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3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9889652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2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3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3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3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数学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晓燕陈晓燕基本思路 比较:修订教材与实验教材比较 比较中寻找:变与不变之处 变化的原因、意义;变化的启示;教学处理 课标、教师教学用书、教材三结合总体感觉 体系更完善、逻辑结构更合理;混合运算、有余数除法编排的调整;各单元编排细节上的变化;解决问题教学遵循修订教材一贯的编排特点 各单元、各领域均编排独立的解决问题例题(第1单元除外);让学生经历和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渗透和引导(操作、画图、对比等);重视反思和检验,特别是检验方法的指导。总体感觉 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阅读及理解 思路更加清晰;重、难点更明显和突出 练习编排更合理 量有所增加 针对性更强 更重视学生数学思维、学习方法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更具开放性。二下教材具体分析1.保留“二、四、五、六、十”五个单元。2.删除“一、七”单元【解决问题、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增加“有余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4.“综合与实践”两个变一个。5.调整:“统计”改为“数据收集与整理”、“图形与变换”改为“图形的运动(一)”、“找规律”改为“数学广角推理”。一、内容变动一、内容变动一、内容变动一、内容变动1 1.降低了难度(第一、三单元)降低了难度(第一、三单元)u统计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统计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整理数据的方法。u只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只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 旋转现象。旋转现象。一、内容变动一、内容变动2 2.完善结构体系(第五、六单元)完善结构体系(第五、六单元)u及时安排混合运算单元。及时安排混合运算单元。u将将“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移至二下。移至二下。二、编排特点二、编排特点1.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二、编排特点二、编排特点2.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u在在“整理和复习整理和复习”中,给出整理的线索,中,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u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沟通。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沟通。3.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4.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5.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u针对性练习。针对性练习。u带着练的内容。带着练的内容。u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6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三、各单元教材分析三、各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内容u收集数据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方法u记录数据的方法记录数据的方法u统计表统计表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实验教材(第八单元)二、编写特点 1.1.依据课标,重新编排。依据课标,重新编排。u 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分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分析、解释、表述等活动。析、解释、表述等活动。u 统计的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统计的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u 课标(课标(20112011),第一学段: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第一学段: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方式(文字、图画、表格)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u 第一次正式教学统计。教学侧重点:经历统计的全过程第一次正式教学统计。教学侧重点: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收集收集数据(调查的方法)、数据(调查的方法)、记录数据、呈现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记录数据、呈现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表),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二、编写特点v体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v体现统计的作用。2.2.内容的选择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内容的选择紧密结合学生实际。v 解决问题的角度引解决问题的角度引入入v 解决的方法调查(统计)v 抽样的思想v 统计表v 分析数据例1: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三、具体编排v 解决问题的角度引解决问题的角度引入入v 解决的方法投票(统计)v 记录数据的方法画正字v 分析数据例2:学习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v 体现了统计的体现了统计的 必要性。必要性。v体现了统计的体现了统计的 作用。作用。练习一四、建议与说明1.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感受统计的价值和意义。(例题和练习都要注重)2.重视数据分析,让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信息。3.例1的统计表应呈现真实的、调查得来的数据。4.例2的情境可以根据实际进行更换,但要把握其承载的数学知识的本质。5.练习中可以给学生提供自己设计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机会。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教学内容1.1.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初步认识2.2.用用26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乘法口诀求商平均分平均分表内除法表内除法(一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初步认识2.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乘法口诀求商除法含义除法含义解解决决问问题题平均分平均分平均分平均分平均分平均分除法含义除法含义平均分平均分除法含义除法含义平均分平均分除法含义除法含义平均分平均分除法含义除法含义平均分平均分除法含义除法含义平均分平均分3.3.重新编排解决问题的内容。重新编排解决问题的内容。二、编写特点1.1.