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高峰》教案设计(裴志颖)

上传人:xu****iu 文档编号:143648914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勇攀高峰》教案设计(裴志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勇攀高峰》教案设计(裴志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勇攀高峰》教案设计(裴志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小学语文勇攀高峰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中学 高中2、教材版本:教科版六年级下册3、学科:语文4、课时:2课时5、课前准备:请学生在课前收集中国乒乓球与邓亚萍的相关资料,并互相交流。教师准备邓亚萍比赛的录像资料。二、教学课题(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能力目标: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明星事迹表现体育精神的主旨的表达方法。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邓亚萍自强不息、敢打敢拼的可贵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体会邓亚萍在乒乓球事业的成长历程。教学难点:学习用典型事件表现主人公的风采与品格的写作方法;理解“邓亚萍已成为一种精神,那是一种体育精神,一种奥运精神,一种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的深刻含义。三、教材分析本课的主人公是邓亚萍,课文通过典型的事例,记叙了邓亚萍在成长历程。赞颂了她面对挫折不气馁,勇于克服困难,在体育事业上顽强拼搏、刻苦训练勇于攀登体育高峰的精神。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作参考,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利用百度视频让学生感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四、教学方法读中感悟,学生自主探究。1、本课师生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通过上网,查阅图书等多种方法,收集有关体育赛事的资料,特别是奥运会的资料,唤起学生对体育明星的关注和热情,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2、本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读懂,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叙述的顺序。3、要把朗读作为重要的过程与手段,要运用各种不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邓亚萍的体育风采,表达自己对邓亚萍的敬佩和赞美。通过课题研究,推动新课程实施,开发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本课题的研究将从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个方面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展开,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方式转变问题。如何使教师转变角色,转变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提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这一观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主练习和实践能力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努力形成有效的教与学的模式。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能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得以提升,对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办学整体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1观看邓亚萍在第26届奥运会上参加比赛的相关视频,唤起学生对体育以及体育明星的关注和热情,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百度视频 】 二、整体感知,梳理全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清自然段序号,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文情况。3默读,边读边思考:(1)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邓亚萍遇到了哪些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邓亚萍是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4简单汇报读书收获。预设:(1)被河南省队认为没有发展前途,送回家;在全国青年乒乓球赛上遭到惨败;以必胜的信心,勤奋刻苦地训练;邓亚萍成功了,从第十一届亚运会后,她多次取得世界冠军;在1996年被评为世界十佳运动员。(2)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三、抓住重点,细读体会(一)理解感悟两次受挫。1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想,要简单概括地说,这部分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两次受挫。)2.指名说说邓亚萍这两次受挫的经历。在学生发言时,注意引导学生把内容说清楚,如果能运用上“晴天霹雳、撕心裂肺、毅然、陶醉”等词语更好。3练习朗读邓亚萍每次受挫后的表现,深入体会她当时的心情。过渡:挫折,可以把弱者击倒,却能让强者更强。这两次挫折经历,不但没有击垮邓亚萍,反而让她更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向上攀登的勇气和信心。(二)理解感悟以必胜的信心,勤奋刻苦地训练。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经过两次挫折,邓亚萍悟出了什么道理?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出示:“身体上没有优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没有优势,精神优势是推动事业成功的动力”,学生朗读。读后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小结:邓亚萍在挫折中,体会出了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重要的是要有坚强的精神支柱,精神上的优势是推动事业成功的动力。2.初次理解文题。(1)结合邓亚萍给父母的信,说说你对文题“勇攀高峰”的理解。(2)指导有感情朗读邓亚萍给父母的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越、越、如果、就、永远”,感悟邓亚萍果敢、坚强的性格。过渡:攀登高峰的历程是艰苦的,充满磨难的。在训练中,邓亚萍向一个个极限挑战,她要用百倍的努力去抚平人生道路上的伤痛。3.自由读第4自然段,读后说说从哪看出邓亚萍训练刻苦。在列举文中邓亚萍刻苦训练的事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4练习有感情朗读3、4自然段。(三)理解感悟邓亚萍赛场立功。1默读58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讲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归纳,教师板书:赛场立功。