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及社会管理创新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10010345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城市及社会管理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智慧城市及社会管理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智慧城市及社会管理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 .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智慧城市和社会管理创新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强的结合点。尤其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为改变我们社会生活、生产、管理和服务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托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作为信息化典型应用的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能够作为地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在推进我们社会管理创新上有哪些基本的思路和做法?下面我就从这几个面谈一谈。一、信息化演进的基本趋势和前景信息技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技术突破,对社会的面面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项技术这么普及,这么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项重大技术的产生会带来社会形态的变革。信息技术带来信息社会,带来信息时代,不仅从工具层面上改变了我们的管理行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式,而且在理念层面、价值层面上也对社会管理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信息技术主要有三大面的进展:一是关于技术产品的演进;二是关于网络环境的演进和融合;三是关于计算式的演进和变化。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 从这三面对我们的管理、工作乃至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是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去思考、依托的一些基本的理念和基础。(一)信息技术产品的演进。我先简要介绍一下三大定律或者是三大法则。第一是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每18 个月,集成电路的z. . .性能将提高一倍,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它反映了信息技术或者信息技术产品在发展过程中的演进速度。信息技术产品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 性能迅速提高, 但成本又在迅速降低。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法则,信息技术产品不再是一种奢侈品,每个人,甚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都可以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产品。第二是吉尔德定律。 在未来 25 年,主干网的带宽将每 6 个月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超过摩尔定律预测的增长速度的 3 倍,并预言将来上网会免费。第三是麦特卡尔夫定律。 网络的价值在于网络的互联。在农业社会, 拥有了土地, 就拥有了财富, 拥有了社会地位。在工业社会,拥有了资本,就可以当老板,社会的分配机制就是以资本作为基础的。到了信息社会,信息是核心。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分享、信息传播本身就带来了非常巨大的价值。通过网络,通过麦特卡尔夫定律,网络一互联,每个接点的价值都在迅速提升。不过,前几年有人预言这些定律一二十年就会失效。因为光刻技术(集成电路制造中的某种工艺技术)到极限了,已经到了分子级,甚至到原子极了,摩尔定律还能不能发挥作用?这时,有人提出新摩尔定律。最开始一台电脑可能需要占用好几间屋子,现在,一部手机、iPad 就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电脑,而且性能比前几年电脑的性能还要高得多。甚至是手表、跑步记步器、洗衣机、电冰箱等也可以由一台微型电脑控制。这些事物的发展,一面取决于芯片技术演进的情况,这遵循于摩尔定律。但如果这个设备不单单进行信息处理,还要进行信息感知,有传感设备等。而传感设备在原z. . .来的技术畴里算是一个机械产品,不遵循摩尔定律。只有芯片遵循摩尔定律,这个设备却不能小型化,也不能移动化,不就对技术的发展产生制约吗?所以,不单单在微电子行业遵循新摩尔定律,在电源技术、生物技术、微机械技术等行业也遵循新摩尔定律。东西可以越做越小,性能越来越好,但价格越来越便宜。正是因为新摩尔定律起作用,又出现了所谓的智能技术、感知技术,让一个手机既可以在信息层面用来通话、发短信,又可以用来定位、拍照片。新摩尔定律使得信息技术产品越来越小型化,越来越智能化了,越来越移动化。这是一个基本的趋势。这个趋势为智慧城市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基础。