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120775836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 页数:277 大小:9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277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277页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2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2021A 对于阳热亢盛为主实热的,应采取对于阳热亢盛为主实热的,应采取治疗原那么治疗原那么P159?中国药典?2021版一部收载的妊娠慎用中药有:人工牛黄、三七、大黄、川牛膝、制川乌、小驳骨、飞扬草、王不留行、天花粉、天南星、制天南星、天然冰片右旋龙脑、木鳖子、牛黄、牛膝、片姜黄、艾片左旋龙脑、白附子、玄明粉、芒硝、西红花、肉桂、华山参、冰片合成龙脑、红花、芦荟、苏木、牡丹皮、体外培育牛黄、皂矾、苦楝皮、郁李仁、虎杖、金铁锁、乳香、卷柏、草乌叶、枳壳、枳实、禹州漏芦、禹余粮、急性子、穿山甲、桂枝、桃仁、凌霄花、益母草、通草、黄蜀葵花、常山、硫黄、番泻叶、蒲黄、漏芦、赭石、瞿麦、蟾酥。丁公藤、三棱、干漆、土鳖虫、大皂角、千金子、丁公藤、三棱、干漆、土鳖虫、大皂角、千金子、千金子霜、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马兜铃、天山雪千金子霜、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马兜铃、天山雪莲、天仙子、天仙藤、巴豆、巴豆霜、水蛭、甘遂、朱莲、天仙子、天仙藤、巴豆、巴豆霜、水蛭、甘遂、朱砂、全蝎、红大戟、红粉、芫花、两头尖、阿魏、附子、砂、全蝎、红大戟、红粉、芫花、两头尖、阿魏、附子、京大戟、闹羊花、草乌、制草乌、牵牛子、轻粉、洋金京大戟、闹羊花、草乌、制草乌、牵牛子、轻粉、洋金花、莪术、猪牙皂、商陆、斑蝥、雄黄、黑种草子维花、莪术、猪牙皂、商陆、斑蝥、雄黄、黑种草子维药、蜈蚣、罂粟壳、麝香药、蜈蚣、罂粟壳、麝香 妊娠禁用药:妊娠禁用药:第八章中药的采购与贮藏与养护第八章中药的采购与贮藏与养护第二节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第二节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考纲要点考纲要点 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化、潮解、粘连、腐烂 易发生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淀现易发生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淀现象的常见剂型象的常见剂型一、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一、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AX 2005A 2006A 1.虫蛀: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虫蛀: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大黄、白芷、桑螵蛸、北沙参、娑罗子、前胡大黄、白芷、桑螵蛸、北沙参、娑罗子、前胡虫蛀大白纸,桑蛸杀娑湖虫蛀大白纸,桑蛸杀娑湖2.霉变:陈皮、独活、前胡、佛手车前草、霉变:陈皮、独活、前胡、佛手车前草、马齿苋、紫苑马齿苋、紫苑经典考题经典考题1.1.极易发霉的饮片是极易发霉的饮片是 A.A.莪术莪术B.B.秦艽秦艽C.C.桔梗桔梗D.D.柴胡柴胡E E.独活独活含挥发油:当归、丁香含挥发油:当归、丁香含脂肪油:柏子仁、桃仁、杏仁含脂肪油:柏子仁、桃仁、杏仁含糖: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含糖: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白柏杏归香桃,二冬赎熟精牛白柏杏归香桃,二冬赎熟精牛由浅变深: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由浅变深: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天山之邪天山之邪由深变浅:黄芪、黄柏由深变浅:黄芪、黄柏由鲜艳变暗淡: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由鲜艳变暗淡: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花金菊红梅金菊红梅5.5.气味散失:肉桂、沉香、豆蔻、砂仁气味散失:肉桂、沉香、豆蔻、砂仁经典考题经典考题2.2.易变色的饮片是易变色的饮片是 A.A.芫花芫花 B.B.辛夷辛夷 C.C.密蒙花密蒙花 D.D.旋覆花旋覆花 E E.金银花金银花3.3.易散失其味的饮片是易散失其味的饮片是 A.A.大黄大黄 B B6.6.风化:胆矾、硼砂、风化:胆矾、硼砂、芒硝芒硝7.7.潮解:青盐、咸秋石、芒硝潮解:青盐、咸秋石、芒硝8.8.粘连:粘连:芦荟、没药、乳香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阿魏、鹿角胶、龟甲胶甲胶9.9.腐烂:鲜类药腐烂:鲜类药 鲜生姜、鲜生地、鲜芦根、鲜石斛鲜生姜、鲜生地、鲜芦根、鲜石斛经典考题经典考题4.4.极易吸湿粘连的饮片是极易吸湿粘连的饮片是 A.A.炙当归炙当归 B.B.炙黄连炙黄连 C C.炙黄芪炙黄芪 解析:炙当归、炙黄连、炙川芎均为酒炙,易散失气味;炙泽解析:炙当归、炙黄连、炙川芎均为酒炙,易散失气味;炙泽泻为盐炙,易受潮、盐析;炙黄连为蜜炙,易受潮吸湿粘连。泻为盐炙,易受潮、盐析;炙黄连为蜜炙,易受潮吸湿粘连。X5.X5.中药饮片储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有中药饮片储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有 A A.虫蛀虫蛀 B B.霉变霉变 C C.风化风化 D D.泛油泛油 E E.酸败酸败二、中成药贮存中常见质量变异现象二、中成药贮存中常见质量变异现象 X最常见的变质现象有最常见的变质现象有虫蛀、霉变、酸败、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挥发、沉淀沉淀等等。虫蛀:蜜丸、水丸、散剂、茶曲剂虫蛀:蜜丸、水丸、散剂、茶曲剂霉变:蜜丸、膏滋、片剂霉变:蜜丸、膏滋、片剂酸败:酸败:合剂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挥发:芳香水剂、酊剂挥发:芳香水剂、酊剂沉淀:药酒、沉淀:药酒、口服液口服液、针剂、针剂经典考题经典考题X6.X6.合剂、口服液贮存不当易引起合剂、口服液贮存不当易引起 A.A.虫蛀虫蛀 B.B.霉变霉变 C C.酸败酸败 D.D.挥发挥发 E.E.沉淀沉淀X7.X7.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有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有 A A.沉淀沉淀 B.B.风化风化 C C.霉变霉变 D D.虫蛀虫蛀 E E.