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北滨路地区城市设计导则PPT学习教案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120775433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万州北滨路地区城市设计导则PPT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重庆市万州北滨路地区城市设计导则PPT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重庆市万州北滨路地区城市设计导则PPT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1和功能特点,对城市色彩进行分区,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指引。3 规划区交通组织与道路空间设计。对规划区周边和规划区内部的动态交通、静态交通系统进行分析,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和道路交通规划方案,提出交通改进的措施和对策。对景观性道路、城市重要干道的道路空间、道路两侧景观、道路对景等提出设计控制要求。4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对城市重要环境设施(街道小品、市政环卫设施、标识系统、雕塑、广告等)、城市夜景、绿化景观(街道景观绿化、公园绿地等)进行整体设计构思,制定重要环境设施的意向性设计方案或选型方案。5 制定片区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方案。根据实际需要,选取片区内重要景观节点,制定详细的城市设计方案。6 提出片区城市设计实施中重要的和具有控制性的工程建设项目建议、实施的时序安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4.1.4 4.1.4 准则准则1 建筑设计准则。从建筑的尺度、形式、材料、色彩、交通等设计要素着手,规定共同遵守的准则,以保证建筑的彼此协调,强化地区总体意象特征。2 步行系统设计准则。规定区内步行系统各组成部分及设施的相关设计准则。3 滨水环境设计准则。通过规定区内河流水体滨水带空间环境和设施带等方面的设计准则,创造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滨水环境与景观。4 夜景照明设计准则。对夜景布置场所、特征以及灯光照明提出设计准则。确定道路、人行道、广场、公园、建筑等不同对象的照明设计准则,以形成有特色的夜间城市形象。5 室外广告标识设计准则。对各种室外广告物、标识的布局和设计规定相应的准则。6 地面铺装设计准则。通过规定室外步行空间地面铺装设计准则,创造富于个性色彩,令人亲切而愉快的步行空间。7 街道设施与家俱设计准则。为创造有秩序的街道环境,对各类街道设施、家俱的位置、色彩、形式等提出设计准则。8 分区开发导则。规定各个地块的用地性质、容积率等主要控制指标,确定整体开发导向。4.1 目标与内容本次城市设计通过以北滨路为纽带,以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和分区开发控制图纸来具体表达一流滨水区的规划目标,并达到城市设计指导滨水开发建设与管理的目的。2第1页/共28页立面材质以石材、玻璃、混凝土为主;屋顶以平顶为主,适当搭配其他形式屋顶商业金融建筑商务办公建筑4.2.1 4.2.1 建筑尺度、体量建筑尺度、体量1 建筑物的整体尺度应依照城市设计有关控制要求执行,以保证正常的土地开发秩序,形成协调的建筑物群体空间形态。2 建筑设计应注重把握建筑物近人尺度部分的设计,通过景观要素、饰面材料及质地、建筑的纹理和韵律表现、建筑细部等处理手段。保证步行层面具有亲切的空间感受。4.2.2 4.2.2 建筑风格建筑风格 根据设计地段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提出该地段的色彩基调控制与环境色的组合要求,制定可选用的色彩系列,对建筑的形式、风格、外部材质、屋顶形式等提出设计指引。1 总体特色:万州是一个具有码头文化与商埠文化并置,由四合院式、欧洲古典式建筑组构的、有着山水园林城邑风情的城市。北滨路地区的建筑风格应中西合璧,能体现传统与时代感。2 地标:标志性建筑的建筑形式应突出强化其个性特征,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一般建筑在相邻地块之间应具有相似性。3 裙房:建筑裙房要强调体现城市“街墙”景观,利用有特色、易识别的裙房,增强城市肌理和地面空间利用。相邻建筑裙房应在高度、色彩、材质、雨棚、标识等方面取得统一或协调。4 主楼:建筑主楼形体应与裙房及环境协调。主楼的后退在满足设计构图和使用功能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光线遮挡,避免高层主楼的巨大体量,给街道行人带来压抑感。5 连接体:连接建筑与建筑或建筑各个部分之间的天桥应与建筑作整体设计,并允许综合开发。过街天桥力求与建筑连在一起设计,其形式应与周边建筑风格协调。6 地下通道:鼓励建筑与建筑之间、主要道路两侧以地下通道相连。