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小麦生产技术-第一节小麦的生长发育(共3页)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9379527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小麦生产技术-第一节小麦的生长发育(共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章-小麦生产技术-第一节小麦的生长发育(共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章-小麦生产技术-第一节小麦的生长发育(共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小麦生产技术第一节 小麦的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了解小麦的生育期、生育时期、春化阶段、光照阶段的概念,以及小麦产量的形成;理解小麦各生育时期的标准;掌握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小麦的生育期、生育时期、春化阶段、光照阶段的概念;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小麦各生育时期的标准。 课时安排:2 教学内容一、小麦的一生小麦的一生是指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一)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的生育期是指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小麦生育期的长短,常随品种特性、生态条件与播期早晚而变化。 (二)小麦的生育时期 一般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12个不同的生育时期。各生育时期划分的标准如下: 表21 冬小麦生育时期划分及标准时 期 标 准出苗期50%以上幼苗第1片真叶伸出胚芽鞘1.52.0cm的日期三叶期50以上主茎第3片叶伸出1cm的日期分蘖期50以上植株第1个分蘖从主茎叶腋里伸出12cm的日期越冬期气温稳定降至3以下,麦苗地上部分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返青期春季气温稳定上升到3以上,叶色由灰绿转为青绿的日期起身期植物由匍匐转向直立,主茎第1节开始伸长的日期拔节期50以上植株主茎第1节离开地面1.52.0cm的日期挑旗期50以上旗叶全部露出叶鞘,叶片展开的日期抽穗期50以上麦穗抽出一半的日期开花期50以上植株麦穗中部小花开放的日期灌浆期50以上植株麦穗中的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80,从子粒中可挤出汁液的日期成熟期50以上植株的子粒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特征的日期 (三)小麦的阶段发育 在小麦一生中,必须通过几个内部质变阶段,才能完成从种子到种子的生活周期。这些内部的质变阶段,称为阶段发育。小麦的阶段发育包括春化和光照两个阶段。 1、春化阶段 小麦种子萌发以后,其生长点除要求一定的综合条件外,还必须通过一个以低温为主导因素的影响时期,才能使结实器官抽穗结实,这段低温影响时期叫小麦的春化阶段。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温度,所以这个阶段又称感温阶段。 根据小麦春化阶段要求低温的程度与时间长短的不同,可将小麦品种分为3个类型(表22)。表22 小麦冬性强弱类型比较类 型温 度时 间特 征冬性品种0335天以上苗期匍匐,耐寒性强,对温度反应敏感半冬性品种071535天苗期半匍匐,耐寒性较强,对温度反应中等春性品种012515天苗期直立,耐寒性差,对温度反应不敏感 2、光照阶段 小麦是长日照农作物,要通过光照阶段,必须经过一定天数的长日照,才能完成内部的质变过程而抽穗结实。小麦这段长日照的影响时间,叫做光照阶段,小麦通过光照阶段的主导因素是日照的长短,所以这个阶段又称感光阶段。 根据小麦光照阶段对日照长短的反应,将小麦品种划分为3种类型(表23)。表23 小麦对日照长短的反应类型比较类 型光照时间持续天数对应关系反应敏感型每日12小时以上3040天冬性品种反应中等型每日12小时24天半冬性品种反应迟钝型每日812小时16天春性品种3、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种;二是确定适宜播期和播量;三是肥水管理。 二、小麦产量的形成 (一)小麦产量的形成因素 小麦产量分为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是生物产量的一部分,是收获的对象。小麦经济产量的主要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构成。每667 m 2理论产量=667 m 2穗数x每穗粒数x粒重(g)/1000 (二)小麦产量形成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每667 m 2穗数、每穗粒数的多少及千粒重高低的形成过程,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在小麦一生中,从出苗到返青是形成小麦根、叶、蘖的主要时期,对成穗数有决定性影响。从起身、拔节到抽穗,既长根、茎、叶,又长穗子,对每穗粒数产生一定影响。抽穗以后,小麦的生长中心转向生殖生长,这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三)产量的来源 小麦产量来源于光合作用形成的光合产物,这是形成产量的物质基础。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小麦的一生 生育期 生育时期 春化阶段、光照阶段 二、简答题1.小麦一生经过哪几个生育时期?2.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有哪些?3.小麦的阶段发育在生产中有何应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