酸败酸败第三节第三节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 考纲要点考纲要点 所含水分、淀粉、黏液质、油脂、挥发油、所含水分、淀粉、黏液质、油脂、挥发油、色素等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色素等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温度、湿度、日光、空气、霉菌、害虫、温度、湿度、日光、空气、霉菌、害虫、包装容器、贮存时间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包装容器、贮存时间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一、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一、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X1.水分水分-高:虫蛀、霉烂、潮解、软化、粘连高:虫蛀、霉烂、潮解、软化、粘连 水分水分-低:风化、走味、泛油、干裂、脆化低:风化、走味、泛油、干裂、脆化:桃仁、杏仁:桃仁、杏仁 引起酸败现象:刺猬皮、狗肾引起酸败现象:刺猬皮、狗肾:白芷、当归、荆芥、薄荷、白芷、当归、荆芥、薄荷、肉桂、樟脑、姜黄、肉桂、樟脑、姜黄、山柰山柰6.色素色素-发霉变色:发霉变色:月季花、玫瑰花月季花、玫瑰花经典考题经典考题【8-118-11】A.A.散失气味散失气味 B.B.虫蛀、霉变虫蛀、霉变 C.C.泛油、酸败泛油、酸败 D.D.风化、潮解风化、潮解 E.E.变色、软化变色、软化8-118-11答案:答案:BBCABBCAX12.X12.引起中药饮片质量变异的自身因素是引起中药饮片质量变异的自身因素是 A A.水水 B.B.油脂油脂 C C.挥发油挥发油 D D.色素色素 E E.黏液黏液二、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1.温度 25 以下储藏中的中药一般都比较稳定。30 以上时,气味散失,易发生霉变、虫蛀;35 以上易泛油。温度过低对某些新鲜药材如鲜芦根、鲜石斛等,或含水量较多的药物,也会产生有害的影响。2.湿度 绝对含水量(A)7%-13%,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75%以上,30易发生霉变,且盐类易潮解等。2021 20213.日光 对含色素的药物引起变色;但能帮助杀灭真菌。4.空气 加快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散失气味,盐类药风化等。5.5.霉菌霉菌 室温在室温在20-3520-35,相对湿度在相对湿度在75%以上,以上,使使淡豆豉、瓜蒌、肉苁蓉等饮片易发生霉变。淡豆豉、瓜蒌、肉苁蓉等饮片易发生霉变。6.6.害虫害虫 室温在室温在18-3518-35,药材含水量达药材含水量达13%以上及空气相对湿度在以上及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以上,蕲蛇、泽蕲蛇、泽泻、党参、芡实、莲子易被虫蛀。泻、党参、芡实、莲子易被虫蛀。是直接盛装和保护药品的器具。是直接盛装和保护药品的器具。中成药与中药材有一定贮存时间。中成药与中药材有一定贮存时间。经典考题经典考题13.13.极易霉变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极易霉变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A A.温度温度20-3520-35,湿度在湿度在75%以上以上B.B.温度温度20-3520-35,湿度在湿度在75%以下以下C.C.温度温度10-2010-20,湿度在湿度在70%以上以上D.D.温度温度10-2010-20,湿度在湿度在70%以上以上E.E.温度温度10-2010-20,湿度在湿度在60%以上以上第四节第四节中药的贮藏与养护中药的贮藏与养护 考纲要点考纲要点1.1.中药材和饮片的贮藏中药材和饮片的贮藏 1 1常用的贮藏方法和本卷须知常用的贮藏方法和本卷须知 2 2分类保管养护品种分类保管养护品种 1 1传统养护技术传统养护技术2 2现代养护技术现代养护技术 各种剂型中成药的贮存养护各种剂型中成药的贮存养护4.?4.?中国药典中国药典?“?“凡例凡例贮藏项下对各名词术语的规定贮藏项下对各名词术语的规定 遮光、密闭、密封、熔封或严封、阴凉处、凉暗处、遮光、密闭、密封、熔封或严封、阴凉处、凉暗处、冷处、常温冷处、常温一、中药材和饮片的贮藏一、中药材和饮片的贮藏一常用贮藏方法和本卷须知一常用贮藏方法和本卷须知1.1.水分含量的控制水分含量的控制 应严格控制在应严格控制在7%7%13%13%。(A)(A)2.2.控制库房条件通风、阴凉、枯燥。防止控制库房条件通风、阴凉、枯燥。防止阳光直照,室温控制在阳光直照,室温控制在2525,相对湿度保持,相对湿度保持在在75%75%以下以下(A)(A)。3.3.适宜的贮藏容器。适宜的贮藏容器。4.4.不同的化学成分或用不同炮制的饮片贮存不同的化学成分或用不同炮制的饮片贮存方法不同方法不同1 1含淀粉多的放通风枯燥处,如泽泻、山含淀粉多的放通风枯燥处,如泽泻、山药、葛根、白芍。药、葛根、白芍。2 2含挥发油多的放阴凉、枯燥处,如薄荷,含挥发油多的放阴凉、枯燥处,如薄荷,当归,木香,川芎,荆芥。当归,木香,川芎,荆芥。3 3含糖和黏液质多的饮片放在通风枯燥处,含糖和黏液质多的饮片放在通风枯燥处,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4 4种子类应放在密闭缸、罐中贮存,如紫种子类应放在密闭缸、罐中贮存,如紫苏子、莱菔子、薏苡仁、扁豆。苏子、莱菔子、薏苡仁、扁豆。5 5酒制者及加醋制的应贮于密闭容器,置阴凉处,酒制者及加醋制的应贮于密闭容器,置阴凉处,如当归、常山、大黄、芫花、大戟、甘遂。如当归、常山、大黄、芫花、大戟、甘遂。6 6盐炙饮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如泽泻、知母、盐炙饮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车前子、巴戟天。7 7蜜炙饮片应密闭于缸内,如款冬花,甘草,枇蜜炙饮片应密闭于缸内,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杷叶。8 8矿物类药应密封于缸中,如硼砂、芒硝。矿物类药应密封于缸中,如硼砂、芒硝。9 9少数贵重药应专人保管,如麝香、牛黄、人参。少数贵重药应专人保管,如麝香、牛黄、人参。石灰保存:牛黄、人参石灰保存:牛黄、人参 1010毒性药物应严格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办理。毒性药物应严格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办理。1111易燃物品放在平安地方。易燃物品放在平安地方。硫黄、火硝、樟脑硫黄、火硝、樟脑经典考题经典考题14.14.因含挥发油,宜阴凉贮存的中药是因含挥发油,宜阴凉贮存的中药是 【15-1615-16】A.A.芒硝、硼砂芒硝、硼砂 B.B.薄荷、荆芥薄荷、荆芥 C.C.葛根、山药葛根、山药 D.D.川芎、党参川芎、党参 E.E.当归、甘草当归、甘草15-1615-16答案:答案:BCBC二中药饮片保管养护品种分类二中药饮片保管养护品种分类详见教材内容。详见教材内容。经典考题经典考题【17-2017-20】17-2017-20答案:答案:ACBBACBB【21-2221-22】21-2221-22答案:答案:BCBC 二、中药材和饮片的养护 一传统的养护技术1.清洁养护法 本法是防止仓虫入侵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2.