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施工方案

上传人:ag****7 文档编号:108866105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光伏发电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4建筑专业施工方案5。4。1测量控制网施工方案5。4.1.1测量控制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主要根据监理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书面资料,按照国家测绘基准、测绘系统和工程测量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控制网测设。施工控制网测设采用全站仪,测量精度为边长MSS/40000,测角精度M2.5.高程控制网测量采用DSZ3精密水准仪,平差后水准点高程误差1。0mm.5。4.1。2控制网的管理轴线控制网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使用合格的测量仪器来施测,并清楚、详细、正确地做好原始记录,加强自检和互检工作;并对方格网的测量资料进行认真校对和现场抽测,确认满足精度要求后,将数据记录及测设成果交监理进行验收,符合规范要求以后,方可使用。派专人负责轴线控制网的日常维护和巡查工作,并做好纪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同时做好维护和整修工作;轴线控制网桩的四周应保持良好的通视条件,严禁堆土、堆物,任意搭建和覆盖;若轴线控制网桩发生损坏,应及时采取补桩措施,补桩测量的成果须通过监理验收符合规范要求以后,方可使用。5。4。1.3沉降观测工程所有的建(构)筑物必须按设计要求埋设沉降观测点,若无设计要求的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置。对于工程中的基础,等基础垫层砼浇筑完毕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点的设定,若无设计也应按规范要求及时做好沉降观测点标记,并进行沉降观测初始值的测定,待基础拆模后立即将其引测到基础顶面,同样做好沉降观测点标记,最后引测到设计规定的沉降观测点上.对于一般建(构)筑物,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基础施工完毕后开始进行沉降观测。5.4.2电缆沟土建工程施工方案5.4。2。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反铲开挖,将沟渠开挖出的土方堆放在设计道路区域内,待一段开挖到位后,挖掘机再开挖同一段道路土方,同时配合自卸式翻斗汽车将余土装运到弃土堆放区.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将留作回填的好素土留够堆好。土方开挖到位后,采用人工清槽捡底,铺砂垫层,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后作砼垫层.5。4.2。2模板工程(1)模板工程以组合定型钢模板为主,U型卡连接、48钢管备楞、对拉螺栓紧固(框架局部异形截面另外加工部分异型钢模板或用=25mm厚木板制安),阳角模可采用505角钢钻孔制作.(2)模板的支撑方法侧壁均采用1216对拉螺栓固定。一般支顶采用483。5脚手钢管,立管接头采用对接扣件,接头位置严格按脚手架搭设规范要求设置,水平拉杆双向竖向间距1.5m,每个顶柱允许承载0。8t.模板施工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要保证位置、标高、形状13和几何尺寸的准确性。模板施工中对定型钢模板不得任意烧孔施焊。柱模板下端打砼前必须用砂浆填满缝隙避免跑浆。柱支模中用正反两个方向之U型卡连接模板,防止柱模形成整体后的翘曲变形,注意予埋门框固定所需的予埋铁件,予埋铁件均用M10螺栓紧固在模板上,平面予埋件按位置标高焊在钢筋或支撑架上,以保证位置、标高的准确及与砼表面的平整。为了保证柱与梁相交处施工缝的外观质量,此处柱的模板要与砼浇注平(作业设计应考虑模板的模数),并且施工缝处柱的模板不拆除不松动就支上部梁板模板使之接磋砼处无施工缝痕迹及错台、流泪现象保证外观美.梁板拆模。多层砼框架结构模板和脚手管要周转使用,所以梁板拆模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求进行,若有特殊需要则应与技术部门联系而决定。钢模板拆除后要及时清理干净整修好,刷隔离剂,堆放整齐备周转使用.5。4。2.3砼浇筑砼浇筑时,采用从两个方向向中间推进的方法,首先浇筑底板,在其初凝前即浇筑侧壁,为保证砼一次浇筑完成不形成施工冷缝,在浇筑水渠时砼中加入缓凝剂.为提高砼强度,提前回填侧土,在砼中加入早强剂。砼拆模后立刻用湿草袋覆盖养护。5.4。2.4支架制作安装控制(1)支架制作时应保证同一类型或同一区域的支架形式、结构与尺寸统一。