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整体备课(共7页)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9628354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整体备课(共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整体备课(共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整体备课(共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整体备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单元内容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等。课题2: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课题3: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2、地位和作用本单元较全面地学习了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内容包括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和鉴别,从学习研究物质的角度看,本单元具有典型性,从本单元在全书的地位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考重要的知识考点。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不同元素可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及其性质和用途。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的装置选择及探究方案设计。了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分析装置的不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对获得二氧化碳气体的途径的讨论与分析,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 碳的理想药品,树立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漫画、图片等分析讨论交流的方式,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勤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通过对温室效应的介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二、学情分析在前两个单元已经学习了氧气、氢气这两种非金属单质,这为学习本单元打下了基础。另外学生已经学习了O2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制取气体的简单常识和实验技能,这为学习CO2的制法奠定了基础。生活中学生对碳的知识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但缺乏发现问题和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较差,对仪器用途和性能不太熟悉,教师应该具体指导,合作探究学习。三、教法、学法1媒体辅助法、实验探究法、学案导读法、比较归纳法 。2. 小组合作学习、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用分析、对比和归纳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变定势思维为发散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拓展理解和运用。四、复习策略单元课时安排:共5课时课题1 1课时,课题21课时,课题31课,。单元复习及测试 2课时(知识整理与迁移、巩固练习与测评、拓展与查漏补缺)五、教学实施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知识点1、 认识物质的多样性。2、 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情景素材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知识点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1、 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活动与探究1、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2、 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3、 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情景素材:干冰的形成和升华。六、复习学案资料与评价练习第六单元 综合复习资料1.金刚石、石墨、物理,碳60性质差异原因。但它们的化学性质 2、金刚石、石墨各有哪些特性,它们的用途有哪些(至少写出3方面)3、构成金刚石、碳60的微粒是什么4、木炭、活性炭具有什么结构,因此具有什么性质,分别的用途是什么5、焦炭、炭黑有哪些用途. 6、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该反应中木炭、氧化铜分别发生什么反应、表现出什么性、叫什么剂。氧化还原反应中,得氧,发生 反应, 性、属于 剂;失氧,发生 反应、 性、属于 剂。7、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选用硫酸的原因、不用碳酸钠、碳酸钙的原因。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会有什么影响,为什么?9、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分别是什么,选择的依据分别是什么10、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11、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12、固体二氧化碳叫什么,有什么用途。13、解释舞台烟雾产生的原因14、书114页图612实验的现象,并解释15、书114页图613实验的现象,并解释16、书114页,四朵石蕊小花分别遇稀醋酸、水、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的现象,并分析原因,第四朵小花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给第四朵小花加热烘干的现象,并解释(写出化学方程式)17、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别是什么18、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哪些、危害有什么19、二氧化碳能用来灭火时利用其什么性质20、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温室效应有什么危害、我们如何减少温室效应2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2、一氧化碳有毒的原因23、一氧化碳燃烧的现象,反应方程式24、书118页图619煤炉中的化学反应都有哪些25、同时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有哪些26、木炭、氢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装置各有什么特点,实验的注意事项27、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对比,它们性质不同的原因。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28、一氧化碳的用途(说明利用其什么性质)与危害29、书108页家庭小实验,将石墨棒联入电路中能否将电路接通,因为石墨有什么性质;将瓷碟放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生成什么,说明蜡烛中有什么元素30、书119页家庭小实验,实验的现象,说明鸡蛋壳中含有什么物质3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基本反应类型(没有的画)1. 碳与足量氧气反应2. 碳与不足量氧气反应3. 木炭还原氧化铜,4. 木炭还原氧化铁5. 一氧化碳燃烧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8.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9. 