除湿养护法 采用通风、吸湿防潮等方法,消除害虫和真菌的滋生条件。3.密封养护法 使药物与外界环境隔离。既消除了害虫、真菌的滋生条件,又防止了气味散失、泛油、吸潮、风化等现象的发生。细料、贵重中药或饮片,除用容器密封贮存外,还可用薄膜材料密封贮存。对于当归、熟地、龙眼肉、党参以及蜜炙品等含糖量较多的药材,可采用薄膜材料密封贮存。4.4.低温养护法低温养护法 温度低于温度低于-4-4经过一定时间,经过一定时间,可以使害虫致死。温度一般控制在可以使害虫致死。温度一般控制在 (A)2(A)21010。如:蛤士蟆油、银耳、人参、山药、。如:蛤士蟆油、银耳、人参、山药、枸杞子、陈皮、菊花等。枸杞子、陈皮、菊花等。5.5.对抗贮存法对抗贮存法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或一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或一种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相互抑制起到防虫、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相互抑制起到防虫、防真菌的作用。如:人参与细辛同贮;冰片防真菌的作用。如:人参与细辛同贮;冰片与灯心草同贮;牡丹皮与泽泻同贮;蛤蚧与与灯心草同贮;牡丹皮与泽泻同贮;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硼砂与绿豆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硼砂与绿豆同贮等。同贮等。6.6.高温养护法高温养护法 温度一般高于温度一般高于4040,但不能高,但不能高于于6060,否那么,易破坏有效成分,对含挥,否那么,易破坏有效成分,对含挥发油的药物不适用。发油的药物不适用。对抗同贮法对抗同贮法 经典考题经典考题23.23.药材的低温养护,可使害虫致死的温度是药材的低温养护,可使害虫致死的温度是 4 48 B.08 B.0以下以下 以下以下 D.4D.4以下以下 E.-2 E.-2以下以下 【24-2524-25】A.A.蛤蚧蛤蚧 B.B.红花红花 C.C.绿豆绿豆 D.D.人参人参 E.E.樟脑樟脑24.24.宜与吴茱萸同贮的药材是宜与吴茱萸同贮的药材是25.25.易与细辛同贮的药材是易与细辛同贮的药材是24-2524-25答案:答案:ADAD二现代养护技术二现代养护技术1.1.枯燥养护法:主要有远红外加热枯燥养护法、微枯燥养护法:主要有远红外加热枯燥养护法、微波枯燥养护法。波枯燥养护法。2.2.气调养护技术:通过人工的降低氧气或提高二氧气调养护技术:通过人工的降低氧气或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杀死害虫和真菌。化碳浓度,以杀死害虫和真菌。3.60Co-3.60Co-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养护技术。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养护技术。4.4.包装防霉养护法:即无菌包装。聚乙烯材料最适包装防霉养护法:即无菌包装。聚乙烯材料最适宜用环氧乙烷混合气体灭菌。宜用环氧乙烷混合气体灭菌。5.5.气幕防潮养护技术:将气帘或气闸装于仓库门上,气幕防潮养护技术:将气帘或气闸装于仓库门上,配合自动门以防止库内冷气排除、库外热空气侵入配合自动门以防止库内冷气排除、库外热空气侵入库内的装置。可以到达防潮的目的。库内的装置。可以到达防潮的目的。6.6.蒸气加热养护技术:即利用蒸气杀死饮片中的真蒸气加热养护技术:即利用蒸气杀死饮片中的真菌和害虫。菌和害虫。7.7.气体灭菌养护技术:即利用环氧乙烷防霉技术和气体灭菌养护技术:即利用环氧乙烷防霉技术和混合气体防霉技术。混合气体防霉技术。8.8.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以荜澄茄,丁香效果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以荜澄茄,丁香效果最好。最好。经典考题经典考题A.A.利用利用射线或加速产生的射线辐照药材而杀灭真菌和害虫。射线或加速产生的射线辐照药材而杀灭真菌和害虫。B.B.利用环氧乙烷混合气体,使细菌代谢受阻而产生不可逆的杀灭利用环氧乙烷混合气体,使细菌代谢受阻而产生不可逆的杀灭作用。作用。D.D.利用气幕,使外界空气无法进入而到达养护的目的利用气幕,使外界空气无法进入而到达养护的目的E.E.人工造成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状态,使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人工造成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状态,使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27.27.利用气闸防止中药霉变的养护方法,又称为利用气闸防止中药霉变的养护方法,又称为三、中成药的养护三、中成药的养护1.丸剂丸剂 中药丸剂分为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和中药丸剂分为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和微丸。微丸。1蜜丸:蜜丸是最不易保存的一种剂型。易蜜丸:蜜丸是最不易保存的一种剂型。易生虫、发霉,养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潮、防虫和生虫、发霉,养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潮、防虫和防霉变。防霉变。2水丸:因颗粒松散,易吸水变潮,生虫发水丸:因颗粒松散,易吸水变潮,生虫发霉,应密封防潮。霉,应密封防潮。3糊丸:因以米糊或面糊作赋形剂,更易生糊丸:因以米糊或面糊作赋形剂,更易生虫、发霉,生产时应充分于燥,密封保存。浓缩丸、虫、发霉,生产时应充分于燥,密封保存。浓缩丸、微丸同水丸或糊丸一样保管。微丸同水丸或糊丸一样保管。2.散剂散剂 易吸湿或风化,在充分枯燥后易吸湿或风化,在充分枯燥后.以防潮性能好以防潮性能好的包装材料进展包装。的包装材料进展包装。3.片剂片剂 中药片剂极易吸潮、松片、裂片以致黏结、中药片剂极易吸潮、松片、裂片以致黏结、霉变,如发现上述现象那么不能使用。应密封包装霉变,如发现上述现象那么不能使用。应密封包装或放凉爽、通风、枯燥、避光处保存。或放凉爽、通风、枯燥、避光处保存。4.4.膏剂膏剂 分为煎膏剂,膏药,软膏,应存于阴凉枯燥分为煎膏剂,膏药,软膏,应存于阴凉枯燥处。处。5.5.合剂合剂 阴凉处保存,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阴凉处保存,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的沉淀。6.6.颗粒剂颗粒剂 应密封贮存于室内阴凉、枯燥处。应密封贮存于室内阴凉、枯燥处。7.7.胶囊剂胶囊剂 贮存温度不宜超过贮存温度不宜超过3030。应密封存于室内。应密封存于室内阴凉处。阴凉处。8.8.糖浆剂糖浆剂 盛于棕色瓶内,密封。盛于棕色瓶内,密封。9.9.注射剂注射剂 密封于中性硬质玻璃安瓿中。密封于中性硬质玻璃安瓿中。10.10.胶剂胶剂 密闭贮藏,置于室内阴凉枯燥处防止受潮。密闭贮藏,置于室内阴凉枯燥处防止受潮。11.11.酒剂酒剂 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12.12.露剂露剂 密闭贮藏。密闭贮藏。13.13.栓剂栓剂 应在应在3030以下密闭保存。