以上是从产品本身来说,智慧城市之所以能够被大家作为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和平台, 是和智能终端 (如手机)紧密相关的。如果每人在处理信息的时候还背着一台电脑,而这个电脑的供电只有两个小时的话,那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则有非常大的制约。(二)网络环境的演进和融合。从网络环境来说,信息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单个的产品,它的价值的最核心增长在于这些产品之间能够联网,能够有一个共同的网络平台,这种平台使人们分享、传播、使用信息变得更加可能。一是计算机网络。就是传统意义上讲的基于计算机网络形成的互联网。曾经很多人都在思考:现在基于 IPV4 的第一代互联网,从带宽上、从用户的容量上、从安全性上,能否支撑未来那么大的网络需求?能否支撑网络安全的需求?就像我们的一样,原来六位,后来到七位,不够用了,z. . .又升到八位。第二代互联网的产生,既解决了容量的问题、用户规模的问题,也解决了网络安全的问题、传播速度的问题。我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第二代互联网,已在教学科研的畴里使用, 将来一旦扩展到社会, 网络应用将会发展更快。在第二代互联网上下载一部电影可能只要几秒钟,比读取本地硬盘上的文件还要快。这些技术本身也是一会要说到的云计算产生的条件之一。如果网络存储技术不过关,很多东西还要装在自己的硬盘上,那么终端就不可能小型化,也不可能较好地移动化。二是通讯网络。 移动技术和互联网、城市宽带、 wifi 结合,将智能化的感知设备应用到网络之后,网络不仅让人跟人之间能够交流,而且人与物体之间也能够交流,就出现了物联网 。物联网也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平台。人们在谈到智慧城市往往和物联网分不开。除了网络,现代通讯网络也在不断发展,从固定到移动通讯,从最早的模拟信号到 GSM 。 GSM 也就是所谓第二代通讯, 语音通讯和简单的文本通讯都没有问题,但视频通讯或对讲等其他的多媒体通讯式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所以后来又出现了3G 。现在, 3G 还没有完全普及,很多就开始普及4G 了。我国在一些地区也开始试运行4G。计算机网络适合大规模、大容量、快速的传输,但主要应用于计算机之间。而通讯网络使手持终端之间有了非常快速的沟通式。三是广播电视网。相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讲,它的覆盖围更广。我们思考这三个网能不能联起来?让手机随时可以和电脑相联,让家里的收音机、电视机和计算机、手机都联起z. . .来。未来网络的规模所产生的潜在价值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各个都在发展三网融合。 我国从 2010 年开始发展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在我国推行比较慢,是因为三网融合技术本身相对容易,但三网融合主要是管理上的问题,主要是部门之间的相互利益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好这些利益格局、权力配置问题,单从技术层面促进三网融合很困难。但我们的目标已经确定为: 2015 年实现全面三网融合。随着网络发展的演进,我们未来所面对的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现在有时都不提互联网了,而称为泛在网 。所谓泛在网 ,即广泛存在的网络,任时间、任地点、任物都能有网络接入,任人在这个网络上所分享、传播的信息是多媒体的、智能化的。网络技术演进所带来的是什么?从技术层面上看,它可能带来的是一些工具层面的变化。很多人认为工具层面的变化不是我们管理和服务的核心,它只不过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手段。实际上, 我想跟大家说的是,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是因为工具的变化才导致社会形态的变化。虽然手机、电脑现在看来只是一个工具,但如果做个小测验,一个部门把电脑、手机全关掉一天,我们发现这个部门的工作可能无常运行;一个人几天不使用手机,不使用电脑,他发现他可能在社会上简直没法生活。你会发现你对这些工具的依赖越来越强,强到和它难以分离的程度,甚至我们的行为式和理念等很多价值层面的东西都和它有关。这是网络不断演进给我们带来的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移动化之后所产生的一些网络应用。比如微博、微信,这些应用使得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演化出一种新的形态。以前z. . .我给大家做报告,采用面对面的式,即使我的话再没有用、再空泛、再毫无价值,讲完了之后大家一定都会鼓掌。但如果我们采取的是网络交流的形式,我的微博空话、 套话连篇,我相信大家不仅不看,不会成为我的粉丝,而且还会给我带来一个巨大的网络灾难。现在,人们在网上都不敢随意笑,也不敢随意哭。这就是网络给大家带来的一个行为式上的变化。还有就是 物联网 ,它不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和物之间的交流。以前看到西警匪片有辆车带有导航,车开到哪里就能算出路径。 当时我们觉得很神奇, 现在已经很普遍了。为什么能够对移动的车进行准确定位?因为车里有一个装置,通过卫星,这个装置不仅可以把你的位置信息给记录下来,还会把这个信息反馈到你的 GPS 上,会以语音的式、以图片的式告诉你路该怎么走,而且这个过程是不需要人干预的,是靠卫星定位的感知装置。所以,物联网不单单改变人的行为,还改变人和自然界的交流式。(三)计算式的演进和变化。大家在思考信息技术时,可能更多地从前两个层次出发,例如用的是什么样的新手机,使用的是 2G 还是 3G 网络等。其实,未来能让信息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的是计算式的改变。