2在第11届亚运会上,邓亚萍是怎样表现的?谁能具体说说?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概括并板书:危机关头上场、关键时刻立功.【百度视频】 htt危机关头方显英雄本色。她时而正手拉、拨、扣,时而反手推、挤、弹,关键时刻毫不手软。最终,她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自信,力挽狂澜,为中国女队立下了汗马功劳。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拉、拨、扣、推、挤、弹”等表示动作的词语要读得短而有力,抓住“力挽狂澜、汗马功劳”,读出气势。四、回顾全文、总结写法文章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了邓亚萍永不服输、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百度图片】http:/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2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3.小练笔:写写课文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事?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回顾全文【百度搜索】http:/二、细读品味,理解内涵品读第913自然段。1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板书:风采品格。2为什么对手一旦发现中国教练打出的是“邓亚萍牌”,便士气锐减,先从精神上败下阵去?预设答案:因为她意志顽强、坚定自信;关键时刻毫不手软;赛场上她沉着冷静;她有绝活儿,技术精湛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邓亚萍已成为一种精神,那是一种体育精神,一种奥运精神,那是一种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这句话的理解。预设答案:那是面对挫折不服输的精神;苦练技艺,向更高目标迈进的精神;在赛场上敢打硬仗,充满自信的精神4.在1996年世界十佳运动员中,邓亚萍是唯一的中国运动员。这个“佳”既要有极佳的运动成绩,又要有极佳的风采和品格,合起来就是极佳的精神。从这里我们仅仅只看到了邓亚萍不怕挫折、不愿服输的精神吗?还能体会到什么?预设答案:面对挫折,她会冷静反思;她会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用辛勤的汗水实现了理想;她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她有顽强拼搏、绝不服输的品质;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5.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被邓亚萍的精神所感染,请你再读全文,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一填: 在食堂师傅的眼里,邓亚萍是-的人。在教练眼里,邓亚萍是-的人。 在中国人的眼里,邓亚萍是-的人。在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眼里,邓亚萍是-的人。在世界人民的眼里,邓亚萍已经成为-的中国精神。6.小结。一个不善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的人,是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的。正因为邓亚萍在遭受挫折以后,冷静反思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她才找到新的人生目标,才有了后来的巨大成功。这正是一个优秀运动员所应该具备的品质。三、拓展练习,各抒己见说说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怎样做?四、回扣课题,领悟写法1再次理解文题。请学生再次浏览全文,想一想文题的含义。 2作者为了表现邓亚萍的精神品质,写活这个人,在选择材料和详略处理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3小结。列举典型事件,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表现邓亚萍的风采与品格。在叙事的过程中巧妙地穿插小段议论,鲜明地突出了主题。我们也要学会这种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提高文章的感染力。 五、迁移练习. 1.识字练习,连写课后11个生字。 2.背诵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百度图片】 id 课外阅读邓亚萍的其他故事。 板书设计: 勇攀高峰 两次受挫 绝不服输 刻苦训练 风采 品格 赛场立功 顽强拼搏 七、课后反思。1、本节课教学重要是可以抓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紧紧抓住“你觉得邓亚萍是个怎样的运动员”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细读体会。可以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寻找答案。邓亚萍是个怎样的运动员?让学生知道邓亚萍是一个不怕挫折、不愿服输、意志坚强、充满自信的人。这一点学生容易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列举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从事件的现象深入挖掘本质。如课文第1自然段写邓亚萍在遭受两次沉重打击后的决心;第4自然段写邓亚萍为练就“绝活儿”苦练的几件事;在11届亚运会上力挽狂澜的事等。 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体会他人对邓亚萍的评价与认识。可以启发学生:在他人眼里,邓亚萍是一个怎样的运动员?注意抓住几种人眼里的邓亚萍通过这两个环节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2、本节课能够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从而也 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绝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展示加之学生朗读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又诉诸视觉,较好地发挥了媒体作用,提高了课堂绩效。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将细节描写放大,让细节的处理在可观、可感条件下进行,实质就是在经历中感受、在开放中生成,有审美共振,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教师的情感铺垫好,方法生成自然,为学生做好了情感、心理、方法上的准备。因此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七、教师个人介绍省份:黑龙江省 学校:汤原县竹帘中心小学 姓名:裴志颖pzy2012xh通讯地址:黑龙江省汤原县竹帘中心小学 裴志颖,女,2000年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参加工作至今约二十余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学上善于钻研,敢于创新;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在2011年佳木斯市小学“百家讲堂”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并被评为市级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在2010年撰写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获省级的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