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5892778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 郭德芳 2018.5.16,一、目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文件依据: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2.普通外科I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3.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二、适用范围,1.所有围手术期需要应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病例(、类) 2.特别是I类切口手术和重点手术(二甲标准第7章第3节第(6)条适用的手术与操作),三、内容,(一)手术切口类别及预防用药原则 (二)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原则 (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给药方案 (四)考核指标 (五)考核方法,(一)手术切口类别及预防用药原则,1.清洁手术(类切口) 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 手术医生应准确填写切口分类,(一)手术切口类别及预防用药原则,1.清洁手术(类切口):预防用药指征: (1)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4)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需要使用时医生应在病历中写明前述理由,(一)手术切口类别及预防用药原则,2.清洁-污染手术(类切口): 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如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等。 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一)手术切口类别及预防用药原则,3.污染手术(类切口): 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包括: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新鲜开放性创伤但未经及时扩创;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此类手术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一)手术切口类别及预防用药原则,4.污秽-感染手术(类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 此类不属于预防应用范畴。,(二)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原则,1.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 2.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二)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原则,3.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 预防用药应针对手术路径中可能存在的污染菌: 如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等经皮肤的手术,通常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如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 结肠、直肠和盆腔手术,应选择针对肠道革兰阴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抗菌药物。,(二)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原则,4.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选用克林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选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 5.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者,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二)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原则,6.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严格限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7.不同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见附件2.围术期预防用药.doc 8.侵入性诊疗操作(如介入诊断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建议(见附件3)。,(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给药方案,1.给药方法: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少数为口服给药。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输注时间较长,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择期剖宫产在胎儿娩出(断脐带)后即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2.预防用药维持时间: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抗菌药物。 3.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心脏外科、脑外科、骨关节置换等深部大型手术在手术结束后48-72小时,停止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给药方案,1.给药方法: 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少数为口服给药。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 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输注时间较长,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择期剖宫产在胎儿娩出(断脐带)后即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给药方案,2.预防用药维持时间: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 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抗菌药物。 3.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心脏外科、脑外科、骨关节置换等深部大型手术在手术结束后48-72小时,停止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四)考核指标,1.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例: I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的)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比例30%。 其中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白内障手术、经血管途径介入等手术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有感染危险因素时可预防性使用。 因专业和疾病谱不同,各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例见附件4。,各科使用比例,心内科12 外三科30 外二科15 介入科35 外一科30 眼 科6 外五科50 外六科50 外四科90 全 院30,(四)考核指标,2.各类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品种正确率均应达100%。 3.择期手术预防用药给药方法正确率应达到100%,急诊手术围手术期需要预防用药者,应尽量遵循正确的给药方法。 4.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间 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心脏外科、脑外科、骨关节置换等深部大型手术在手术结束后48-72小时,停止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五)考核方法,院科两级管理: 院级:每季度统计一次 相关部门在院内公示 未达到目标值时,按照医院严格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等文件精神进行处罚。 科级(一级质控):科室自查、反馈、分析、持续改进并记录。,I类切口手术(省厅上报数据),4.关节镜检查术 5.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6.颅内(骨)肿物切除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清洁,无植入物) 7.白内障手术 8.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冠脉造影、球囊扩张、导管内溶栓等) 9.髋关节置换术 10.膝关节置换术 11.肾切除术 12.肾上腺切除术 13.心血管手术(腹主动脉重建、任何血管手术植入人工假体或异物,心脏手术、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4.心脏瓣膜手术,I类切口手术(指导原则中的I类切口),15.脑脊液分流术 16.脊髓手术 17.颌面外科(下颌骨折切开复位或内固定,面部整形术有移植物手术,正颌手术) 18.截骨术 19.骨折内固定术 20.骨折内固定取除术 21.腔隙植骨术 22.脊柱术(应用或不应用植入物、内固定术),重点手术(二甲评审标准),1.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2.甲状腺疾病手术(包括甲状旁腺) 3.乳腺手术(乳腺癌、乳房成形术,有植入物如乳房重建术) 23.半月板摘除术 24.子宫摘除术 25.剖宫产术 26.阑尾切除术,说明,早已按此执行 部分有争议的内容近期会组织院内专家讨论,欢迎提修改意见 考核以正式文件为准,培训要求,需要掌握 1.外科医生 2.麻醉医生 3.介入医生 科内培训按要求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