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筑类技能大赛实施方案确认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34940524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建筑类技能大赛实施方案确认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建筑类技能大赛实施方案确认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建筑类技能大赛实施方案确认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工程测量”项目理论知识考试大纲和要求见附件三。操作技能竞赛分为水准仪和全站仪两个分项进行,具体内容如下:(1)水准测量每组(名)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指定的一条由1个已知高程点和3个待定点构成的闭合路线水准测量,并现场进行内业计算。要求中职学生组、教师选手测四等水准,高职学生组选手测三等水准。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各参赛队按竞赛报名表中的顺序将选手分别编号为1、2、3、4号(竞赛过程中不得变更)。每组4名参赛选手每人分别完成一个测段(即两个点之间的路线)的观测和记录(一人观测另一人记录),每组的其中2名参赛选手分别独立完成闭合水准计算,观测顺序及要求为1测段由本队1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3、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2测段由本队2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3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3测段由本队3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4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2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4测段由本组4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2、3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由3号和4号参赛选手分别独立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完成后交1号选手核对。教师选手独立完成全部观测、记录、计算。根据国家规范,结合本次竞赛实际,三、四等水准的观测和计算限差基本技术要求如下表:项目等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离较差(m)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积 (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m)黑红面读数较差(mm)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闭合路线闭合差(mm)三等753.06.00.32.03.0四等1005.010.00.23.05.0三、四等水准观测时前、后视距离必须读取上、下丝读数计算,上、下丝读数应记录在手薄中;三等水准观测顺序按“后前前后”进行,按两次仪器高法测量,两次仪器高之差不小于10cm,测站检核(所测两次高差)限差3mm;四等水准观测顺序按“后后前前”进行,采用单程观测;在没有换站时,后视尺不得移动,每测段必须偶数站;高差的计算采用“奇进偶舍”的原则;记录、计算时的占位“0”必须填写。待测点高程值限差10mm。(2)导线测量、放样、坐标测量导线测量执行规范:参照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导线形式:中、高职学生组为一个已知点A和已知方向AB及三个未知点1、2、3点组成的闭合导线,如图1所示,教师为一个已知点A和已知方向AB及二个未知点C、D点组成的支导线,如图2所示。 图1 闭合导线、放样点、坐标测量点示意图 图2 支导线测量内容:按三级导线测量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全站仪根据给定的1个已知点坐标和1个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独立完成闭合导线中的一个连接角、四个转折角和四条导线边测量,要求中职学生组角度测量1测回、高职学生组测量2测回,每组参赛选手每人分别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和记录(一人观测另一人记录),每组2名参赛选手现场分别独立进行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教师选手使用全站仪根据给定的2个已知点坐标或1个已知点坐标和1条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按照指定的观测顺序ACD,完成1条支导线的水平角和距离测量,其中距离测量需往返观测,各记录3次,采用两测回测量水平角,现场完成记录中各项计算并按支导线法计算各待定点坐标。为检验数据的正确性,要求测量D点的水平角(CDA)1测回,DA边水平距离1测回,所测D点的角度和DA边水平距离不参与支导线坐标计算。三级导线观测顺序及要求(中、高职学生组):(1)各参赛队按竞赛报名表中的顺序将选手分别编号为1、2、3、4号(竞赛过程中不得变更),按规则要求独立完成指定闭合导线的测量任务。(2)闭合导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赛项组委会事先确定,赛前抽签确定各参赛队的观测路线。(3)每位选手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和记录计算,具体方案如下:A测站点由本队4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2、3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1测站点由本队1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3、4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2测站点由本队2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3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4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3测站点由本队3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4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2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4)各参赛队由1号和2号参赛选手分别独立进行导线平差内业计算。(5)仪器操作应符合要求。导线测量不得使用三联脚架法观测,观测顺序按先测连接角,再分别按序号进行导线前进方向左角的测量。每测站起始观测应从盘左开始,盘左照准目标是先起始目标后终始目标,盘右照准目标是先终始目标后起始目标;即盘左顺时针旋转,盘右逆时针旋转。全站仪迁站时仪器必须关机装箱,带觇牌的棱镜可不装箱但棱镜不得从觇牌上卸下。