我们最早的计算机都是放在机房里的,因为成本太高,每人不可能拥有一台计算机。到后来,每家都可以有一台计算机, 甚至是每个人有一台。 再后来, 有了互联网之后,设备之间可以相互连接,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一些问题,比如说要和别人分享信息的时候,要怎么获得信息呢?是拿U 盘z. . .拷,还是把信息放到一个公共平台上,谁都能从上面获取,而且数据平台越来越虚拟化,最后就变成我们说的云计算 。云计算 是什么?我们常讲,数据在云端,软件在云端,服务在云端,管理在云端,那云端到底是什么?是东西都在天空中飘着,现实生活中什么都没有吗?我想花了,在网上一敲,就把东西买了,就把支付了。我用百度搜索信息,信息从哪儿来的,对我来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通过这种搜索工具能够获得信息。云是什么概念?我举个例子,就像家里自来水一样。为了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我们家里有没有必要建一个自来水厂?显然不需要。只需要把水龙头打开就可以获得要喝的水。云计算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模式, 其实就类似自来水一样。未来你想获得什么东西,不需要有很大的硬盘,也不需要你的电脑有非常强的处理能力, 只要需要, 随时随地可以获得。这种新型计算,在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下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得式或者是信息使用模式。另外,由于云计算,终端也发展。以前,我们要背个挺沉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只要带一个手机或是 iPad。而且终端还在进一步演化。现在微软、谷歌、苹果都在研发智能眼镜。云计算甚至能让我们随时随地获得世界上的任东西的想法变成现实。正因为云计算的这种模式,使网络资源得到最大化的运用。而这种网络化资源一定是全球性的。个人的电脑配置再高、硬盘再大,计算能力和存储量始终是有限的。以前,我们写论文、查资料,收集很多东西,就用硬盘存下来,越存越多,硬盘越换越大,但等真正要用的时候,就发现从硬盘里找太难,反而回头再到网上去搜索。将来移动硬盘的容量z. . .就没有必要那么大了,也没有必要什么都存,因为在网上就可以信手拈来,这就是云。有了云计算这种模式,那么全世界的资源就可以为我所用,而且这些信息不在我的个人电脑里。即使我的电脑坏掉了或者被偷走了,但由于信息都存在云端,就像家里的水龙头坏了,再换一个水龙头,水还是一样流出来。 云计算使得全球性的网络平台变成个人的计算平台、分享模式。 所以,云计算远远超过了单个设备的能力,使所有的扩展性资源实现按需服务。云计算是共享性的,加上在信息技术里的开放性意识,甚至开放原代码,甚至有人讨论这种网络分享形态到底是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是贡献的信息多,收益就多;还是所有知识都是开放的,对整个社会产生更大的效益。所以,有人说未来的网络、云计算会导致所谓的网络共产主义,实现按需服务、按需供给,这面与共产主义的概念是一致的。再举个例子,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里很重要的一个容。智能交通取决于道路基础设施、采集设备等。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摄像设备、 电子指示牌, 还有交警手持设备终端、 GPS 等。这些东西要么是感知设备,要么是信息获取设备,而政府的管理都体现在后台非常巨大的数据系统,或者将来一种云服务的概念。虽然现在叫云, 但更多的还是数据平台。如果真正是一个交通云,它就不单体现交通部门的信息,人口、道路情况,甚至是小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分布情况都集中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通管理更容易、更便,没有必要给每个人都配置最先进的设备,没有必要使用一些昂贵的平台。云平台会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加高效、更加廉价、更加有利于分享的平台。z. . .云计算的成本如?首先,它有更低的硬件成本。因为不需要那么大的硬盘了,也不需要那么快的处理速度,硬件可以做的更小、更省电、更容易携带。其次,云计算的资源是通过泛在的网络来提供的,因此有更高的利用率。如果使用云计算,成本将便宜 30 倍,这就带来了收益率。总结一下,从信息技术看,信息技术产品本身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高,存量越来越大,处理速度越来越快。 从网络技术来看, 带宽越来越宽, 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高,网络越来越泛在。再加上新摩尔定律,感知技术、电源技术、物联网等的发展,以及新计算的模式。信息化给大家展示了有以下特征的一个美好前景: 第一,泛在性,无所不在;第二,虚拟化,是一种云计算的模式;第三,智能化;第四,交互性。 这些特征将显著改变政府部门的管理与服务、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状态和模式。正是因为有了信息技术层面的发展,未来会进入一个智慧时代。智慧时代既是一次发展浪潮,也是一种发展机遇。我们要把智慧的理念、工具、平台使用好,融入到我们政府管理里面去,改进政府管理服务,处理好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二、智慧城市的发展与前景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不断演进的一个最典型的应用。正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智慧城市越来越成为政府尤其是地政府未来改进管理和服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到底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应用和发展到底体现在哪个层面上?