4.2.3 4.2.3 外墙材料与屋顶形式外墙材料与屋顶形式1 建筑外墙材料原则上不作限制。2 除标志性建筑外,一般建筑主体外墙装修材料应与毗邻建筑相协调。3 公共建筑建议采用具现代感的的铝板和透明或浅色的玻璃。4 建筑全体不宜大面积使用镜面玻璃幕墙,以减少光污染,如使用须经规划部门审查核定。5 鼓励使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如运用装饰性金属材料以强调装饰效果。6 除地标建筑外,高层建筑群中相邻建筑的屋顶形式应考虑协调、呼应,反对各自标新立异。7 住宅区鼓励建设坡顶住宅,提倡设计屋顶花园。建筑体量、高度变化丰富,多采用非对称式的自由式以小高层、高层为主,多采点式主体建筑体量较大、其他以高层为主,显示庄重、统一建筑体量、高度相互协调,以低层、多层为主,不宜夸张历史文化建筑居住建筑建筑体量高度4.2 建筑设计准则以三峡石为立面母题,体现当地风格;现代、后现代;新典雅建筑风格,端正、典雅、安定,注重细节,适度修饰现代简约、新古典主义风格均可,显示端庄、严谨现代、后现代风格,适度装饰,注重符号运用,充分体现当地文化传统特色现代、后现代建筑风格,立面、表饰应精致细腻,充分反映建筑的性质和特点建筑风格立面材质以涂料、石材、面砖为主;屋顶以平顶为主,多种形式相结合运用玻璃、钢材等现代建筑材料;屋顶 以坡屋顶为基础,多种形式相结合,风格多样立面材质以涂料、石材为主,当地特有材料为佳,不采用瓷砖;屋顶以坡屋顶为基础,多种形式相结合,体现当地风格外墙材料与屋顶形式3第2页/共28页4.2.4 4.2.4 建筑色彩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的使用以环境的舒适性和观赏性为城市设计目的。应根据设计地段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提出该地段的色彩基调控制与环境色的组合要求,制定可选用的色彩系列,对建筑的形式、风格、外部材质、屋顶形式等提出设计指引。1 城市色彩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万州采用白色和暖色为总体基调色,以体现万州青山碧水现代城市的特点。2 城市色彩应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万州历史街区采用反映历史文化特征浓郁的三元街、四方井主色调灰色作为该区域城市色彩。3 城市色彩应与城市自身功能定位相符。万州北滨路区域建筑色彩的选择以不同功能片区为控制区域,各功能片区可以各自选定一种不同的主导色调,相邻片区的色彩应注意协调与过渡。4 公共建筑建议采用白色和银灰色为总体基调色,以体现万州滨水城市现代的特点;居住建筑色彩宜采用明度较高的暖色调,滨水一带以白色米色为主,浅蓝色为辅,逐渐向山体一侧的暖灰色过渡。5 沿滨江一带建筑色彩以白色和暖色为基色调,向后过渡到以灰色和深色作为背景色,体现万江山水城市的特点,营造诗画意境。6 沿滨江和主要道路一侧建筑色彩应基于一种线形的、动态的和连续的体验方式,避免出现建筑立面色彩的跳跃。7 各种不同的城市广场空间,可根据所在片区的色彩基调,采用较为明快的色彩。8 建筑玻璃和金属的颜色,宜选用柔和中性的色调,如透明的窗、古铜色、灰色、绿色和蓝色的材料,突出建筑的门窗、入口、节点,可用一定程度的对比色。4.2.5 4.2.5 对特殊建筑的考虑对特殊建筑的考虑 1 历史保护区的建筑:历史风貌街区对于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并且质量较好的建筑进行原样保留,这些是体现万州文化特色的空间载体;对于质量一般的建筑,采取外部修缮,内部结构与功能置换的方式进行再开发;对于建筑质量较差的建筑则予以拆除,并在原地新建尺度与历史建筑相仿的协调建筑,以形成一片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2 标志性建筑:应邀请高资质设计单位 人员通过招标、竞赛,选用符合城市设计要求的优秀方案,并建立建筑专项审批制度,经专家组审定通过后,方可建设。4.2 建筑设计准则建筑色彩色彩应相对素雅,不宜使用跳跃色彩颜色鲜艳轻松,具有亲和力,如乳白、灰色、浅蓝、蓝灰、米黄、砖红、褐色等色彩应相对素雅、温馨,如浅灰、浅青、褐暗红、米色等,尽量少用纯度高颜色选择较为洁净、中性的色彩,如浅蓝色、浅黄色、浅红色等特殊建筑商业金融建筑商务办公建筑历史文化建筑居住建筑4第3页/共28页4.3.1 4.3.1 人行道人行道1 人行道与车行道应有高差或绿化明确分隔,道路交叉口应设明确的人行横道线和交通信号灯。2 沿街建筑除某些特殊类型如高级宾馆及某些市政设施外,车辆出入口尽量避免与人行道相交。且人行道走向与宽度设计应该符合人的活动要求。4.3.24.3.2步行商业街步行商业街1 步行商业街作为特殊项目,做专项设计。在营业时间内除消防、救护工程车辆外禁止其他机动车辆进出。2 步行商业街要求建筑室外地面与室内外的地坪以缓坡相接,如设踏步,应同时设坡道。3 步行商业街内应有地面铺装、绿化与环境艺术小品等。街灯及绿化可以成组布置,形成丰富的空间景观。4.3.3 4.3.3 步行设施步行设施过街楼与廊道1 鼓励建设连接相邻建筑的过街楼、拱廊或在建筑内部设立步行商廊,以提供全天候的步行空间。2 连接相邻建筑的拱廊除了要求廊两侧尽量布置面向公众的商业设施,如商店、茶座、咖啡馆、书报亭等。3 建筑内部步行商廊鼓励采用透明采光大棚的形式,以形成明确空间导向。