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耻,博学于文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7100366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己有耻,博学于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行己有耻,博学于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行己有耻,博学于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己有耻博学于文师德不是理论问题, 而是实践问题。 本次征文“以典型事迹为题材”而不是写空泛的师德论文, 很恰当。 但如此一来, 我未免不适合写。原因无他,从教三十余年,经历的事做过的事虽然很多,却乏善可陈, “典型事迹”无从谈起。而“其他人和团体”的“典型事迹,”在媒体宣传上倒多有所闻, 可具体到本校范围则限于交游眼界,不甚了了。无奈任务在身,也只好勉为其难,谈一谈个人的认识做法,不合要求在所难免。谈及师德,大多以“热爱”为其核心,即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 仅此一端, 本人就有不小差距。 虽然教师职业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托起明天的希望”等诸多溢美之词,不过,三百六十行,哪一行说起来不是光辉无比不可替代。不是说教师不重要,而是说别自视过高。本人之所以从教且一干三十多年,皆因身为师范生,计划分配只能当老师。此后虽然有机会可以进机关或当初个人很喜欢的新闻单位,但最终没有改换门庭。当年没改行,不敢大言不惭地说热爱教师职业,而只是感觉教师职业适合自己的个性志趣,再加上懒惰、惯性不想改变,至于自己是否适合作教师,则另当别论。说到爱学生,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学生脾性相投接触较多,自然关心多一些;有一些接触较少,关注也就少些。但问心无愧的是,对所有学生都保持尊重理解。我认为,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比爱更重要,至少对大学生是这样。也有人谈师德强调奉献牺牲精神,这当然值得肯定。但陶行知所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近乎圣人境界,我辈俗人仰止无穷,却很难做到。至于人们常说的蜡烛人梯春蚕等等,让人感觉有些凄苦惨淡,个人从教多年,其间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总体是愉快的,并不认同这类比喻。师范类学校普遍挂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类条幅,可1以说,这八个字已将师德概括清楚,之所以反复研究强调,大概是由于中国文化的至高境界,并不是一种学术境界,而是一种道德境界,作为传承文明教人育人的教师,一直被赋予一种道德上的高端要求。 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做到, 而不是不明确。师德是知易行难的,需要行胜于言躬身践行, “顾力行何如耳”。我们看一所大学的师德师风如何,不是看它有多少标语条幅,也不是看它开了多少研讨会搞了多少活动,而要看其师生的面貌表情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看这个学校的师生怎么学习如何生活这些细节。蜕化为口头禅的抽象师德,没有任何意义。本文题为“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一是基于上面关于师德的一些看法,一是着眼于当下的社会状况,同时也是个人教学的努力方向。当年顾炎武从论语中拈出“行己有耻” “博学于文”两句标举为做人治学的两大宗旨,也可作为我们今天立身行事治学为师之道。所谓“行己有耻”属于道德范畴, “博学于文”属于能力范畴。中国向来有“经师”“人师”之分,而且认为经师易作人师难为。实则二者应该是统一的, “行己有耻“”博学于文”包含了言教与身教,经师与人师的全面要求。顾炎武说:“无耻则无所不为”,置身于利来利往充满诱惑的现实社会,从教者更要有临深履薄的敬慎态度,恪尽职责恪守本分,有所为有所不为。潘光旦的“从游论”把师生关系比作大鱼和小鱼,大鱼带着小鱼游,生动地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在于潜移默化的熏陶濡染以身示范,云行雨施不着痕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言之教往往更有效率。如果一位教师课上大谈理想道德无私奉献,课下却斤斤计较物质功利;人前满嘴淡泊名利,人后则汲汲于奔走钻营,如此言行不一,即便大道理讲得天花乱坠,作用可想而知。严复说:始于作伪,终于无耻。这样的老师培养出的可能正是钱理群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又或者一位教师以怪诞暴戾为个性,2以出语粗鄙为时尚,以尖酸刻薄为深刻,以粗暴乖张为直率,如此等等,学生所受影响如何自不待言。至于那些以教索贿以教谋色,教与学形同交易,斯文丧尽者实在不值一论。正是鉴于师德的实践性与示范性,个人在教学辅导中,比较注意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学生以诚相待,以真面目真性情示人。我认为教师要本色一些,不要刻意把自己装扮美化为圣人完人通人,不要试图扮演牺牲奉献的殉道者,这样的教师往往虚伪可笑。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一个戴着面具表演的教师, 很难想象可以教出“真人”。其二,身为现代教师, 要有民主的风度, 理性平和的态度, 尊重包容的气度。尤其对和你观点意见不同,质疑你的言行,甚至“目中无人”的学生,更应如此。其三,自我定位应该“经师” “人师”并重。目前教书与育人两分的现象比较普遍。赫尔巴特强调“教学的教育性”,也就是说教学是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的统一。本人长期承担写作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写作的特点,尽力做到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思想教育审美体验兼施并举。如作文训练中,自由写作多而命题作文少,限定文体限定题材范围多限定主题少,以期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所涉及的诸如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科学与人文、流行与经典等广泛问题,使学生对社会对环境对历史文化有较为连贯系统的思考与领悟。演讲点评、作文总结、作文评语竭力避免说教训诫,坚持尊重理解学生在个体生命体验基础上的多元视角,多元价值判断和审美关照,而不是以自见自是为标准。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民主、理性平和、持正宽容的现代人格。其四,既要诲人不倦,又要避免好为人师。身为高校教师,往往是学而不厌易,诲人不倦难。因为我们从事的专业往往是个人兴趣所在,积久成习,读书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状态。但教学辅导答疑解惑时,面对“目中无人”“昏昏欲睡”的学生,3面对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询问,尤其有的学生几次解答还是不理解不清楚,可能就不胜其烦,失去耐心,而这种情况恰恰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尊。因此,个人特别注意教学辅导答疑解惑时的心态调整。 虽然讲课水平有限, 但自认每一节课,每一次辅导答疑, 都用心尽力, 没有敷衍塞责应付了事。 此外,每年的晨笛文学、山鹰文学大奖赛、榕城高校十佳写手等文学活动,本人都要看大量学生作品,精心撰写评语,点评参赛作品。虽然深知个人的文学修养审美能力有限,但还是倾力参加。今年初, 担任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征文我校参赛学生的指导教师, 对每篇文章都反复阅读,认真指导乃至修改,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其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比喻不学无术的教师为无雨之云,无源之水,无光之灯。一个人即便是道德模范,如果缺乏相应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也不可能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扩大知识领域,走在学术前沿。个人虽然先天禀赋不佳后天努力不够,学术水平有限,但是结合教学,一直努力提高自己,注意视野的开阔和知识更新。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与教研室同仁共同完成了我校教改立项,基本形成了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写作教学训练体系。上面一些散乱粗浅的看法做法,实在不值方家一哂。不是本人行出于众, 学高于人而在此大谈师德, 而是秉持“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的精神, 对学高身正有耻无愧境界的期许与追求。身不能至,心向往之。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