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戴望舒,2 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一千多年前,爱国诗人陆游临死因不见王师北定中原,满腔悲愤地写示儿:此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千多年后,爱国诗人戴望舒身陷囹圄,受伤致残,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保持了民族气节。铁窗下,诗人用“残损的手掌”,贴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全部的力量贯注于残掌,一寸一寸地抚摸被侵略者蹂躏的国土。他的心飞出了铁窗,飞到了蒙难的土地,飞到了志士流血的疆场。让我们的目光追随诗人“残损的手掌”,感受他胸中拳拳的爱国之心!,导 入,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3.5-1950.2.28)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因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曾因宣传革命被捕。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42年,是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 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在诗中,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字词注音,锦幛(zhng) 荇藻(xng zo ) 蓬蒿 (png ho) 蝼蚁(lu y) 憔悴 (qio cu) 灰烬(jn) 蘸着(zhn ) 蹂躏(ru ln ) 堤上(d),1、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2、繁荣、旺盛。,3、透到骨头里,比喻程度深。,4、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5、形容精美鲜艳的丝织品。,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判断相应词语,-憔悴,-蓬勃,-彻骨,-蝼蚁,-锦幛,课文朗诵,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整体感知,统领句,我用残损的手掌,,饱尝艰难困苦,摸索这广大的土地;,饱含着对祖国诚挚爱和深深的哀痛,这一角 已变成灰烬,,那一角 只是血和泥;,日本侵略者的“抢光”“杀光”“烧光”,使中国大地上处处废墟。 这两句诗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这一片湖 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 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 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 荇藻和水的微凉;,/,/,家乡春天的景色曾是那么美丽迷人。,视觉,嗅觉,触觉,身临其境,思乡之情,这长白山的雪峰 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 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 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 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 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 没有渔船的苦水,/,/,/,/,/,/,手掌抚过大片国土,苦难的祖国,由北向南,长白山 黄河 江南 岭南 南海,雪峰,水夹泥沙,蓬蒿,荔枝,水,突出了各地区的特征性事物,冷色调 忧郁的,无形的手掌 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 沾了血和灰,手掌 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 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 而蓬勃生春。,诗人的思绪在祖国大地上驰骋,所到之处,都是国土被侵略者践踏的印象。 但终于有一片土地没有被践踏,这就是解放区。,/,/,/,/,/,在那上面,我 用残损的手掌 轻抚, 像 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 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 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 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 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在那里,永恒的 中国,/,/,/,/,/,/,/,比喻 亲切 充满 向往,坚信胜利,充满希望,艺术特色,1、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的主要手法。 诗人在狱中,想像祖国广阔土地好像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虚拟,强烈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情感。,2、对祖国各地的直观式的细节描绘: 堤上的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发出的芬芳,以及长白山的雪峰,夹着泥沙的黄河,岭南的荔枝花等。这一些细节描绘正透露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热爱之情。,3、运用了对比手法。 诗歌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的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探究讨论,1、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明显不同,请找出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我们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