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337549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3、政治的含义4、中国古代政治学5、西方政治学6、共产党宣言7、政治学的研究方法8、行为主义第二章9、氏族10、原始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11、国家的起源12、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13、国家与氏族的区别14、剥削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15、如何理解列宁关于国家的定义16、公共权力(国家权力、政治权力)17、国家三要素18、国家职能19、国家消亡的条件第三章20、国家的历史类型21、革命和改革的区别23、奴隶制国家24、封建制国家25、资本主义国家26、社会主义国家第四、五章2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展必需具备两个条件:2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29.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共同点、不同点30.资本主义本质特征及其表现31、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日益尖锐化起来,主要表现是:3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特点反映在政权组织结构上的变化就是:33、垄断资本主义家如何利用国家来为其经济利益服务:34、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道路35、和平方式进行革命的条件36、民主的概念37、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及其相互关系3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39、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第六章40、国家形式4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42、马克思主义划分政体的标准43、君主制44、共和制4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6、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内容47、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48、国家结构形式49、单一制和复合制50、选择国家结构形式的依据和原则51、我国国家结构的形式和特点52、我国多民族国家为什么采取单一制53、民族区域自治54、特别行政区制度第七章55、国家机构定义56、国家机构的组成57、国家机构的主要特点58、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59、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60、委托立法权61、违宪审查62、司法独立63、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64、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65、我国的司法机关第八章66、民族的概念67、民族问题的根源68、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69、民族问题与革命政权的关系(为什么说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70、民族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作用71、民族运动72、资产阶级民族主义73、资产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74、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任务和途径75、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76、民族自决权77、民族区域自治78、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第九章79、什么是政党80、政党的特征81、政党的分类82、政党的功能83、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84、资产阶级政党在西方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85、两党制86、两党制的特点87、多党制88、多党制的类型89、压力集团90、压力集团的影响91、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92、无产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93、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94、社会主义政治团体的特征和功能第十章95、政治文化的含义96、政治文化的的功能97、政治文化的分类98、政治文化的结构99、政治社会化100、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101、政治社会化的功能102、政治社会化的途径103、我国政治文化建设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第十一章104、“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105、政治发展的动力106、政治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07、革命108、革命的作用109、改革110、政治体制111、政治总格局11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113、民主和法制的关系114、法制建设第十二章115、国际政治116、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区别117、为什么说主权国家是基本行为主体118、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119、国家主权120、国家主权在国际政治中对国家的意义121、国际组织122、国际组织的分类123、国际政治格局124、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过程125、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126、国际法127、国际法的基本特点128、国际法的重要作用第一章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代表人物:凯尔逊(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3、政治的含义: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4、中国古代政治学:儒学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法家的代表作韩非子,主张“法治”和“霸道”。道家的代表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5、西方政治学:(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他所设想了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2)中世纪是西欧社会的黑暗时代,当时的主题是人与上帝以及教会之间的关系,其主导思想是神学世界观。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世界观。(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4)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他的代表作有君主论,布丹的代表作共和六论,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代表作有乌托邦和太阳城。(5)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荷兰的格老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斐逊、潘恩和汉密尔顿等,他们根据自然权利和自然法理论提出的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理论、分权制衡学说。(6)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以孔斯坦、边沁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7)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矛盾也日趋尖锐化和复杂化。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第二个阶段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为适应这一变化,资产阶级政治学也从国家制度的研究转向政治权利的研究。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研究方向又从以权利研究为主逐渐转变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6、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做了系统的阐述,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宣言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第二,宣言明确提出了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第三,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第四,宣言强调指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真正的民主。第五,宣言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7、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学研究还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其中比较常有的有:(1)历史研究法。从政治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目的是探讨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发展的规律性,并预测政治现象的发展趋势。