4 上述步行设施须以特征鲜明的地面铺设,以及路灯、休息座椅、自动饮水机等人行道设施,强调空间的方向感。人行天桥与步行平台1 建设人行天桥与步行平台,应注意对城市街道空间景观的影响。2 人行天桥可以是开敞或封闭的,其形式取决于相连的建筑。3 封闭天桥尽量使用透明材料,使之尽可能透射光线,便于行人浏览城市、辨别方向。4 步行平台应有绿化和照明,并设置供行人们休息、观赏的设施,如椅凳、雕塑等。坡道与阶梯1 上述不同标高的步行系统,应通过台阶、楼梯、电梯、自动扶梯连成可方便上下的整体,并应做无障碍设计。2 坡道一般用于比较平缓的坡地,阶梯用于比较陡峭的山地。万州的主街和交通运输性的道路,设计为坡道以满足城市的行车要求。小街小巷,或高差比较大的主街之间,宜用阶梯道联系。人行天桥与步行平台过街楼和廊道4.3 步行系统设计准则坡道与阶梯5第4页/共28页商务办公滨水区历史风貌滨水区及码头商业休闲滨水区高尚居住滨水区滨水环境4.4.1 4.4.1 设计目标设计目标1 提升滨水空间环境质量与景观特色,形成水、绿交融,水、街结合的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环境与景观。2 引入新功能,精心策划滨水活动,营造浪漫氛围,打造令人难忘的滨水岸线。3 通过分析研究城市水域、湿地以及其他滨水开敞空间的环境特征,增强滨水开敞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如改善热环境、风环境)。4.4.2 4.4.2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1 确定滨水区的功能以及景观特色定位。2 确定滨水区的空间景观结构。3 提炼滨水景观要素。4.4.3 4.4.3 滨水绿带滨水绿带滨水绿带基本组成:1 滨水休闲、漫步带包括漫步道、亲水平台、休闲场地、埠头等,要求有良好的绿化和座椅、垃圾箱等设施,滨水处不设或只设简洁通透的低栏杆。2 景观绿化带布置草坪、花坛、树丛植物配置要求采用自然式,不宜过于图案化。3 设施带布置为休憩、漫步游人服务的公用电话亭、自行车停车带照明灯、垃圾箱、自动售货机等设施。4 自行车道供自行车慢速骑行,路面铺装要有减速措施,人流密集地段,要迫使骑行者下车推行。5 休闲绿化带由草坪、游戏、健身、休憩场地,绿化树丛等组成,设有售货亭、座椅、公厕等设施,要求有良好的遮荫。4.4.4 4.4.4 绿化配置绿化配置1 滨水绿化配置以自然式草坪,林植、群植为主。每个滨水地段应有23种主导景观树。可选用叶色、花色或树形优美的乔、灌木,如枫香、乌桕、无患子、水杉、垂柳、红叶李等。建议选用重庆市树黄槲树、市花山茶,成片、成带、成林种植。2 消落带绿化应考虑植物的耐水性和植物的种植方式,可选用中华蚊母等植物,满足景观和生态要求。3 建议进行滨水环境的专项照明设计,对重点地段的滨水节日照明进行研究,提出方案。4.4 滨水环境准则绿化配置滨水断面亲水平台、栈道亲水平台设计融入三峡石元素6第5页/共28页商务办公滨水区历史风貌滨水区及码头商业休闲滨水区高尚居住滨水区滨水环境4.4.5 4.4.5 滨水空间景观结构滨水空间景观结构1 结合城市自然环境、历史脉络、文化习俗和城市功能发展需要,确定规划区滨水空间形态与景观结构,彰显城市格局的自然和人文特色。2 确定城市滨水区竖向轮廓的总体形象与特征,确定建筑高度控制原则及建筑高度分区。3 组织滨水区眺望系统,确定城市重要视廊及控制要求。4 分析滨水区重要自然和人工地标的现状,确定城市重要地标的布局,明确其性质、特征和形象主题,制定城市设计的相关导则。4.4.6 4.4.6 滨水开敞空间系统滨水开敞空间系统1 制定自然山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及滨水环境建设的总体设计方案。并明确各类绿地的布局和规模,提出艺术风格要求和绿地控制指标。2 明确滨水区各类广场的位置、性质、规模、场所意义特征和界面控制要求。3 明确城市滨水区主要街道空间的景观特征及相关环境设施要求,确定景观性道路的功能和布局,组织步行空间。4 明确滨水公共空间的主次,功能,位置,尺度,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截面,空间出入口与联系路径,地面铺装,绿化及环境小品等。4.4 滨水环境准则绿化配置滨水断面亲水平台、栈道亲水平台设计融入三峡石元素7第6页/共28页低水位 中水位 高水位 8第7页/共28页4.5.1 4.5.1 一般原则一般原则1 安全感。为市民提供生理和心理上的保障,减少交通事故,预防犯罪发生。2 视觉舒适性。满足市民的基本审美要求,包括灯光颜色的搭配、面积比例、照明方式、灯具造型等,突出万州一流滨水城市的形象特征。3 可识别性。不同地段不同类型建筑的照明要求不同,通过多样化的灯光组合,表现城市夜景的趣味性,将市民在白天对各种标志物的印象延续到夜间。4 生态节能。绿色照明,引入太阳光能源,采用白天吸收光热储存能量,夜间释放能量转化为光能,大量采用节能型灯具,部分灯光控制可采用声控或光控的形式。5 可持续发展。突出地方特色,表现城市文脉,展现时代特征,表达万州滨水城市的生机与活力,达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4.5.2 4.5.2 城市夜景设计城市夜景设计1 山体、水体和堤岸等是城市夜景形成的基础,是城市表现力极强的夜间标志点,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景观特色,成为活跃北滨路地区夜景景观气氛的要素之一。