供应链层次结构的角度划分 个人信息 工作组信息 企业信息 供应链信息供应链信息企业信息工作组信息个人信息供应链信息层次结构二、信息管理在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一)收集信息1.收集市场发展动态信息、顾客需求信息以及其他与市场相关的信息2.通过分析客户需求信息和市场信息,产生相关市场知识和客户知识等3.获得确切的客户订单,以保证采用拉式供应链管理调用4.将信息和知识储存在数据仓库中,以备供应链调用(二)通过掌握的信息控制生产成本,以最优惠的价格满足客户需求1.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同时控制生产成本2.与上下游商家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追求双赢效果4.不断积极寻求企业新资源5.不断积极开拓新市场(三)优化配置供应链,形成正确的供应链管理决策1.企业内部各部门共享顾客需求信息,使供应链管理成为各部门协作的管理模式2.形成企业内部以顾客为导向的经营机制3.实现企业最佳状态的库存水平,以求得良性的资金运行4.缩短供应链长度5.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6.低成本操作,实现供应链整合(四)实现最优的配送和付款方式(五)获得客户反馈意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三、供应链中有效信息的特征 1、信息必须正确 信息描述的事实至少没有方向性错误 2、信息必须能及时获取 管理者需要的是及时的信息 3、信息必须恰好是必需的 管理者者需要能够利用的信息第二节 供应链中的信息控制一、供应链中的信息流 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就是信息流的形成过程。信息流的特点采用信息技术前采用信息技术后信息流发生的时刻信息流滞后于物流信息流与物流同时发生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在层层传递过程中存在失真现象用计算机传递、加工处理信息及时、准确信息加工处理情况部门与部门交接处存在重复加工现象采用计算机集中存储,统一加工,消除冗余企业决策层的特点仅了解结果,不了解过程了解过程,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实时的决策采用信息技术前后的信息流的特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信息流特点 信息的传递不是沿着企业内部的递阶结构(权力结构),而是沿着供应链不同的节点方向(网络结构)传递。供应链企业之间信息的交互频率也比传统企业信息传递的频率大得多,其信息流模式也是并行的。二、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控制(一)信息流控制模式 供应链企业的信息来源是分布式的,核心企业能够把分布在不同区域不同组织的信息有机的集成。在网络关键点输入过多的信息和决策内容,可能使关键点过载。因此,信息分散还是集中控制成为一个争论焦点。一般情况下,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的控制模式可分为分散控制、集中控制及综合协调控制三种。1.分散控制 这种信息流的控制主要分散在各个部门,信息在部门之间传递,由部门决定信息传递的方向及内容,形成分散控制模式。特点:各部门对信息的流向及内容有决定权,能灵活掌握信息需求及信息传播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但企业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的流向及内容,缺乏宏观调控能力并导致信息流的混乱及无序。应用:部门之间文档的传送,包括意见、建议、说明及要求等,采用形式为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等。ABCD2.集中控制 所有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必须经过中央数据库再到达目的地,这时信息的内容及流向由中央数据库控制,构成信息 流的集中控制模式。特点:改变信息流,必须通过中心的同意,缺乏信息流动的灵活性。应用:研发、生产及销售等数据信息。如MRP、ERPABCD中央数据库3.综合协调控制 将分散控制模式与集中控制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的一种控制模式。特点:第一,它兼具分散控制的灵活性以及集中控制的宏观协调能力,使管理效率得以极大的提高。第二,它符合供应链管理的群体决策机制,物流、信息流能够顺畅、快捷地流动,无论是物质还是信息,都可使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正确的方式获得。ABC中央数据库(甲)中央数据库(乙)(二)供应链管理下信息流控制的特点1.分布性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从地理上看是分布在全球的各个地方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连在了一起,各个企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2.群体性 供应链企业的决策过程是一种群体协商过程,在对信息流进行控制时,也必须考虑到合作企业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信息流控制的群体性。3.动态性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企业可以随时调整合作伙伴,并且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信息流的内容及方向。