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42621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武汉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武汉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箴言(zhn)冰雹(bo)计日程功完璧归赵B . 联袂(mi) 笑靥(y)既往不咎揭杆为旗C . 孝悌(d)肄业(y)举止安祥破釜沉舟D . 狡黠(xi) 筵席(yn)竭泽而渔默守成规2. (2分)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座落 苍凉弥漫历尽沧桑B . 狂妄颓墙保秘失魂落魄C . 落漠骚扰尴尬摇头晃脑D . 浮夸恓惶拖延优哉游哉3.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他在公众场合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B . 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 , 无话可说。C . 过去,洋人凭借为所欲为的“领事裁判权”,画地为牢 , 各自为政,在自己的地盘里盖洋房、开洋行、走私鸦片、贩卖军火等。D . 损失已经造成,你再怎么自怨自艾也不能挽回,还是振作精神,好好工作,以弥补你的过失吧。4. (2分) (2017高一下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只要来自生活,发诸于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B .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独处,也爱群居。C . 本着这个精神为原则,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D .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5. (2分) (2017高二上西宁期末)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然,“空巢青年”也不会一直空巢下去。就连比较开放自由的美国人, 对婚姻存在质疑,未婚者中依然有超过90%的人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选择结婚。 , 社会的压力却往往不给“空巢青年”喘息的空间,每逢过年, 上演逼婚的戏码,也总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空巢青年”仿佛一个人生活, 生理有毛病, 心理不健康。A . 即使但是由于总会不是而是B . 虽然可是但是都会不是就是C . 即使可是可是都会不是而是D . 虽然但是所以就会不是就是6. (2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选出对“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理解正确的一项( )A . 彭祖虽活了八百岁,但与冥灵、大椿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显得可悲。B . 是说世人只与彭祖相比,却不知道有比彭祖更高寿的冥灵、大椿,显得可悲。C . 世人与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相比,感到可悲。D . 是说彭祖与大椿比,感到可悲,世人与彭祖比,又感到可悲。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7. (18分) (2017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红学泰斗”周汝昌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从那时起,周汝昌开始了长达60来年的“红楼”之旅,因痴迷红楼梦,他的书斋就叫脂雪轩。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曹雪芹当年创作用了10年,“十年辛苦不寻常”;周汝昌先生则用了近60年。有两句诗为证:“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几十年下来,研究硕果累累,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年周汝昌35岁。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先生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相关链接】周汝昌读中学时研习宋词。在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钟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幼年时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周汝昌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后来,他成为被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周汝昌与著名学者胡适的交往缘于在民国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文中主要介绍了敦敏诗集中发现的那首咏芹诗,这引起了胡适的兴趣,从此两人书信来往不断。B . 周汝昌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的成果,该书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C . 周汝昌继承了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的研究方法,成为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D . 周汝昌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始终坚守不渝,穷追不弃,他喜欢“国货”,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不以为然,甚至到了冥顽不化的程度。