以下密闭保存。14.14.其他剂型。其他剂型。应密闭贮存:应密闭贮存:散剂、胶剂、膏药、软膏、鼻用制剂、栓剂、散剂、胶剂、膏药、软膏、鼻用制剂、栓剂、凝胶剂凝胶剂n应密封贮存:应密封贮存:丸剂、片剂、煎膏剂、合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片剂、煎膏剂、合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注射剂、酒剂、露剂糖浆剂、注射剂、酒剂、露剂n温度低于温度低于3030的剂型:胶囊剂、栓剂的剂型:胶囊剂、栓剂n遮光:遮光:软膏剂、注射剂、酊剂、流浸膏与浸膏剂、凝软膏剂、注射剂、酊剂、流浸膏与浸膏剂、凝胶剂、眼用制剂胶剂、眼用制剂四、四、?中国药典中国药典?“?“凡例贮藏项下对各名词术语的凡例贮藏项下对各名词术语的规定规定1.1.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2.2.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熔封或严封:防止空气和水分侵入,防止污染熔封或严封:防止空气和水分侵入,防止污染 3.3.阴凉处:不超过阴凉处:不超过 20204.4.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205.5.冷处:冷处:2 210106.6.常温:常温:10103030经典考题经典考题【29-3229-32】A.2A.21010的环境的环境 B.10B.103030的环境的环境 C.C.避光不超过避光不超过2020的环境的环境D.D.不超过不超过2020的环境的环境 E.E.不超过不超过1010的环境的环境29-3229-32答案:答案:BACDBACD第九章非处方药第九章非处方药第一节第一节 非处方中成药非处方中成药 考纲要点考纲要点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正确使用的本卷须知正确使用的本卷须知正确使用非处方药的本卷须知正确使用非处方药的本卷须知1.正确自我判断、选用正确自我判断、选用 药品消费者对自己的病症药品消费者对自己的病症应作正确的自我判断,查看非处方药品手册中有关应作正确的自我判断,查看非处方药品手册中有关的介绍,或在购置前咨询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正的介绍,或在购置前咨询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正确挑选适宜的药品。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确挑选适宜的药品。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妇女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2.查看外包装查看外包装 药品包装盒上应有药名、适应症药品包装盒上应有药名、适应症证、批准文号、注册商标,生产厂家等。不要证、批准文号、注册商标,生产厂家等。不要买买“三无产品,要到合法药店或商店购置,不要三无产品,要到合法药店或商店购置,不要买包装破损或封口已被开过的药品。买包装破损或封口已被开过的药品。3.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指导用药的药品说明书是指导用药的最重要、最权威的信息资料,药品的主要信息都记最重要、最权威的信息资料,药品的主要信息都记录在此,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并结合患录在此,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并结合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等,掌握适宜的用法、用量者的病情、性别、年龄等,掌握适宜的用法、用量和疗程。假设列有禁忌证,应慎重或向执业医师或和疗程。假设列有禁忌证,应慎重或向执业医师或执业药师咨询。执业药师咨询。4.4.严格按药品说明书严格按药品说明书 用药不可超量或过用药不可超量或过久服用,使用非处方药进展自我药疗一段时久服用,使用非处方药进展自我药疗一段时间一般间一般3 3天后,如病症未见减轻或缓解,天后,如病症未见减轻或缓解,应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应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以免贻误病情。5.5.防止滥用不可防止滥用不可 “无病用药,也不可在无病用药,也不可在疾病痊愈后仍不停顿用药。疾病痊愈后仍不停顿用药。6.6.妥善保管药品妥善保管药品 储存中应注意温度、湿度、储存中应注意温度、湿度、光线对药品的影响,经常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光线对药品的影响,经常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切勿混用,更勿放于小儿可触及之处,防止切勿混用,更勿放于小儿可触及之处,防止小儿误服而发生危险。小儿误服而发生危险。7.7.缺乏医药知识者,要在执业医师或执业药缺乏医药知识者,要在执业医师或执业药师指导下选用药品。师指导下选用药品。经典考题经典考题E.E.妥善保管妥善保管 2.2.非处方药的使用要求包括非处方药的使用要求包括A.A.老年人、儿童不宜自行选择用药老年人、儿童不宜自行选择用药E.E.可在执业药师指导下选用药品可在执业药师指导下选用药品 第二节第二节 各种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各种常用非处方中成药 考纲要点考纲要点1.1.内科用药: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止咳内科用药: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止咳平喘剂、化痰剂、补虚剂、安神剂、治风剂平喘剂、化痰剂、补虚剂、安神剂、治风剂1 1各剂类药的使用适应证和要点各剂类药的使用适应证和要点2 2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2.2.内科用药:祛暑剂、温里剂、开窍剂、固涩内科用药:祛暑剂、温里剂、开窍剂、固涩剂、和解剂、理气剂、理血剂、消导化积剂、剂、和解剂、理气剂、理血剂、消导化积剂、祛湿剂祛湿剂 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各药的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解表剂解表剂解表剂中成药具有发汗解表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表证。解表剂中成药具有发汗解表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表证。表证多见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表证多见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也见于多种感染的初期阶段。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病,也见于多种感染的初期阶段。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特征。