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编写方案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115789751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编写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编写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编写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编写方 案(初稿)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编写方案(初稿)前百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 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 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 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 促进个人智力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 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 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育在中等职业 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使学生表达 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去认识世界,解 决问题。一、 课程的任务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初中级专门技术人 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具体来说,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使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一定的科 学文化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具备适应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 数学课程的任务是:1.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 为学生学习职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3. 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自身发展,转换职业岗位提供必要的条件。二、 课程的基本理念1 .课程内容设置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与学生实际相适应课程内容要与学生数学基础相适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建立数学知识基本平台,平台的标准 比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适当降低,以代数、三角的主要内容为基础, 注重与生活实际和专业课程学习的联系,增加趣味性与可读性,降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要求,降 低推理和证明的难度,强调低起点、可接受、重应用的原则,使学生愿意学,学得懂,学了会用, 让数学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提高,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调数学思想方法 的应用,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 .课程内容体现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功能课程内容体现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功能,涵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学习所需要的最基本的 知识,以模块的形式设置课程内容,不同的专业可以根据实际,贯彻“实用”和“够用”的原则 进行教学,选择并加强相关内容的教学。3 .课程内容体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步达标的理念课程内容设置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的差异,课程具有选择性和多样性,对不 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可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利于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步达标。4 .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 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在教学内容上,可以结合实际, 结合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投入与产出、市场预测、股市交易、存贷利息、保险等实际问题,开 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 探索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 响。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倡导实行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 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加强直观性,降低学习的难度。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 现的课程内容,训练学生学会使用科学型计算器、计算机数学软件和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 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6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中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 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变化,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 的变化。评价应当照顾学生的差异,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对不同的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 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已经实行学分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实行不同层次 的命题方式,根据考核成绩确定学生获得的相应学分。三、课程内容及教学时数第一章 坐标系(约6课时)一、 坐标系二、 点的坐标三、 中点公式四、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第二章一次函数(约14课时)一、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二、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三、二元一次方程组四、二元二次方程组五、一次函数及其应用第三章二次函数(约14课时)一、一元二次方程二、一元二次不等式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四、反函数五、二次函数及其应用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约8课时)一、 指数与指数函数二、对数三、对数函数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第五章角的概念及推广三角函数(约10课时)二、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三、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四、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五、三角函数的应用第六章 测量(约8课时)一、 正弦定理二、余弦定理三、解三角形第七章 数列(约10课时)一、 数列的概念二、等差数列三、等比数列四、数列的应用第八章计数原理(约10课时)一、 分类计数原理二、分步计数原理三、简单的排列问题四、简单的组合问题第九章 变化率(约8课时一、变化率的概念二、变化率的应用第十章 直线和圆(14课时)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二、 直线的点斜式及一般式方程三、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四、两条直线的交点五、点到直线的距离六、圆的标准方程七、圆的一般方程第十一章向量(约12课时)一、 向量的概念二、 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三、数乘向量四、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第十二章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计算(约6课时,选学内容)一、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二、常见几何体的体积计算第十三章数据收集与统计初步(约10课时,选学内容)一、 数据的收集二、统计的基本知识三、计算器在统计中的应用第十四章圆锥曲线(约10课时,选学内容)一、 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二、 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三、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第十五章复数简介(约8课时,选学内容)一、 复数的概念二、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三、 复数的应用四、说明1 .第一章至第六章为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约为60课时。2 .第七章至第十一章为第二学期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约为54课时。3 .第十二章和第十五章为选学内容,供不同的专业学习需要选用。4 .和原来的讨论意见相比,为了学习函数的需要,第二章增加了集合的内容, 课时由原来的8课时增加到14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