E . 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汝昌是一个“解味道人”,他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认为他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2) 简析文章结尾“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3) 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被誉为“泰斗”的他取得了那些成就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周汝昌的一生,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及相关链接,简要探究。 8. (12分) (2017清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凯恩斯的手董桥一九一四年八月二日,哲学家罗素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子里碰到经济学家凯恩斯。凯恩斯急着赶到伦敦英国财政部去,不能跟他多谈。凯恩斯希望借到一部摩托车赶到伦敦去。罗素说,剑桥不是有火车开到伦敦去吗?“赶不及了!”凯恩斯掉头跑去找住在附近的一位亲戚。那位亲戚不但有一部摩托车,还答应马上载他到伦敦去。摩托车开得很快,这位在剑桥教经济学的教授、主编经济杂志的经济学家不久就到了财政部了。过不了几天,战火就蔓延开来。财政部长看到凯恩斯呈上去的那份备忘录之后说:“凯恩斯是什么人?”旁边的人告诉他,凯恩斯在剑桥教书,懂得不少经济学。部长说:“为什么要找外人来出主意?”可是财政部长还是细读了那份备忘录,并且吸收了其中不少养分。“大部分的钱应该拔出去支付工资,不然工人要失业。”凯恩斯当时给母亲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套影响深远的经济理论已经在慢慢建立起来了。英国参战的两三天后,凯恩斯和罗素等几位反战的朋友见面聊天,凯恩斯说:“银行太胆小了,毫无主张,毫无领导魄力。”凯恩斯后来终于正式给延揽到财政部去。财政部的工作比教书、编杂志繁重,凯恩斯只好趁周末到娃妮莎的庄园去调剂一下身心。他通常是星期五晚上到,手上提着一大包财政部文件上楼,一直关在房间里到隔天大家吃中饭才下楼。这个时候,他房里的字纸篓早就堆满一大堆他处理过的文件。伦敦郊区午后的阳光分外明媚,凯恩斯最喜欢跑出去清除门前小路上的杂草。他不像别人那样铲草不除根:他总是跪在一小块草席上,用一把小折刀根除草坪中每一叶莠草。这种做法当然很费时间;可是,凯恩斯每一次来都在做,不久,砂砾小路果然变得又干净又悦目了。他是一个最会把理论化为实践的人。砂砾小路应该长满杂草是他的理论;用小折刀根除每一叶莠草是实践。没有杂草的小路的确比长满杂草的小路像样。当时有一位政府高官说:“凯恩斯是艺术家,加几分天才。”艺术家的心要细,天才的眼睛要敏锐。凯恩斯还有一双“柔滑的手,手指修长灵巧”,而且一辈子最喜欢注意人家的手。因此,一九一九年年初,凯恩斯以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的身份到巴黎出席和平会议,给了他一个机会在谈判桌上仔细观察那些政要的手指。法国总理克莱门梭好像早就知道这一点,故意戴上黑色皮手套,凯恩斯只得转而观察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手。总统的手“相当干练,相当有力”。几年后,凯恩斯到白宫晋见罗斯福总统,认为罗斯福的手“也相当稳健,但不聪明,没有手段”;他还注意到总统的指甲“又短又圆,十足生意人的手指”。出去当谈判代表的人最好都有一双生意人的手;凯恩斯的手跟罗素、跟史特拉齐的手一样“修长灵巧”是剑桥的手。他又很喜欢把手藏到另一只手的衣袖里去,教人想到剑桥人潜意识里出世而不是入世的精神。剑桥那些反战朋友当然不赞成他到财政部做事;这些人的政治观点大体上是对的,只是他们看不见当时的政治暗流,不知道政府的用意。凯恩斯既看见也知道:可是朋友们谈得很激烈的时候,他根本不能大声阻止他们说:“事情并不是这样。事实是”因为事实是保密的。他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自己生存的社会负责。社会处在紧急关头之际,每个人都有义务做点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只是他的做法永远是温和的、讲理的。到了后来他看到和平会议拟出来的条约违反他的脾性、凌辱他坚信的恕道、伤害他的专业知识的时候,他客客气气呈上辞职信,回到宁静的剑桥去,回到书房去,带着同样真诚的心愿用他的手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一点没有后悔1914年在剑桥找摩托车赶到财政部去的那一段旅程。(有删改)相关链接:凯恩斯是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百度百科)(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凯恩斯是什么人?”英国财政部长这句脱口而出的话,表明了他对凯恩斯的不屑,也说明凯恩斯当时还未成名,还不为人所知。B . 在剑桥大学,凯恩斯有许多像罗素一样从事反战宣传的朋友,他由于自身已不是单纯的学者,所以并没有告诉朋友们事情的真相。C . 凯恩斯跪在草地上,用小折刀细心根除每一叶莠草,看似随意的几笔勾勒,却能穿越漫漫的历史长廊,寻觅到了人物的鲜活神采。D . 作品叙述的语言雅致中有温情,诙谐中含睿智,写的人物高高在上,读起来却很亲切,如老友倾谈,随和、蕴藉,别有一番境界。(2) 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 凯恩斯具有哪些超越经济、超越时代的精神价值和人格力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 (16分) (2017高一下江苏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牡丹说【清】袁枚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注】韡:繁盛,音wi。(1) 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蕊丛丛以百数数:计算B . 宜黜汝旧黜:除掉C . 性果而识暗也暗:隐蔽D . 