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v 在对比与活动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在对比与活动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v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v 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2.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求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求商 的方法。的方法。主题图:细节上的变化三、具体编排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例1-例3)u突出“平均分”的含义的理解和巩固;u重视“分”的过程、方法及结果的呈现和表达;u用多种方法(分、画、圈、连线等),通过操作得到分的结果,而不是计算;u注重渗透与乘法的关系。三、具体编排除法的初步认识在对比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注重平均分结果的表达平均分两种情况之一:均分(分配)两种情况之一:均分(分配)既重既重“分分”的过的过程与方法,又突程与方法,又突出出“分分”的结果的结果画线的方法画线的方法?怎样表达?怎样表达“分分”的过程的过程平均分两种情况之二:包含(商除)两种情况之二:包含(商除)既重既重“分分”的过的过程与方法,又突程与方法,又突出出“分分”的结果的结果第第2 2题:圈一圈题:圈一圈平均分丰富、有趣的素材丰富、有趣的素材动手分、画线、圈动手分、画线、圈开放性开放性P12表述上的变化表述上的变化除法重在分重在分渗透包含几个几渗透包含几个几例5: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重视完重视完整的数整的数学表达学表达乘除法之乘除法之间关系的间关系的渗透渗透四、建议与说明(第一小节)1.充分发挥小棒及其他学具的作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巩固“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2.重视平均分结果的完整表述,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被除数被除数1212探索求商的方法探索求商的方法连加连加连减连减图图示示用乘法口诀求商用乘法口诀求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多样化;方法多样化;学生自主选择学生自主选择被除数被除数3636用乘法口诀求商用乘法口诀求商情境更直观情境更直观重在求商方法重在求商方法渗透一个乘法算式可以求渗透一个乘法算式可以求两个除法算式的商以及乘两个除法算式的商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之间的关系渗透:找规律(同数相除、一个数除以渗透:找规律(同数相除、一个数除以1 1)解决问题将实验版教材两个例题(例3、例4)合并。解决问题用对比的方式,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和理解1.1.增加对比,在比较中明确运算意义;增加对比,在比较中明确运算意义;2.2.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混合编排,体现根据运算意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混合编排,体现根据运算意义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义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u 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 u 认识平移和旋转认识平移和旋转u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图形的运动(一)图形的运动(一)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旋转旋转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平移平移二、编写特点1.将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移至二年级上册。2.从典型素材引入(情境感知),在活动 中理解。3.根据课标要求,降低难度。三、具体编排二上二上实物实物对称现象对称现象图形图形对称轴对称轴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二下二下实物实物图形图形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判断)(判断)平移现象平移现象二下二下实物实物图形图形点的旋转点的旋转(直观感知)(直观感知)旋转现象旋转现象?解决问题1.必要的方法的指导;2.关注实践操作过程,让学生在尝试中反思、调整;?四、建议与说明1.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重视操作;2.操作活动与数学思考相结合;3.操作和思考有难度之处,加强指导;4.准确把握教学要求:(1)直观认识(能辨认轴对称图形;能辨认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辨认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现象)(2)不要求画对称轴(3)不要求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4)不要求在方格纸上判断图形平移几格。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一、教学内容1.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2.解决问题。表内除法(二)表内除法(二)用用7 7、8 8、9 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二、编写特点1.1.注重让学生经历用注重让学生经历用7 79 9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求商的过程。求商的过程。v 注重知识的迁移。v 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2.2.借助矩形模型帮助学生感受乘除法之借助矩形模型帮助学生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间的关系。3 3.重新编排解决问题的内容重新编排解决问题的内容。求一个数是另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个数的几倍乘、除两步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算解决问题二下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沟通联系,促使迁移形成“用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认识结构。三、具体编排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数量的关系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分析法四、建议与说明1.注重利用知识(方法)的迁移,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第二单元 注重学习方法的积累);2.留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交流中充分展示思维过程。3.准确把握口算教学要求,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训练,注重提高口算训练的实效性(教师用书P91);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u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u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教材:四下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二下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混合运算混合运算运算顺序运算顺序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二、编写特点1.1.注重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已有的知识基础。v 体现整理性。v 体现知识的迁移。2.2.适当与解决问题分开。适当与解决问题分开。