2 考虑季节变化对于城市夜景观的影响,通过对气节变化、气候、晴雨天等天赋因素的利用,设计丰富多彩的城市夜间景观。3 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夜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光对城市空间进行二次设计,考虑建筑的文脉,从弹性驾驶城市夜空间的管理法规和艺术入手,包括对建成建筑的高度、体量、外观、材料质感、风格及色彩的二次表现。4 灵活运用各种激光灯,通过高科技演光手段进行城市夜景的设计。5 考虑中国传统节日对夜景的需求,提供必要的设施或临时性的场所来支持节日夜景。6 结合万州城市特有的多样性文化,形成有万州地域文化特色和三峡文化交融的“夜生活”场景。4.5 夜景照明设计准则城市夜景标志性建筑历史街区9第8页/共28页4.5.3 4.5.3 道路照明道路照明1 根据道路性质和宽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灯杆高度和亮度标准。如主干道上灯杆高度为7-10米;次干道上灯杆高度为6-8米;支路上灯杆高度为5-6米;小区内部道路上灯杆高度为2.5-3米。灯具的安装高度要根据灯具的布置方式、路面有效宽度及灯具的配光、光源功率来决定,还应考虑维护条件、经费支出等其它因素。而且,安装高度越低,总的投资也越低。但是安装高度减小,灯具的眩光就会增加。2 满足车辆行驶对路面平均亮度和路面亮度均匀度的要求,避免眩光。常规照明系统要求路面亮度均匀度为0.4,而在北滨路两侧道路上,因景观要求高,建议亮度可提高到0.6-0.8。同时,照明系统在提高路面平均亮度及眩光限制方面要有较好的性能。3 具有良好的视觉引导性,沿道路以适当间距设置照明器,给司机提供前方道路的方向,线型,坡度等视觉信息。在干道上路灯纵向间距为30-50米;在弯道上特别是半径较小,曲线较短的弯道上,间距可适当缩小,以增加路面照度,提高司机的注意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小区内部道路上,间距可缩为20-30米。4 灯杆的位置可设在人行道或绿化分割带上。在三块板、四块板断面形式的道路上,路面较宽,路灯可设置在绿化分隔带上,以取得良好的路面平均亮度和亮度均匀度。其他道路,灯杆可设在人行道上,灯杆位置离人行道道牙的距离为0.5-1.0米。5 路灯、灯杆及附属设施的造型和色彩应相互匹配,并与街道环境相协调。在大型交叉路口和城市广场上设置的高杆灯,因其具有较高的高度和亮度,对城市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力,应重点设计。6 一般道路灯光以冷光源为主,如金属卤化物灯和荧光灯。在商业街上,为突出商业街的热闹气氛,路灯应与两侧建筑的照明和广告牌照明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规划设计。7 主要道路的灯杆上宜装置临时的基座,以布置节日的彩旗或公告。4.5 夜景照明设计准则道路照明10第9页/共28页功能性建筑照明标志性建筑照明4.5.4 4.5.4 广场人行道和绿地公园照明广场人行道和绿地公园照明1 不同步行空间考虑场所的不同要求及人的尺度和人的行为活动特点,采用不同高度和造型的灯具。2 总部经济中心前的主广场采用高杆灯和装饰性强的杆灯组合,成为点缀广场,划分空间的艺术作品。照明亮度控制考虑平时和节日的不同要求,既能烘托节日的热闹气氛,又要节约电能。建议采用节能型灯具和绿色照明方式。3 滨水绿带上灯具的平面布局,除了考虑绿带上人群活动特点和人体尺度外,还应考虑本身岸线的走向,表现出其优美的平面形式,突出滨水岸线。4 人行道上的灯具高度为6-8米,间距与行道树间距结合。避免设高亮度灯和高杆灯,以免干扰附近居民休息,造成光污染。5 草坪上设桩灯和草坪灯,亮度和分布密度适当。公园绿地和小游园里的灯具,在满足一定亮度要求之外,重要的是灯具的造型设计。好的造型,对美化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起到重要作用。6 广场绿地和人行道上的灯光以冷光源为主,灯具颜色与周围环境协调。小区内部路灯灯光以暖色调为主,营造温馨的家园气氛,有利于住区居民安定感和归属感的形成。4.5.5 4.5.5 建筑照明建筑照明1 重要公共建筑和广场可选择泛光照明,营造高潮点。如总部经济中心及其前面的主广场,商业步行街的中心广场,码头的主广场等重要节点处,是灯光规划的重点和城市夜景的高潮点。2 建筑顶部采用装饰效果强烈的线条勾勒和泛光照明结合手段,突出建筑造型和轮廓线。主次干道两侧建筑的顶部照明应予以强调,支路上的重点建筑可以突出表现,有重有轻。对建筑顶部的广告牌应严加控制,其照明方式应与建筑一起进行整体规划设计。3 建筑立面以泛光照明和内光外透为主。商业街应突出门楣灯光,橱窗灯光和广告牌灯光。建筑立面细部可重点加强,表现细腻。同时,限制眩光和光污染。4 地面灯光应起到导向和交通警示的作用,重点位置可考虑较强的装饰效果。5 商业街建筑灯光色彩以暖色调的泛光照明为底色,以鲜艳明快的霓虹灯为主,柔性灯箱为辅,配以泛光灯、激光、频闪灯、爆光灯、美耐灯、LED等多种优质光源材料。6 居住区内住宅建筑以内光外透为主,安静,温馨。避免泛光照明,影响居民休息。7 办公建筑的照明以泛光照明为主,冷色调,体现北滨路地区现代简洁的风格。