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557638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课题名称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生姓名专业会计电算化 学号指导教师任务书下达时间2013年2月21日课题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能有效地节省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并能及时准确向企业传达会计信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很好的决策参考,因此得到众多人的青睐。经过我国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会计软件正逐步向会计管理型软件过渡,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进程中存在人才匮乏,管理基础差,会计软件缺乏兼容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反思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推进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健康发展。参考资料来源:1 熊细根,李峻峰,会计电算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9 月 2 李梁,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7月3 宋磊,对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几问题的思考,2012年6月4 于凌云,信息时代会计电算化发展探折,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年第77期5 中华财会网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的思考,2011年7月30号6 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2011年10月 7 朱晓峰,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J.2009年8月8 刘志,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2010年2月 9 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10 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目 录摘 要1前 言11 简述会计电算化21.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21.2会计电算化的来源32会计电算化的现状32.1会计电算化现阶段的状况42.2会计电算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52.3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62.4会计电算化下的统一数据接口问题72.5会计电算化重视账务处理却忽视管理应用73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73.1加快电算化的普及速度73.2积极培训会计电算化需要的人才73.3积极采取措施杜绝安全隐患问题84分析预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84.1影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的因素94.2会计电算化的网络化104.3会计电算化的ERP集成化114.4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化12致 谢13参考文献13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 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会计电算化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着认识不足、人才短缺、信息安全风险、没有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认识、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健全保密措施、规范各软件数据接口技术等完善对策。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趋势;对策.前 言:国外会计电算化便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开始学习会计电算化,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改革开放进一步加深,市场全面开放,更是将会计电算化推进新的进程。但是由于现实的阻碍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不高、缺乏人才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导致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接受程度并不是很高,有些地方或行业还存在着抵触心理,不愿意接受会计电算化。现如今本人认为应该要致力于问题的解决以推动其发展,如加快会计电算化的普及速度、培训“复合型”人才以及杜绝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等等。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究竟会如何发展,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学者们有的认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应顺应信息时代潮流;也有的人提出了他们的观点综合阐述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网络化、会计电算化系统的ERP集成化以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化。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中的活跃因素,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具有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与日益完善,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近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认识、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健全保密措施、规范各软件数据接口技术等完善对策。1简述会计电算化1.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术语,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一种通俗称呼。其概念共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应用到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即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广义上来讲就是指与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本人认为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及飞速发展而产生的,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与会计相关工作的一种手段。不过由于现阶段的会计电算化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阻碍了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其发展的趋势却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许多学者为此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见解。而本人比较赞同的是孙秀玲提出的观点,综合阐述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网络化、会计电算化系统的ERP集成化以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化。1.2会计电算化的来源电子计算机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短短几十年其本身发展不但一日千里,而且其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成了许多学科的重要基础,会计电算化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没有计算机就没有现在的信息社会,更不会有会计电算化,其影响之深远到目前尚难以估量。自1946年在美国诞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之后,电子技术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就在50年代开始起步,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先利用计算机计算工资,开创了利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的新纪元。国外会计电算化便在全球范围发展,电子计算机开始应用于会计处理。但是当时由于电子计算机价格昂贵,程序设计复杂,能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少数人群,限制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一般仅限于一些单项核算业务的处理,如工资核算、库存材料收发管理等一些数据量大、计算简单、重复次数多的经济业务。70年代,计算机的大量出现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形成了应用电子计算机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中全面应用了计算机,各个功能系统要求共享存储于计算机上的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数据库,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成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部分,为企业、公司的最高决策起到了辅助作用。80年代微电子技术蓬勃发展,微型计算机大批涌现,信息革命逐渐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和核心内容。微型计算机开始渗透到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领域,并得到迅速的普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198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十三届世界会计师大会标志会计电算化在全球范围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已经普及,多数企业不同程度地在会计工作中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而我国开始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已数十年时间。