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感悟能力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13899020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感悟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感悟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感悟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感悟能力 摘要:落实新课改,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实践以读书促感悟,让学生在轻读、朗读、默读、品读的基础上感悟课文内涵;注重学生情感、生活、语言的积累并应用于平时的口述、习作中,课堂上多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感悟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悟能力;创设情境;以读促悟;积累促悟;多渠道联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93-01 新课程的知识培训旨在让教师接受新课程的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还需要对理念进一步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又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尤为重要。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重积累轻感悟,如果在教学之中不注重学生悟性的培养,那就不能把学生的阅读水平推向更高层次,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在注重积累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悟性的培养,加深体验,达到阅读水平的较高层次有所感悟。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来谈谈。 1.创设情境促感悟 要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所感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学生如能入情入境,那效果将事半功倍。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所选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古诗词,有名家名篇,有神话故事,有童话寓言。 2.读书促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感悟是传统阅读经验的精华。它追求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书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当然,读书要讲究一个方法,学生只有学会读书,才能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2.1在轻读想象中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轻声读课文的同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借自身的经验、经历帮助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初步感知课文,为继续深入理解打下基础的目的。如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结合想象:一个寒冷的大年除夕夜,下着大雪,一个小女孩光着脚,哆哆嗦嗦地在街上走着的画面,以促进学生感知课文所表述的悲惨的整体画面。 2.2在朗读体味中领悟语言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味文中的语言情感,包括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等。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在朗读中体味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幻想的情景,以促进学生感知小女孩充满美好的向往的深入理解。 2.3在默读思考中理解文章中心。每篇课文都包含着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文章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默读思考中深入理解文章中心,使读书有所收获。如在学生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基础上,使之从中感悟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4在品读剖析中感悟写作技巧。教材所选课文,大多出自名人之手,写作技巧各有千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的基础上,认真剖析课文的写作技巧,为自己所用,让学生领悟作者在炼字铸句上的技巧。在教泊船瓜州时可以让学生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改换成吹、到等字,再品读剖析,深刻领悟用绿字既显示出色彩,又把春风写得极具生命力,给人强烈的动感,非常恰当。 3.积累促感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积累包括情感的积累、生活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其中尤以语言的积累最为重要。 学生要积累语言材料,一靠多读,要广泛阅读课内外读物,在阅读中自读自思、自我领会、自问自解、自求得之,阅读面扩大了,思路就会拓展,领悟力就会提高;二靠多记,要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勤动手摘录好词佳句,勤动口背诵精彩片段,使其不断厚积;三靠多用,要鼓励学生把摘录好的词句运用于平时的口头表达或作文中,使消极语言变为积极语言或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办报、开故事会等活动,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增加积累。学生通过读、记、用,为薄发储存了丰富的材料,无疑会促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顺畅表达,促进感悟的提高。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悟性,生活的积累也很重要。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实践,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在阅读中紧密联系生活,用生活的活水帮助理解,促进感悟。如,在教学雨中时,为让学生感悟到雨中所体现的高尚精神,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急需得到别人帮助的神态、心情和得到别人帮助时的心情感受等,来体验蹬三轮车的姑娘得到孩子和行人的冒雨帮助,及时捡起翻倒在马路上的一筐苹果所表现出来的神态、感受,以此悟出放学的孩子和过路的行人急人所急,助人为乐的雨中情。 4.多渠道联系促感悟 4.1联系时代背景促感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与文章所展示的时代背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学生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内涵。例如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组,这一组的内容都是围绕着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来编排的,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表达对和平的渴望,教材的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由于战争发生的年代与孩子们相距甚远,他们没有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过,对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没有感性的认识。 4.2联系上下文促感悟。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如果能恰当地联系上下文则有助于学生对文章通篇的理解。笔者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里的她指的是文中的主人公安静。安静是个盲童,盲人一般行走不便,步履蹒跚,但盲童安静却能够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通过联系上文明白了这与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正因为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她对公园的小径很熟悉,所以才能走得很流畅。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不仅照应了前文,表现出安静的活泼聪慧及对春天的热爱,也为下文描写她能神奇地捕捉到蝴蝶做好了铺垫。 4.3联系生活经验促感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揣摩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触摸春天一课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怎样让学生领会安静拢住了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明白蝴蝶是被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的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平常你怎么捉蝴蝶?有的学生说要先去花丛中找到蝴蝶再去捉;有的学生说要悄悄地走过去,轻轻地伸出手去捉;还有的学生说就算这样也不一定就能捉住蝴蝶,因为蝴蝶很灵敏,如果它发现有人来捉它,它肯定就飞走了。 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多种方式启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感知、品味和领悟,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感悟的方法多种多样。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