由于表证有表寒、表热和兼证之分,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特征。由于表证有表寒、表热和兼证之分,体质有虚有实,故解表剂中成药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表里双解、扶正解体质有虚有实,故解表剂中成药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表里双解、扶正解表的不同类别。表的不同类别。辛温解表类中成药用于外感风寒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辛温解表类中成药用于外感风寒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涕、头痛、肢体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等。代表性方药有荆防颗流涕、头痛、肢体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等。代表性方药有荆防颗粒、正柴胡饮等。粒、正柴胡饮等。辛凉解表类中成药用于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痛、辛凉解表类中成药用于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痛、口渴、咳嗽痰稠黄、苔微黄口渴、咳嗽痰稠黄、苔微黄.、舌质红、脉浮数等。代表性方药有银翘解毒丸、舌质红、脉浮数等。代表性方药有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桑菊感冒片等。表里双解类中成药用于表里同病。除外感表证外,多兼热结便秘,或湿表里双解类中成药用于表里同病。除外感表证外,多兼热结便秘,或湿热泻痢等里证。需表里双解,内外同治。代表性方药有防风通圣丸等。热泻痢等里证。需表里双解,内外同治。代表性方药有防风通圣丸等。挟正解表类中成药由补益药与解表药配合组成,具有扶正、散邪的特点,挟正解表类中成药由补益药与解表药配合组成,具有扶正、散邪的特点,适用于体质素虚、兼感外邪所致的虚人外感。代表性中成药有玉屏风散颗适用于体质素虚、兼感外邪所致的虚人外感。代表性中成药有玉屏风散颗粒、参苏丸等。粒、参苏丸等。应用解表剂中成药,服药后,宜以遍身微汗为度,切忌大汗,并注意避风应用解表剂中成药,服药后,宜以遍身微汗为度,切忌大汗,并注意避风邪,以免再次感冒。服药期间除用于虚人外感证的扶正解表类中成药外,应邪,以免再次感冒。服药期间除用于虚人外感证的扶正解表类中成药外,应忌服滋补类中药,并忌烟、酒及油腻难消化食物,以免延误治疗。忌服滋补类中药,并忌烟、酒及油腻难消化食物,以免延误治疗。内科用药内科用药-解表剂解表剂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解表剂:解表剂: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 辛温解表辛温解表 疏散风寒、疏散风寒、解表清热解表清热 2011B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 2006A 与环孢素与环孢素A同用可引起同用可引起环孢素环孢素A血血药浓度增高药浓度增高 正柴胡饮正柴胡饮/颗颗粒粒 发散风寒、发散风寒、解热解热止痛止痛 2011B 外感风寒初外感风寒初起起 2010B 荆防颗粒荆防颗粒 发汗解表、发汗解表、散风祛湿散风祛湿 2006A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咳嗽白痰咳嗽白痰 九味羌活丸九味羌活丸 疏风疏风解表、解表、散寒除湿散寒除湿 外感风寒挟外感风寒挟湿湿 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解表剂解表剂 风热 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丸(片)(片)辛凉解表辛凉解表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疏风解表风热感冒风热感冒 芦根汤或温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开水送服 2010A 感冒感冒退热退热颗粒颗粒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疏风解表2011B2004B外感外感风热风热、热毒壅盛热毒壅盛 羚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 清热解表清热解表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头晕、头痛头晕、头痛桑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 疏风清热、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宣肺止咳 风热感冒初风热感冒初起起并出现咳并出现咳嗽嗽 2010B,2009A 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解表剂:解表剂: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表里双解表里双解 解表通里、解表通里、清热解毒清热解毒 20072008B 外感内热、外感内热、表里俱实表里俱实大便秘结大便秘结 孕妇及脾虚孕妇及脾虚便溏者慎用便溏者慎用 葛根芩连丸葛根芩连丸 解肌清热、止解肌清热、止泻止痢泻止痢 湿热蕴结所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致的泄泻 2010B 对滥用抗生对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菌素造成的菌群紊乱患者群紊乱患者效果欠佳效果欠佳 玉屏风散玉屏风散/颗颗粒粒 扶正解表扶正解表 益气、固表、益气、固表、止汗止汗 2006B 2011B 表虚不固、表虚不固、体虚易感风体虚易感风邪邪 宜饭前服用宜饭前服用 参苏丸参苏丸 益气解表、疏益气解表、疏风散寒、风散寒、祛痰止咳祛痰止咳 体弱、感受体弱、感受风寒所致的风寒所致的感感2008A,2012B 老年人多见老年人多见经典考题经典考题1.1.荆防颗粒除能发汗解表外,又能荆防颗粒除能发汗解表外,又能 A.A.理气散寒理气散寒 B B2 2.荆防颗粒适用于荆防颗粒适用于 A.A.风热感冒风热感冒 B.B.暑湿感冒暑湿感冒 C.C.气虚外感气虚外感 D D3.3.某患者,昨患风热感冒,症见头痛,咳嗽,口干,咽痛,宜选用某患者,昨患风热感冒,症见头痛,咳嗽,口干,咽痛,宜选用 A.A.参苏颗粒参苏颗粒 B.B.荆防颗粒荆防颗粒 C.C.正柴胡饮颗粒正柴胡饮颗粒 D D【4-54-5】A.A.风寒感冒风寒感冒 B.B.风热感冒风热感冒 C.C.外感风寒,内有食积外感风寒,内有食积 D.D.夏令感冒,表寒里热夏令感冒,表寒里热 E.E.外感风寒,乏力倦怠外感风寒,乏力倦怠【6-86-8】A.A.荆防颗粒荆防颗粒 B.B.小青龙合剂小青龙合剂 C.C.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 8.8.风寒感冒、头痛身痛宜选用风寒感冒、头痛身痛宜选用A A经典考题经典考题【9-109-10】9.9.固本易肠片除健脾温肾外,又能固本易肠片除健脾温肾外,又能A A10.10.葛根芩连片除解肌清热外,又能葛根芩连片除解肌清热外,又能D D【11-1411-14】11.11.感冒清热颗粒除解表清热外,还可感冒清热颗粒除解表清热外,还可B B12.12.感冒退热颗粒除疏风解表外,还可感冒退热颗粒除疏风解表外,还可A A13.13.