力求合理,具有可靠强度;(2)型钢支架应采用机械切割,机械钻孔;支架组对应平整,避免重叠组焊;(3)支架焊接应均匀、美观,焊口不应错边,不得有漏焊、咬肉等缺陷。5.4.3道路施工工程站内临时道路采用石渣或土铺设。根据本合同段的地形、地貌以及施工环境条件、工程的特(难)点,合理的组织路基施工。遵循土方施工调配原则,采用综合机械作业方式。作业主要顺序:路基施工测量清理场地实施路基施工防水排水作业路基挖、填运作业平整碾压检测验收.5.4。3.1清理场地清除填、挖区的各种障碍物。此项采用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为辅.清除的废物应随清、随运,均按业主指定的弃土场堆弃。不能长留施工区以免占据工作面及废弃物受雨的浸泡.5.4.3.2路基施工测量及放样路基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图纸资料,施工技术规范,了解设计意图,定出施测方案,得到现场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施测放样.在施工中对所有桩位及控制桩(网)要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利维护,指导正常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2。1混凝土浇筑1):浇筑前的准备工作:(1)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钢筋、预埋件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验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办完隐检手续。(2)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污物等已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及孔洞已堵严,并办完隐检手续。(4)混凝土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已经过检验。(5)技术交底全面完成,各专业负责人已在浇筑申请书上签字。2)工艺流程:混凝土拉罐车沿已铺设道路运至离浇筑地点最近点,然后用三轮车倒运(三轮车自带料斗),运至浇筑地点后,挂好料斗,倒入桩基内,快到顶部时2停止倒料,工人用铁锹装混凝土至模板上平面,用铁抹子压实抹光。3)混凝土浇筑与震捣的要求:(1)混凝土自吊斗口或布料管口下落得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2m时必须用溜管伸到桩的下部,浇筑混凝土。(2)浇筑混凝土时要分层连续进行。(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应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震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45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4)浇筑混凝土时应派木工、钢筋工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生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结前修正完好。2。2混凝土养护1)基础要在浇筑混凝土强度达1.2Mpa后拆模,拆模后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养护,养护过程中保证塑料薄膜内应有凝结水。2)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3)混凝土浇筑完,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之前不得进行下一步施工。2。3混凝土试验1)混凝土试件制作要求混凝土如模前,在现场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有见证取样的试件不少于30,试件的留置应符合如下规定:(1)强度试块:每100m3同一强度等级、同配合比、同班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同批同配合比混凝土少于100m3时,取样不少于一次。(2)试块留置组数2。4混凝土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混凝土技术资料要齐全并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包括水泥、骨科、外加剂的材质证明和复试报告,配合比通知单等.(2)混凝土的配合比、养护处理,必须合乎上述规定(3)混凝土的试件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3.