(2)制度研究法。就是从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角度,来探求制度结构类型变化规律的方法。(3)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来发现政治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方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主要是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性。8、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方法是本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行为主义政治学在方法论上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即单纯使用现象调查和计量的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性,因而无法认识政治现象的本质。第二章9、氏族: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以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制度的本质。第二,氏族是实行原始民主制的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的管理组织。氏族制度的组织结构是议事会。第三,在氏族组织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10、原始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同部落都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由于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的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了;父权制代替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这是人类社会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的产物: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部落联盟出现。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就产生了直接为交换的商品生产。由于交换的发展,从社会中分离出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交换的阶级商人阶级。第一,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品。第二,由于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使原来的氏族与部落的居民杂居起来。11、国家的起源: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第三,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12、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揭示了国家在氏族制度废墟上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第二种是罗马国家的产生形式。第三种是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13、国家与氏族的区别:国家根本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有如下两点:第一,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第二,公共权利的设立。14、剥削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1)神权论: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利来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2)契约论:契约论的基本论点,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阶级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结果。其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论说之大成。(3)暴力论:暴力论者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15、如何理解列宁关于国家的定义: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列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的具体含义:第一,国家是阶级社会的组织。第二,国家是统治阶级。所谓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称哪个阶级的专政。第三,国家是个机器。16、公共权力(国家权力、政治权力)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17、国家三要素:往往从国家主权、领土、居民三个方面来界定国家,故称为“国家三要素”说。这是从国家的表面现象,从政治地理意义上解释国家。它的要害是抹煞国家的阶级实质,掩盖国家的本质和阶级使命,因而是不科学的。18、国家职能: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另一方面,政治职能又必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19、国家消亡的条件:1.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政治条件;2.旧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除,是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3.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国家消亡的精神条件;4.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获得解放,是国家消亡的国际条件;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消亡的最根本条件。第三章20、国家的历史类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21、革命和改革的区别: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种方式。但是,它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一般地说,革命与改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而改良是在不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第二,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现象。而改良则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第三,由于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必须用暴力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它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动。而改良则是渐进的,是一种和平的,局部的改造的过程。 23、奴隶制国家: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奴隶制国家是建立在奴隶主占有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奴隶主不仅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生产者奴隶本身。奴隶主占有制社会的这种阶级结构,就必然地形成奴隶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尖锐矛盾,自由贫民与奴隶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努力的专政。古代东方的奴隶制国家,如埃及、巴比伦、亚速、波斯等国,都采用君主制,即所谓东方暴君制。在这种国家里,全部国家权力在形式上属于世袭的君主,他通过复杂的军事官僚机构来管理国家。在古希腊的城邦国家雅典,则采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制。表现为“人民大会”具有很大权力和公职人员是由选举和抽签产生的。在古罗马和斯巴达这样的奴隶制国家中采取的贵族制。表现为由奴隶主阶级中少数显要贵族组成元老院(古罗马)、长老院(斯巴达)掌握重要权力。24、封建制国家:这个时期在西欧大约经历了1300-1400年,在我国则有2300多年的历史。在西方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中,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由国王封赐给大封建主,然后再逐级分封给各级领主。下级领主对上级领主承担一定的义务,如提供兵役、交纳贡赋等等。我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占有制,与西方领主制相反,地产制经济允许买卖。地主获得土地的主要手段不是封授而是购买。他们把自己占有的大量土地分别出租给佃农种,并通过收缴地租的方式榨取农民的剩余劳动。封建土地国有制、自耕农占有制也是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1)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第一,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和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则采取了中央集权制。第二,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第三,从政治文化,即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来看,西方是直接利用宗教,而中国则是把一种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宗教化。