正柴胡饮颗粒除发散风寒外,还可正柴胡饮颗粒除发散风寒外,还可D D14.玉屏风颗粒除止汗外,还可玉屏风颗粒除止汗外,还可E【15-18】18.参苏丸除能疏风散寒,祛痰止咳,又能参苏丸除能疏风散寒,祛痰止咳,又能EX19.感冒时,不宜自行选择用药的患者有感冒时,不宜自行选择用药的患者有 A.暑湿感冒者暑湿感冒者 B.儿童感冒者儿童感冒者 C.体虚反复感冒者体虚反复感冒者 D.流行性感冒者流行性感冒者 E.感冒过程中出现并发症者感冒过程中出现并发症者 A.益气益气 B.养阴养阴 C.固表固表 D.补血补血 E.止汗止汗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祛暑剂祛暑剂:保济丸保济丸 解表祛暑解表祛暑 解表、祛湿、解表、祛湿、和中和中 2008A 暑湿感冒、暑湿感冒、晕车晕船晕车晕船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 解表化湿、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理气和中 2005B 外感风寒、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内伤湿滞上吐下泻上吐下泻 可引起心动可引起心动过速、心源过速、心源性休克、过性休克、过敏性药疹敏性药疹 暑热感冒颗粒暑热感冒颗粒 祛暑解表、祛暑解表、清热生津清热生津 感冒属暑热感冒属暑热证证 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清暑解毒、生津止渴生津止渴 防止痱、疖防止痱、疖 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祛暑剂:祛暑剂:十滴水十滴水(软胶囊)(软胶囊)健胃祛暑健胃祛暑 驾驶员、驾驶员、高空作业高空作业者慎用者慎用 2011B孕妇孕妇忌服忌服 六合定中丸六合定中丸 祛暑除湿、祛暑除湿、和胃和胃消食消食 甘露消毒丸甘露消毒丸 利湿化浊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清热解毒 湿温时疫、湿温时疫、邪在气分邪在气分 清暑益气丸清暑益气丸 祛暑利湿、祛暑利湿、补气生津补气生津2007B 兼气虚兼气虚 反藜芦、反藜芦、五灵脂、五灵脂、皂角忌茶、皂角忌茶、白萝卜白萝卜 经典考题经典考题【21-22】21.薯蓣丸除调理脾胃外,又能薯蓣丸除调理脾胃外,又能C22.藿香正气口服液除解表化湿外,又能藿香正气口服液除解表化湿外,又能A泻下剂泻下剂 泻下剂中成药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等作泻下剂中成药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等作用,主要用于排便困难,秘结不通,排便晦涩不畅等便秘病用,主要用于排便困难,秘结不通,排便晦涩不畅等便秘病证。证。寒下剂,具有泻热通便作用,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症寒下剂,具有泻热通便作用,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脘腹满痛。见大便秘结,脘腹满痛。温下剂,具有祛寒通便作用,适用于脏腑间有寒冷积滞,温下剂,具有祛寒通便作用,适用于脏腑间有寒冷积滞,即里寒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脘腹冷痛、手足不温、口淡不即里寒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脘腹冷痛、手足不温、口淡不渴。渴。润下剂,具有润燥滑肠作用,促使大便易于排出,适用润下剂,具有润燥滑肠作用,促使大便易于排出,适用于热结肠燥便秘;或老年津枯、病后率亏和产后血虚所致的于热结肠燥便秘;或老年津枯、病后率亏和产后血虚所致的便秘。便秘。服用泻下剂中成药,宜中病即止,以免过泻伤正。孕妇、产服用泻下剂中成药,宜中病即止,以免过泻伤正。孕妇、产妇、哺乳期或正值经期的妇女,儿童、年老体弱及严重器质妇、哺乳期或正值经期的妇女,儿童、年老体弱及严重器质性病变引起排便困难的患者,均应慎用或禁用。经非处方药性病变引起排便困难的患者,均应慎用或禁用。经非处方药治疗治疗35天,疗效不但不明显,反而出现加重者不适于自己天,疗效不但不明显,反而出现加重者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服药期间还应注意饮食调养,不宜过多食用生冷、选择用药。服药期间还应注意饮食调养,不宜过多食用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之食品。油腻等不易消化之食品。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泻下剂:泻下剂:复方芦荟胶复方芦荟胶囊囊 寒下寒下 调肝益肾、清调肝益肾、清热润肠、宁心热润肠、宁心安神安神 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荟丸 泻火通便泻火通便 2006B 肝胆火旺肝胆火旺 新清宁胶囊新清宁胶囊 泻火通便、清泻火通便、清热热解毒解毒 实热内蕴实热内蕴 2008A 清宁丸清宁丸 清热泻火、清热泻火、消消肿肿通便通便 火毒内蕴、火毒内蕴、咽喉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舌生疮 一清胶囊一清胶囊 清热泻火解毒、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化瘀凉血止血 2010A 火毒血热火毒血热 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泻下剂泻下剂 苁蓉通便口服液苁蓉通便口服液 润下润下润肠通便润肠通便 老年便秘老年便秘 麻仁润肠丸麻仁润肠丸 润肠通便润肠通便 肠胃积热肠胃积热 麻仁丸麻仁丸 润肠通便润肠通便 2006B 肠热肠热津亏津亏 麻仁滋脾丸麻仁滋脾丸 润肠通便、润肠通便、健胃消食健胃消食 年老久病虚年老久病虚弱、阴虚津弱、阴虚津不足不足 饮食无味饮食无味 通便通便 灵胶囊灵胶囊 润肠通便、润肠通便、泻热导滞泻热导滞 多种便秘多种便秘 通乐颗粒通乐颗粒 润肠通便、润肠通便、滋阴补肾滋阴补肾 2007B 阴虚便秘阴虚便秘 便秘周期长便秘周期长 经典考题经典考题23.23.一清胶囊既能清热泻火解毒,又能一清胶囊既能清热泻火解毒,又能 A.A.化瘀凉血止痛化瘀凉血止痛 B.B.化瘀凉血利尿化瘀凉血利尿 C.C.凉血通络散风凉血通络散风 D.D.凉血润肠通便凉血润肠通便 E E.化瘀凉血止血化瘀凉血止血24.24.治肝胆火旺之心烦不宁、头晕目眩、大便秘结,宜选用治肝胆火旺之心烦不宁、头晕目眩、大便秘结,宜选用 D DA.A.清宁丸清宁丸 B.B.麻仁丸麻仁丸 C.C.通便灵胶囊通便灵胶囊 D D【26-2726-27】A.A.泻火通便,清肝明目泻火通便,清肝明目 B.B.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利水消肿C.C.清热泻火,散风止痛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D.D.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清热剂清热剂 清热剂中成药具有清热剂中成药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祛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祛湿等作用,等作用,主要用主要用于里热证。于里热证。