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共53页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4234982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共5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共5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6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共5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讲PART 0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17讲走进细胞 考试说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一、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实验(体内转化)(1)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双球菌。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S S型活细菌型活细菌S型肺炎双球菌R型肺炎双球菌菌落_菌体有多糖类荚膜无多糖类荚膜毒性_(2)实验过程和结论图6171光滑粗糙有毒无毒R R型活细菌型活细菌(1)方法: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将它们分别与_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2)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6172所示。(3)结论:_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_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2艾弗里实验(体外转化)R型细菌DNADNA DNA图图 6172DNADNADNADNA酶酶DNA(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噬菌体的结构及生活方式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图图 6173DNA寄生寄生磷磷外壳外壳硫硫(1)模板:进入细菌体内的噬菌体_。(2)合成噬菌体DNA的原料:_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3)合成的原料是_提供的氨基酸,场所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大肠杆菌中的_。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2噬菌体的增殖过程DNA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核糖体图 61743实验方法:_法,用35S、32P分别标记_。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4实验过程(1)标记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图图6175含含3535S S的大肠的大肠杆菌杆菌噬菌体噬菌体含含3232P P的大肠的大肠杆菌杆菌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2)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搅拌、离心,然后检测放射性的分布部位。图图6176高高低低低低高高分组结果结果分析对比实验(相互对照)含32P的噬菌体细菌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 _含35S的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_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5实验结果分析DNA含35S的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 6结论:_是遗传物质。含32P的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细胞的感染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烟草花叶病毒中_是遗传物质。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图图 6177RNARNA原核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由于_,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2生物的遗传物质DNAD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RNA基础知识巩固衔接课堂1正误辨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3)在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大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其遗传作用。()(5)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6)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基础知识巩固衔接课堂(7)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的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8)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9)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10)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基础知识巩固答案(1)(2)(3)(4)(5)(6)(7)(8)(9)(10)解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2)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证明了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在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只有少数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5)噬菌体属于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6)两组实验不是分别说明,而是两组实验相互对照说明DNA是遗传物质。(7)噬菌体利用自身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9)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主要”是DNA。(10)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基础知识巩固衔接课堂2热图解读图6178中乙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6178(1)图乙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对应于图甲的_,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则对应于图甲的_。(2)锥形瓶中的大肠杆菌是用来培养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大肠杆菌内的营养成分中是否含有32P?_。(3)图乙中的分别代表_过程。(4)实验误差分析:测定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噬菌体_,仍存在于_中。基础知识巩固衔接课堂不含搅拌、离心培养液未侵入大肠杆菌考点一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考点互动探究1.比较格里菲思实验和艾弗里实验项目格里菲思实验(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实验(体外转化实验)细菌培养场所 小鼠(体内)培养基(体外)实验原则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S型细菌各成分作用的相互对照实验结果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两实验的联系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而体外转化实验则进一步说明“转化因子”就是DNA;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易错提醒(1)格里菲思实验只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被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3)使小鼠死亡的是S型肺炎双球菌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4)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5)加热并没有使DNA完全失去活性。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考点互动探究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2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设计思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处理方法直接分离:分离S型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同位素35S、32P标记蛋白质和DNA结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说明了遗传物质可发生可遗传的变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说明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说明DNA能自我复制(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培养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2)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分析提醒(1)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营寄生生活,故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2)不能标记C、H、O、N等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否则无法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3)35S(标记蛋白质)和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个噬菌体上,因为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放射性的存在部位,而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考点互动探究考向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1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 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6179所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CF组产生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图6179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 D解析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A项正确;F组加入了S型菌的DNA,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B项正确;而F组出现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项正确;A组经煮沸处理,D组为R型菌,两组均不能导致小鼠死亡,D项错误。2图61710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基本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要加热处理,要将各提取物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为转入固体培养基B不需加热处理,要将所有提取物与R型菌共同培养,为转入液体培养基C为转入固体培养基培养,结果只有S型或R型一种菌落D为转入固体培养基培养,结果可能有S型、R型两种菌落考点互动探究答案 D解析图中是分离、提纯S型菌的各组成成分,是将各提取物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是转入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可能产生R型、S型两种菌落。典例追踪图61710考向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B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实验失败C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D的结果是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 A解析 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不会导致实验失败,只要有大量噬菌体侵入细菌就能表明遗传物质的传递情况;的作用是使噬菌体和细菌分离;的结果是上清液或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42016泰安模拟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组实验:用未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被35S标记的细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用未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被3H标记的细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以上4组实验,经过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考点互动探究答案 D解析用噬菌体侵染细菌适宜时间后离心,上清液中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是细菌(其中含有噬菌体的DNA)。用未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被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 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出现在DNA即沉淀物中。用未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被3H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用15N标记噬菌体,含有放射性的物质是蛋白质和DNA,离心后放射性位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典例追踪归纳提炼 “两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的标记情况图61711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点互动探究1.