(2)中国封建社会官僚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其次,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再次,封建官僚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25、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政治统治,是资产阶级专政。按照其发展阶段划分,称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26、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由公有制为主导地位。其本质是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对少数剥削者所实行的专政。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以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为政治特征,并从组织上和制度上确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第四、五章2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展必需具备两个条件:(1)是充足的货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2)广阔的劳动力市场。二者缺一不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是暴力。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典型形态的“圈地”运动。2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第一,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有。第二,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第三,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本身也是商品。第四,资本主义生产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29、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共同点、不同点:都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1)封以劳动者对于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资以雇佣劳动。(2)封生产以使用价值的生产为目的,资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3)封建立在暴力和政治权力超经济强制因素之上,资建立在平等交换和排斥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因素。30、资本主义本质特征及其表现:资本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政权组织,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利益、剥削与压迫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机器。本质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第二个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第三个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 31、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日益尖锐化起来,主要表现是:(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的深化。第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第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集团的矛盾与斗争。(2)内部矛盾深化的同时,在国际范围内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矛盾的发展。第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第二,加深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的矛盾和斗争。第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也加剧。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尖锐矛盾,垄断资本就必然由自由主义方法为主改变为以暴力压迫方法为主的管理方法。3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特点反映在政权组织结构上的变化就是:第一,从保护个人主义的自由改变以保护集体利益(垄断集团利益)的集权制度。具体表现:削弱议会权力,扩大行政权力。“万能政府”。使权力过分集中到政府首脑一个身上的发展趋势。第二,垄断资本趋势控制政府。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其代理人执掌政权;二是亲自出马担任要职第三,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社会事业和文化思想等领域,为维护其统治服务。33、垄断资本主义家如何利用国家来为其经济利益服务:(1)制定以垄断资本为中心的政策、加速资本积累。(2)利用政府制定计划,靠行政命令来控制生产的无政府性。(3)利用政府制定政策作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杠杆。34、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道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专政问题。首先,它依据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经验。其次,它是总结早期的工人运动,主要是英国宪章运动失败的历史经验而得出的结论。最后,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论是通过总结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不断完善发展起来的。35、和平方式进行革命的条件第一,资产阶级还没有建立庞大的军阀制度和官僚制度,因而不可能对群众施加暴力。第二,在有健全的社会民主制度和传统的国家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获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使资产阶级不敢或不能破坏议会民主制。第三,资产阶级拥有的武装力量在战争的环境中被冲垮,而又来不及重新组织和掌握反革命武装力量,因而出现了没有对群众施加暴力的局面。第四,我强敌弱。36、民主的概念第一,民主是指公民管理国家的权利,反映的是公民与政权的关系。第二,民主是指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方法,也叫作管理国家的方法,即国家的政治统治形式。第三,民主指国家活动的原则。只有在民主国家里,才能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37、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及其相互关系(1)新型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或人民民主。从公民与政权关系来看,新型民主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力。从阶级统治方法看,新型民主是工人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方法。从国家活动的原则来看,新型民主在国家活动中的表现就是民主集中制。(2)新型专政就是被剥削的广大劳动群众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是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而这个专政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国家。(3)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新型民主是新型专政的前提和基础,新型专政是新型民主的保障。只有对反动派实行专政,对他们危害社会和侵犯人民民主权利的活动实行有效的专政,才能维护和保障新型民主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民主是目的,新型专政是手段。3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式的无产阶级专政。(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对象上,也有自己的特点。(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4)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9、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1)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同时,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国家的经济基础中,还存在着其他多种经济成分。这些经济成分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经济和外资独资经济等。(2)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1)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国家。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是工农联盟。工人阶级只有同广大劳动农民结成联盟,才能形成绝大多数对少数反动阶级、反动派的专政。(3)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基本职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4)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六章40、国家形式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4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国体指的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寡中的地位”。政体是指“政权构成形式”。(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与政体相比,国体不能占首位。