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646255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9.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主备人:高丽红教学内容:教材P26。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在接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2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体验最简单的统计方法。3通过对学生身边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统计是有用的,统计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表教学难点: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教具学具:课件 纸条课时安排:5课时。 第1课时 总序第1课时课题: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课型:新授-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编写时间: 2016年2月26日 执行时间:2016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2例1及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统计表;初步认识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2.在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的方法。3.通过对学生身边的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具学具:与运动有关的文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1.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指生汇报:喜欢。2.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3.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4.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二、巧用迁移 探索交流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举手 投票)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2)在收集数据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统计表。(课件出示以下表格)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三、渗透思想 点拨升华1.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师: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什么呢?师: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指生汇报: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评价。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统计表是根据数据收集整理的一种工具,从统计表中可以获取一定的信息,包括各数据的多少,各数据的大小关系等,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四、分层练习 方法内化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地点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河滨公园人数(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少。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人。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指生汇报: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同学?师总结:提问题时要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么?引导学生提出和本题有关系的问题;并且是有价值的问题。五、总结回顾 自我评价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板书:数据收集整理(一)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红 黄 蓝 白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 第2课时 总序第2课时课题: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统计数据的方法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 2016年2月26日 执行时间:2016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3页例2及练习一第3题。教学目标: 1.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将数据记录在简单的统计表中,并能根据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并学会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3.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方法:引导观察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启明小学2班的班主任李老师刚开学就遇到了件麻烦事。班内班干部要进行调整,班里的同学推举了2名同学来担任班长,李老师很困惑要选谁来当班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么?学生交流方法,教师巡视并指导。教师:有的同学提出用投票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投票的方法及投票数据的整理。二、巧用迁移 探索交流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1)收集数据。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 (学生自由发言。)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班长。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2)学习记录方法。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完成统计表。姓名张三李四票数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担任班长。(3)小结。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三、渗透思想 点拨升华1.教学例2.(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22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回答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学生讨论可能性。)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师总结:用画“正”字的方法可以对投票的结果进行清晰明了的统计。四、分层训练 方法内化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指生来数一数每种天气的正字。晴天:15,多云:12;雪天:4;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五、总结回顾 自我评价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板书:数据收集整理(二)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姓名张三李四票数 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22教学反思(1): 第3课时 总序第3课时课题: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练习一 课型:复习编写时间:2016年2月26日 执行时间:2016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3-4练习一1-7题教学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把结果表示在统计表中,并能根据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2.再次体验简单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数据。3.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体验简单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数据。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回答或提出简单的问题。教学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组织练习。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 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春天,是外出旅游的好季节,你们喜欢春游么?今天二(1)班同学就一起去春游。同学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你有什么办法让大家一眼看出来每种食物各有多少吗?今天我们就来练习有关“数据收集整理”的知识。二、分层训练 方法内化1.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4题。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统计的是什么?师:是怎么统计的?师:请将观察到的数据填入表中后,回答其他的问题。师:这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师: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2.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5题。课件出示本周借阅情况统计表。师:大家都喜欢看什么书?师:请大家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练习。师:借阅童话书的有()人。师:借阅()书的人最多。师: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3.教材练习一第6题。分小组活动,统计前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打算用什么办法进行记录,然后再调查最喜欢吃的水果,并按照讨论好的方法记录,完成统计表。