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11858304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 程 标 准素 养 解 读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1从时代背景和史料实证角度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2从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角度,评价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的地位及影响。3从中外关联角度认识明清进步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差异。知识点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主要思想(1)挑战理学正统地位: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2)挑战孔子的至尊地位:反对将“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4)诗文写作风格: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2主要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特别提醒李贽只是批判而非反对专制制度李贽以“异端”自居,敢于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但他的批判还没有上升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高度。知识点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1背景明清之际,中国出现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次思想活跃局面。2主要思想(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2)经济上: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3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知识点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1地位(1)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2)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3)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2思想主张(1)将批判锋芒指向“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深刻揭露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2)提出“众治”的主张。(3)梁启超把顾炎武的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3评价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十分强烈,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知识点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1思想主张(1)主旨:“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2)批判暴政帝王横征暴敛是民生疾苦的根源。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法制之弊是政治腐败的根源。(3)政治思想和历史观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反对在“势之必然”的历史运动之外谈论“天命”“神道”“道统”对历史的主宰。2评价(1)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2)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知识点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1地位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积极倡导者之一。2思想主张(1)肯定儒学能定乱除暴安百姓。(2)最大特点是大胆批判专制君主。(3)对“官”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3评价(1)进步性: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局限性其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君明主身上。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教师用书独具)明朝思想家李贽的主张史料一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李贽焚书史料二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研,和声而已。李贽续焚书解读(1)史料一表明李贽提出了对“理”的新认识。说明李贽认为“人伦物理”寓于日常生活之中。(2)史料二是李贽对儒学的新认识。说明李贽认为儒家思想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李贽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2)史料二中李贽是如何认识儒学的?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1)主张:穿衣吃饭即为“人伦物理”,“理”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问题:伴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欲望增强。(2)认识:儒学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对儒学进行批判。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与动摇。李贽思想进步性的表现及评价1进步性的表现(1)否定孔孟学说的思想权威,否定程朱理学作为统一的思想标准;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具有发展的眼光。(2)敢于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批评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而空谈仁义道德;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动摇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2评价李贽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他的某些主张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清初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及特点史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史料二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史料三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王夫之读通鉴论解读(1)史料一主要反映黄宗羲的思想主张。说明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否定。(2)史料二主要反映顾炎武的思想主张。主张分权政治。反对专制统治,体现出顾炎武对君主集权持反对的态度。(3)史料三属于王夫之的思想主张。表明王夫之对原有政治制度的否定。思考(1)概括史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针对史料二中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其理由是什么?(3)史料三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提示】(1)观点:抨击君主专制。职责: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使“天下为主,君为客”。(2)方法:分天子之权。理由:集权导致混乱;天下之大,非一人可以治理。(3)家天下、世袭制。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五大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以异端自居,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提出儒家经典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2反封建专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命题,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限制皇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李贽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空谈仁义道德。5提倡学以致用的经世之学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1背景(1)政治方面:君主专制日益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阶级矛盾尖锐。(2)经济方面: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阶级关系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4)文化方面:文化专制日益严重,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摧残人的思想,进步知识分子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5)外因: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2内容(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众治”。(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3评价(1)积极: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2)局限:没有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3)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课堂小结(教师用书独具)时 空 坐 标答 题 术 语1李贽批判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体现了他离经叛道的反正统意识。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挑战正统、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唐甄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但受时代的局限,他的批判并未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4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它使正统的理学受到一定的冲击。1明朝后期,正直的思想家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下列主张属于他的主张是()A“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天下为主,君为客”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李贽的主张,目的是打破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权威,故选B项。“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朱熹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是黄宗羲的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主张。2明朝后期,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反映其政治主张是()A维护旧礼教B提倡经世致用C反对君主专制 D主张君主立宪C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3认为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的思想家是()A孟子 B董仲舒C朱熹 D黄宗羲D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4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他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唤,后人将这句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C由材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清之际”可知这位思想家是顾炎武。5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一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B反对土地私有制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D反对君主专制D由“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得出王夫之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故选D项。6清初学者唐甄曾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这一言论反映的经济思想是()A重视商业 B重农抑商C农商并重 D工商皆本C从材料内容看,唐甄认为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重视发展农业和商业,故选C项。7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材料二夫治天下犹曳(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和后世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用意是什么?(2)材料二中黄宗羲的比喻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3)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学校应该成为什么场所?用意何在?解析第(1)问,材料中黄宗羲的观点强调公天下,意在对君主专制进行批判。第(2)问,根据材料的比喻可以看出君臣共治的主张。第(3)问,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答案(1)批判君主专制制度。(2)君臣平等的思想。(3)学校应该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用意在于探求限制君主权力的措施。-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