政体必须适应国体的需要,国体决定政体;一定的政体必须适应一定的国体,当国体发生变革时,政体也就会发生变化政体反映表现国体;相同性质的国家完全可能选择不同的政体;(3)国体和政体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和变异性。42、马克思主义划分政体的标准第一、最高国家权力的归属;第二,最高田家权力机关的产生方式及任期;第三,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根据前两条标准,我们把国家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两大类。君主制政体的最基本特征,是最高国家权力事实或在象征意义上集中于君主一人,君主是没有任期限制的,一般是世袭的。共和制的基本特征,是无论象征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还是实际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都是通过某种形式的选举产生的,并且有严格的任期限制。43、君主制(1)专制君主制是在奴隶制专制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2)立宪君主制是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君主的权力按宪法规定不同程度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立宪君主制又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两种形式。(1)二元君主制是君主通过掌握内阁的任命权而控制着国家的行政权,因此内阁向君主负责,与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构成两个权力中心。故称为二元君主制。(2)议会君主制的特点:议会不仅是最高立法机关,而且是国家权力机关。44、共和制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缴为普遍的政权组织形式。它通常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理想形式。(1)议会共和制:凡是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称为议会制共和国。(2)总统共和制:凡是由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政府不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称为总统制共和国。(3)委员会制:瑞士联邦是采取委员会制的典型,所谓委员会制,是指国家的最高行政权由委员会集体行使的一种制度,亦称“合议制”。4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46、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内容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第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一切国家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第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47、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第一,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要性观在人民的一切权力都统一地、集中地由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第二,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第三,党的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48、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和为国家的问题。在古代,曾经出现过两种主要的国家结构形式。一种是帝国形式,一种是分封割据形式。49、单一制和复合制(1)单一制:单一制是将国土按地域划分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的基本特点是:国家具有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统一的行政机关体系和统一的国籍。(2)复合制是由若干国家或者地区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协议组成的联合体。两种常见的类型:一种是邦联制,一种是联邦制。邦联是若干个各自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联邦是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50、选择国家结构形式的依据和原则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归根结底,是阶级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合。历史的经验表明,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利于形成统一的民族市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民族联合和国家统一,又不能不照顾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则使用联邦制的形式来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根据“各民族的平等的联合”的原则并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决定自己的国家结构形式。一个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能转化的。51、我国国家结构的形式和特点第一,中华入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实行区域自治。第三,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第四,全国人大批准省级地方的建置。第五,省,直辖市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第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既要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52、我国多民族国家为什么采取单一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第一,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有着统一的传统和实行单一制的渊源。第二,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有着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传统。第三,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第四,结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第五,各民族需要实现共同繁荣和共同进步。第六,为了维持我国的独立与安全。53、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54、特别行政区制度:它是指在统一的主权国家范围内,建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一国两制”的实现形式。实行两种制度:在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主要包括以下自治权:享有行政管理学、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享有独立的地方财政权,独立的税收制度;享有独立的外事权。第七章55、国家机构定义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包括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在现实上,它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日常活动的组织体系。国家机构承担着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日常国家管理的繁重任务。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这些主要国家机关构成的统一整体国家机构。56、国家机构的组成(1)任何国家都要设置国家元首这一国家机关以代表国家主持内外国家事务。国家元首的功能是充当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最高政治领导者,依据国际法处于国家最高领导地位,根据国际惯例享有最高规格的国际礼遇,充当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2)立法机关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即有权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进行执法监督的国家机关。国家立法机关的基本职能是立法和执法监督。(3)行政,含有“执行”和“管理”两方面的含义。行政机关即负责拟订和执行法律、制订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对内对外事务的机关。(4)司法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狭义的司法机关仅指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即法院;广义的司法机关除法院外还包括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机关。57、国家机构的主要特点(1)阶级性:国家机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2)社会性:国家机构一般以全社会正式代表身分,以全社会名义进行活动。(3)整体性:国家机构是统一的整体,是有机构成的政治组织体系。(4)强制性: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构的活动普遍地约束全体社会成员,这样做一是依靠法律强制,一是依靠暴力强制。58、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它们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形成鼎立之势,而又相互制约和平衡。