国外的智慧城市战略是什么?最早, IBM 在 2008 年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智z. . .慧地球”是基于3S 技术提出的,即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相结合。也就是通过一些传感器、感知设备把政府要管理的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联网,与人的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更加精细化的、更加动态化的管理。2009年底, IBM 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人们开始关注智慧城市。2010 年上海世博会让人们对智慧城市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世博会的门票里有一芯片。这个芯片不单只是进门刷卡做一个记录,芯片记录参观者信息,提供参观者在处参观,各个场馆人流情况等信息。世博会就像一个示区一样,让大家真正体验到智慧城市的理念。IBM 提出智慧城市有三个特征: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一是透彻感知的物联化。 所谓智慧,首先是要有一个判断力,对围的环境、 状态能够自觉识别、 检测,然后能分析、处理。就像交通管理的摄像头一样, 把现场的情况记录下来,再通过互联网或政府专网或通信 3G 网络传到控制平台上。在控制平台上就可以对现场进行监测、控制。如果某处交通拥堵,就可以联系到距离较近的交警手持设备上,让交警到现场处理了。其次是更全面透彻的感知。例如,一个社区被分成很多网格,每个网格有自动化的感知设备。目前我们用的是摄像采集装置,甚至用人工的式进行感知,将来有其他的感知式。比如,将来给社区里的每个老年人配一个终端,就可以掌握老年人的各种状态,如果独自在家的时候发生紧急状态,一个按键就能启动他家的摄像头。 如果身体不舒服,老人身上的血压仪、心脏监视器等数据发送到社区医生那z. . .里,社区医生马上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施救。更加透彻的感知,这是物联网、智慧城市最具特征的特点。二是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智慧城市光感知是不行的,现场的信息怎样和系统连接在一起?那就必须有广泛的连接。现在咱们用的就是城市宽带,或是互联网,或者有线网络。三是更加集中有深度的计算。 假设一个老年人在家里生病了,一个医生到现场给他处理,而他的身后有一个更大的平台,一旦有需要很多专家可以进行会诊。这种处理的式会更加有效。如果抛弃理论层面的定义,按照 IBM 的观点来讲, 所谓的智慧城市,就是把城市功能的六大核心系统 -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利用技术集成起来。比如,新闻里曾听说小孩被落在校车上,长时间没有发现,最后发生死亡的事故。如果每个孩子有带着感知设备,少一个小孩,系统就报警了,就能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智慧城市应用促使我们在管理上的创新或者说做出一些新的技术选择。当然,这涉及到很多面,比如说公共安全,包括社会管理创新,其家更加关注的是市民服务。智慧城市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城市管理的面面,智慧城市的技术都在不断渗透、不断延伸。各级部门都在思考、利用一些新的管理技术、 式和手段来提升自己的管理、 服务。我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智能医疗,因为有了网络,有了云计算的模式,可以实现一个整合的医疗平台,就像北京现在搞电子病历一样。电子病历一旦建好,今天在空军总医院看病,第二天跑到别的地看,尽管看的不是一个病,但只要把我的病历打开,关于我的所有记录就全有了,那么就有助z. . .于医生做出诊断、进行治疗。当然不单单在电子病历上,在其他面也可以利用这样更加有效率的、效果更加好的整合性平台。“两会”后,开始对我们的房产信息进行登记管理。其实,一些与公民权利相关的信息比房产信息还重要,包括政府最基本的一些服务,比如说个人社会保障等,需要建立电子档案系统。目前,全国社保还不能联网,很多地的系统还不全。将来一个人的社会保障号就能记录这个人一生享受到的各种基本的服务信息和各种个人信息。我们构建个人房产系统,更多是从政府管理角度,甚至是从反腐败的角度出发的,特别是一些名人一个人拥有多户籍的事情曝光后,大家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其实房产登记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房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个人财产事项,从开发建设到居民购买, 政府都有非常格的管理手段和程序。 按道理说,在此基础上搞信息化,比社会信息化来得容易多了,但目前我们没有这些基础的信息。就像现在的社保系统,数人头我们都数不准。再比如中国移动开发的“车务通”。车务通主要是对公车进行管理。其实公车管理,从技术来看是非常容易的。不管是现成的 GPS,还是中国移动的车务通,还是电子车牌,只要在车上装上一个装置,就可以随时管理监察,因为现在网络已经初步泛在化了。 当然,公车管理不是技术本身的事,还牵扯到管理层面,甚至牵扯到利益分配等面。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给政府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便捷性或精准性。智慧城市是在原来的数字城市或无线城市的基础上,逐z. . .渐扩展起来的城市信息化战略。现在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比较好的有首尔、纽约、伦敦、新加坡,以及欧盟的一些。