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详案反思《谁来救救小蚂蚁》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9928763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详案反思《谁来救救小蚂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详案反思《谁来救救小蚂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详案反思《谁来救救小蚂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详案反思谁来救救小蚂蚁活动背景:近期,我园为预防手足口病,每周都要对幼儿的玩具、积木进行清洗消毒,当保育员将玩具、积木倒进水池里,好奇的小宇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有的积木浮在水面上,有的玩具沉到了水里,立刻,他的惊奇声吸引了很多孩子的围观。纲要中说,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抓住此次教育契机,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活动目标:1、 通过实验,知道哪些物体能浮在水面,哪些物体会沉到水底。2、 能用简单的方式记录自己在实验前的猜想和实验中的操作,并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3、 对沉浮现象有兴趣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认识有的物体浮在水面,有的物体沉到水中。体验玩水的快乐。物质准备:装满水的水缸每组三个;抹布;记录表(人手一份);图片(蚂蚁和池塘);积木、报纸、汤勺、泡沫、海洋球的塑封照片及实物(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听故事mdash;mdash;认识各种材料看图听故事:有一只小蚂蚁,它在池塘边散步,走着走着,不小心掉在池塘里了。救命啊!救命啊!它在水里不停地喊。谁来救救它呀我来,我来!看,谁来救小蚂蚁了教师边讲述边展示操作材料:积木、报纸、汤勺、泡沫、海洋球师幼共同描述材料;这是长方形的积木、三角形的报纸、长长的汤勺、正方形的泡沫、圆圆的海洋球。二、看材料mdash;mdash;猜想实验结果1、学习记录猜想结果教师继续讲故事:可是,它们怎么救小蚂蚁呀它们说:我们跳进水里后,只要我们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让小蚂蚁爬到我们的身上,这样就可以救起小蚂蚁了。你们猜猜看,谁能浮在水面上,救起小蚂蚁呢幼儿:报纸可以救小蚂蚁。教师:为什么呢幼儿:因为它很轻,可以浮在上面。教师:那你把它的照片贴在水杯的上面。那谁会沉下去呢幼儿:我觉的勺子会沉下去,因为它很小。教师:你认为小的东西会沉下去,那好,你就把它的照片贴在水杯的底部。教师:那还有其他材料能不能救起小蚂蚁呢请我们小朋友们都来猜一猜,谁能浮在水面上的,就把它的照片贴在水杯的上面,沉到水底的,就把它贴在水杯的底部。幼儿用在水杯的水位粘贴实物照片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猜想。教师巡回指导,并了解幼儿的想法。2、交流猜想记录情况教师:谁愿意告诉我们,你是怎么猜的为什么幼儿:我觉得长方形的积木可以救小蚂蚁,因为它很大,幼儿:我觉得三角形的报纸会浮上来的,我猜的。幼儿:那个泡沫可能会沉的,因为它太小了。幼儿:汤勺和圆圆的海洋球不能救小蚂蚁,它们都要沉到水里去的。三、投材料mdash;mdash;验证实验猜想教师:看来,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那到底谁能救小蚂蚁呢,我们试了就知道。在你们的桌上,有几个大水缸,请你们把它们一个一个放进水缸里,仔细看一看,看看谁是浮在水上的谁是沉到水底的再看看你的记录表,是不是和你刚才猜的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就根据你看到的情况重新贴好。幼儿实验,老师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讲述自己的活动。引导幼儿将实验结果和猜想进行比较,如不相符,及时调整。四、看记录mdash;mdash;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启发幼儿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刚才小朋友把它们都放进了水里,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幼儿:我看到积木、泡沫、海洋球能浮在水面上。教师:是吗,刚才我发现他还在用手使劲地摁这个积木、泡沫、海洋球,你为什么要把这样做啊幼儿:我想把它摁下去。教师:那摁下去了吗幼儿:没有,我手拿掉,它又浮上来了。教师:真的吗我有点不相信,你再试给我们看看,好吗幼儿再次试验。教师:哇,原来积木、泡沫、海洋球,不管我们怎么用力摁,手一放开,就浮在水面上了,它们可以救小蚂蚁了。真是神奇。那你们发现谁不能救小蚂蚁呢幼儿:我发现报纸也能救小蚂蚁的。幼儿:我发现报纸和汤勺不能救小蚂蚁的的。教师:是吗看来两个小朋友的发现不一样,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试一试!教师将报纸和汤勺投入水中。教师:看看,它们怎么样了幼儿:报纸浮在水面上的,汤勺沉下去了。幼儿:可是,过一会儿,报纸会沉下去的。教师:哦,他说过一会儿,报纸会沉下去的,那我们再耐心地等一会儿,我们来数数,看数到几,报纸会沉下去,1,2,3,看,报纸怎么样了幼儿:沉下去了!教师:你们看,细心的小朋友发现报纸先是浮在水面上的,可过了一会儿,它就沉到水底了,所以我们以后做小实验要耐心、仔细地观察,这样才能发现新知识。五、活动延伸mdash;mdash;还有谁能救小蚂蚁教师:小蚂蚁被积木、泡沫、海洋球救起来了,特别感动。小蚂蚁说:谢谢你们! 积木、泡沫、海洋球说:不用谢!要是其他朋友看见了,也会救你的。咦!还有谁也能救小蚂蚁呢,我们小朋友回家再找找,再试试,还有谁也能浮在水面上的,好吗让孩子自己寻找,然后来试试,看看他们找的东西谁能浮起来,还有谁能救小蚂蚁,也满足孩子想玩水的愿望。活动反思:一个故事:活动以救小蚂蚁的故事贯穿始终,可爱的蚂蚁形象和生动的故事,能激发幼儿思维的互动。两次记录:考虑到小班幼儿还不懂得运用符号、数字等其他方式记录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所以我设计的记录卡充分体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教案出自:教案.网)第一次记录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测,把图片贴到记录卡上,这样既直观又形象的记录为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奠定了基础。而带着自己的假设做实验,更能激起幼儿的探究动机和兴趣。第二次记录是幼儿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物体,真实地感受、记录实验的结果,验证自己的解释和猜想是否正确,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并初步懂得:要得出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三处细节:一是在材料的选择上,我既渗透了图形知识,又体现了一定的难度,因为幼儿的沉浮经验会认为:重的、大的会沉、小的、轻的会浮,我将这些影响因素结合到所提供的操作材料中,以唤醒幼儿的经验,形成有效的认知冲突。二是在活动中,我抓住幼儿在操作中的一个细微动作:摁!通过摁 这个有趣又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动作,让幼儿明白:不管用多大的力,当这个力移开时,浮的东西始终会浮上来。也通过这个动作,使活动显得更为生动有趣。三是在处理报纸沉浮的问题上,我以再次实验、耐心等待的方式告诉幼儿:要得出实验结论,必须细心仔细观察,培养幼儿这种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是任何一个科学活动的隐性目标。四点遗憾:一是选择了四种不同的材料,对小班幼儿来说,要操作、要记录、要讲述难度略大,可以去掉一种,如:泡沫,这样在活动时间上可以更充分些。二是在幼儿的表述上,沉浮有时还有点混淆,教师还需注意引导,尽量表述正确。三是幼儿天生爱玩水,在操作时,有些幼儿玩水的兴趣多于实验,所以往往会出现玩了水忘记了记录,幼儿记录的习惯还未养成。四是教师对幼儿不够放心,每每遇到幼儿不会说、不会做,急于解围、急于帮助,对幼儿留的空间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