集体交流统计结果,再根据统计结果完成练习题。4.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7题。 (1)出示第7题图。师:图中统计的是什么?是怎样统计的?(2)说一说,哪天卖出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你有什么想法?(3)试一试,如果要表示2份,怎么表示呢?三、分层训练 方法内化1.班上如果要过“集体生日”,可以在哪个月举行?2.提出问题:哪一个月生日的同学最多呢?学生统计并交流结果。四、总结回顾 自我评价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板书:数据收集整理车型小轿车面包车摩托车大巴车数量 第4课时 总序第4课时课题: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单元测试 课型:测试编写时间: 2016年 2月26日 执行时间: 2016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试 第5课时 总序第5课时课题: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测试讲评 课型:测试讲评编写时间: 2016年2月27日 执行时间:2016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1、 试卷总体分析:2、 答题分析:3、 试卷讲评:4、 强化训练: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主备人:郑春宏教学内容:教材P727.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在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中,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含义解决的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数学意识;能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社会问题,能有条理地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让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和与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直观演示 动手操作 引导探究教具准备:课件 正方形卡片子 圆形卡片 小棒课时安排:12课时。第1课时 总序第6课时课题: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平均分的认识(一)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2016年3月 1 日 执行时间:2016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79页例1、例2和“做一做”以及练习二第1、2题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经历分物的活动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 2.让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3.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教学难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讲练法 动手操作 自主探索。教学准备:小棒、水果图片。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春天柳树醒了,桃花红了,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光明小学二(1)班的同学准备明天去参观科技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物品。(课件出示主题图),你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发言,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二、巧用迁移 探索交流1.教学例1这些小朋友在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我们来帮帮他们可以吗?(课件出示分糖果要求),“把6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活动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小组成员上展台前演示本组分的方法)我们去看看光明小学二(1)班的小朋友是怎么分的?我们的分法和他们分法一样?(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分糖果图)这三种分法,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吗?2.练习。“做一做”第1题.说一说哪种方法是平均分,为什么。“做一做”第2题。引导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片枫叶。(16片)每4片一份,平均分成了4份。3. 教学例2师:我们刚刚帮助二(1)班的同学把6块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分得了2块。他们还准备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用小棒代表橘子,小组讨论,分一分。(1) 讨论分配方案。突出分橘子时“应该每份同样多”。(2)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3)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橘子的方法。(4)教师用课件一一演示三种分橘子的方法。强调三种分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4巩固“平均分”的方法。(1) 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2) 读题、明确题意,指名学生说说“平均分成2份”是什么意思? 操作:用10个正方体代替酸奶,动手分一分。教师注意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 同桌互相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盒酸奶平均分,分成2份,每份有5盒酸奶。 指定某位学生到展台前汇报分橘子的方法。教师用课件验证平均分的结果。(3)同学们分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把刚才分食品的过程说一说吗?教师先说一个例子,然后指定学生说。(如:把18个橘子平均分分成6份,每份有3个;把6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颗 )三、分层训练 方法内化1完成教材11页练习二第一题 。(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做法和想法。(说清楚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3)全班汇报交流,重点甄别第2和第3种分法,同样是“平均分”,为什么第3种分法不对,引导学生区分“每份”“几份”的概念。(第1种分法,突出是4份,但没有平均分;第3题是平均分,但只是分给2个小朋友份数、每份没分清)。2练习二第2题。(1) 明确题目要求。(2)独立画在书上,集体订正。(3)课件演示验证。3练习二第3题。(1)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动手分一分,填一填。 (2)集体订正时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3)课件演示验证。4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知识(在此,学生会引出许多有趣的话题)。 四、总结回顾 自我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要注意什么?板书:平均分(一)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第2课时 总序第7课时课题: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平均分(二)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2016年3月1 日 执行时间:2016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10页例3和“做一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教学方法:动手操作、观察并交流。教学准备:圆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个圆片。 提出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圆片动手操作,同时让学生在黑板上操作。2. 想一想,刚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观察黑板上分出的结果。3.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瞧,动物王国要开春季运动会了,小动物们在忙着分东西呢。出示课件:苹果,桃子4. 师:哇!准备了这么多的东西,他们打算分给谁?怎样分呢?我们一起瞧一瞧。课件出示:猴子妈妈为自己的孩子分桃子。二、巧用迁移 探索交流1.教学例3(1)分果冻提出问题: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学生动手操作师:你能帮助姐姐用手中的小棒分一分吗?并把你的想法一边摆小棒一边说给同桌听。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操作同桌交流全班汇报学生活动:小老师板前汇报,其他同学倾听,全班互动。教师点拨,理解含义。师:刚才老师在分小棒时,同学们都看到了他一共要分多少根?(一共要分8根)老师又是怎么分的?(两根两根地分)结果怎样?这样两个两个地分,数一数8里面分了( )个2?(8里面有4个2)教师总结:也就是把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4分;还可以说8里面有4个2。(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2)分苹果师:大象伯伯也准备了12个苹果分给运动员,它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把12个苹果每( )个一份,分给了( )名运动员。学生活动:动手操作,汇报交流,得出多种答案。三、渗透思想 点拔升华(一)延续分苹果的情景,师:大象伯伯是这样分的。课件出示:12个苹果平均分给4名运动员,每名运动员分( )个?学生汇报(二)比较:与刚才的分法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小组交流互动评价教师小结:虽然采取的分的方法不同,但得到的结果每份同样多,也是平均分。四、分层训练 方法内化1.“做一做”第1题。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做一做”第2题。学生先用铅笔圈一圈,再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3.拓展练习。有12个小朋友,要分成几个人数相等的小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学生可以用手里的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五、总结回顾 自我评价你学会了什么?