4.5 夜景照明设计准则滨水空间照明自然、生态、理性商业空间照明娱乐性、导向性、价值感广场空间照明自然、舒适、和谐11第10页/共28页4.6.1 4.6.1 一般原则一般原则1 不得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使用或者妨碍行车安全视距和行人通行;2 不得在现状和规划城市绿地或在影响现状绿化效果的区域内设置室外广告、标识设施;3 不得在重要的风景景观地带和滨河、沿江的地段利用临时建筑或构筑物设置广告;4 广告设施的大小、形状应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形态尺度相协调,并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和谐;不能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如采光、通风;不得破坏建筑轮廓;5 形成统一、连续的界面,形成视觉上的连贯性;6 户外广告设施与灯光和夜景照明相结合设置。4.6.2 4.6.2 一般任务一般任务 对城市重要广告进行整体设计构思,制定重要广告设施的意向性设计方案或选型方案。4.6.2 4.6.2 户外广告设施的形式及尺度户外广告设施的形式及尺度落地式1 设置间距:30平方米以上的广告牌原则上不得小于200米,30平方米-5平方米的广告牌不得小于是150米,5平方米以下的广告牌不得小于50米(广告集中展示区的广告媒体设置间距可以适当掌握)。在道路路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应严格控制,确需设置的应结合周围环境统一考虑,不得阻挡司机视线,影响车辆通行;2 位置:不得延伸到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以内的空间。附着式1 禁止在市级重要公共建筑上设置广告设施;2 在平顶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上设置广告设施:在6米以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上设置广告设施的高度不超过1.5米;在6米-12米以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设置广告设施的高度不超过2米;在12米以上的建筑物或构筑上设置广告设施的高度不超过3米;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墙体上设置广告设施的,广告设施的突出部分外沿不得超过1.5米,并需与建筑物或构筑物协调;3 坡屋顶、屋顶造型独特的建筑物顶部不得设置广告设施;4 在公交候车亭设置广告设施不得有碍乘客观看站牌,不得影响人流交通的顺畅,应符合占路等管理规定。4.6.3 4.6.3 广告的色彩广告的色彩1 符合规划区域整体的色彩要求,广告设施应符合其所在区域的功能的性质;2 色彩选择:主要干道的色彩应采用接近的颜色,并且结合灯光设计,可以以冷色调为主,在个别地段用暖色调;繁华地段可用不同形式、色彩的广告,并结合各色霓虹灯,以烘托商业气氛。4.6 户外广告广告形式附着式广告色彩意向12第11页/共28页商务办公区商住综合区滨水景观区历史风貌区地面铺装花坛、水池4.7 地面铺装4.7.1 4.7.1 舒适性舒适性1 触觉:路面平整度高,有适当弹性,体现人性化设计。2 视觉:因路面的质感、色彩、图案、形状等满足步行者视觉上的适意性。3 无障碍化:在人行道上为盲人设置盲道,在路口设导盲标志。在广场绿地上充分实现无障碍化。4 地面铺装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结合。大型城市广场地面铺装尺度应较大,体现大气的特点。小游园空间相对较小,地面铺装的尺度应与人的尺度贴切。5 地面铺装的功能设施的美化,如检查井盖板、明沟盖板采用化妆盖板,地埋灯的位置可结合地面铺装图案,形式活泼自由。4.7.2 4.7.2 功能性功能性1 安全性:使用防滑的材质,同时避免凹凸程度过大。可对材质表面进行粒面化装饰,或加工出纹路,有轻微的凹凸。2 耐久性:地面铺装的材质和结构能承担一定的负荷。结构牢固,耐压,耐磨,尤其是商业步行街,有大量人流聚集,对耐久有较高要求。3 耐候性:万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应采用适于当地气候条件的材质,能长时间保持材料的原始色彩、光泽。4 导向性:多次重复出现的图案形式,能起到一定指向和标示作用,如在商业步行街的出入口,街内过渡地,城市广场的轴线序列上均可采用。5 材料:花岗岩、大理石多用于商业步行街和大型城市广场,高分子材料如环氧树脂、聚氨脂类、氯乙烯等,可用于新中心区绿网中的儿童游戏场、学校操场和其他体育活动场地等,保护儿童安全;鹅卵石、碎石、粘土、锯屑、树叶等自然材料用在公园绿地中,形成安静、休闲、舒适的氛围。6 经济性:材料价格经济实惠,施工简便,便于修补,最好采用万州当地的特色材料和施工作业法,以降低成本。4.7.3 4.7.3 创意性创意性1 大面积铺装图案:城市广场地面铺装图案宜简洁,色彩明快,广场中心区色彩可浓重,以突出重点。商业步行街以动态图案,曲线形式,对比度大的色彩组合。小游园则以冷色调铺装,简单的图案形式为主,体现安静氛围。2 焦点铺装:在文化中心的广场上,地面铺装的图案形式和色彩可充满地方色彩,如地方历史等,文化气息浓厚。