所以说,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的控制具有动态性特征。(三)信息流控制模式对企业决策的影响供应链环境下的决策模式是分布式的群体决策过程,每个节点企业的计划决策都受到其他企业计划决策的影响,因此协调机制和冲突解决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分散控制模式与集中控制模式各有利弊,比较好的控制模式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信息流模式中到底需要多少是集中控制、多少是分散控制,是一个有关组织结构的问题,它比技术上实现更为重要。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最近几年,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改革的最主要形式,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企业改革和管理的成败。信息技术革新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变化的主要途径。二、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IT的功能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而是IT技术本身所发挥的作用。产品设计、产品工程流程计划工厂和设备的选择、安装、配置供应链设计专家系统 CAD/CAE原材料、产品生产、获得定单、产品装配CAPP MRPInternet战略 流程规划组织战略和行为问题产品经营、质量保证、售后服务服务多媒体Internet产品成本、买卖决策财务人工智能数据库EFT招聘、培训、薪酬激励、行为评估用户满意度、市场研究预测、产品组决策市场营 销与销售EDICIMHPE人力资源第四节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系统一、供应链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关系企业主管信息系统营销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制造信息系统(MRP、MRPII)MIS、DSS、KBSEntIS或ERP企业主管信息系统营销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制造信息系统(MRP、MRPII)MIS、DSS、KBSEntIS或ERPIOIS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信息系统的关系企业间信息系统(IOIS):是两个或多个企业间形成一个整合的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系统,是跨企业的信息系统。1.管理信息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多技术、多学科组成的综合系统,它支持企业运营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肩负着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间管理的职能,从而实现对管理对象人、财、物和管理过程产、供、销的管理。2.决策支持系统(DSS)DSS支持企业利用信息解决特殊的问题,同时提供了解决半结构化问题的通信能力。它从MIS获得各种报表和各种数学模型,进行企业的决策。3.基于知识的系统(KBS)供应链管理系统是动态复杂的系统,要解决好供应链上非线性的问题,最终要依靠基于知识的系统(KBS)。信息技术与生物科学结合,将会给未来的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使人们运用智能化手段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成为可能。二、企业内供应链系统的逻辑结构1.SCM中MIS的结构模型数据库数学模型(记录、统计、查询、计算)报表系统规划、分析、预测、控制DSS来自企业内外供应链的“信息流”(人、财、物)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信息的收集2.SCM中MIS对数据、信息处理的逻辑结构模型商业决策、管理、控制决策支持系统DDSSISOLAP执行管理系统EISAD Hoc QueryReporting可视化应用系统Data Visualization通过POS、EOS、EDI等报表系统数据库供应链管理作业层电子数据处理层商业应用层分类、预测、分群排序、综合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信息、知识的使用数据仓库Data Storage数据仓库知识库模型库数据挖掘Data Mining数据收集DataCollection信 息 流数 据 流供 应 链 管 理关系管理电子化采购制造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财务管理订单管理分销管理物流管理1.供应链管理作业层进行实质性的操作,包括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分销管理、制造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化采购管理、关系管理等。这些具体的操作是根据“商业应用层”中的“商业决策、管理、控制”的信息进行的。2.