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在各国的具体实施形式也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国家机构机制。例如:美国的三权在宪法上是平等的,英国是“混合权力体制”议会权力最高。1985年第五共和国采用了“以行政权为重点的分权”59、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即议会(或称国会)。立法机关的议会最早产生于英国。两院制即议会由两院组成,一般称为参议院、众议院,通称为上议院、下议院。一般下议院权力高于上议院。议会的主要职权职能大致可以概括为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三项。(1)立法权立法权即以国家名义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其立法程序是:提案-审议-通过-公布。立法程序中,核心是审议和表决通过法律草案,这是议会立法权的最重要表现。(2)财政权财政权即财政同意权,是议会控制政府税收和开支的权力。国家预算法律,通常以适用一年为限,这在西方各国已成惯例。(3)监督权监督权即议会对政府及其政策和政府官员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主要表现:一是决定和监督政府的组成。总统提名的政府高级官员,必须经过参议院同意后才能任命。在议会制国家,由议会选举产生政府首脑(总理或首相),由政府首脑再组织政府。二是在议会制国家,议会拥有倒阁权,即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使政府集体辞职。三是行使弹劾权,即议会对政府高级官员个人的犯罪或严重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追究法律责任,罢免其职务或判罪。四是行使质询权,即议会对政府的政策和政府成员所管理的事务提出口头或书面询问,要求有关者做出解释和答复。60、委托立法权议会制定的法律,只规定有关事务的一般规范,通常由议会授权政府补充必要的实施细则,政府有权制定相应的规章、规则、条例,这些一般与法律具有同等或相关效力。这种行政立法权称为委托立法权。61、违宪审查违宪审查是司法机关审查和裁决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审查对象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法令,政府根据法律颁布的行政法规、发布的行政命令以及采取的行政措施。资本主义国家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机构有两种类型,一为由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一为由专门的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司法原则和司法制度,主要有司法独立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告不理原则,辩护制度和法官保障制度。62、司法独立“司法独立”是指法院和法官只服从法律,独立行使司法权,有三个方面:一是司法权由法院和法官独立行使,二是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三是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坚持独立。63、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构中的体现:(1)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2)保证国家机关之间的合理分工,协调运作,依法进行权力制约。(3)保证立法和决策民主化和执行的集中化与分工责任制。(4)保证合理划分中央国家机构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和管理权限,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64、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国人大和县以上各级地方人大设常委会为常设机关。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广泛,有以下四个方面:(1)立法权:立法权即制定、修改、废止和补充法律的职权。(2)决定权:决定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就国家重大问题和事项作出决定的权力。(3)任免权:任免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具体指人事任免权。(4)监督权:监督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65、我国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设有基层、中级、高级、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提起公诉,对法院的错误判决和裁定,依法提出抗诉。我国司法机关的活动和工作遵循和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第八章66、民族的概念民族就是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联结起来的人们的稳定的社会共同体。67、民族问题的根源解决民族问题,核心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问题。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是复杂的:第一,民族差异的存在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第二,剥削制度是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第三,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时期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68、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民族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的。第二,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它是压迫民族的统治阶级对被压迫民族的压迫。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民族与阶级的含义不同。阶级是以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取得报酬的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社会集团;民族则是以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四项特征来区别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第二,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范围不同。首先,民族问题涉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内部问题不属于民族问题。其次,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更为广泛和复杂。第三,在一定时期内,当一个民族为了民族独立和平等,反抗外来侵略时,这时的主要矛盾就会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从而使阶级矛盾从属于民族斗争。第四,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消失也不相同。马克思主义认为,按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是阶级消灭,国家消亡,最后才是民族的消亡,即民族的融合。69、民族问题与革命政权的关系(为什么说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它与社会政治总问题的核心即革命和政权问题紧密联系。民族问题与革命和政权问题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民族问题对革命和政权问题的依赖性来看,解决民族问题不能离开当时的政治总问题。可见,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运动是围绕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这一核心的。同样,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也离不开无产阶级的革命和政权问题。第二,从民族问题对革命和政权的影响来看,一个社会,民族问题解决得好坏,是直接影响到革命是否成功、政权能否稳定的大问题。70、民族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民族问题特别是地区民族冲突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际政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首先,民族冲突导致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引起社会动荡,严重影响该地区有关各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其次,民族冲突又使国际政治问题的解决形式出现了重大变化。而现代的民族冲突的解决,基本上都是在国际社会参与的情况下实现的。再次,民族冲突又对国际关系格局以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民族冲突一方面导致在国际化解决民族冲突问题中的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又会因为解决民族冲突的途径不同而引起国际社会有关国家之间的纷争。最后,霸权主义以及大国的干预和操纵仍然影响着地区民族冲突并使民族冲突问题进一步复杂化。71、民族运动民族运动是指被压迫民族反对压迫民族、争取民族平等或民族解放的斗争。72、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所谓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是指资产阶级的民族观点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与原则,是资产阶级最基本的民族政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民族优劣的观点。资产阶级把民族划分为优等民族与劣等民族,或称文明民族与野蛮民族。第二,民族至上的原则。用民族矛盾来掩盖阶级矛盾。第三,民族投降的原则。常常出卖本民族的利益。总之,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73、资产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从历史上的剥削阶级到现代资产阶级在实现其民族压迫政策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实行民族歧视,制造民族纠纷、民族隔阂和民族仇恨。