在情境中回忆递等式综合算式扩展到乘除混合运算总结数学规定(不用学生探索,直接给出)适当补充连乘、连加、连减三、具体编排明确规定唤起经验(乘加、小括号)情境引入扩展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没有情境,直接回忆P50 第第5题题?用图示表示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画图:不要求学生画严格规范的线段图,但注意比例要适当)体验过程,了体验过程,了解步骤解步骤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中间问题先列分步式,再列综合算式,写单位名称,口答。回顾,突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巩固,中间问题不同,方法不同需两步解决的各种问题(含两级)需两步解决的各种问题(含两级)四、建议与说明 注意规范递等式的书写;加强提中间问题的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要求学生写名数和答数(教材要求“口答”)从本单元开始,原则上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解决问题”的内容,但允许个别学生逐步达到目标。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u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有余数除法的计算u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余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除法竖式除法竖式试商试商二、编写特点1.1.体系更为合理。体系更为合理。v由三下移至二下。v注重操作,通过直观促进学生的理解v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2.2.针对难点增加试商例题。针对难点增加试商例题。3.3.重编解决问题。重编解决问题。实验教材 三上重新设计主题图,便于在课堂上进行操作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三、具体编排在操作、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的含义在操作中理解求商操作关系巩固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竖式和横式的对比;有余数除法竖式与表内除法竖式的对比;结合操作活动一步步理解竖式的含义及各部分名称试商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学的难点;把握两个关键点:找到最接近被除数的积;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针对性的练习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法进一法解决问题等余问题四、建议与说明 读懂教材,把握好每个例题的教学目标;将操作、口算、竖式等相互结合,实施有来有回的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教学用书P140 例1-例3均是通过操作活动得到分的结果(商和余数),例4开始正式教学通过计算得到结果。试商的教学,本单元学习时,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准确,不强调又对又快。例6的教学,难度较大,多借助操作活动,用不同的表征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余数与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与实践 小小设计师 1.1.结合图案的设计,感受轴对称图形、图形结合图案的设计,感受轴对称图形、图形 的平移和旋转。的平移和旋转。2.2.培养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3.3.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创造美。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创造美。建议与说明建议与说明:1.1.切忌上成手工课:没数学味。切忌上成手工课:没数学味。2.2.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确要求、作好计划、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确要求、作好计划、通过操作解决问题、组织好交流通过操作解决问题、组织好交流3.3.可提供一定数量的素材,与表内除法等结合可提供一定数量的素材,与表内除法等结合 在一起进行;或者让学生进行想象等。在一起进行;或者让学生进行想象等。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u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u口算加、减法口算加、减法u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千以内数的认识认识解决问解决问题题万以内数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认识口口算算例例7 7 例例8 8 例例9 9 例例1010例例11 11 例例1212例例1313数感、认识一千数数、认识“千”数的组成、读写用算盘记数千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数数、数的组成数数、认识数数、认识“万万”整理数位顺序表整理数位顺序表读数并总结读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写数并总结写法比大小近似数v优化了编排结构优化了编排结构v非常重视数感的培养非常重视数感的培养v借助多种模型,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学借助多种模型,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生理解数的意义v注重估算的教学注重估算的教学 整个估算教学的起点整个估算教学的起点 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角度引入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角度引入二、编写特点培养数感三、具体编排认识计数单位“千”突破数数难点点子图小棒计数器数数、组成、读写数突出数感突出计数的本质用计数单位数培养数感直观1000认识算盘用算盘记数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会算盘直观形象、体现数位特征的特点;进一步了解“位值制”;适当介绍拨珠的方法。新增整理数位顺序表用计数单位数 数的组成重视方法的总结重视方法的总结实验教材丰富的素材重视方法的表述和总结对比数线整千数的整十、整百解决问题估算第八单元克和千克一、教学内容u 认识克和千克认识克和千克u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认识克及测量工具认识克及测量工具认识千克及测量工具认识千克及测量工具克和千克二、编写特点v加强估计能力的培养加强估计能力的培养v注重度量意识的渗透注重度量意识的渗透v增加相关背景知识增加相关背景知识引入:掂量重量课前调查实验教材认识“克”测量工具估计测量工具认识“千克”感知感知1kg1kg丰富相关经验丰富相关经验解决问题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一、教学内容u 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推理二、编写特点v在活动中感受推理过程在活动中感受推理过程v将推理教学置于解决简单问题的将推理教学置于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既让学生体会推理的作用过程中,既让学生体会推理的作用,又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又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原实验教材原实验教材二上第八单二上第八单元元 例例2 2新增:数独新增:数独教学建议:把握重点,落实好教学目标理解并体验逻辑推理的含义能用一定的方式(列表、连线等)辅助推理有条理地表述自己推理的过程;把握教学的度用简单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是本单元的难点。要求学生表述清楚自己的推理过程即可。相关说明 计算速度的要求:单元结束时期末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表内除法6%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认真研读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教材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