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问卷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汇报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40283458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问卷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问卷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问卷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问卷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汇报 伴随社会的不停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厂矿、企业单位人才的短缺,大量农村剩下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很多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于是学校就出现了另一类群体留守儿童。练城一中在校生XX余人,而留守儿童占据百分比1/3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也是目前亟须处理的问题,对此,练城一中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一、我校留守儿童的基础情况。现在关键有两种类型:第一个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儿童”进行监护。对于这种监护的方法,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首先是因为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取溺爱的管教方法。较多地给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其次是祖孙辈年纪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很多事物的见解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显著,难以相互沟通。通常来说,祖辈们往往以她们自己成长的经一向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爱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极难为孙辈接收。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足,健康情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有多个“留守儿童”,真是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负担监护教育之责。第二种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她人抚养的监护方法。因为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么,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法,轻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轻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二、我校留守儿童留守原因。1、家境贫困。因生活贫困,父母外出打工,其中包含因病致贫、家庭儿女多负担大等。2、家庭条件差。因人均耕地少,多年来形成成年人到外地打工、做生意的传统。3、攒钱以备后用。用于孩子教育、建房、儿女婚嫁等,期望给下一代的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4、社会原因。城镇二元结构及所从事职业使进城农民工无法长久将儿女带在身边,因为城镇隔离的户籍制度和和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儿女入学、学籍、各地教材的选取不一样等问题,推进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三、我校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1、 学习情况通常。因为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它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而监护人通常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教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如六年级六班聂某,今年11岁,父母在外打工,其终年和奶奶生活,该生基础较差,学习感到很吃力,每次考试语数均只有二三十分,且性格孤僻,极少和人交往,是经典的“学困生”。还有李某、张某等留守儿童也是经典的“学困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缺乏父母的关爱,而祖辈的文化水平较弱,学习上缺乏监督;其次,伴随新课改的深入,实践性内容增加,需要家长合适教导,爷爷奶奶心有余而力不足。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的作业态度和质量全部有显著不足,留守儿童年纪全部不大,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然不够,学习情况很不理想。2、心理健康出现异常。经调查,有一部分留守儿童思想健康出现偏差,更谈不上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等思想境界,甚至一部分儿童还没有形成一个价值取向。出现不遵守规章制度、极度厌学、不老实、拉帮结派、欺负同学、甚至小偷小摸等不良习气。依靠父母得到的物质享受,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习气,并有可能形成“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留守儿童中心理不健康的百分比要显著高于其它正常儿童,通常表现出冲动、好怒、焦虑、自闭等不良的心理特征。碰到不顺心的事,不能和自己的同学或好友正常交流,受到挫折,无人倾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为显著,如不能得到合理的引导,很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如我校七年级刘某,14岁,父母外出打工几年未归,由奶奶抚养长大并对其很娇惯,从小无人管束,厌学情绪尤其严重,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养成了旷课,抽烟,打架的恶习,在校老师只能对其教育,因缺乏家长配合和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学校教育也显得苍白无力。3、道德行为差。因为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轻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轻易养成部分不良行为,常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悄悄拿同学的东西等。八年级六班张某,其父母在南方打工极少回家,而爷爷、奶奶身体不佳,不便到校和老师沟通,因此极难了解到学生在校的真实情况。张某逐步养成了外出上网的坏习惯,经常在老师查寝后偷偷溜出寝室,向老师撒谎说去看病,因为上网打游戏成瘾,生活费不够,最终发展为偷窃学生钱物。4、打工父母的部分观念存在负面影响。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她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儿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盈利”的观念在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部分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儿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负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她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四、我校教育“留守儿童”的基础策略。针对留守儿童日趋增多的情况,我校主动行动,认真研究对策,多措并举,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体系,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得到了有效处理。1、要求家长努力负担起教子之责。现在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她们误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能够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她们通常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经过宣传、家校沟通,使家长改变了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了“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了教育儿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是在外地务工的家长,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负担起来,和学校、社会形成协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学校要求家长主动和儿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络,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儿女的发展改变,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学校还提议家长加强和“监护人”联络及亲子间的沟通,立即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情况,并经过多种方法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确保孩子充足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叮嘱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其次要求家长要采取多个方法,注意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儿女的教育问题,要尽可能常常回家探望儿女,关注儿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情况,让儿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父母在外也能够经过打电话,写信等方法常常和儿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孩子能够充足感受到父母的爱。2、加强管理,施以爱心。学校把 “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作为专题工作,常抓不懈。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档案资料的内容有,“留守儿童”姓名、年纪、行为习惯、爱好兴趣、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成绩,和暂时监护人的融洽程度,和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暂时监护人的基础情况,包含姓名、年纪、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关键是监护人怎样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础情况,包含姓名、年纪、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儿女的期望要求、和儿女联络沟通情况等。而且做到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每学期一总评。同时,学校充足利用校讯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把学生的在校情况向家长汇报,同时也向家长了解学生节假日在家时的多种情况,掌握每个学生的第一手材料,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依据。尤其是注意发觉后进生的多种思想动态,避免学生因家庭困难、家庭矛盾等原因厌学或辍学。从多方面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使她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3、丰富她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开展了多个形式的活动,充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发明性。定时举行文艺、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她们在幸福、祥和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学校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专长定时举行写作、书法、绘画、文艺、体育等爱好小组,经过开展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了她们的健康发展。体育组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给留守儿童发明更多参加和展示的机会,让她们建立自信心,体会成就感,培养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这么有利于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更有利于她们的心理健康。总而言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构建友好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学校、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关键是老师,配合靠父母,练城一中本着对每一个孩子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让她们健康成长,努力争取成为祖国艳丽的花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汇报202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