模板工程施工施工方案3.1材料规格波纹管管外径330mm,内径300mm,环形箍用铁丝制作。3。2施工准备砼桩模板按设计图纸尺寸裁断波纹管,按设计图纸统计每种类型波纹管用量,按比例下料,分类堆放备用.为了固定螺栓,保证螺栓不移位,我施工单位用40*202的矩形钢管和505的角钢加工长11m的螺栓固定模具(即四排桩一个模具)具体大样见附图,在桩模板安装后,用焊接好的钢模具定位3。3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1)下料尺寸准确。由于每套模型要重复周转使用数次,因此必须保证每套模型的尺寸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模板制作允许偏差见下表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平面尺寸-2尺检表面平整22m靠尺对角线差3尺检(2)模板安装前应挂出模板就位线及检查线,以保证模板安装的准确性。(2)模板安装前应挂出模板就位线及检查线,以保证模板安装的准确性.(3)模板成型后截面尺寸偏差应控制在2mm。(4)安装模板后,应拉通线调整模板,检查模板标高、截面尺寸、平整度、垂直度、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3.4模板安装工艺(1)将波纹管固定就位,放入钢筋笼,安装好螺栓固定支架,将预埋螺栓按外露尺寸固定。(2)校验柱子位置及高程(3)模板安装工序完成,准备下道工序施工.3.5模板成品保护措施(1)安装模板时应轻起轻放,不准碰撞,防止模板变形。(2)模板安好后一定要刷脱摸剂,防止沾摸。(3)拆下的模板如发现表面不平或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4)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码放整齐。(5)模板应注意防雨保存,避免受潮生锈及变形。(6)在浇铸混凝土过程中,派专人看摸,检查紧固情况,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及时修整加固。3。6模板拆除要求(1)PVC模型的拆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所要求的混凝土强度.(2)拆模时严禁使用大锤或硬撬;人员不得站在正在拆除的横板上操作;一定要等到混凝土初凝后方可拆模,并且轻拿轻放,防止预埋螺栓松动移位。(3)拆除下来的PVC管一定要分类堆放,设立尺寸标牌,码放整齐,以备下次使用。3.7、对于部分已经浇筑至地面的桩,施工步骤如下:1)先将桩头上的土清理干净,将桩头周围的土下降10cm;2)把桩头上的石子清理,用吹风机将桩头上的浮土清理干净;3)波纹管模具的安装时必须埋入地下10cm;4)清理完成后安装砼模板及固定模具支架,固定后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合格后进行砼浇筑施工;5)浇筑砼时用震动棒振捣密实,抹面压光;6)浇筑完成24小时后拆除模板,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6.5光伏组件支架安装工艺要求光伏组件支架安装由后立柱、前立柱、横梁、斜撑、斜梁、背后拉杆、连接件等组成,采用螺栓连接组成构架;电池组件采用压块与支架横梁连接,形成一个组单元整体。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支架基础复测安装样板预拼装支架(包括后立柱、前立柱斜拉撑、纵梁、连接件等)支架安装前后横梁安装立柱斜杆安装检查调整组件安装检查调整.(1)支架安装:将前、后柱的地脚螺栓孔放置在已施工完成的砼基础上的地脚螺栓上;检查前、后柱是否正确;调整前后柱长度方向中心线与(混凝土基础轴线)支柱中心线重合,用水准仪或水平管测量调整前后柱的水平度,用垂球调整立柱的垂直度.若桩基表面标高偏差用垫块将前后柱垫平然后紧固地脚螺栓。垫块必须与前后柱脚底座进行焊接。检查支架底平整度和对角线误差。并调整前后梁确保误差在规定范围内,用扳手紧固螺栓。(2)横梁安装:按设计要求间距,端头长度确定横梁位置,横梁螺栓紧固,做到横平竖直,连接可靠。为了保证横梁上固定电池板的方正,应提前对横梁进行规方,进行对角线的测量调整,保证对角线偏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3)立柱斜拉杆安装后,立柱斜拉杆,紧固拉杆螺栓使整个支架各部件保持均匀受力.6。6质量标准(1)支架构件的材质、连接螺栓等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检查材料出场合格证、检验报告单。(2)支架构架及整体安装标准规范,横平竖直、整齐美观,螺栓紧固可靠满足设计规范7、光伏组件安装7。1光伏组件安装前准备(1) 组件的运输与保管应符合制造厂的专门规定.电池组件开箱前,必须通知厂家、监理、业主一起到现场进行开箱检查,对照合同、设计、供货单检查组件的尺寸、品牌、合格证、技术参数、外观等,并组织做好开箱检查见证记录,检查合格后使用.