1983年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变化对财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起,微型计算机在国内市场大量出现,克服了中小型计算机价格昂贵、使用不便的缺点,为会计电算化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在全国掀起了计算机应用的热潮。进入90年代,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的有关电算化会计系统开发、评审、实施等管理规章,大批由业务主管部门主持开发的软件或商品化会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2会计电算化的现状2.1会计电算化现阶段的状况为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会计改革已迈出了稳健而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也应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了WTO,说明我国的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与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同时真正地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会计市场也应是如此。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时间较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发展了品牌的商品化财务会计软件,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国家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200多个。在实际操作中,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后,据财政部调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约占被调查单位的20%左右,在地区、部门和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会计电算化在有的地区和部门已达50%以上,例如在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已达70%以上。可有的地区、部门才刚刚起步。大型企业基本上已全部实现电算化,而中小型企业开展电算化工作非常缓慢。中国原来的会计工作基本处于手工和半手工状态,会计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被束缚在会计核算等事务性工作上,财务管理工作则没有时间或很少去做。因此会计只能提供事后核算资料且简单粗糙,管理水平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市场经济和繁重的核算工作双重压力,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迫切要求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会计电算化绝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它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提高,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解放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在经济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推广应用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系统,而是正在朝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方向发展,甚至发展成为不同企业之间跨地区、跨行业相互链接的大型网络化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带来的影响之深之大更是难以估量的。会计电算化是现代化电子技术发展和技术改革的产物,它不仅是传统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也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物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具有比传统会计更加优秀的特点,实施会计电算化带来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在逐步提高。2.2会计电算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怎样的问题呢?是什么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呢?1.普及程度不高我国开始实施会计电算化至今已20多年,普及程度一直不高,本人认为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时间较晚,其重要性还未得到充分的认识。现阶段的多数单位只是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单纯的代替手工核算,以此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负担,从而提高核算效率,却忽略了会计电算化其实是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其次,单位领导不够重视,支持的力度不够。现在有些单位的领导者认为完成会计工作需要的只是算盘和账本,而有些就算是实施了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支持力度还是远远不能够满足的,不重视软件的更新和硬件的投入,也不重视人员的培训。2.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首先表现在会计人员的知识不全面。这方面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老一代会计人员精通会计业务,对会计工作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但是却对计算机技术了解有限,不能熟练掌握;新一代的会计人员则正好相反,他们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但是对会计工作缺乏经验,不能熟练的完成会计工作。其次就是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现代社会的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可是培训用的计算机教材却不适合用来培训。而各地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却过于形式主义,不讲究实效,内容针对性差,常常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较高的收费挫伤了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的积极性。3.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如:第一,网络安全问题突出。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越来越引人关注,个人认为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来自社会上的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对企业内部网的非法入侵和蓄意破坏,当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黑客”的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也是不可忽视的其中之一,它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蔓延,威胁着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第二,“无纸化”的风险。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企业的经济业务都会记录在纸张上的,数据是否被修改,都是会很容易可以识别出的;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中,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或是光盘上,对数据的修改可以不留痕迹,这种数据的存储方式可能带来更多地风险。第三,数据安全保密工作做得不好。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不过现如今的软件开发商都只是在研究如何完善会计软件功能,很少有人认真研究数据的保密工作。例如成都某公司计算机被盗,内存价值百万元的资料无任何加密防范措施,该公司的损失远远超出了计算机本身的价值。而有一些软件具有加密功能,但它的加密功能却不能真正起到对数据的保密。4.会计软件缺乏兼容问题第一,会计信息共享性差。在企业内部,各部门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各自的管理活动,从而导致财务部门与其它部门信息交流缓慢,不能及时更新和共享各种数据,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更严重的是增加了数据的差错率,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实效性。第二,会计软件的使用标准等方面较混乱。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使得会计电算化所用的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即使是同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软件都不会一样。而不同的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第三,会计软件的通用性弱,集成化程度不高。财务软件厂商对行业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清楚,没有针对不同类型与规模的用户制定满足他们特点的软件,令到不少单位仍然需要做大部分的辅助工作,缺乏实用性,而且无法进行数据的交换、信息的共享和管理的控制,难以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2.3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2.4会计电算化下的统一数据接口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的财务软件都是各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各自使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数据结构不同,编程风格各异,为技术保密,相互没有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在系统与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2.5会计电算化重视账务处理却忽视管理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可以极大地发挥电子计算机的计算与分析功能,但是,由于受我国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主要是事后核算的影响,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大多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就目前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来看,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还停留在记账、算账水平上,并没有应用到企业全面管理活动中,也可以说会计软件只是实现了它的会计功能,并没有实现它的管理预测和分析功能。