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批评的复义理论看李商隐的《锦瑟》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24826976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新批评的复义理论看李商隐的《锦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新批评的复义理论看李商隐的《锦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新批评的复义理论看李商隐的《锦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新批评的复义理论看李商隐的锦瑟内容摘要:锦瑟虽然篇幅短小。但思想意蕴十分丰富,将这首朦胧模糊,甚至充满歧义 的诗作为新批评的分析文本非常合适。复义理论是新批评派的代表理论,复义的使用可以大 大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李商隐的锦瑟诗并未对具体的人、事、地、时作出交待,而是以 婉转的典故、细美幽约的隐喻,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创造出若隐若现、似是而非却又浑然 一体的意象组合。锦瑟诗中。语境的模糊引起主旨的复义、词语的含混引起情感的复义、 隐喻和意象组合引起的复义,将诗人个人的、一时的体验变成了普遍的、永恒的经验,产生 出超越时空,任人再创造的无穷美感魅力。关键词:新批评复义李商隐锦瑟提及李商隐的诗作,读者往往因其内蕴的深婉、情感的沉厚、用字瑰丽、色泽凄艳、情 调迷离而感动。李商隐的诗,常令人置身于氲氤温婉的审美氛围中。但也会由于其诗作朦胧 的语言而难求甚解。台湾学者龚鹏程先生在研究中发现,李商隐的一些诗或就题敷陈,或依 体裁格式构撰,或干脆以文字开玩笑,诗中叙述某事.未必就真有其事。这些诗如果再以传 统的“知人论世”方法解说,循环互证,无异于水中捞月。因此,对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些作 品的解读需要采用“新批评”的方法。复义理论是新批评派的代表理论。燕卜逊在1947年再版的复义七型一书中给“复义” 所下的定义是:“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 反映”。1他认为在诗歌中,复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为所有的词都是具有多重意义的整 体,复义的使用可以大大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由于大量活用现象、典故 的再创造和句法关系的松散,复义现象更为普遍。“一篇锦瑟解人难”(王渔洋论诗绝 旬:),李商隐这首二十八字的锦瑟,由于其复义效果,千百年来仍然引起人们解读的 兴趣。一、语境的模糊引起主旨的复义锦瑟虽然篇幅短小,但思想意蕴的丰富性,对个诗主旨的理解历来意见参差,莫衷 一是。“诗歌意境的创设依赖于诗中的事语与景语的信息传递及其与心语的相互融介”。2 如果语境提供的信息比较隐蔽,语义就具有了模糊性,因此读者的接受空间拓展了,读者对 同一事物不同的解读也随之出现。锦瑟全篇中关于人、时、地、事等具体信息几乎都是 空白,通读全诗,感受到的不是具体的情事,丽是弥漫在诗中的迷茫恍惚和哀怨情结。也许李商隐的作意并不确定,也是由多种复杂的情感交融一体而触发的。因此,从全诗 的语境来看,对于读者,李商隐作诗的原因就更加模糊:作者所思的“华年”是什么? “思 华年”的具体展示为何要由“一弦一柱”引发,是否与锦瑟的乐曲有关?为何是“锦瑟”繁 弦勾起作者的回忆,而不是别的弦瑟?而这份回忆为何如此悠长,竟如抽丝引发?庄生梦蝶、 望帝杜鹃、沧海珠泪、蓝田玉烟这些典故和意象与“锦瑟”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此情”是 哪种情感,是爱情、亲情、友情,还是自怀心事的悲哀之情?为何“可待”的情感却成为一 生的“追忆” ?诗人在苦苦“追忆”什么,又是对什么充满了深深地无奈? “当时”是什么 时候,为何在“当时”已经成为惘然之事?这些内容在诗中都无交待,造成语意的模糊,比 如诗中“此情”中指示代词“此”相当于“这种,应为确指。而实际上这种指代在锦瑟 中是不明确的,给读者留下猜测的空间,最后句中“当时”,也因缺乏具体明确的语义上的 关联,指称的作用明显虚化,呈现出复义的效果。据统计,自北宋至于清末民初,对李商隐锦瑟解读共有七十余家、一百多条笺释文 字。其诠释大抵有“自伤生平”说、“悼亡”说、“政治寄托”说、“诗序”说、“寄托不明” 说、“自寓创作”说等等。锦瑟主旨的多义性,引起历代诗家的纷纭众说.就连金代大诗 人元好问也发出过:“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的慨叹。