探索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总结考点互动探究2.生物含有的核酸及其遗传物质细胞生物(真核、原核)非细胞生物(病毒)核酸DNA和RNA仅有DNA仅有RNA遗传物质DNADNARNA举例动物、植物、真菌、细菌、蓝藻、放线菌等乙肝病毒、T2噬菌体、天花病毒等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等考向1 病毒的感染及重组实验1如图61713所示是某种高等植物病原体的遗传实验过程,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RNA遗传B寄生于细胞间,通过蛋白质遗传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D寄生于细胞间,通过RNA遗传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 A解析 从图示可看出,将RNA接种到叶片上,叶片出现了病斑,而将蛋白质外壳接种到叶片上,叶片上没有出现病斑,所以该病原体是通过RNA遗传的。病毒都是寄生在细胞内的。图617132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实验编号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病斑类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a型TMV感染植物a型a型b型TMV感染植物b型b型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b型a型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a型a型考点互动探究答案 C解析 因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决定病毒类型和病斑类型的是RNA,而不是蛋白质。中的RNA是b型TMV的,分离出的病毒类型就应该是b型。考向2生物的遗传物质3 2016辽宁大连联考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 C解析玉米的遗传物质是DNA,A项错误。格里菲思以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但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B项错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含有S,C项正确。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其水解产物是4种核糖核苷酸,D项错误。4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 B C D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 C解析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考例考法直击1 2016江苏卷 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答案 D解析格里菲思所做的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项错误。格里菲思所做的体内转化实验只能证明R型细菌中含有能让S型细菌发生转化的因子,但不能证明该转化因子是何种物质,B项错误。噬菌体属于病毒,不能用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标记,C项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项正确。考例考法直击2 2015江苏卷 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 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答案 D解析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分析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的DNA衍射图谱,成功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不是破译了密码子,D项错误。考例考法直击 3 2013海南卷 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答案 D解析 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构成,其蛋白质中含有S,而DNA中不含S,A项错误。T2噬菌体不能寄生在酵母菌中,B项错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项错误。考例考法直击4 2013新课标全国卷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 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DNA的X光衍射实验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物质发现历程的科学史。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推测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DNA是遗传物质;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的X光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综上所述,C项正确。答案 C考例考法直击5 2011江苏卷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同时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普通的培养基直接培养,A项错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不能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B项错误。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搅拌不充分,导致有放射性的蛋白质外壳不能从大肠杆菌上脱落,会使沉淀物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存在,C项正确。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相互对照,共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项错误。答案 C教师备用习题1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遗传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解析 C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首次证明DNA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赫尔希与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两者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单独观察各自在遗传中的作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教师备用习题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未与细菌分离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D32P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解析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经过搅拌、离心,上清液中是质量较轻的噬菌体外壳和噬菌体,沉淀物是大肠杆菌,A项错误;搅拌不充分,部分噬菌体外壳与细菌未分离,放射性应出现在沉淀物中,B项错误;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将自身的DNA注入大肠杆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含32P,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C项正确,D项错误。教师备用习题3某同学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析 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DNA不含S,A项错误。充分搅拌、离心后,含放射性的蛋白质外壳进入上清液,使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若搅拌不充分,则一部分蛋白质外壳不能与大肠杆菌分离,会随大肠杆菌进入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放射性升高,B、C项正确。该实验没有标记DNA,不能说明DNA的作用,故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项正确。教师备用习题42016哈三中期中 科学家用含有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待大肠杆菌解体后,15N()A不出现在T2噬菌体中B仅发现于T2噬菌体的DNA中C发现于T2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D仅发现于T2噬菌体的外壳中解析 C蛋白质主要含有C、H、O、N等元素,DNA含有C、H、O、N、P,用含有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子代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中都会有15N。教师备用习题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内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均来自细菌B在Ot1时间内,噬菌体还未侵入细菌体内C在t1t2时间内,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D在t2t3时间内,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教师备用习题解析 B选项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侵染细菌时噬菌体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合成子代噬菌体需要的原料、酶、能量都由细菌提供。选项B,在Ot1时间内,噬菌体和细菌的数量基本稳定,此时噬菌体可能还未侵入细菌体内,也可能已经侵入细菌体内,只是细菌还未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选项C,在t1t2时间内,细菌大量死亡是由于噬菌体的侵入。选项D,在t2t3时间内,细菌裂解死亡,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教师备用习题6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备用习题(1)图丙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乙中的_。如果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甲中的_。(2)赫尔希和蔡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_。(3)仅有图丙的实验过程,_(填“能”或“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原因是_。教师备用习题答案(1)(2)噬菌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3)不能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解析(1)32P标记的是(磷酸基团),氨基酸中有些R基含S,故35S标记的是R基。(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思路是单独观察生物体内每一种化学成分的作用,而噬菌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这是它被选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3)图丙实验中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不能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教师备用习题7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如图所示)。教师备用习题制备符合实验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氮源、有机碳源、生长因子等,并调整pH。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_。从你现有的知识分析,“R型细菌变成S型细菌”这一变异属于_,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DNA仍有活性的原因可能是_。(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可降解DNA)作为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实验设计方案: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教师备用习题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均分为三份,编号为A、B、C,分别进行如下处理。第三步:将_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预测实验结果:_。得出实验结论: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NA结构要保持_才能完成此转化过程。编号ABC处理不加任何提取物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的DNA_教师备用习题答案(1)1、2、3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基因重组DNA热稳定性较高(2)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R型细菌A、C组中未出现S型菌落,只有B组培养基中出现S型菌落完整解析(1)通过对比可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活的S型细菌,说明S型细菌中有某种物质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2)第二步中要形成对照,主要体现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而经过DNA酶水解后的S型细菌的DNA无法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DNA,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而经过DNA酶处理后的S型细菌的DNA,因水解失去原有DNA的作用而无法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通过对照可知,只加入R型细菌不会产生S型细菌,加入S型细菌的DNA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产生S型细菌,而加入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后,不能产生S型细菌,从反面证明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