3 记录历史,反映地方特色:体现在材料和图案上,如三峡的石材,带给人们无穷的回味。不同地段设计不同的主题,地面铺装与其它环境要素一起进行整体设计。13第12页/共28页商务办公区商住综合区滨水景观区历史风貌区地面铺装花坛、水池4.7 地面铺装4.7.4 4.7.4 地面铺装的选择地面铺装的选择1 蓝色区域:适用简洁,色彩素雅的铺装。2 紫色区域:适用动态图案,曲线形式的铺装。3 绿色区域:适用简单图案的铺装。4 黄色区域:适用简洁,色彩素雅的铺装。14第13页/共28页 街道设施、家俱是指设于街道上的街灯、交通标志、路牌、消防栓、邮政信箱、电话亭、垃圾箱、公共汽车候车廊、座凳、自动售货机、公共汽车指示牌、公厕等设施。为创造有秩序的街道环境,街道家俱必须有统一的设计,包括设置的位置、色彩、形式,而不应由各系统各自为政。4.8.1 4.8.1 一般任务一般任务1 对设计地段内的灯具、座椅、邮筒、垃圾箱、饮水处、站牌、路标、城市地图栏、问讯处、电话亭、售报亭、候车亭、治安亭、公共卫生间等环境小品进行布置安排,制定设计方案或明确选型方案,对小品的形式、色彩、材质、照明等提出设计指引。2 明确环境空间中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设施设置要求。4.8.2 4.8.2 交通标识交通标识1 各种标志的尺寸应规格化,系统化。2 采用高新技术,使各种交通标志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3 交通标志应结合路灯杆,设置在悬臂框架内,框架应留有适当余地,以便可增减标志数量。4.8.3 4.8.3 消防栓消防栓1 消防栓的位置必须明显,并不许有物体遮挡。2 消防栓的间距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即不大于120米;当路宽大于等于60米时,宜双侧设置消防栓。3 鼓励消防栓结合建筑或花坛设置。4.8.4 4.8.4 公共汽车候车廊公共汽车候车廊1 应有线路牌,线路图,本区域地图,并标有换乘公交站点位置,标识清楚规范,有照明。2 公共汽车候车廊应有顶盖及供人小憩的坐凳。3 允许在候车廊的适当位置发布广告。4 线路牌及线路图可结合结构设计,并应有照明。5 候车廊可以设计为单元式,多条线路同一站点时,可以附加单元,而不设多个候车廊。6 候车廊形式应简洁、轻巧,外型美观。7 不鼓励大面积使用鲜艳的强烈色彩。4.8 公共设施与家俱商务办公区商住综合区滨水景观区历史风貌区座椅花坛、水池垃圾桶15第14页/共28页4.8.5 4.8.5 垃圾箱垃圾箱1 垃圾箱应独立设置在人流密集处,如组团出入口,主干道边。独立设置,并与周边建筑保持一定间距。2 不同性质街道和居住区内的垃圾箱分布密度合理,间距适中,便于市民使用。一般商业、娱乐场所等人流量较多的区域25-50米,主干道50-80米,其它地段80-100米。3 形式简洁,色彩鲜艳,造型美观,易清洗。4 垃圾收集袋装化,分类化。垃圾箱上应有明显的分类标识。4.8.6 4.8.6 花坛花坛 花坛在环境中可做为主景,也可做为配景。形式与色彩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在设计上也有广泛的选择性。花坛的设计首先应有风格、体量、形状诸方面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其次才是花坛自身的特色。花坛的体量、大小也应与花坛设置的广场、出入口及周围建筑的高低成比例,一般不应超过广场面积的1/3,不小于1/5。4.8.7 4.8.7 护栏护栏 1 与城市道路环境融合。2用材具较强的不吸尘特性,且耐高温、严寒不变形,不易损坏。4.8.8 4.8.8 树圈树圈树圈设计力求美观,形状简洁,切要对树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4.8.9 4.8.9 喷泉喷泉 进行水景的总体设计,应先分析环境氛围的基本要求,再分析各种水景形式,分列不同的组合方案,绘制效果图,从中选优。并要重视喷头的选择。4.8.10 4.8.10 雕塑雕塑 1 风格与内容要体现地方特色,特别是万州的三峡文化。2 风格要与周围的环境小品相协调。4.8.11 4.8.11 灯具灯具1 设计要既现代又不缺文化元素。2 经济并耐用。3 具有一定的识别性。4.8.12 4.8.12 问讯处问讯处 在设计上,要有醒目的标志,让行人能及时找到,在位置选择上,应选择具有一定人流量的地方。4.8.13 4.8.13 公共卫生间公共卫生间在设计上,可以结合周围环境小品布置,风格富于变化,并注意无障碍设计。4.8 公共设施与家俱商务办公区商住综合区滨水景观区历史风貌区座椅花坛、水池垃圾桶16第15页/共28页商务办公区4.8.5 4.8.5 公用电话亭公用电话亭1 位置可结合公交站点,书报亭,或设在重要公建出入口,十字路口等主要人流集散点。2 电话亭的设置应达到一定的密度,主要商业街,建议每隔50米设一处;一般干道80米一处。3 采用新技术,增加公用电话的功能,如视频通话,上网,查询城市公共信息,居民缴纳公共事业费等。4 电话亭的形式应与周围建筑风格相协调,形式现代,简洁明快。5 避免使用鲜艳的或高明度的颜色。4.8.6 4.8.6 邮政信箱邮政信箱1 邮政信箱宜布置在交叉口附近或人流必经处,但不能影响行人通行;2 满足一定的分布密度,间距合理;3 信箱朝向人行道的一面开口,两侧设投递口,信箱高度适中。