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8 单元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282873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8 单元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8 单元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8 单元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1.内环境的成分:营养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等),代谢废物(氨、尿素等),气体(O2、CO2),其他物质(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等)。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内环境的稳态指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组织水肿是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如血浆蛋白减少(长期营养不良、过敏反应、肾小球透性增大),毛细淋巴管受阻,代谢产物积累都会导致组织液增多从而造成组织水肿。 4.完成反射的两个条件:一是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二是适宜的刺激。,5.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根据是否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6.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导,是由突触的结构决定的。 7.兴奋在神经元间传导的单向性:即只能由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导。 8.信号转换:突触前膜处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处为化学信号电信号。,9.神经递质有兴奋类和抑制类两种,当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会立即被酶分解,否则,将引起持续兴奋或抑制。 10.脊椎动物激素调节有三个特点:一是微量和高效;二是通过体液运输;三是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1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包括垂体与下丘脑细胞。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是肝脏。 12.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13.冷觉、温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和内脏器官黏膜上,冷觉与温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而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平衡是由于产热与散热相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促进产热方面具有 协同作用。,14.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水盐平衡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15.血糖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其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之间是拮抗作用,二者比例的动态平衡使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保持较小幅度的波动。例如,进食后血糖升高,使胰岛素分泌增多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血糖水平趋于回落;但胰岛素分泌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使后者快速发挥相反的升血糖作用,以保证血糖不会无限制地降低。反之亦然。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作用。 16.糖尿病患者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尿、多饮及身体消瘦、体重减轻等症状,型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17.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免疫器官主要有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主要指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18.人体免疫的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并且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中,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吞噬细胞。 19.记忆细胞寿命长,能“记住”入侵的抗原。二次免疫反应快,产生抗体多。 20.艾滋病病毒(HIV)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细胞免疫和部分体液免疫。,21.生长素的发现历程: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当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在尖端可以产生一种影响传递到下面的伸长区,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胚芽鞘的下部分布不均,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22.生长素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属于极性运输,也是主动运输。 2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24.茎的负向重力性、根的向重力性原因分析: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茎背地生长(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根向地生长(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 25.赤霉素的合成部位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作用是促进茎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细胞分裂素除促进细胞分裂外,还能延缓叶片衰老。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1.不能正确判定反射弧受损部位 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受损,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此类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损:由于神经冲动不能传到脊髓和大脑皮层,无感觉,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 (2)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神经冲动能传到脊髓并通过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有感觉,但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 (3)神经递质被阻断不能释放:神经冲动不能传到效应器,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2.不能准确判断电流计偏转情况 (1)判断指针是否偏转及偏转的方向,要比较与电流计两极相连的神经膜电位情况:电位相同指针不偏转;电位不同指针由正电位偏向负电位。 (2)判断指针偏转次数,要分析与电流计两极相连的神经膜兴奋情况:两处神经膜都不兴奋指针偏转0次;两处神经膜同步兴奋指针偏转0次;两处神经膜不同步兴奋指针偏转2次;只有一处兴奋指针偏转1次。,3.对突触传递过程及异常情况辨析不清 (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2)异常情况 若某种有毒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若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递。,4.对动物的激素调节解读不准确 (1)激素及其分泌腺体分析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 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 体液调节并非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2)酶、神经递质、激素、载体及抗体 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降解,抗体发挥作用后,随时间推移也逐渐被降解;而酶、载体发挥作用后仍具有活性。 抗体、载体、部分激素是蛋白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有乙酰胆碱、多巴胺、肾上腺素、氨基酸类和一氧化氮等。,5.对血糖的调节机理及过程认知不足 (1)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 (2)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液浓度升高的激素并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等。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作用。 (3)能水解形成葡萄糖的糖原是肝糖原,肌糖原不会直接水解形成葡萄糖。 (4)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是通过有关神经实现的,并不是通过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6.对体温调节过程的机理解读不到位 (1)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2)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只是增加散热量,不减少产热量,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增加产热量,又减少散热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3)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4)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产热多于散热时,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时,体温降低。如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散热。,7.对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物质辨析不清 (1)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2)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 (3)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4)由淋巴细胞到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对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来说,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二次免疫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而且记忆细胞可以更快地分化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6)在再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而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7)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8.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及作用机理辨析不清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判断方法 根据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 根据抗原的种类:如果抗原只进入体液,则为体液免疫;如果抗原进入组织细胞内,则为细胞免疫。 (2)免疫器官受损对免疫细胞及机体免疫的影响 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 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 若胸腺和骨髓都遭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并未恢复。,9.对生长素及其两重性解读不到位 (1)生长素的“低浓度”与“高浓度”是相对的,具体数值随植物种类及同一植物体内器官的不同而不同,如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高于单子叶植物。而同一植物体中,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减弱,即茎的敏感性最低。此外,“分布多”不一定就是“高浓度”,如幼苗横放时,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对根来说是高浓度,对茎来说却还在低浓度范围内。 (2)顶端优势对侧芽的抑制程度 顶端优势现象中,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源源不断地往下运输,离顶芽越近的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越多,抑制作用越强;离顶芽越远的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越少,抑制作用越弱。,10.对植物激素性质及功能解读不到位 (1)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有机物,激素种类不同,化学本质不同。 (2)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其他植物激素没有。 (3)植物激素具有远距离运输的特点,激素种类不同,运输的方式和方向不一定相同。 (4)植物激素具有调节功能,不参与植物体结构的形成,也不是植物的营养物质。 (5)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的生长素更有效,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因而能长时间发挥作用。,11.对植物激素间的关系解读不清 (1)具有协同关系的激素 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2)具有拮抗关系的激素 器官脱落 种子萌发 (3)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1.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红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2.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结合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3.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清;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 4.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是由五个基本环节构成的。() 5.一个由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两种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中只含有一个突触结构。() 6.正常情况下,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会持续发挥作用。(),7.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或抑制的生理基础是Na+的内流或阴离子(Cl-)的内流。() 8.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处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9.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 10.人在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减少。() 11.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12.激素调节有三个特点:一是微量和高效;二是通过体液的运输;三是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13.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腺的细胞才能合成激素。() 14.细胞产生的激素、淋巴因子以及神经递质等都属于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15.在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的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 16.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包括垂体和下丘脑。() 17.下丘脑是内分泌腺调节的枢纽,也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 18.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19.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以及浆细胞等。() 20.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及抗原等都是免疫活性物质。 () 21.抗原具有异物性,即抗原都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自身的物质不能作为抗原。() 22.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3.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 24.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25.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都是由外界的单向刺激(如单侧光照、重力)引起的。() 26.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 27.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处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28.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属于植物生长的促进剂;脱落酸和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属于生长抑制剂。() 29.无论是植物激素还是动物激素,对动植物体的影响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1.(2019河北石家庄高三期末检测)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相应反射弧如图1所示。