作家王蒙认为,像锦 瑟这类诗“没有定解也就是可以有多种解。”他认为:“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 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 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李商隐诗作语境的模糊.必然给读者带来阅读上极大地想 象空间,根据主观情感进行再创造。但锦瑟由多种情感复合构成,全诗追忆感伤的主题 和诗的模糊、迷离的意境创造则是公认的。二、词语的多层意义引起的复义一般说来,诗的字面意义是客观的,确定的,而暗含的意义则要对词语进行深层次的解 读,从整个语境中去理解把握。因此,诗的复义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一 方面诗人运用词语本身的意义状物叙事。并运用艺术手乎法改变或增加词语的意义以构成艺 术的意象和意境,期待在读者心中产生种种联想和情感共鸣。另一方面,不同的读者,因心 理气质、生活经验、文艺修养的不同,对同一句或一句诗中同一词语的意义,会产生不同的 体会和认识,即使是同一读者。在不同时候因心境的不同.对同一首诗的品味也不会完全一 样。” 3首句“锦瑟”两字,周礼乐器图云:“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 日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可见。锦瑟是乐器中十分精美的。汉书郊祀志云:“泰帝 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弦为二十五弦。”可见,五十弦瑟又是乐器中极 端悲苦的,如此珍美的乐器,却发如此悲苦的声音,那么“五十弦”的“锦瑟”?比起琴、 筝等乐器,承载着更为悲切的情愁,“锦瑟”二字,给了读者一个美好但幽怨的情感体验。锦瑟有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节奏最为紧凑,常令听者难以忘怀。有的评论者依 据李商隐的生平情况,探究“五十”的内涵,而实际上,诗人绝没有让人们死抠这个数字。 而是要表达:听锦瑟繁弦,思华年往事,思绪繁乱,难以言说。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 可见往事千重,情感绵延。“无端”二字是虚字,然而全诗的悲慨基调正是通过这两个字表达出来。薛雪在一瓢 诗话中说:“此诗全在起句无端二字,通体妙处,俱从此出。意云:锦瑟一弦一柱, 已足令人怅望年华,不知何故有此许多弦柱。令人怅望不尽;全似埋怨锦瑟无端有此弦柱, 遂致无端有此怅望“无端”,意谓没来由、无缘无故。加上感情色彩,可以释为“好没来由”, 隐隐有悲伤之感,奠定全诗情感基调。“无端”一词使锦瑟有了生命,这抑郁的感叹像是在 说并非瑟情愿有五十根弦.而是天生这么多,无可奈何。“锦瑟之珍美与五十弦之悲不可止, 在此无端二字的结合下,形成了一种悲剧之感。于是以锦瑟之珍美乃就命定了要负荷此 五十弦繁重之悲苦。正如以义山心灵之幽微深美。却偏偏有如彼不幸的遭遇和如彼沉重的哀 伤,这都同样是无端的命定的悲剧,所以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也。” 4从字面意义来说, 用“无端”这个词,就是平白无故地理怨锦瑟,从深层意义上说。“无端”实际上是以作者 无缘无故.没来由的话语表现出诗人的心境。它不仅暗含了作者的情绪和处境,更把诗人无 法言说的复杂心情表现出来。“一弦一柱思华年”,“柱”是弦底下的支柱,五十根弦,每根弦都有一个支柱才能弹响。 每一根弦的触动,带出来的声音都是对过去的“华年”的追思,牵引着藏埋在诗人心底的一 段伤痛。“弦”、“柱”承上一句“五十弦”而来,两个“一”字。更加强了 “五十弦”繁多 的感觉。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缠绵。“华年”二字与前面的“锦瑟”相应。既见“华年”之美 好。更见今日回思时的惆怅哀怨。三、隐喻和意象组合引起的复义维姆萨特认为,隐喻不仅体现在语言细节上。有的诗整体就是一种不明显的隐喻结构。 按他的看法。李商隐的锦瑟从整体来看就是一个复杂的隐喻结构。诗歌用了大量迷离惝 恍的意象共同营造出了一个感伤的诗意氛围.字面上看似凌乱,但在整体上又表现出了一个 统一的情感世界。锦瑟的隐喻性在于其大量的用典,这些典故不仅有它的出处和本身的意 义。更为重要的是。典故在这里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意象。直接参与了诗歌意境的营造。王富 仁说该诗最难解的颔、颈两联,叙述的不是要追忆的具体事实,而是构造了一种象征性结构, 四句诗按其抽象意义可以概括为四个词,即幻梦、寄托、失意、元为。也是四种象征性符号。 很多人生现象都可以纳入这样一个结构来理解,构成复义的效果。颔联上句,用了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典故,本意在于阐述一种“均物我,外 形骸”的道家哲理,李商隐此句则是写:一曲锦瑟,惊醒睡梦中的诗人。