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5381827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 (2017八下江宁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粗鄙(b)烂漫(mn) 犀利(x) 绽开(zhn)B . 绯红(fi) 粗劣(li)黝黑(yu)解剖(pu)C . 弥补(m)甲胄(zhu) 磨蹭(cng)粗糙(co)D . 诘问(ji)匿名(n)禁锢(g)畸形(q)2. (2分) (2016七上邵阳期末)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俗不可奈煞费苦心名付其实索然无味B . 趾高气扬身名狼籍心有余悸人情事故C . 萍水相缝兴高采烈认劳认怨销声匿迹D . 猝不及防棱角分明司空见惯心血来潮3. (2分) (2016广东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B . 我奢望同学们能安安静静地上晚修,不要随意打扰周围人。C .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D . 眼看冬天来了,奶奶苦心孤诣地缝制着棉拖鞋,希望能给家人一份温暖。4. (2分) (2017八上古田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实现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B . 经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完成了这项任务。C . 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D . 能否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5. (2分)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山雀是顽皮的,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它们跳跃像一群精灵轻移。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A . 选段中运用拟人的手法,用 “撒野”、“呼朋唤友”、“吵闹”,形象地写出了山雀顽皮可爱的特点。B . 选段将山雀们的歌声比喻成“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的,把人“全身淋透”的“音乐雨”,生动地写出了雨势大而急促的特点。C . 选段中运用“它们像”的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们轻捷、活跃、美好的生活情态。D . 选段最后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山雀们因为生长在“这片深山广林”才能快乐自由地歌唱。6. (2分) 下列语句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动作)B . 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动作)C . 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心理)D . 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语言)7. (2分) 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B . 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C . 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D . 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干校六记。8. (2分) 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B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D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9. (2分) 下面一段话,恰当的语序是( )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空气里满是清香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且又是在夏季清森森一片时万顷芦苇。A . B . C . D .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10. (2分) (2015抚顺) 选出对杜甫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 . 试题中的“望”字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诗人观望到“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家人团聚B .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C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战乱中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D . 尾联中写“白头”,而且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并非写实,而是用夸张手法突出自己的苍老之态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11. (8分) (2017八上南和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明月松间照,_。【王维山居秋暝】 (2) 出师未捷身先死,_。【杜甫蜀相】 (3)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景的千古丽句是_,_ (4)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人抒情的过渡句是_,_ (5) 人们常引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来赞颂牺牲自己,培养信任的无私奉献精神。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12. (8分) (2017杭州模拟) 综合性学习。(1) 阅读名著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友情在闪闪发光,为了兄弟之情,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解救了兄弟_;在童年里,外祖母的和蔼可亲让_得到了温暖;从曹雪芹红楼梦里教香菱学诗的_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平易近人的好老师。(2) 阅读三段采访记录,完成下面题目。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打开手机,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进行信息筛选和复制,提高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和驾驭互联网的能力。媒体评论员:智能手机给中小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诱惑。对于那些自制力不强的中小学生来说,这简直就是无可抵挡的诱惑。心理工作者:用发布“最严校规”“手机禁令”、签订保证书、发放传统手机等办法限制学生用手机上网,这些都是徒劳,最关键的是使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变得更紧张,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成长。从这三段采访内容可知,他们谈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假如你被邀发表看法,你会怎么说?为了丰富广大同学课余生活,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缓解学习压力。育才学校特将在2017年5月15日举办一次全校七八年级同学前往杭州西溪湿地的的春游踏青活动。14日之前,要去的同学(自愿)到班主任老师处报名,在15日早上,学校门口集合,穿好校服,带好随身物品,希望同学们能自觉遵守纪律,注意人生安全以及在保护自然环境。请你代学校团委在5月10日当日,拟一则活动通知(注意通知的格式)。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13. (4分) (2017七上惠城期末)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排比。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_,_;_,_。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14. (10分) (2017七下湖州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怎么了呢,父亲老了。(1) 文段划线句对人物用了细节描写,你可以从用词、描写、修辞等方面对句子加以品评。自选角度,完成赏析。(2)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塑造人物时抓住某个细微方面反复地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深刻。请你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仿照上文细节描写的写法,写一个表现人物喜悦、悲伤、沉思等片段,不少于100字。(至少运用两种描写手法)15. (17分) (2016义乌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关于经典的主题阅读【经典渐行渐远】有人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在这个“快餐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现代人已经无暇顾及经典,如果不把经典改头换面包装得面目全非,是不会有人要看的,于是乎“三国”被水煮,“西游”被大话,经典阅读已渐行渐远。那么置身于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置身于物欲横流、奢华浮躁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读书吗?我是指经典阅读,现在还有它的价值吗?说到这个问题,有人可能会不屑地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看那些书,真是老土”。仿佛阅读经典,那是遥远的事情,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格格不入了。当前,整个人类正在被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风暴所席卷,这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因其全新的传播方式、巨大的信息量和时效优势,对现代人的生活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影响和渗透,对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专家观点】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认为:读书或者阅读一些经典著作对人们思维的系统性和语言表达方面有很多的好处,依赖网络快速浏览或仅看画面反而起反作用,从而导致表达困难。卡尔维诺说过:“一部经典作品的文本起到一部经典作品的作用,即是说,他与读者建立一种个人关系读者会融入个人的生命体验和主题情感,构筑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从而培养审美鉴赏力。”杨叔子院士说:“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阅读经典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人民日报评论】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2015年3月19日人民日报节选 )(1) 根据“人民日报评论”,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A . 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B . 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C . 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以为通过网络上“海量”阐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D . 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 请结合材料分析经典在今天渐行渐远的原因。(3) 结合材料,说说为何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4) 请结合你的经典阅读体验,谈谈对【专家观点】中的画线句的理解。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6. (2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言默戒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或旦而不鸣皆足取祸也(2) 用“ / ”给下面句子断三处。未 可 言 而 言 与 可 言 而 不 言 皆 足 取 祸 也 故 书 之 以 为 言 默 戒。(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4) 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用原文回答)(5) 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7. (5分) 写作。请以“原来是这样”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10-1、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11-1、11-2、11-3、11-4、11-5、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12-1、12-2、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13-1、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14-1、14-2、15-1、15-2、15-3、15-4、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6-1、16-2、16-3、16-4、16-5、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