图2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据图判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b是传入神经,d是传出神经 B.图2中e处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C.图3中物质f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D.f与g的结合可能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变成内正外负,答案,解析,2.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如图显示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趋势(曲线1)和膜内Na+相对含量变化趋势(曲线2),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AC所需的时间和C点膜电位数值的大小均由膜内Na+浓度决定 B.B、D两点膜电位的数值均代表静息电位 C.曲线EF段Na+相对含量增多需要消耗能量 D.G点前后神经细胞膜内外始终存在离子的交换,答案,解析,3.(2018山东济南一中段测)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答案,解析,4.正常人的体温能维持在37 ,是因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为37 ,若“调定点”改变,体温将随之改变。流感病毒侵入某人机体后,机体发热至39 ,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动恢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由37 升至39 的过程中,机体汗腺分泌减少 B.体温由37 上升至39 以后,体温调定点开始上升 C.体温由39 降至37 的过程中,机体散热大于产热 D.体温恢复正常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结果,答案,解析,5.假设某地区发生了新传染病。一个月内,患病人数与易感者人数变化的曲线见右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D点相比,B点更易暴发该传染病 B.B点患者病愈后,取其血清接种到易感者体内,可使其获得免疫力 C.易感者人数变化的可能原因是有抵抗该病抗体的人数增多 D.第10天时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普遍比第5天时的低,答案,解析,6.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艾滋病,答案,解析,7.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答案,解析,8.正常人空腹状态下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 U/mL,人体血浆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空腹的人口服100 g葡萄糖,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型糖尿病肥胖者及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对比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若检测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填“之前”“之后”或“同时”),这是因为。 (2)由图可以看出,型糖尿病病人与正常人相比,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偏低,因此又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治疗时一般进行肌肉注射,注射的胰岛素直接进入,其靶细胞几乎是。 (3)非糖尿病肥胖者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人,主要原因是非糖尿病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体积变,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降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会降低,形成胰岛素抵抗,易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因此非糖尿病肥胖者应尽早减轻体重,以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4)由图可知,型糖尿病肥胖者的胰岛素含量较(填“高”或“低”),但不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原因可能是。,答案 (1)之后口服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并释放进入血液,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导致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2)内环境(组织液)所有细胞 (3)大敏感性 (4)高胰岛素受体不敏感(答案合理即可),解析 (1)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先升高,胰岛素浓度紧接着升高;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上升。(2)对型糖尿病病人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般进行肌肉注射,注射的胰岛素直接进入内环境,其靶细胞几乎是体内所有细胞。(3)非糖尿病肥胖者的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人,主要原因是非糖尿病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体积变大,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降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形成胰岛素抵抗,易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因此非糖尿病肥胖者应尽早减轻体重,以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4)由图可知,型糖尿病肥胖者的胰岛素含量较高,但不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不敏感或数量变少或活性降低。,9.(2018河南郑州一中高三下考前限时模拟一)乙烯是植物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已有研究表明,乙烯能够影响黑麦的抗低温能力。某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1)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是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分别使用含有ACC和不含ACC的MS培养基培养拟南芥,然后统计其在相应温度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1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外源性乙烯能够。,(2)为研究内源性乙烯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拟南芥的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1)和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2),并在相应温度下统计其存活率,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1、图2结果可知,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3)研究人员将拟南芥植株分别置于常温(22 )和非致死低温(4 ),定时检测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3。实验结果显示,在此过程中乙烯合成量的变化趋势为。 (4)将拟南芥植株进行一段时间的4 低温“训练”后,移至-8 致死低温下,植株的存活率明显提高。研究人员推测,低温“训练”可使植株降低乙烯合成量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植株的抗致死低温能力。请提供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以检验这一推测。,答案 (1)降低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 (2)一致 (3)在非致死低温条件下,乙烯合成量降低,然后维持低水平状态 (4)经4 低温“训练”与未经低温“训练”的两组拟南芥植株均置于-8 条件下,分别测量乙烯合成量,解析 (1)图1显示使用含有ACC和不含ACC的MS培养基培养拟南芥相比,常温下的存活率相同,但在致死低温下含外源ACC的拟南芥的存活率较低(抗寒能力较弱),可见外源性乙烯能够降低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 (2)图2显示在致死低温下拟南芥的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1)的抗寒能力较弱,而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2)的抗寒能力较野生型强一些,比较两图结果可知,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一致,都能降低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 (3)实验结果图3显示,在非致死低温的条件下,拟南芥体内的乙烯合成量逐渐减少,最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4)根据研究人员的推测,低温“训练”是自变量,而乙烯的合成量是因变量,因此可以设置实验:经4 低温“训练”与未经低温“训练”的两组拟南芥植株均置于-8 条件下,分别测量乙烯合成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