想和大家交流什么呢?板书: 平均分(二) 8个果冻,每2个分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 8个果冻,每2个分一份,能分成(4)份。第3课时 总序第8课时课题: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练习课 课型:练习编写时间:2016年3月1日 执行时间:2016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11、12页练习二第39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教学难点: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教学方法:指导练习 动手操作 独立练习。教学准备:小棒、圆片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按要求摆一摆,说一说。1.把15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学生动手摆,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2.15根小棒,每5根分一份,可以分几份?学生动手摆,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二、巧用迁移 探索交流1.练习二第3题。学生用学具代替风车摆一摆。同桌互相说一说。2.你们知道小猴爱吃什么吗?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把24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根。把24根香蕉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根。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过程和方法。3.练习二第5题。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吗?4.练习二第6题圈玉米。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5.练习二第7题。学生独立操作。有15个木块。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 )个长方体。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6.练习二第8题。学生先数一数,再填空。三、分层训练 方法内化1.练习二第9题。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之间互相交流。2.12个苹果你准备请多少人来吃才能够平均分呢?学生独立思考。四、总结回顾 自我评价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表内除法(一)把24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根。把24根香蕉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根。教学反思(2): 第4课时 总序第9课时课题: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2016年3月1日 执行时间:2016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 13、14页例4以及练习三第14题。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4.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5.通过学生动手分竹笋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教学重点: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 自主探索。教学准备:图片、小棒教学过程:1、 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2.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师:你们能帮助大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二、巧用迁移 探索交流1.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师: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师:“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竹笋和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师: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得出: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2.语言描述平均分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竹笋的结果?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然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三、渗透思想 点拔升华1.引入除法师:刚才我们帮助大熊猫解决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2.介绍除号师: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 “-”、“”,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读作除号,板书指导除号的写法。师:除号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介绍除号的由来。师:1695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你知道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吗?师:“”表示平均分的意思。124=3 : 除号 3.介绍除法算式(1)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师:请大家试着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师:说说这样表示的理由。引导得出:因为表示平均分,所以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可以用124,分得的结果是每盘同样多都是3个,所以最后等于3。师: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学生读。(2)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师: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师: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4.在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列出算式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3)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四、分层训练 方法内化 1.例4后面的“做一做”。“做一做”第1题。提问:一共有多少条小鱼?每个盘子里放几条小鱼?(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怎样列除法算式?请一个同学先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同桌之间说一说。2.练习三第1题。“开火车”练习。3.练习三第2题。先让学生依据题意用学具卡片分一分,并交流分的结果。之后,让学生填写除法算式,并对照分苹果活动说出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促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提问:每只小熊分得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平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是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所以把要分的苹果的个数写在除号的前面,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分得的结果3写在等号的后面)4.练习三第3题。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5.练习三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五、总结回顾 自我评价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自己表现怎么样?板书:除 法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放(3)个 124=3 :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第5课时 总序第10课时课题: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2016年3月2日 执行时间:2016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14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三4、5、6。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2.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教学方法: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1.复习导入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师: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除法。二、巧用迁移 探索交流 1.分竹笋情境。出示例5。今天熊猫有个问题想让我们帮帮它,同学们愿意帮助它吗?熊猫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请你帮帮它。 2.感知除法平均分活动 (1)我们要帮熊猫分什么? (2)分的要求是什么? (3)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4)用自己的学具帮熊猫分一分。 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5)汇报交流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3探讨新知 我们能把刚才分的情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刚才的操作活动是不是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用什么算式表示?(用除法表示)(1)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2045。