2008年 IBM 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不久,温家宝总理到去调研,提出一个“感知中国”的计划。 “感知中国”计划提出来后,各个地也纷纷推出数字城市的发展战略。北京的一些城区、上海浦东、等地已经有一些较好的平台了。对我国而言,智慧城市有很多层面,刚才讲的智慧城市更多是在产业层面,因为经济发展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很多地借助智慧城市这个发展机遇推动与智慧城市有关的各种产业、项目的引进,有的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智慧城市有非常大的技术依赖性、技术平台依赖性。就像智能交通光有摄像头还不行,还要有设备能反映道路的情况,并进行识别。但是,我们现在一提智能交通就限于摄像头,而没有往其他面扩展。那是因为在道路建设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去思考怎么让道路、 车辆具有感知功能。 如果道路、车辆有感知功能,那么发展智能交通就更加容易了。所以,智慧城市对基础设施有很大的要求。而我国更多是应用导向性的智慧城市。我国基层政府来做智慧城市,主要是应用导向,关注于利用智慧城市为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所提供的应用性平台。三、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工具对我们的管理和服务产生作用,这个工具日益与管理活动相结合,在某种层面上改变了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式。一面是技术手段、环境、产品不断演进,另一面是政府的理念也在不断转型。在社会管理创新领域,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原有模式越来越朝着管理z. . .治理善治的模式来发展。善治的模式是什么?联合国概括了政府善治的八个特征:参与、法治、透明、回应式治理、共识、公平和包容、有效和效率、问责。这八个特征也贯穿于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中。第一,社会参与。 这种理念使我们政府不再更多关注于政府自身,而是更多关注外部,尤其是关注政府和外部的关系,强调参与的治理。我们的社会管理是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强调公众参与,强调社会管理。在推动服务型政府改革过程中,这种理念得到彰显。比如,一些地政府建设行风政风评议平台, 让社会对政府的运作进行打分, 进行评价。像政务公开,让政府文件、决策事项、决策过程向老百姓公开。公开,一面是监督,另一面更多的是让老百姓的诉求能够得以体现。另外,很多地还搞了很多诸如听证会、网络问政平台、市长信箱、书记信箱,就是想建构一个渠道引入更多的社会参与。特别是web2.0出来以后,政府的管理从单向到双向互动式发展。而web2.0相当于政府实施管理从原来贴公告的模式转变为市长现场办公会模式,利用一个让公众都可以访问的微博平台、问政平台,像开现场办公会一样地解决问题。 第二,依法行政。第三,透明化治理。 政务公开和参与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回应性治理。 北京市西城区构建全响应式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什么是全响应式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就是政府部门能够快速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回应;服务对象也能够及时掌握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并及时处理响应,特别是在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由于信息技术的推进和深入使用,如果不能很好地回应老百姓的z. . .诉求,政府可能在某些面就会受到挑战。第 五,共识取向治理。从政府合法性角度来讲,政府和社会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社会。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个理念在进一步得到强化,甚至在价值观念上也影响我们。网络一旦泛在化之后,每一个人都想表达,可以说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麦克风,使每个人都成为政治活动中的一员。将来政治的模式要转型, 转向全民政治或全民参与的式,任人都可以进行网络表达。如果政府的一些做法不能形成共识的话,有时候会有风险。 第六,公平公开。第七,效能效率。第八,尽职尽责。 这就是信息技术给政府自身转型所带来的一个基本取向。越来越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的一种善治的模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强调参与性、 透明性,强调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强调一种共识取向,强调公平和效率。这是我们所面对的一个基本取向,它是一个社会规律,而且会随着网络越来越泛在化,这面的诉求会更多。从最初的一些网络开发建设,到越来越多地强调资源共享,强调结构重组,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最后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工作式的改变,更多的是政府一种运作模式的改变,一种式的变迁。信息化越来越强调更多的公众参与,更多的互动性、参与性。所以,智慧城市在这些面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势和价值。信息技术电子化服务演进的趋势, 从部逐渐往外部扩展,从原来强调单向的业务越来越强调双向的业务,越来越强调对外部的支持和服务。