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3《草虫的村落》教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352928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3《草虫的村落》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3《草虫的村落》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专题:3《草虫的村落》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一 单元第 3 课(节) 主备人: 解玮 授课教师: 解玮 课 题 3 草虫的村落课文分析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学情分析这篇关于草虫的文章,学生虽然喜欢,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应在品读课文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亲近自然、观察小虫的生活经历。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3. 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重 点难 点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从中感受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并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教学方法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收集大自然的有关图片、文字。课时安排 2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课前导学微课二维码(请勿超过格子大小)品析欣赏句子的方法一、知识链接:搜集本文作者资料郭枫的资料,了解作者。(郭枫, 著名诗人、作家。)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他常常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他的散文集有很多,如早春花束老家的树海之歌等。论文集有高举民族文学的大旗等。(课件出示)二、自学质疑:1教材自学:(1)熟读课文,能流利的朗读文中的句子,正确认读文中的词语。理解“静谧、漫游、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出来。 (3)读了课文心中还有哪些疑问记录下来。2微课助学:通过课前自学使学生掌握一些阅读课文时品析欣赏句子的方法。课上互学一、评估检测:1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作者。 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进行评价。(1)指导学生把读得不熟的句子读通顺,注意读好草茎、洞穴、散布、 散聚等词语。(2)指名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听写检测课前预习掌握并理解的字词。4指导记忆字形: 谧 巷5学生说说“草虫的村落”指什么?文中写了哪些草虫?二、问题呈现1学生分组交流解决自己课前质疑的问题。 小组内没解决的由组长收集在全班提出进行解决。2教师倾听梳理归纳学生提出题注的问题:(1)课文哪几节写了我的游历?(2)我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哪些场景?三、探究解疑(一)抓住线索、理清结构。1把作者引进这座村落的是什么?课文哪几节写了我的游历?(课件出示)2速读课文29节。(完成任务单上“合作互学”第1题。)(1)思考:这只小虫带我走过了哪些地方?画出表示游历地点的关键词。(森林小丘街巷)(2)读文后交流:作者讲了两个场景: (教师板书)“森林”(第三节)是我游历的第一场景,“小丘”“街巷”(49节)是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游历的第二场景。(3)第2节跟39节有什么关系?(对游历的概述)3文章第一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起)最后一节写什么?(抒发感情,表达自己对草虫村落的依恋)(教师相机板书)(二)理解第一场景。 1指读第三节,听后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你自己的感受。2指导学生抓住“仍”“傲然、左冲右撞、终于”等词体会小虫的勇敢。 3. 我随着这只小虫还看到了什么?(指读句子)教师小结:这是作者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的想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是本文最重要的一个写作特点。(课件出示加深印象)(三)赏词析句,品悟课文。课件出示问题,学生默读49节,边读在相关的句子旁边做上批注。 1思考:作者又做出了哪些想象?哪些句子体现了这次游历的奇异?课件出示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引导学生理解“村子”指什么?“小丘”指什么?“熙熙攘攘”什么意思?(注:完成任务单上“合作互学”第2题。)(2)“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起欢悦地走回洞穴里去。”A.“意味深长”什么意思?B.启发想象:它们对视良久,心里在想什么?后来会说些什么?(3)“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启发想象:黑甲虫看着“庞然大物”为什么会感到好奇?蜥蜴和小甲虫在交流些什么?(4)“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门才能演奏出来的!”A.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 B.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C.你从中体会到这是一群怎样的草虫?(会享受生活)(注:完成合作互学第3题。)(5)“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A.“行色匆匆”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可以感受到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草虫?(勤劳、智慧、会创造生活)B.你能回答末尾作者的疑问吗?2. 文中还有哪些奇妙的想象?(生自由回答,只要符合要求就行。)3这个场景中出现了两个省略号,你能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作者还有哪些想象没有写出来吗?(四)学习最后两节。1学生自由读文,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2找出与“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到西洋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相照应的句子。(文章第一节)(五)总结课文。(课件出示)1、学生讨论:本文与山中访友有哪些相同点?2、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小结:(1)都是散文;(2)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3)都运用了想象和联想的写法;(4)都运用了呼应的写法。(六)、整理反思:(写在任务单上) 1.学生写写学完本课收获。 2.学生反思本课的学习中不足之处。(可以是课文朗读、写字、阅读等)课后练学一、基础巩固:1 看拼音写词语。(详见任务单)2词语填空。(详见任务单)二、拓展阅读。(详见任务单) 一只青蛙正在草丛中慢慢地爬着。当你稍一走近,它就猛地一跳,跳到那(飘漂)着浮萍的池塘里。这一跳,足足有它体长的二十倍距离呢!然后,它以最标准的蛙泳姿势,向对岸游过去。 啊!青蛙真是跳远健将,游泳专家。岂止如此,青蛙喜欢唱歌,又是歌唱家。每到黄昏,住在池塘边的青蛙中,有一只老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然后用震音发出一声短(呜鸣),接着满池塘的青蛙,都亮开了嗓门,跟着唱起来,形成美妙而神(密秘)的大合唱。 青蛙,不仅是歌唱家,还是捕捉害虫的能手,保护农作物的卫士。据统计,一只青蛙每年捕食的害虫约有一万多只。青蛙是有益的动物,怪不得人们对它另眼相看呢。(1)在文章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文字。(2)文章已用“”分成三段,用“_”画出各段的中心句。(3)人们对青蛙另眼相看的原因是:青蛙不仅是跳远健将,歌唱家,还是捕捉害虫的能手。(4)你认为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什么?(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写法)三、课后小练笔: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详见任务单)四、推荐阅读昆虫记。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