碳酸分解10.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原理11. 高温煅烧石灰石12.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13.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用方程式表示3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中二氧化碳的方法,写出相关方程式33、如何鉴别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方法、现象、结论)34、石灰浆用来抹墙为使墙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时墙反而变潮湿,说明原因,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35、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口常有白色物质,该白色物质是谁?形成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可以洗掉。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6、向盛有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投入几小块木炭,最终观察到红棕色 ,漏斗中液面 ,其原因是 必答题就从学生的复习资料中出原题抢答题是教师事先准备的,本部分不要太多,因为本课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H2CO3CaCO3CCOX1、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为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填字母)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在一大烧杯里进行以下实验:烧杯中放置一支短蜡烛,周围放一些鸡蛋壳。点燃蜡烛,往烧杯中加入一些稀盐酸,回答:(1)看到的现象 。 (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写出盐酸跟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生成的气体具有的性质 。3、在今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移动。4、小勇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下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勇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上图2的实验,结果鸡蛋吐了出来。他加入的试剂P是 (写溶液名称),吐蛋的原理是 小组互相出题部分教师只需要发一张白纸就行,但教师要对学生初的题做一下审核,如果课堂控制的好的话学生会很认真的完成本环节内容的六、反思与经验总结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的过程。由于课程标准的改变,作为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主战场化学课堂教育应如何应对?教学实践中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折不扣地执行新课程标准?下面我就以一节来说说我的做法:一、 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要充分理解课标,认真研读课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我把新课程标准进行认真地研读,将课标中对每章、每个课题的要求进行细化。使教师在从备课、讲课、到最后的抓学生知识的落实更清楚、更有针对性。二、如何设计本节复习课我认为抓学生落实不等于默写,既省时有高效的方法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给学生减负是硬道理。我们老师以往的经验,落实基础知识就是默写笔记,我在平日的教学中没有这样做。我认为化学属于理科,除了在初三上学期需要默写化学方程式外,其余的基本概念是不需要默写的。理由有三,一是“基本概念”学生只会背不理解就等于不会,二是在化学考试中不会有默写“基本概念”的题,所以概念没有必要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只要理解就行,关键在运用。三是默写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又给教师带来大量的工作,得不偿失。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1、 知识准备阶段。我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一般为两人一组。给20分钟准备时间,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背诵基本概念,两人拿不准的地方要通过查书、查笔记,实在没找不着答案的再去问老师。这样每位学生能复习一个甚至两个单元的基础知识,这要比每天默写既费时、又费力要来的有效。同时这样做也培养了学生看书看笔记的学习习惯。2、教师检查复习成果阶段当然光靠小组相互间念,教师不检查那么对于那些不自觉的学生可能会钻空子,时间久了,他们就不会按教师的安排去做,而是在小组学习的时候开小差。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安排的,以小竞赛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大的小组,给每组的每位学生编号(抽号检查概念落实情况)。竞赛中分三个部分:必答题部分、抢答提高题部分、组间相互考查题部分。必答题以抽号的形式完成,是竞赛的主要部分。这部分题就是学生事先背的原题,目的就是抽查学生基本概念的落实情况。在抽查中如果被查到某位同学“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落实,那么不仅本小组不能得分,而且学习小组的另一个成员所在的组也要扣分,作为小组没有完成任务的“奖励”。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小组进行约束。这样的抽查形式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由于学生事先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被抽查到,而且抽查到关系整个小组的荣誉,学生们还是很在乎同学间的看法的。所以他们对这件事相当重视,每位学生在竞赛前都认真做好准备,以防自己被检查出没有完成任务。于是这样的抽查,虽然表面上只检查了某些同学,但实际上能起到督促全体学生复习的目的。同时这样的抽查也减轻了教师每天批改默写小卷的负担,也节省了学生默写的时间,减轻了他们的课业负担,学生很是买账。这样做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低碳”环保。抢答提高题部分就是基本知识在题目中的体现,我们老师总会有这样的困惑,有些学生基本概念背的相当好,但是一到做题就不会了,这是学生对基本概念没有理解知识死记硬背的结果。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我设计了将基本概念变形,以另外一种形式再现基本知识。本环节以抢答的形式。要求指定某人来答(基础较差的学生),小组的其他成员先进行讨论,形成最终答案后由那位指定学生来抢答。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避免本环节只有部分学生参与,题目出现后基础好的学生能很快给出答案,但是基础差的学生反应不过来,如果这个时候就抢答就会使部分基础差的学生掉队。所以让基础差的学生来答,在答之前学生要经过共同思考、形成答案、全员弄明白、给出答案这样几个环节,这样能保证课堂是面对全体学生,全员参与的。组间相互考查部分。本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由小组内成员自己找题或编题,写在纸上交给老师,然后组内派一位学生上来抽题,小组讨论后进行回答。这样做目的是从学生的角度找出学生知识落实上的难点,因为学生为了本小组能胜出,他们出的题都是要难倒对方,这样他们会从自己平时不会的知识中找题考查别组的同学。我想这样能更有效的找出学生在掌握知识上的难点并进行攻克,同时学生在找题、编题的过程中也能复习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自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编题的学生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严密性、对知识是否掌握的准确、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