3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3.1加快电算化的普及速度首先,更新认识,转变观念。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要认真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并明确其意义,树立以财会人员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思想。具体而言就是强调人的作用,尤其是财会人员的作用,以此牢固树立人是会计电算化的决定性因素这个观点。其次,大力宣传会计电算化,加大支持力度。要使单位领导转变观念,就要大力宣传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和意义,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知道会计电算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另外还要增强单位领导的现代化意识,使其可以在硬件和软件的更新,人员的培训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满足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需求。3.2积极培训会计电算化需要的人才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培训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本人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求,财务人员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应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因此,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应培养“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正常发展。其次,降低培训的成本。会计电算化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才问题,因此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是实施电算化的必要步骤之一。而降低培训成本可以吸引更多的会计人员参与培训,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被大大增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被大大提高。3.3积极采取措施杜绝安全隐患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本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杜绝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第一,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网络会计在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的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防范能力,应主动采取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第二,杜绝由“无纸化”产生的风险。针对“无纸化”风险产生的原因,本人认为应该加强磁介质载体档案的管理。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并且逐渐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质载体过渡。第三,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进入系统时增加一些保护措施,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以此保护数据。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狗或把系统做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4分析预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4.1影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的因素根据以上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分析,本人推测影响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的三个方面:1.经济环境变迁的影响要使会计电算化得以实现,一个强有力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必不可缺。周围经济环境的变迁总是影响着会计信息系统,其原因是环境的变迁将会影响到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和竞争手段的改变,而作为支持企业参与竞争并取得优势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必须适应经济环境的变迁。现阶段的经济环境变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加入WTO之后,改革开放进一步加深,我国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市场全面开放。生产模式也由传统经济的大规模生产渐渐向个性化生产转变,因为我们现在身处的是信息时代,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消费者接受的信息呈现多样性,对产品的要求也就日益严格,这时就要求企业能够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更加快速的反应,并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去占领市场以赢得优势。第二, 过去企业关注的是如何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而现在企业更多的是关注如何以更短的时间适应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在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而赢得消费者不仅要靠具有吸引力的产品质量,更要靠信息技术的支持,实时、动态、全面的收集新老消费者以及未来潜在消费者的信息。第三,传统工业时代的企业多依赖于人财物,然而,在信息飞速的现代社会,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一个企业将来是否能够实现持续的发展取决于是否具备最大限度、最快速度的获取知识与利用知识的能力。Internet的产生及其应用不仅改善了企业内部供应链中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问题,提高了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效率,更重要的是Internet将改变供应链的结构,网络交易将对现有零售和分销及服务方式带来极大的改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演变成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企业管理的范围不再只是包括自身的资源,还延伸到供应商、销售商、服务商和客户。第四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WTO后,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正面对着更多的国际强手。它们积累了雄厚的资金,掌握了先进的管理思想,拥有最出类拔萃的人才,向社会提供具有一流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占有相当比重的市场份额并用信息技术武装起来。为了能使企业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最快的速度抢先占领市场,那么企业从区域竞争到全球竞争已成必然。2.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不断的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各企业都在逐步建立先进适用的IT环境,主要包括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等环境要素,这些都为企业进行实时控制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一,网络平台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的基石。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于革命化,对原有的商业模式产生了猛烈的冲击。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成熟,进一步推动了会计电算化向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这时候就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要克服单机系统的缺点,还要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功能。实现网络上的计算机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第二,数据库平台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黄金宝库。数据库平台是能够定义数据库的逻辑组织结构,并对数据库进行存取访问,对数据进行操纵和管理的系统软件。对于企业来说,当一项经济活动发生时,就会有反映经营业务的信息产生。在IT环境下,这些信息都被存放在数据库中,构成巨大的信息集合,按照信息的逻辑结构对其进行组织与存储。目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比较多,如Oracle、SOL Server、DB2等,这些是大型数据库,当然还有些小型的如Access等,但基于数据存储量、数据处理能力、数据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采用大型数据库已成为企业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趋势。第三,管理软件支持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平台。