4.8.7 4.8.7 自动售货机自动售货机1 设在道路交叉口,绿地广场,或结合公交站点和书报亭设置。位于人行通道的一侧,不影响路人通行。2 两侧设行人休息设施,如坐凳。3 分布密度适中。4 外形现代简洁,色彩明快,与周边环境协调。4.8.8 4.8.8 其他街道家俱其他街道家俱1 导游图建议设在交叉口或结合公交候车廊设置。2 行人休息设施如街凳、自动饮水机等不宜紧靠行人通道布置。3 自行车停车设施布置既不应影响交通,又要停放、取用方便,可布置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地带。4.8 公共设施与家俱商住综合区滨水景观区历史风貌区公交站、公用电话亭亭、标志灯具简洁、现代温馨、时尚传统、古典现代、生态17第16页/共28页4.9.1 4.9.1 总体原则总体原则 目标目标1 北滨路地区的城市设计以吸引和分流集中在高笋塘的人流为基本目标,在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善老城区交通拥堵现状的基础上,创建有三峡库区特色的一流滨水区。2 致力于创造安全、便捷、悦目的城市空间环境,构建经济效益高、公共休闲功能强、市民自豪感强的城市形象,体现万州独特地域文化、现代大气的山水园林城市滨水风貌。任务任务 以万州市城市规划和上一层次城市设计为依据,对规划区的土地使用、空间形态、建筑形体、广场绿地、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小品及人文活动场所等进行详细安排与设计,进一步明确地块性质和开发强度,提出强制性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功能定位功能定位1 发挥良好的经济腹地优势,发展成区域总部经济中心。2 发展具有传统特色的商业休闲娱乐,以延续城市的历史记忆。3 利用沿长江的优势,开发高尚、生态的休闲居住区。4.9 分区开发导则地块编码图用地性质图18第17页/共28页4.9.2 4.9.2 地块地块A1A1 功能功能1 不同档次的生活居住场所,并融合商务办公功能。2 展现滨水风貌特色。组成组成1 小高层和高层多样化的居住建筑。2 居住区公共建筑。3 居住区绿地及滨水的绿化活动区。建筑设计控制建筑设计控制1.高度:该街区内居住建筑限高60米,滨江商业建筑限高30米。2.形态:该街区内建筑形态应协调统一,形成近水低、远水高、分层轮廓布置的总体空间形态。3.风格:该街区内建筑风格以现代为主,造型简洁。4.色彩:该街区内多为居住建筑,为营造温暖舒适的氛围,建筑色彩主要选用淡彩色系,辅以暖灰色系。其中沿滨江一带建筑色彩采用明度较高颜色,以米色为主;公共建筑宜用明亮色调,以红色为主,以突出其功能;后体建筑采用明度较低的深色调,主要以蓝灰色为主,以作为滨江建筑的背景色。环境设计要点环境设计要点1.绿化:小高层居住建筑做庭院式组团布置,组团中心布置大片绿地,并通过景观通廊与滨水绿化带形成对景;滨水休闲绿地强调开发性,由广场、草坪、规则的水面,自然的植物群落组合配置,塑造开放、简洁、生的、有特点的现代生态滨水绿地。2.公共设施与家俱:以标注清晰的交通标志、导游系统等以显示地块的自明性;鼓励增加椅凳、垃圾箱等公共设施,距离应在30米以内。街区空间设计要点街区空间设计要点1.开敞空间:布置水埠、步行石拱桥及桥头小广场,大榕树,设置石凳、石桌、营造滨水住区的公共活动氛围。2.视线通廊:利用地形高差、建筑间距以及步行梯道等,组织视线通廊。通廊位置选择原则为,山-城-水联系通道以及主要标志性建筑、对景物之间的视线通道3.界面:沿滨水及规划中央大道的界面要保持连续。4.节点:该街区在地块西侧处理成广场等开放通透的空间,作为滨水景观节点,同时应注意交通转换。5.标志:可在视线通廊两侧设置标志性建筑。4.9 分区开发导则19第18页/共28页4.9 分区开发导则20第19页/共28页4.9.3 4.9.3 地块地块B1B1、B2B2、B3B3 功能功能1 历史风貌街区,是从长江远望万州的城市形象景点,是从码头下来后的第一个旅游景点。2 历史街区以体验传统步行街区为主,其功能以休闲、商业购物、文化娱乐等为主,适当保留部分居住的功能。3 科研创意基地,总部经济中心。组成组成1 历史风貌建筑群及新建小高层居住建筑。2 商务办公建筑。3 教育机构和科研中心。4 滨水绿化开放空间。设计要点设计要点1.高度:该街区地块B1内历史风貌建筑限高15米,地块B4内商务办公建筑限高90米,教育科研建筑限高30米,地块B3为标志性建筑限高220米。2.形态:该街区内应力求各地块建筑形态保持协调。3.风格:地块B1内历史风貌街区对于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并且质量较好的建筑进行原样保留,这些是体现万州文化特色的空间载体;对于质量一般的建筑,采取外部修缮,内部结构与功能置换的方式进行再开发;对于建筑质量较差的建筑则予以拆除,并在原地新建尺度与历史建筑相仿的协调建筑,以形成一片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4.色彩:地块B1内历史风貌区建筑色彩在尊重现状基础上采用暖灰色系为主,沿滨江一带建筑色彩采用明度明度较高的颜色,以淡色为主;地块B3内商务办公区及科研中心采用以中灰色系为主,标志性建筑宜用明亮色调,以突出其功能;后体建筑采用明度较低的深色调,主要以蓝灰色为主,以作为滨江建筑的背景色;商务办公建筑作为周围片区的背景,造型要求简洁,色彩宜采用现代的银灰色,材质使用新颖现代的铝塑板、幕墙玻璃及石材。