里热证多指胃肠、肺胃实热或肝胆郁热所致的疾病,症里热证多指胃肠、肺胃实热或肝胆郁热所致的疾病,症见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烦躁或心烦口苦、小便短赤、见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烦躁或心烦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有力等。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有力等。清热泻火类清热泻火类中成药用于肺胃里热炽盛证,症见咽喉肿痛、中成药用于肺胃里热炽盛证,症见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代表性中成药有牛黄解代表性中成药有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等。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等。清热解毒类清热解毒类中成药用于火毒热盛证,症见局部红肿热痛、中成药用于火毒热盛证,症见局部红肿热痛、疮疡疔毒、便秘等。疮疡疔毒、便秘等。代表性中成药有双黄连合剂、银黄颗粒、代表性中成药有双黄连合剂、银黄颗粒、板蓝根颗粒等。板蓝根颗粒等。清热祛湿类清热祛湿类中成药用于湿热所致的湿热淋痛、湿热黄疸、中成药用于湿热所致的湿热淋痛、湿热黄疸、痢疾泄泻等。痢疾泄泻等。常用中成药有茵栀黄口服液、复方黄连素片等常用中成药有茵栀黄口服液、复方黄连素片等。清热剂中成药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损伤阳气,病去即清热剂中成药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损伤阳气,病去即止,用之太过会致热退寒生。对于平素虚寒,外感之邪虽化止,用之太过会致热退寒生。对于平素虚寒,外感之邪虽化热入里,亦应慎用,以免伤阳气。孕妇、产妇及体质虚弱者热入里,亦应慎用,以免伤阳气。孕妇、产妇及体质虚弱者慎用。慎用。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清热剂:清热剂:牛黄解毒丸牛黄解毒丸(片)(片)清热泻清热泻火火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 火热内盛火热内盛 黄连上清丸黄连上清丸 清热泻火、清热泻火、散风止痛散风止痛 风热上攻风热上攻、肺胃热盛肺胃热盛 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丸 清热泻火、清热泻火、散散风止痛风止痛 2011B 热毒热毒内盛内盛、风火上攻风火上攻 2010A(选(选药)药)清胃黄连片清胃黄连片 清胃泻火、清胃泻火、解毒消肿解毒消肿 肺胃火盛肺胃火盛 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清热剂:清热剂: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颗粒)(颗粒)清热解毒清热解毒 疏风解表、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清热解毒 2011B 外感风热外感风热感冒感冒 板蓝根颗粒板蓝根颗粒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凉血利咽 肺胃热盛、肺胃热盛、扁桃体、扁桃体、腮腺炎腮腺炎 银黄片银黄片 清热疏风、清热疏风、利咽解毒利咽解毒 外感风热、外感风热、肺胃热盛肺胃热盛 抗病毒颗粒抗病毒颗粒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 病毒性感病毒性感冒冒 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茵栀黄口服液茵栀黄口服液 清热利湿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利湿退黄湿热毒邪内蕴、肝炎湿热毒邪内蕴、肝炎利胆片利胆片清热止痛清热止痛胆道疾病、胆道疾病、胃腹疼痛胃腹疼痛茵陈五苓丸茵陈五苓丸清湿热、清湿热、利小便利小便肝胆湿热、肝胆湿热、脾肺郁结、脾肺郁结、湿热黄疸湿热黄疸复方黄连素片复方黄连素片 清热燥湿、清热燥湿、行气止痛、行气止痛、止痢止泻止痢止泻大肠湿热、大肠湿热、痢疾痢疾香连丸香连丸清热化湿、清热化湿、行气止痛行气止痛 2011B大肠湿热、痢疾大肠湿热、痢疾经典考题经典考题28.28.不属于非处方药的是不属于非处方药的是 A.A.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 B.B.双黄连片双黄连片 C.C.双黄连胶囊双黄连胶囊 29.29.治热毒内盛、风火上攻之头痛眩晕,宜选用的中成药治热毒内盛、风火上攻之头痛眩晕,宜选用的中成药 【30-3230-32】A.A.清热泻火,散风止痛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B.B.散风清热,泻火解毒散风清热,泻火解毒C.C.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D.D.清热疏风,利咽解毒清热疏风,利咽解毒E.E.清热化湿,行气止痛清热化湿,行气止痛【33-3533-35】33.33.清宁丸除消肿通便外,又能清宁丸除消肿通便外,又能B B34.34.香连丸除行气止痛外,又能香连丸除行气止痛外,又能C C35.35.板蓝根颗粒除清热解毒外,又能板蓝根颗粒除清热解毒外,又能A A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温里剂:温里剂: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 温中健脾温中健脾 2010A脾胃虚寒脾胃虚寒香砂养胃丸香砂养胃丸 温中和胃温中和胃 胃阳不足、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湿阻气滞 良附丸良附丸 温胃理气温胃理气 2008B 寒凝气滞寒凝气滞 温胃舒胶囊温胃舒胶囊 扶正固本、扶正固本、温胃养胃、温胃养胃、行气止痛、行气止痛、助阳暖中助阳暖中 湿热中阻湿热中阻忌服忌服 小建中颗粒小建中颗粒 温中补虚、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缓急止痛2008A 脾胃虚寒脾胃虚寒 经典考题经典考题【36-38】A.温中和胃温中和胃 B.益气健脾,和胃益气健脾,和胃 C.开胃消食,行气泻水开胃消食,行气泻水D.健脾开胃,行气消痞健脾开胃,行气消痞 E.消积开胃,活血止痛消积开胃,活血止痛止咳平喘剂 止咳平喘剂中成药主要用于咳嗽、气喘等病证。止咳平喘剂中成药主要用于咳嗽、气喘等病证。咳、喘、痰相互兼杂,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痰相互兼杂,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等病证。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等病证。散寒止咳类中成药用于风寒犯肺咳嗽,适用于寒痰咳、喘证。症见散寒止咳类中成药用于风寒犯肺咳嗽,适用于寒痰咳、喘证。症见痰多色白,并兼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代表性中成药有通宣理肺丸痰多色白,并兼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代表性中成药有通宣理肺丸等。等。清肺止咳类中成药用于风热犯肺咳嗽,适用于热痰证。