请具砚削牍具:准备(2)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怒而移之山不自怒而怒花B . 牡丹之来也君将哀而生之乎C . 记之以自警焉卷石底以出D . 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其真不知马也(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中的主人重金买来牡丹,对其倍加珍视,引以为傲,可花开后却大失所望,于是怒而迁之。B . 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C . 文中的主人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仅凭一己喜怒决定花的命运,这是新花旧花枯死的根本原因。D . 善相花者明白,花各有其适合的生长环境,如果移植要选择适宜的季节,这样它才能更好地生长。(4)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揭示的哲理。(限20字以内)(5) 翻译文言文中划线句子。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四、 默写 (共1题;共8分)10. (8分) (2017高三下枣庄月考) 默写。(1) 忽魂悸以魄动,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 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3) 吾师道也,_。(韩愈师说)(4) 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5) 曾子曰:“_,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6) 春水碧于天,_。(韦庄菩萨蛮)(7) _,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8) 天行健,_。(周易)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 (2019高二上玉溪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 州 桥王安石州桥踏月想山椒 , 回首哀湍未觉遥。今夜重闻旧鸣咽,却看山月话州桥。州 桥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注释】州桥:位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本诗为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回想旧游汴京所作。山椒:山顶。指在王安石金陵住宅不远处的钟山。哀湍:指山间发出凄切声音流得很快的溪流。州桥:与王诗所永为同一座桥。此诗为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诗人奉命出使金国经过当时被金占领的汴京时所作。(1) 下列对两首诗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诗先写于州桥踏月,思念家乡,后写在家乡赏月,因再次听到生民哭声而忆及汴京。B . 王诗中两次写到州桥和溪流,时空转换,交叉渲染,写出了人事的变迁和情感的变化。C . 范诗通过两个典型细节“等”“询”,将强烈感情浓缩于此,真切而炽热,撼人心灵。D . 范诗末句用一个“真”字作结,真切写出了被金占领区“父老”的哀怨、思念与失望。(2) 这两首诗虽内容各异,但都体现了一个“思”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思”的异同。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5分)12. (2分) (2015高一上临川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内心里拥有善,_,_,_。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_,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_,_。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A . B . C . D . 13. (3分) (2018高三上武邑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人们在朗读时通常会不自觉地采用腹式呼吸来呼气吐气,这会引起胸腹之间的横膈肌上下大幅运动,_。而平时人们多采用胸式呼吸,这是一种浅表的呼吸方式,横膈肌运动幅度很小,难免有空气残留肺中不能充分排出。横膈肌动作加大,_。接收到这一信号以后,大脑会向肌肉、血管发出缓解紧张的指令,导致血压下降。随着朗读声音的加大,身体的姿势也自然越来越端正,因为既不挺胸,又不收腹,_。同样道理,平时有肩酸腰痛毛病的人,通过深呼吸带动背部肌肉可以改善不适症状。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 (2015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材料,以“谈谈减法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最近,有人提出了“减法生活”,并身体力行。减法生活有很多很多,如节约一度电,少开一天车,骑自行车上班,爬爬楼梯,节约用水,种植一棵树等等。减法生活摒弃了物质的奢华,回归简单的生活。这给我们怎样的启发与联想?我们要怎样行动?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7-1、7-2、7-3、7-4、8-1、8-2、8-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1、9-2、9-3、9-4、9-5、四、 默写 (共1题;共8分)10-1、10-2、10-3、10-4、10-5、10-6、10-7、10-8、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1、11-2、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5分)12-1、13-1、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