从IT环境看,管理软件是基于网络和数据库平台,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为企业管理的主体提供直接服务的应用平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管理软件或子系统的支持,这些子系统可以相对独立运行,解决企业管理某一方面的问题;同时这些子系统又可以集成起来,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为企业管理提供支持。而且只有集成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即1+12。目前,管理软件的功能正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需求的发展不断增加,很多企业也根据其管理需要选择相应的功能模块或系统,搭建管理信息化应用平台,并形成相应的解决方案,使企业置身于集成化的信息环境,实现信息的实时获取、处理、传递和共享,并实时动态的控制经营活动,提供企业的竞争力。3.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引入当前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时刻关注和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并用它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第一,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所谓企业资源计划,就是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包括财务、会计、生产、销售与分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连接成一个整体。ERP的管理思想的核心就在于其中的“P”字,即“Planning”,通过系统化的全面计划管理来合理配置企业的所有内外资源,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和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有效管理。在ERP管理平台上企业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显示,不同管理人员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通过自己专门的账号、密码,可以从网上轻易获得与自身管理职责相关的其它部门的数据,如企业订单和出库的情况、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库存的状况等。企业管理人员通过ERP可以避免资源和人事上的不必要的浪费,高层管理者也可以根据这些及时准确的信息,做出最好的决策。ERP实现了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这正符合了企业竞争的要求。第二,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SCM近年来被誉为“企业利润的第三源泉”,是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也是国内企业富有潜力的应用领域。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了,而是供需链之间的竞争,企业间就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管理活动加强相互间的合作,改革原来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的一种新型物流管理体制。供应链管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在美国所倡导的以工程再造为中心议题的ECR系统(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有效的客户反应)以及QR(Quick Response快速反应)系统。实施ECR和QR体制的代表性事例有美国宝洁公司与沃尔马特的合作经营,在日本,突出反映在加工食品批发商菱食公司与中间型超市相铁洛圣的战略合作,以及花王与大型超市杰斯克的合作经营。4.2会计电算化的网络化会计软件的网络化目前大多数局限于局域网,信息传输的范围小,制约了会计电算化的功能的发挥,因此为改变这种状况,未来的会计电算化将会向着广域网的方向发展,信息传输范围将会大大的增加。到时,会计数据的异地共享也会实现。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将使会计信息的共享从原来的企业内部、上下级单位之间的传递转变为与外部相关机构的信息共享,甚至是与全世界的信息交流。网络化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将很容易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上级之间的快捷信息交流,如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之间自动的转账处理,上级主管部门通过网络方便快速地获取业务所需数据等。不但减少信息传播的时间,还减少出错率。网络内各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数据资料也可为其它计算机系统所共享,同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在一个网络化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必须保证数据库的资源共享。4.3会计电算化的ERP集成化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ERP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等信息产业成果。ERP使得原来企业内部分散、孤立的“信息化孤岛”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实现企业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信息处理由事后走向适时,管理方式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同时为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有效提高盈利水平,最终提高企业的全面竞争力。在ERP状态下,系统直接处理本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所有最底层数据,即所谓的数据采集化整为零,而不是传统环境下的局部、片面,乃至失真的孤立信息。另外,ERP不仅集成财务管理内部各模块,还无缝集成供应链和生产制造。因此各种信息的集成将使得预算规划更为精确,控制更为落实,实际发生的数字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分析。管理控制更为容易与快速,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必要条件。4.4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化1996年4月,中国会计学会召开会计电算化研讨会,首次提出财务软件应当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揭开了我国管理型财务软件发展的序幕。管理型财务软件如果开发完整,可以有更多的共享资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管理、为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支持。管理会计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以数理统计方法为手段的,面向企业内部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的管理活动过程。在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并不广泛,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分析手段的落后。会计核算由事后的核算型转为管理型,业务活动的反映可由定时转为及时,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可突破原有会计周期的限制,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数据,并及时传递给每一个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管理人员等会计信息关心者,这极大地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企业管理人员也能够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反应,从而进行及时管理,更好地部署经营活动,做出财务安排。致 谢在整个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对任务的完成给予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首先感谢袁咏平老师。本文是在袁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到选到课题的研究和论证,再到本毕业设计的编写、修改,每一步都有袁咏平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认真的解析。同时,感谢所有教育过我的专业老师,你们传授的专业知识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也是完成本论文的基础。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不仅提高了我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由于经验匮乏,能力有限,设计中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最后再一次的感谢三年来传授我知识的老师们,更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业上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感谢大学,感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参 考 文 献1 熊细根,李峻峰,会计电算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9 月 2 李梁,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7月3 宋磊,对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几问题的思考,2012年6月4 于凌云,信息时代会计电算化发展探折,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年第77期5 中华财会网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的思考,2011年7月30号6 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2011年10月 7 朱晓峰,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J.2009年8月8 刘志,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2010年2月 9 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10 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装配图区 > 其他格式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