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第九单元溶液溶液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形成1.溶液(1)定义: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组成: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若其中一种是水,把水叫做溶剂;如水和乙醇形成的溶液,乙醇为溶质,水为溶剂。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一般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为溶质。如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固体,溶剂是水;盐酸中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溶剂是水。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溶剂是水。2.乳浊液与乳化现象(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其特征是不均一、不稳定。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2)乳化现象:洗涤剂能使植物油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就是利用乳化作用。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3.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说明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1)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2)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水等;(3)少数固体物质溶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高频考点)1.含义和判断依据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1)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如KNO3):(2)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Ca(OH)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3.结晶(1)含义: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高频考点)1.溶解度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3.溶解度曲线(1)含义: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曲线。(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如图所示)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3)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氯化铵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高频考点)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公式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3.溶液的稀释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计算公式: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4.增大溶液浓度的方法及有关计算(1)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因为溶液增加溶质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增加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而溶液的质量=原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溶质Bg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100%=b%。(2)将原溶液蒸发部分溶剂因为溶液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蒸发溶剂后溶液的质量=原溶液的质量-蒸发水的质量。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蒸发Bg水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100%=b%。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3)与浓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的总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的溶质质量之和。设稀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浓溶液质量为B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则:100%=c%。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5.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1)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并求出反应后溶液质量。(2)对于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有两种求法: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剂水通常包含两种情况:a.原溶液中的水b.化学反应新生成的水质量守恒法一般情况下,溶液质量=反应前所有物质的总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杂质的质量(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123456命题点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命题点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2017安徽中考,10题,2分)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和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B.在超临界水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为0.04gD.450时,可得到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123456解析: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一定要指明温度,A项错误;通过NaCl和CaCl2两种物质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项错误;由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可知,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为0.04g,C项正确;由于450时CaCl2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小于0.04g,因此450时CaCl2在超临界水中的最大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0%0.04%,因此450时,不可能得到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1234562.(2016安徽中考,2分)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可配制2%的溶液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D.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123456解析:根据图表可知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A项错误;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g,所以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高氯酸钾有剩余,不可配制2%的溶液,故B项错误;6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3g,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6.8%,故C项错误;根据图表可知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故D项正确。1234563.(2015安徽中考,10题,2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123456解析:温度高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但是温度低于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项正确;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但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无法判断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故C项错误;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3.3%,故D项错误。1234564.(2014安徽中考,10题,2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质量变化)。由t1到t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解析:由t1到t2的过程中,甲的溶解度增大,溶解的溶质增多,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在这个过程中乙的溶解度减小,溶解的溶质减少,剩余的固体质量增多。1234565.(2013安徽中考,10题,2分)如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B)A.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相同B.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其水溶液比其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40时,其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8%123456解析:据图示可知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故A项错误;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项正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由于不知其水溶液和其酒精溶液是否饱和,故无法比较20时,其水溶液与其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故C项错误;40时,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在饱和状态时达到最大,其饱和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8%,故D项错误。1234566.(2012安徽中考,10题,2分)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3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C.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约为50gD.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仍是饱和溶液123456解析:由曲线图可知硫酸钠的溶解度有一段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A项错误;3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是40g,所以3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故B项错误;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约为50g,故C项正确;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后有一段是溶解度变大了,这时不会析出晶体,而会变为不饱和溶液,故D项错误。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考法1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形成考法解读溶液的形成在安徽中考中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涉及的考点主要是溶液的组成,溶液的特点,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以及对溶液的理解等。典例1(2017湖南长沙中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糖水、汽水都是溶液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答案:A考法1考法2考法3解析:A项,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为稀溶液,错误;B项,糖水、汽水均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属于溶液,正确;C项,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正确;D项,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规律总结解答此类试题要明确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有些物质溶于水吸热,如硝酸铵;有些物质溶于水放热,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等。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浓、稀溶液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考法1考法2考法3对应训练1.(2017广西贺州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B)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碘酒的溶剂是乙醇C.溶质一定是固体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解析:A项,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B项,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酒的溶剂是乙醇(俗称酒精),正确;C项,溶质不一定是固体,也可能是液体或气体,错误;D项,浓、稀溶液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错误。考法1考法2考法32.(2017甘肃兰州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B)A.面粉B.苏打粉C.花生油D.牛奶解析:A项,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错误;B项,苏打粉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C项,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错误;D项,牛奶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错误。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考法2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考法解读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是安徽中考的必考点,固定在选择题第10题结合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或表格考查,分值为2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溶解度大小的判断与比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结晶的方法;饱和溶液的性质(是否还能溶解其他溶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物质溶解性的判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比较和变化。考法1考法2考法3典例2(2017广东深圳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均有固体析出C.t2时,M点对应的甲的溶液不饱和D.t2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答案:C考法1考法2考法3解析: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项错误;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乙物质有固体析出,甲物质没有固体析出,故B项错误;t2 时,M点在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M点对应的甲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项正确;t2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所以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6.7%,故D项错误。考法1考法2考法3规律总结解答此类试题要把握住以下几点:(1)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明温度;(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同一温度下,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3)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通过降温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进而析出晶体;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可通过蒸发溶剂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进而析出晶体。考法1考法2考法3对应训练3.(2017四川成都中考)根据下表信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B.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C.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145.8gD.从60降温至2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的饱和溶液考法1考法2考法3解析:溶解度的单位是g,由表格数据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故A项错误;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故B项错误;由表格数据可知,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5.8g,也就是说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5.8g氯化铵就达到饱和状态,饱和溶液的质量为45.8g+100g=145.8g,故C项正确;从60降温至20时,相同质量的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饱和溶液,但是选项没有说明溶液的质量关系,所以无法确定,故D项错误。考法1考法2考法34.(2017四川泸州中考)溴酸银(AgBr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B.40时,溴酸银易溶于水C.90时,溴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3%D.溴酸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析出考法1考法2考法3解析:通过分析AgBr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溴酸银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项正确;40时,溴酸银的溶解度是0.3g,在0.011g之间,所以40时,溴酸银微溶于水,B项错误;90时,溴酸银的溶解度是1.3g,所以饱和溴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28%,所以90时,溴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3%,C项正确;溴酸银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溴酸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析出,D项正确。考法1考法2考法35.(2017江苏徐州中考)根据如图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将乙的饱和溶液过滤,能得到不饱和溶液B.t1时,甲的溶液、乙的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C.t2185g甲的溶液降温至t1时,能析出49g晶体D.将26%的甲的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考法1考法2考法3解析: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将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A项错误;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甲的溶液、乙的溶液的质量、溶液状态(是否饱和)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B项错误;t2时,185g甲的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降温至t1时,不一定能析出49g晶体,C项错误;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6g,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6.5%,所以将26%的甲的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项正确。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考法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考法解读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安徽中考的高频考点,一般在计算题中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考查。典例3(2017辽宁葫芦岛中考)欲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20g该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0g不饱和溶液,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考法1考法2考法3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40 g-20 g=20 g4036.5x20 g7.3%x=1.6 g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8%答: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考法1考法2考法3方法总结(1)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求出稀盐酸中溶质HCl的质量;(2)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求出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NaOH的质量,然后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求出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考法1考法2考法3对应训练6.(2017内蒙古赤峰中考)为了测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和有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计算:(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是g。(2)该生理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考法1考法2考法3答案:(1)2.87(2)解:设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