5.绿化:地块B4内商务办公区的东西走向形成一个开敞连贯的休闲绿化步行带,可容纳办公人员及普通市民进行健身与观光集散活动。6.铺装:人行道铺地应给人以方向感,通过纹样布向和铺砌的图案,引导人们通往目的地,广场铺地应与周围的环境,特别与建筑有良好的协调性,尽可能创造出盐城市的特点的人铺地景观,同时保持视觉的整体感。7.公共设施与家俱:结合绿化步行带沿街布置小型商业设施。历史街区内可设置小型的情景雕塑,主题以反映传统商业形式、小摊贩等为主,增加步行空间的趣味性。4.9 分区开发导则21第20页/共28页4.9 分区开发导则22第21页/共28页4.9.4 4.9.4 地块地块B4B4、B5B5、C1C1、C2C2 功能功能1 万州的标志性建筑区,生态文化娱乐和商业办公区,和平广场休闲区。2 作为历史保护建筑的万州大会堂,近期原样保留其作为会议办公场所的功能,远期进行功能置换,作为音乐厅/电影院等多媒体文娱中心。3 展现滨水特色风貌与现代文化娱乐建筑景观的重要节点。4 吸引大量人流成为万州区市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组成组成1 由规划中央大道、滨水景观道及电报路、万安大桥边界围合的区域。2 建筑多层与部分点式高层相结合。3 一个大型综合建筑体,远眺如帆船的标志性建筑,底层裙房是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4 两个高层建筑为区域性总部办公所在地和与之相配套的高级酒店。5 和平广场。设计要点设计要点1.建筑风格:文化娱乐建筑要求采用多层次的立体空间组织、中庭及室内外空间交融的手法进行设计,外形新颖,具有现代感。2.建筑色彩:采用中灰色系,主要选择明度较高的银灰色,体现现代的特点;万州大会堂为体现其庄重,宜选用冷灰色系中明度较低的颜色。3.绿化:滨水绿化空间是一个景观极有个性特色的空间,可设置容纳市民进行文艺表演、健身与观光集散活动的场所。4.公共设施与家俱:和平广场地下设置110kv变电站,所有电线均从地下出入,地上保留一片完整的活动场地;结合滨水步道安排露天茶座、工艺品、书店;利用铺装、踏步、栏杆、花坛、雕塑、水池、喷泉以及灯具、坐凳等环境设施促成宜人驻足的环境,使之成为市民聚会、休憩的场所。5.开敞空间:和平休闲广场主要保留现状和平广场的功能,它是是北滨路地区地势平坦且规模较大的开放空间。6.节点:和平休闲广场作为当地居民主要的休闲活动场所,应打通从高笋塘至和平广场的步行通道,把它打造成滨河地区的重要空间节点。7.标志:万州大会堂是万州区的城市地标,周边建筑均应退后,留出绿地广场。4.9 分区开发导则23第22页/共28页4.9 分区开发导则24第23页/共28页4.9.6 4.9.6 地块地块C3C3、C4C4、D D 功能功能1 高尚居住区,辅以商业办公功能。底层设置空间流动的商业步行街,为滨江生活性公共空间积聚人气。2 拆迁安置住宅区,展现万州特色,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组成组成1 小高层、高层居住建筑。2 居住区公共建筑。3 商业建筑裙房。4 居住区绿地。设计要点设计要点1.建筑形态:商住综合区内小高层居住建筑做庭院式组团布置,组团中心布置大片绿地,并通过景观通廊与滨水绿化带形成对景;底层布置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为滨江生活性公共空间积聚人气。安置区内居住建筑作紧凑布置,节约用地;以高层为主,注意保障建筑之间的间距;创造多种户型,以满足不同的居住需要。2.建筑风格:单体居住建筑的立面设计中,以阳台曲线的流动线形作为设计母题,并以其层层跌落来体现“三峡石”历经长江水冲刷的特点;北滨路沿街的建筑裙房立面,也以相交错的曲面来体现三峡石这一特色。3.建筑色彩:居住建筑色彩宜采用淡彩色系,滨水一带以明度较高的白色米色为主,后体建筑采用深色调,以灰褐色为主,建材使用健康环保的涂料及砖石;底层公共建筑色彩宜选择明度较高的颜色,建材使用现代的铝塑板、幕墙玻璃及石材;步行商业街两侧建筑为突出其界面宜选择重彩色系。4.9 分区开发导则25第24页/共28页4.9 分区开发导则26第25页/共28页4.9.7 4.9.7 地块地块E1E1 功能功能1 从长江登陆万州的门户地区,可以停靠大型邮轮。2 集码头娱乐旅游服务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组成组成1 由规划北滨路段和滨水岸线围成的区域。2 以三峡石为设计元素的功能性建筑。3 滨江绿化带。设计要点设计要点1.绿化:整个滨江绿地在平面与立面上继续延续波浪形的流线曲线,由广场、草坪、规则的水面,自然的植物群落组合配置,以强调其开放性。布置水埠、步行栈道,栽植黄槲树,设置石凳、石桌,塑造简洁、舒适、生动的现代生态滨水绿地。2.公共设施与家俱:设计亲水平台,175米台地以栈条外挑,155米、145米台地以石头外挑,以减轻水流腐蚀。3.开敞空间:分为三个台地设计,三个台地的标高分别为175米、155米、145米,既满足当地居民对于滨江公共空间的亲水要求,同时又满足不同水位时的防洪需求。4.建筑风格:码头建筑以三峡石为意向进行设计,作为整个万州区的地标,是水上游人的视觉焦点。4.9 分区开发导则27第26页/共28页4.9 分区开发导则28第27页/共2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