电子数据处理层将“供应链管理操作层”中实质性操作过程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各种收集数据的子系统,如EOS、POS、EDI等等,收集到数据库中来。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收集和存储这些数据。一些数据通过分类、排序、综合分析的数据挖掘过程,形成特有的商业信息、商业知识、商业模型等。3.商业应用层商业应用层是信息系统的目的,所有数据收集、储存、提取后,如果没有商业应用都是无效的。“商业应用层”十分重要,它包括了许多可视化的应用系统,如决策支持系统、报表系统、随机查询系统、在线分析等。三、企业间的信息系统1、企业间信息系统的概念(IOIS)企业间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IOIS)是两个或多个企业间形成一个整合的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系统,是跨企业的信息系统。有时也被称为跨组织系统(IOS)。最初的IOIS是由卖方开发的,随着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地应用和整合到IOIS中,企业间系统的能力不断增加,实际应用系统不断出现,如电子转账系统(EFT)、决策支持系统、订单处理系统、电子化采购系统、订单周期管理(OMC)、持续补给系统(CRP)、供应商管理库存(VMI)。2.企业间信息系统的不同层次 一些学者认为,企业间系统有几种基本的、水平不同的信息系统,它们由一些不同级别的单一公司参与。信息系统的水平越高,其功能越全面、集成度越高、越完善。IOIS的类型主要包括远程企业间节点、应用处理节点、多参与者交换节点、网络控制节点、集成网络节点、企业间供应链信息系统。(1)远程企业间输入/输出节点 在供应链成员中,某一应用系统是由一个或多个高级别的企业参与者支持的,其他供应链成员的某一企业从远程链接到这个系统中去,成为系统的参与者。一级水平的IOIS,是供应链关系发展的最初阶段,即优化阶段,也是传统供应链向现代供应链转化的阶段。任何水平信息系统级别1公司一级水平的IOIS(2)应用处理节点 应用处理节点是由供应链成员企业开发的单一的业务应用处理软件系统,其他企业可以进入该系统进行共享。这是二级水平的IOIS,这时的供应链成员只是形成初步的链接。水平2信息系统级别1公司级别1公司级别1公司二级水平的IOIS(3)多参与者交换节点 多参与者交换节点是由供应链成员企业开发的系统,其他成员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与该企业链接。该企业可以与任何低级别的参与者共享网络链接,建立业务关系。这是三级水平的IOIS,这时的供应链成员彼此间开始有较大的信任,进行各种业务的往来,在交易中有大量的文件在企业间的系统中传递。该阶段从“优化”进入“整合”。水平3信息系统级别2公司级别1公司级别1公司级别2公司三级水平的IOIS(4)网络控制节点 网络控制节点是由供应链成员企业开发的企业间系统。它是用不同的应用软件构成的网络控制系统,可以让不同类型的、低等级的参与者和最终用户进行信息共享。在共享的过程中可以自动控制和跟踪供应链成员的各种行为。这是四级水平的IOIS,是进一步“整合”的阶段。水平4信息系统级别3公司级别1公司级别2公司四级水平的IOIS(5)集成的网络节点 集成的网络节点使供应链成员都在一个有效的数据通信/数据处理的网络中,它整合了所有低级别的参与者和实时应用系统。这是五级水平的IOIS,此时进入到“协作”的阶段。水平5信息系统级别4公司级别1公司级别2公司级别3公司五级水平的IOIS(6)企业间供应链信息系统 在企业间供应链信息系统中,供应链参与者彼此间共享一个含有不同应用软件的网络,且这些参与者之间建立了业务关系。这是第六种水平的IOIS,它包括了前面五种不同的水平,此时进入了“同步”阶段。级别5公司水平6信息系统级别4公司级别1公司级别2公司级别3公司供应链IOIS3、构建供应链IOIS的基本方法 构建供应链IOIS的目的是要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下面从如何确定“需求信息”、为供应链IOIS确定“需求的信息”和转入信息系统原型三个方面探讨构建供应链IOIS的基本方法。(1)如何确定“需求的信息”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做到确定所需求的信息:应注意跨职能部门、跨企业的信息共享。采用联合应用程序设计集中管理者所需求的信息。允许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进行试验 避免询问错误的问题(2)为供应链IOIS确定“需求的信息”为IOIS确定“需求的信息”,跨企业的JAD使用了几种“结构化会见技术”,包括“企业系统规划 法、关键成功因素法、E/M分析法。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s Planning,BSP)自上而下识别系统,识别企业流程,识别信息;然后自下而上设计系统,以支持系统目标的实现。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通过分析找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围绕这些成功的关键因素确定系统需求,进行系统规划。E/M分析法(Ends/Means Analysis)E/M分析法将重点集中在企业的有效性(做正确的事)和效率(做好这些事)上,并用“需求的信息管理”它。(3)转入信息系统原型 “原型”法的开发过程有如下几个阶段:识别基本需求 初始原型系统的形成 对原型系统进行评价 对原型系统进行改进 原型系统完成 整理原型,提供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财经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