(6)观测结束后,仪器装箱收回到出发处,记录表格交给裁判员,裁判员暂停计时,将原始记录数据交工作人员复印2份后分别交给1、2号选手,继续计时。1号和2号选手现场分别独立进行闭合导线平差计算,角度闭合差分配采取“整数分配,大角分大,小角分小”的原则,计算所用计算器由执委会提供或自备,但不得带程序计算功能。(7)1号、2号选手内业计算完成后交4号选手核对,如计算结果一致并符合技术要求,上缴成果计算表和本队外业观测记录表后结束竞赛。如不对应查明原因,在规定时间内可重算或重测直到计算结果一致并符合技术要求。重新观测结束记录数据复印和计时参照上条规定执行,重算或重测的时间一律计算在竞赛时间内。(8)参赛选手应规范作业,注意测量安全及仪器保护,不允许妨碍或阻挡其他选手的观测。迁站时不允许出现不顾安全的狂跑现象。放样中、高职学生组根据闭合导线平差计算出的未知点坐标和给定的2个设计点P1、P2点坐标,每组2名参赛选手分别在1、3号点上使用全站仪“放样”程序,在地面上分别放出P1、P2点。坐标测量每组另外2名参赛选手分别在P1、P2点用全站仪坐标测量法测定2个指定的待定点C、D点坐标,中职学生组选手用全站仪盘左完成待定点坐标的测量,高职学生组选手用全站仪一测回测量待定点坐标,并现场计算坐标平均值。教师选手在支导线A点用全站仪一测回测定待定点D点坐标,并现场计算坐标方位角、坐标平均值。观测数据应现场准确无误地记录到记录表相应栏内,记录工整、符合记录规定、计算准确;高程和坐标计算结果取位至0.001m;水平角观测不得改动秒值,度、分不得连环涂改;高差和距离测量不得改动厘米和毫米,分米、米以上数据不得连环涂改,如有违反均需扣分。水平角上下半测回较差24,两测回角度差12,往返测距离差10mm,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1/5000,一测回坐标差值10mm,待测点坐标点位误差差值20mm。四、竞赛规则和注意事项(一)竞赛规则1理论知识竞赛(1)理论知识竞赛以答卷(闭卷)方式进行。(2)答题用的稿纸由现场工作人员统一发给,选手不得夹带任何资料进入赛场。(3)选手在竞赛试卷上规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码及相关信息;试卷其他位置不得有任何暗示选手身份的标记,一经查出取消本次竞赛成绩。2操作技能竞赛(1)选手出场顺序以市为单位由抽签决定,同一代表队同组别同工种的选手安排在同场次竞赛。每批次比赛前30分钟,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并携(佩)带参赛证参加竞赛。(2)由竞赛现场裁判员组织本批次参赛选手抽签,并由各参赛选手对抽签结果签字确认。然后,按抽取的工位号,选手进行竞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竞赛裁判员负责对各参赛选手的身份进行核查。(3)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操作技能竞赛除携带竞赛必备的用具(如笔、尺、普通计算器等)外,不得带入任何技术资料和工具。所有通讯工具、摄像工具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4)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竞赛过程中,选手若休息、饮水或上洗手间,一律计算在考试和操作时间内。(5)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如遇问题需举手向裁判员提问,选手之间不得互相询问,否则按作弊处理。(6)如果选手提前结束竞赛,应向裁判员举手示意。竞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并不得提前离开赛场。(7)选手提交作业时应进行必要的清理,并提请裁判员到工位处确认。同时,参赛选手在裁判员记录的竞赛情况记录表上签字确认。(8)竞赛结束前10分钟,吹提示哨音。随后,由参赛选手进行工位的清理工作。经裁判员检查许可后,参赛选手方可离开竞赛场地。(9)各参赛选手必须严格按施工规程进行操作。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造成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的,将被中止比赛;若因设备故障导致选手中断或终止比赛,由大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10)工程测量参赛小组中的4人必须分别独立完成规定的测量内容并现场进行内业计算,外业和内业数据必须直接填在规定的表格内(见附件三,附录表19)。表格填写好后应及时交给裁判员,不能带离比赛场地,否则成绩无效。观测数据必须原始真实,严禁弄虚作假,否则取消参赛资格。选手文明参赛,不允许妨碍或阻挡其他小组的观测。参赛小组应规范作业,注意测量安全及仪器保护,全站仪迁站时仪器可不装箱,但须关机并从脚架上卸下,棱镜不得从觇牌上卸下。(2)工程测量:在各项考核指标精度全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闭合水准测量成绩占竞赛总成绩的30%、全站仪测量成绩占竞赛总成绩的50%。排列选手名次以总成绩分多少来决定,总分高者名次列前、低者名次列后,总分相等者全站仪测量成绩高者名次靠前排列。测量和计算部分有误以及成果不合格的项目,该项目成绩为零分。附录工程测量技能操作记录表表1 坐标测量记录表(中职学生组用)点名X (m)Y (m)坐标方位角备注A已知点BD待定点注:角度计算取位至1秒,距离、坐标计算取位至1mm。表2 距离测量记录表边名测量往测读数返测读数边名测量往测读数返测读数|1|12233平均平均往返平均往返平均注:距离平均值的计算取位至1mm。表3 一测回水平角测量记录表 测站盘位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平均角值备 注 注:角度的计算取位至1秒。表4 坐标测量记录表(高职学生组、教师组)点 名X (m)Y (m)坐标方位角备注已知点盘左待定点盘右平均注:角度计算取位至1秒,距离、坐标计算取位至1mm。表5 二测回水平角测量记录表测站测回盘位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平均角值各测回平均角值备注 注:角度的计算取位至1秒。表6 三、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测站编号点号后尺上丝前尺上丝方 向及尺 号标尺读数K+黑-红(mm)高差中数(m)备注下丝下丝后视距离前视距离黑面红面视距差(m)累积差(m)(1)(5)后 视(3)(4)(13)(18)1#标尺的常数K= 2#标尺的常数K= (2)(6)前 视(7)(8)(14)(9)(10)后-前(15)(16)(17)(11)(12)后 视前 视后-前后 视前 视后-前后 视前 视后-前注:各测站高差中数取位至1mm。表7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点 号路线长度(km)实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备注已知点说明:1.距离取位至0.01km,测段高差、改正数及点之高程取位至1mm。 2.采用路线长度进行高差闭合差的分配。18 / 18表8 闭合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点号观测角 角度改正数()改正后角度值 坐标方位角 距离(m)坐标增量x(m)坐标增量y(m)纵坐标x(m)横坐标y(m)计算值(m)改正值(mm)改正后的值(m) 计算值(m)改正值(mm)改正后的值 (m)辅助计算 注:角度及改正数的计算取位至1秒,距离、坐标及相关改正数的计算取位至1mm。表9 支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点号角度观测值 坐标方位角 水平距离(m)坐标增量坐 标备 注x(m)y(m)X(m)Y(m)注:角度的计算取位至1秒,距离、坐标及相关改正数的计算取位至1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