(2)强制推行民族同化,用暴力消灭落后民族和种族的政策。(3)分化少数民族,收买少数民族上层,实行民族怀柔政策。(4)制造民族分裂。(5)借“民族自决”的口号煽动民族分裂,煽动少数民族脱离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74、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任务和途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民族问题的任务是消灭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帮助落后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赶上先进民族,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社会主义内容的民族化包括民族政权机关的民族化,经济发展的民族化,语言发展的民族化等等。民族平等作为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1)民族平等指的是一切民族的平等,是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平等。(2)一切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的平等。(3)民族平等是事实上的平等。75、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民族联合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其实质就是指民族团结。民族联合可以体现为各民族为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而形成的民族统一战线,为建立民族国家而形成的联邦体制,为消灭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而进行的互相合作等等。民族平等和民族联合是统一的,两者统一起来构成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76、民族自决权民族自决权是指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77、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不可分割的领土之内,在最高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组成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78、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第一,中华民族要获得解放,就要对外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对内实现各民族自由联合,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第二,我国各族人民自觉团结在党的周围结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了统一的武装力量。第三,各族人民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彻底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保证各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繁荣发展。第四,在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形成互相依存、互相帮助、不可分离的关系。第五,为了防止和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我国的独立与安全,需要各民族人民紧密团结,密切合作。第九章79、什么是政党政党是阶级组织,它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80、政党的特征政党的主要特征是:(1)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现代意义的政党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阶级斗争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2)政党由阶级、阶层、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由成员中一部分最有觉悟、最积极、最能够统一整个阶级的分子带领本阶级进行斗争的。(3)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4)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5)政党与国家政权密不可分。81、政党的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四种:(1)以政党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2)以政党是否掌握国家政权为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执政党、在野党、反对党、参政党。(3)以政党是否合法为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4)根据政党的活动范围,可以将其划分为国内政党和跨国政党联盟。82、政党的功能统治阶级政党的总功能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被统治阶级政党的总功能反抗和推翻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这是政党政治的根本功能所在。(1)争取群众和教育群众。一个政党拥有群众的多少,是这个政党势力大小和强弱的重要标志。(2)集中阶级意志。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政党的竞选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统一阶级意志的活动。在无产阶级国家,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就是集中人民意志的过程。(3)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政党掌握政权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操纵议会,通过选举取得议会多数席位,二是以本党的党员充任官吏,组织政府。83、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资产阶级政党最初产生于英国。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第一,标榜“超阶级性”。以“全民性”自称。第二,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第三,组织特征上的两极分化。第四,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表现为典型的“党外有党,党内有派”。第五,资产阶级政党的“合法反对”和“公平竞争”原则。84、资产阶级政党在西方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现有的政治秩序。资产阶级政党具体的地位和作用还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标志。政党活动和功能也主要体现在竞选过程中和议会中的党团活动中。政党不仅是传递民意的渠道,公众参政的工具。反对党对执政党的监督、牵制,对执政党政策的咨询,对政府高官的弹劾,客观上形成了民主政治的制约机制。(2)政党制度在资产阶级民主中的协调作用。在议会制下,由多数党党魁组阁,是当然的内阁总理。政党领袖和行政首长双重身份合一。从而保证了立法与行政之间相互协调。在总统制下,总统与议会中本党领袖的沟通,促进了议会与总统、立法与行政的合作和协调。(3)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政党是现代政府的主要政策提供者。不管是为了竞选连任,还是夺回政权,这些政党组织都非常关注社会的变化、选民的倾向、民意的焦点。政党对社会的关注和调查,以及政党对政治系统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力,使政治系统具有了较强的应变能力。85、两党制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者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86、两党制的特点第一种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英国议会内阁制中两党制的特点:第一,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两个大党靠竞争争夺下议院席位,由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内阁,其成员也都是议会议员。第二,两党采取集中制。为保证政党的议案能在下院顺利通过,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执政党用严格的党纪约束本党党员和议员的行动。在每次投票中,所有该党议员必须按本党的决定进行投票。第二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下的两党制。美国总统制下的两党制特点:第一,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总统竞选的获胜者为执政党,失败者为在野党。第二,美国的两党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87、多党制所谓多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立,各政党都可以依法或联合其他政党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88、多党制的类型多党制最早产生于法国,多党制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典型国家是德国和第五共和国时期的法国。第二,多元并存的多党制。在这种政党体制下,没有一个政党能获得多数席位。政府只能由几个政党联合组成,反对派也组成联合阵线与其抗衡。典型国家是意大利。第三,一党独大的多党制。在这种类型的多党制中,存在着多个政党,但其中一个政党在该国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并单独执政,其他政党则处于在野地位。89、压力集团压力集团是指那些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利益或共同主张的人们,为了使政府维护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