(2)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3)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4 5被除数 除数 商让生说一说,由谁来分别做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三、渗透思想 点拨升华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四、分层训练 方法内化1.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圈一圈)怎样列除法算式?2.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3.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的第4题。要分的灯泡有几个?那被除数应该写几?每个灯座装几个灯泡,表示什么?(做的时候让学生把每2个用铅笔圈一圈)除数应该写几?可以装几个灯座?商应该写几?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4.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5.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6题。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分析后再列式。五、总结回顾 自我评价说说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板书: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教学反思(3): 第6课时 总序第11课时课题: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练习三 课型:练习编写时间:2016年3月2日 执行时间:2016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16、17页 练习三 第5-11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除法,弄清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熟练掌握除法中两种不同的分法,能正确写出除法算式。3.会看图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能说出除法算式的含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增强与他人合作的信心,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教学重点: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教学难点:会看图写除法算式。教学方法:引导 探索 练习教学准备:投影仪、小棒。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 1.读出下面各算式,并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82=4 204=5 357=52.分一分,填一填。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分成了( )份。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 )根。分一分,写算式。比一比:你发现了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小结:把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二、巧用迁移 探索交流1.练习三第5题。引导学生先圈一圈,再写算式。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2.练习三第6题。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3.练习三第7题。引导看图,想一想分的过程,再填空。4.练习三第9题。引导看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学生交流。5.练习三第10题.自己动手分一分,写出算式,同桌之间交流。三、分层训练 方法内化1.练习三第8题。出示图。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根据图,每个学生写出乘法算式除法算式。学生交流完成,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这幅图可以写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不过每道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写的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2.练习三第1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四、总结回顾 自我评价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表内除法把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第7课时 总序第12课时课题: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2016年3月2日 执行时间:2016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18、19页例1、例2和“做一做”以及练习四第1-4题。教学目标:1.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体会用多种方法求商的过程,感受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并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运用乘、除法之间的练习,掌握口诀求商的思路。教学方法:谈话法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1.出示卡片,学生说出得数,并说出用的哪句口诀。62= 34= 25= 33= 52= 44= 23= 35= 61= 46= 24= 36= 2.填空,并说一说括号里的数是用哪句口诀写出来的。2( )=4 3( )=6 4( )=8( )3=12 ( )4=20 5( )=15在前面我们学习过的除法算式中,都是通过平均分来计算除法的商,这种方法比较麻烦,有没有更好的计算方法呢?(板书课题:除法计算)二、巧用迁移 探索交流1.看图提出问题。出示例1插图,猴妈妈在干什么?从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共有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根据你们发现的数学信息,谁能编一道除法解决的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可以分给几只猴子,怎样列除法算式?123=12除以3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选择哪个方法呢?为什么?小结:直接用一句乘法口诀就能又快又准地求出商来。这节课就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练习。完成“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商。3.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3、 渗透思想 点拔升华师生共同梳理三种算法:边说边演示课件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123=4,哪种方法更简便快捷?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通过刚才我们的计算,同学们发现用乘法口诀很快就能算出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四、分层训练 方法内化1.P19的“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说一说第1题是怎样想的。2.练习四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再算一算。计算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怎样求出商的?3.练习四第2题。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利用这些信息,你能编出一道除法解决的问题吗?怎样列式?想:用哪句口诀求商。4.练习四第3题。把得数与蔬菜上的数字相同的算式连一连。5.练习四第4题。先独立算一算。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6.一共有( )片枫叶,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 )=( )五、总结回顾 自我评价 谁能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板书: 除法计算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123=4 想:三(四)十二 46=24 244=6 246=4 想:四(六)二十四 想:(四)六二十四 商是6 商是4 第8课时 总序第13课时课题: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课型:练习编写时间:2016年3月3日 执行时间:2016年 月 日教学内容:教材P 21、22页练习四第512题。教学目标:1.巩固所学除法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乘、除法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激趣导入1.把口诀补充完整。二( )得八 二( )一十 ( )六十二三( )得九 ( )三得六 三( )十二2.口算。93= 84= 123= 124=126= 164= 246= 305=183= 105= 99= 204=二、巧用迁移 探索交流练习四第5题指导学生看图并说一说图的意思。图中有什么数学信息?你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吗?三、分层训练 方法内化1.练习四第6题。比一比,看谁得的玩具多。2.练习四第7题独立完成后,再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3.练习四第8题。背一背所学的乘法口诀。想:哪几句口诀只能算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4.练习四第9题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独立完成。5.练习四第10题出示4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做帮助小动物看谁先到家的游戏。6.练习四第11题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画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7.练习四第12题先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口述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数据,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四、总结回顾 自我评价你在练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收获?板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