在这个过程里面, 我们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时,强调知识的共享,强调各种工具、业务的融合,强调政府机构的重组。 以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为例,为什么要z. . .把服务集中在一个办事大厅里面?每项职能、每项业务都由不同部门来管理,原来老百姓、企业办事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现在强调管理的创新,实行一站式服务,不再让老百姓、企业四处跑了。这里面牵扯到信息的共享、业务的融合,还有组织结构的调整。说到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实质是什么?大部制的实质是减少行政事项,缩小行政权力,并在这个基础上精简机构。如果这些东西不改,那就是简单的合并。信息技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或者智慧城市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有一个根本性理念的转变: 从原来的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 在强调社会管理创新的时候,主要有两个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之所以加强社会管理或者强调社会建设,根本目的是维稳。通过社区摄像头也好,各种信息采集也好,对人财物进行登记管理,就是为了掌握情况遇到问题好处理、好应对。第二种观点是,社会管理创新是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管理式、 服务理念、 服务平台的改进, 业务的整合,让老百姓花更少的时间得到更加便利、更加好的服务。在现实中,这两个面的需要都存在。所以,基于信息技术的社会管理创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平等性。 由于我们传统的管理式是层级制,在西也叫官僚制。纵向是分层的,横向是专业化划分的,是一个金字塔型结构。如果我们过于强化层级制,任事情都要去审批,一旦有跨部门的事项需要合作、协商,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信息技术或智慧城市更强调网络化, 而不是等级制。在一个网络平台里面,大家都一样。所以,我们在引入信息技术的时候,层级制在某种层面上和信息化的趋势是不太符z. . .合的。 第二,强调非实体性。 办事大厅、服务中心,往往有一些人员、一间房子、一套东西,还不可能做到上门服务。信息技术能够给我们提供非实体化的管理、服务,就是所谓虚拟化的。 第三,强调集成化。 纵向的每个部门就是条,横向的部门之间就是块,条块化管理上容易带来沟通和协调的问题。信息技术恰恰强调集成化。业务通过信息技术集成,利用或其他平台,提供一个非应急服务,上网或打各种问题都能在社区里解决。这是我们依托信息技术、依托智慧城市所强调的社会管理创新要思考的东西。基于信息技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政府 2.0 ”。我国改革的目标是服务型政府,美国叫企业化政府,英国叫现代化政府。每个提法都不太一样,但实际上都蕴含着刚才提到的治理理念,强调回应、参与、公开、透明、公平、效率等。从研究信息技术角度来说,我们强调政府 2.0 。政府 2.0 是一个什么概念?希望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第一,智慧城市一定要以公民需要为中心,来思考社会管理原有业务模式、管理式。第二,提供有选择性的服务,提供可行案。因为在社区里很难做到完全统一化的服务,特别是很多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往往都是个性化的。另外,还包括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服务和互动,允公民随时随地以各种设备完成与政府之间的交互。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降低政府的成本。这是政府 2.0 的服务模式。政府服务 2.0 的模式对应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基本模式。从理念上,我们更多强调管理和服务,而不是监管。从服务的提供上,更多是靠一站式的服务、集成化的服务。从z. . .支撑平台上,强调智慧政府。所以,基于这些理念,地政府依托智慧城市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产品、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管理、计算模式整合起来,为社会管理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如果想要发展智慧城市, 我们不一定一步到位,因为我们要有物联网,要有采集设备,网格化如分布,如采集信息,采集完信息,要有一个集中的信息平台或数据库的平台,这些数据平台要和移动终端结合在一起,一面给领导提供一个管理决策的渠道,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一个服务的管道,形成数字城市的基本理念。我们现在应用最多的是平安城市建设。平安城市建设更多的是社区大街小巷的探头,这是智慧城市最基础的东西,或者是最浅层次的智慧城市。在某种情况下,它也叫智慧城市,但是它更多的是获取现场的信息,以便政府部门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并进行分析处理。平安城市建设更多是以维稳为主。现在城市里的摄像头不单单是公安系统的,如果这些信息能够集中、共享,对我们的管理服务将更加有利。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开放性、协同性、综合性的信息平台,将来一定能够很好地运用到社会管理创新里面来。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