症见痰多色清肺止咳类中成药用于风热犯肺咳嗽,适用于热痰证。症见痰多色黄黏稠,并兼有发热口渴、气喘等。代表性中成药有蛇胆川贝液、橘红黄黏稠,并兼有发热口渴、气喘等。代表性中成药有蛇胆川贝液、橘红丸等。丸等。润肺止咳类中成药用于燥邪犯肺咳嗽,适用于燥痰证。症见干咳少润肺止咳类中成药用于燥邪犯肺咳嗽,适用于燥痰证。症见干咳少痰,或咯痰不爽、痰稠难出、咽干而痛等。代表性中成药有养阴清肺丸痰,或咯痰不爽、痰稠难出、咽干而痛等。代表性中成药有养阴清肺丸等。等。止咳平喘类中成药用于肺失宣降之咳喘证。症见咳喘气急,痰多或止咳平喘类中成药用于肺失宣降之咳喘证。症见咳喘气急,痰多或无痰。代表性中成药有蛤蚧定喘丸等。无痰。代表性中成药有蛤蚧定喘丸等。咳嗽、气喘患者在服药期间宜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咳嗽、气喘患者在服药期间宜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类食物。类食物。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及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及肺脓疡;肺结核、肺癌、咳嗽型哮喘;哮喘急性发作期;心力衰竭等患者;脓疡;肺结核、肺癌、咳嗽型哮喘;哮喘急性发作期;心力衰竭等患者;儿童、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咳嗽、哮病的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儿童、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咳嗽、哮病的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宜在医师指导下选择用药或去医院进展诊治。宜在医师指导下选择用药或去医院进展诊治。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止咳平喘剂止咳平喘剂 通宣理肺丸通宣理肺丸 散寒止咳散寒止咳 解表散寒、解表散寒、宣肺止咳宣肺止咳 风寒束肺、风寒束肺、肺气不宣肺气不宣 2011B(选药)(选药)半夏露糖浆半夏露糖浆 止咳化痰止咳化痰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 有毒药材、有毒药材、半夏半夏 杏仁止咳糖浆杏仁止咳糖浆 化痰止咳化痰止咳 痰浊阻肺痰浊阻肺 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液 清肺止咳清肺止咳 清肺、止清肺、止咳、除痰咳、除痰 肺热咳嗽肺热咳嗽 2011B 孕妇及体虚孕妇及体虚者慎用者慎用蛇胆川贝枇杷蛇胆川贝枇杷膏膏 润肺止咳、润肺止咳、祛痰定喘祛痰定喘 外感风热外感风热 2008B 橘红片(丸)橘红片(丸)清肺、化清肺、化痰、止咳痰、止咳 痰不宜出痰不宜出气虚咳嗽、气虚咳嗽、阴虚燥咳阴虚燥咳忌用忌用 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止咳平喘剂止咳平喘剂养阴清肺丸养阴清肺丸 润肺止咳润肺止咳 养阴润燥、养阴润燥、清肺利咽清肺利咽 阴虚肺燥阴虚肺燥 2011B选药选药 参贝北瓜膏参贝北瓜膏 平喘化痰、平喘化痰、润肺止咳、润肺止咳、补中益气补中益气 肺虚咳嗽肺虚咳嗽 2011B(选药)(选药)哮喘发作期哮喘发作期禁用禁用 蛤蚧定喘丸蛤蚧定喘丸 止咳平喘止咳平喘滋阴清肺、止咳平喘 肺肾两虚、阴肺肾两虚、阴虚肺热虚肺热 咳嗽新发忌咳嗽新发忌用用 桂龙咳喘宁胶囊桂龙咳喘宁胶囊 止咳化痰、止咳化痰、降气平喘降气平喘 2006A 外感风寒、痰外感风寒、痰湿阻肺湿阻肺 2010B2012B选药)选药)固本咳喘片固本咳喘片 益气固表、益气固表、健脾补肾健脾补肾 脾虚痰盛、肾脾虚痰盛、肾气不固气不固 2012B苏子降气丸苏子降气丸 降气化痰降气化痰 痰多色白痰多色白 经典考题经典考题39.39.桂龙咳喘宁胶囊的功能是桂龙咳喘宁胶囊的功能是 A.A.清肺润燥,止咳化痰清肺润燥,止咳化痰 B B.降气平喘,止咳化痰降气平喘,止咳化痰 C.C.祛风解热,止咳化痰祛风解热,止咳化痰 D.D.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E.E.解表散寒,宣肺止嗽解表散寒,宣肺止嗽4040橘红丸适用于橘红丸适用于A.A.燥咳少痰,质黏难出燥咳少痰,质黏难出 B B.咳嗽痰多,不宜咯出咳嗽痰多,不宜咯出 C C.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咳嗽痰黄,咽喉肿痛D.D.发热恶寒,咳喘气急发热恶寒,咳喘气急 E.E.阴虚劳嗽,咳痰带血阴虚劳嗽,咳痰带血【41-4241-42】宣理肺宣理肺41.41.主治肺肾阴虚,干咳少痰的中成药是主治肺肾阴虚,干咳少痰的中成药是B B42.42.主治风寒咳嗽,咳痰不畅的中成药是主治风寒咳嗽,咳痰不畅的中成药是C C【43-44】43.既止咳化痰,又降气平喘的中成药是既止咳化痰,又降气平喘的中成药是C44.既解表散寒,又宣肺止咳的中成药是既解表散寒,又宣肺止咳的中成药是D【45-46】胆胆川贝胶囊善治川贝胶囊善治C经典考题经典考题【47-4847-48】48.48.能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药是能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药是E E【49-52】解析:小青龙合剂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解析:小青龙合剂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稀。稀。镇咳宁糖浆止咳平喘祛痰,用于风寒束肺所致的咳嗽、气喘,咯痰,支气管炎,支镇咳宁糖浆止咳平喘祛痰,用于风寒束肺所致的咳嗽、气喘,咯痰,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见上述症候者。气管哮喘见上述症候者。化痰剂化痰剂痰证的范围广,变化复杂。内伤、外感都能引起。有湿痰、痰证的范围广,变化复杂。内伤、外感都能引起。有湿痰、燥痰、热痰、寒痰、风痰之分。化痰剂所治痰证,常见的有燥痰、热痰、寒痰、风痰之分。化痰剂所治痰证,常见的有咳嗽有痰、胸脘痞闷、胁肋胀痛、恶心呕吐、心悸眩晕、瘰咳嗽有痰、胸脘痞闷、胁肋胀痛、恶心呕吐、心悸眩晕、瘰疬痰核,以致中风、癫痫、惊厥等痰涎壅盛者。疬痰核,以致中风、癫痫、惊厥等痰涎壅盛者。燥湿化痰类燥湿化痰类中成药,适用于湿痰的病证。症见痰白易咯、中成药,适用于湿痰的病证。症见痰白易咯、胸痞恶心、肢体困倦、苔白滑而腻。胸痞恶心、肢体困倦、苔白滑而腻。代表方药二陈丸。代表方药二陈丸。清热化痰类清热化痰类中成药,适用于热痰的病证。症见咳嗽痰黄、中成药,适用于热痰的病证。症见咳嗽痰黄、黏稠难咯、面赤烦热、苔黄。黏稠难咯、面赤烦热、苔黄。代表方药急支糖浆、复方鲜竹代表方药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液等。沥液等。润燥化痰类润燥化痰类中成药,适用于燥痰的病证。症见咽喉燥痛、中成药,适用于燥痰的病证。症见咽喉燥痛、咳嗽少痰等肺燥津伤的上燥证。咳嗽少痰等肺燥津伤的上燥证。代表方药养阴清肺丸。代表方药养阴清肺丸。温化寒痰类温化寒痰类中成药,适用于寒痰的病证。症见吐痰清稀、中成药,适用于寒痰的病证。症见吐痰清稀、咳嗽胸满、舌淡苔白滑。咳嗽胸满、舌淡苔白滑。代表方药通宣理肺丸、小青龙合剂代表方药通宣理肺丸、小青龙合剂。名称名称 类别类别 功效功效 主治主治 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