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数学课程细目

上传人:zhu****ng 文档编号:14306596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数学课程细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级数学课程细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级数学课程细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学科课程横向细目表一年级数学学科课程横向细目表(一年级)一、课程细目综述本课程细目适用于一年级数学教学,编写时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课程细目主要分为“学习领域”“课标要求”“课时要求”“教学建议”四个子栏目对教学应该完成的任务进行了阐述.其中课标要求选自课程标准,课时要求中的内容主要依据教科书中设计的内容,而教学建议是依据以往个人教学经验、学生认知基础水平和其它版本教材而写.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本课程细目采取了分学年、学期不同时段撰写,便于教师教学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纲目.二、课程细目数学学科课程细目(一年级)第一部分 一年级上册领域课标要求课时内容结果目标等级过程目标等级教与学建议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探索数与代数数数1. 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2. 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数.教学时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一个对一个地数,渗透按方位有序地数.对好的数物方法要及时表扬.数与代数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4. 能够借助具体物体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认、读、写10以内各数,掌握各数的组成;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表示外,还可以用语言描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几十几减几十(十位相同),几十几减几(个位相同)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几十几减几十,几十几减几的算法. 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几十几减几十、几十几减几的算理. 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经历独立探索算法的过程,最后组织交流,梳理算法. 数与代数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7.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8.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9.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不进位)的算理. 在探究计算方法时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或计数器拨一拨. 给孩子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经历独立探索算法的过程,借助学具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计数单位相加的道理,突出算理的教学.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 教学时要把计算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突出对算式意义的理解. 在探究计算方法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借助学具经历独立探索算法的过程. 突出算理的教学. 比多比少问题的解决;重点: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不退位)、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和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两位数减整十数(不退位)、一位数(不退位)的算理.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利用学具摆一摆. 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索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在学生独立尝试后再组织交流.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不退位);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退1当10”的算理. 教学时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在学生经历了独立探索算法的过程后再组织交流,探究算法. 结合学具让学生理解退位的道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把动手操作和抽象算理有机结合起来. 数与代数人民币的认识10.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人民币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提示:1.元是人民不的基本单位. 2.1元=100分. 3.辨别人民币面值的方法:先看数值,再结合数值后面的人民币单位. 人民币的分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重点:会进行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难点: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方法. 提示:人民币计算时,要相同单位上的数相加减. 单位不相同时,要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数与代数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1.能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1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18.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1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时要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结合起来. 在探究算法时,要提示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然后交流总结方法. 在列竖式时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计算时有的学生先从十位加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待学到进位加法时再让学生体会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时要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结合起来. 在探究算法时,要提示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然后交流总结方法. 在列竖式时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时要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结合起来. 在探究算法时,要提示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然后交流总结方法. 交流结束,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个位满10向十位进1,都是相同数位的数才可以相加.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时要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结合起来. 在探究算法时,要提示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重点让学生明白把1捆小棒拆成10根小棒的原因和道理所在. 借助计数器拨一拨,让学生明白只有相同数位才能相减,然后交流总结方法. 在列竖式时,教师还要适时引导总结“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重点:掌握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将两个竖式连写的算理. 提示:1.连加时,可以先算能凑成整十数的,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2. 竖式计算连减时,要注意退位问题. 本信息窗信息相对较多,建议教学时,学生找到信息,老师以课堂教学合作者的身份提出问题. 列出算式时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认识图形14.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知道它们的名称. 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体会“形”与“体”间的联系. 教学时,要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完成对新知的构建. 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感知面与体的关系. 图形与几何第八单元厘米、 米的认识15.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16.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17.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认识长度单位;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正确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 难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第一个红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问题“这是怎么回事”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交流,然后通过了解学生了解到的尺子的知识认识厘米,再借助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感知1厘米的长度. 教学第二个红点时教师可以先演示说明1拃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估计自己1拃的长度,再独立的测量. 最后可以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方法进行测量. 另外,可以让学生试着用拃长估测身边物体的长度,培养他们的估测能力. 认识线段时通过直观感知,体验线段的特征. 渗透估测;用厘米测量;()认识线段认识长度单位米;重点:认识米,知道米和厘米的关系. 难点:建立1米的直观表象. 教学时在认识1米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1米长还是100厘米长,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米和厘米的关系统计与概率统计18.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19.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20.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 收集数据;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难点:对统计整理的结果进行有序的观察以及有调理的思考. 教学时,要结合具体情境,让孩子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通过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综合与实践2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2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2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趣味拼摆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由火柴棒、回形针等材料拼出的图案,激发学生拼摆的欲望,然后学生自由拼摆完成后组织交流评价,后可以根据评价再创造,如果课上时间不够,可以放到课后进行我们身上的“小尺子”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建议在活动开始之前师生共同讨论需要做的准备,活动开展的步骤、方法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给孩子提供自己学、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机会。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活动后要注重反思,深化综合实践的活动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