“迷”含迷失、离 去等义。李商隐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是离、逝的意思,与迷同义。所 以,晓梦蝴蝶,虽然典故出自庄子,但经李商隐的运用,已经不单单是齐物论问题,而包涵 着美好的情感,但又是虚缈的梦境。颔联下句,引华阳国志蜀志中的传说:记载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杜宇,禅位 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名为杜鹃。“春心”是追求、向往、执着之心,与杜鹃的悲鸣联结在一起,实际上也包含了 伤春的意蕴。“望帝春心托杜鹃”展示的正是一幅哀怨凄迷的图画:望帝冤魂化成的杜鹃, 在泣血般的悲鸣中寄托着不泯的情感,作者的春心也寄托于这种哀怨之声中。此诗的幽婉就 在于诗人对自己的情意不做明白的叙述,而只用种种美好的形象和曲折,宛转的结构带给读 者多种暗示。颈联上句的“珠泪”,博物志曰:“南海外有鲛人,永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 能出珠。”关于珠与泪的民间传说,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月本天上 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 5如此来说,月、珠、泪在诗人笔下,成为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此外,鲛人哭泣,泪变 成珠;诗中云“珠有泪”,则珠还原成泪,究竟是珠还是泪已然难以分明。颈联下旬的“蓝田玉”,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 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蓝田是有名 的产玉之地,传说,玉埋于地,难为人识,但温润的玉气会在温煦的阳光下,透过泥土,升 腾在空中,为山增辉。正如陆机文赋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显然,李商 隐赋予了这个说法非同寻常的意义:玉埋藏在蓝田,常有玉气升腾,以昭显其清朗之志。但 美玉的清气远观则有,近看却无,这代表了一份美好的理想,然而它却是不能把握、无法亲 近、可望而不可及的。可以说,这四个象喻自身都带有朦胧的多层次性质,逻辑上又是跳跃的,因此才难以确 指。锦瑟的魅力也体现在这种用典的独特性上,即使明白了典故的内涵仍然无法探知诗 旨所在。因为李商隐用典有增殖的现象,诗中的典故具有发散的特性,能引发读者的各种人 生体验。这四个典故可以各自表达意义,彼此独立,但四个典故却在丰富各异的内涵之中有着共 同的情致。庄生梦蝶中有迷惘的感喟,杜鹃啼血与沧海珠泪中有悲凉的感伤,蓝田日暖良玉 生烟,都深含着渺茫的希望与迷茫的失望。可以说,诗人着重表现的,就是这种深埋于回忆 里的迷惘、悲哀、伤感的整体情绪体验。可以说。锦瑟在典故的运用上充分体现了诗句 语义组合的朦胧情致。结语:诗歌的魅力在于创造审美幻象以表达对生活的看法和认识,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简洁而 蕴含丰富。复义的巧妙运用将诗人个人的、一时的体验变成了普遍的、永恒的经验,使读者 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出超越时空。任人再创造的美感魅力。可以说复义及其模糊性是诗歌的 生命。李商隐的锦瑟诗,言的就是“不可言之事”,抒的就是“不可抒之情”,述的就是“不 可述之理”。李商隐的锦瑟诗并未对具体的人、事、地、时作出交待,而是以婉转的典 故、细美幽约的隐喻出,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创造出若隐若现、似是而非却又浑然一体的 意象组合。无题的争议在此,而魅力亦在于此。从新批评的角度解读这首诗,正是要捕 捉并呈现其中朦胧多义的意象,欣赏和体味意象组合形成的和谐统一的美感。参考文献: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 114 .2 韩凝.锦瑟)诗朦胧意象的模糊策略J .语言理论研究,2008(8).3 涂静.中国古典诗歌复义浅析J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1998.4 叶嘉莹.速陵论词丛穑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 89 .5 萧涤非等人撰.唐诗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 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