(2)组件安装前支架的安装工作应通过质量验收。组件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组件的外观及各部件应完好无损,安装人员应经过相关安装知识培训和技术交底。3)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光伏组件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组件固定螺栓的力矩值应符合制造厂或设计文件的规定。组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光伏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伏组件应按照设计图纸的型号、规格进行安装。2)光伏组件固定螺栓的力矩值应符合产品或设计文件的规定。3)光伏组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2规定。表5.3.2光伏组件安装允许偏差(4)组件之间的接线应符合以下要求:1)光伏组件连接数量和路径应符合设计要求。2)光伏组件间接插件应连接牢固。3)外接电缆同插件连接处应搪锡。4)光伏组件进行组串连接后应对光伏组件串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进行测试。5)光伏组件间连接线可利用支架进行固定,并固定,并应整齐、美观。6)同一组光伏组件或光伏组件串的正负极不应短接.7)严禁触摸光伏组件串的金属带电部位。8)严禁在雨中进行光伏组件的连线工作。(5)光伏支架电池板安装检验标准.(6)组件的安装和接线还应注意如下事项:组件在安装前或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抽检测试,测试结果应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填写。组件安装和移动的过程中,不应拉扯导线。组件安装时,不应造成玻璃和背板的划伤或破损。组件之间连接线不应承受外力.同一组串的正负极不宜短接。单元间组串的跨接线缆如采用架空方式敷设,宜采用PVC管进行保护.施工人员安装组件过程中不应在组件上踩踏.进行组件连线施工时,施工人员应配备安全防护用品。不得触摸金属带电部位.对组串完成但不具备接引条件的部位,应用绝缘胶布包扎好。严禁在雨天进行组件的连线工作。(7)组件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带边框的组件应将边框可靠接地.不带边框的组件,其接地做法应符合制造厂要求。组件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8)电池组件安装1)经“三检”合格后,才能进行光伏电池板的安装工作。做好中间检查施工记录。2)组件进场检验:太阳能电池板应无变形、玻璃无损坏、划伤及裂纹。测量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的开路电压,电池板输出端与标识正负应吻合.电池板正面玻璃无裂纹和损伤,背面无划伤毛刺等;安装之前在阳光下测量单块电池板的开路电压应符合组件名牌上规定电压值。3)组件安装:电池板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应轻搬轻放,不得有强烈的冲击和振动,不得横置重压,电池板重量较重的在安装过程中应两人协同安装。4)电池板的安装应自下而上先安装两端四块电池板,校核尺寸、水平度、对角线方正后拉通线安装中间电池板.先安装上排电池板再安排下排电池板,每块电池板的与横梁固定采用四个压块紧固,旁边为二个单压块,中间为二个双压块,压块螺栓片的牙齿必须与横梁“C型钢卷边槽平稳咬合,结合紧密端正,电池板受力均匀。5)安装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以免破坏表面的保护玻璃;将两根放线绳分别系于电池板方阵的上下两端,并将其绷紧.以线绳为基准分别调整其余电池板,使其在一个平面内。电池板安装必须作到横平竖直,间隙均匀,表面平整,固定牢靠。同方阵内的电池板边线保持一致;注意电池板的接线盒的方向,采用“头对头”的安装方式,汇线位置刚好在中间,方便施工。(9)电池组件分区原则;每个厂家生产的相同峰值的组件安装在一个方阵区;不足一个方阵的相同峰值的组件保证一个汇流箱组串的电池组件同厂同峰值.这样安装组件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整个光伏电站的发电量.(10)光伏电池组件与光伏电池方阵:电池组件单块光伏电池板组成串联的组件,光伏电池方阵则是由串联后的光伏电池组件并联而成,光伏电池组件内部接线符合图纸。9、光伏组件安装安全通则(1)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要求专门的技能和知识,必须由专业资格的工程师来完成.(2)安装人员在尝试安装,操作和维护的光伏组件时,请确保您完全理解在此安装说明手册的资料,了解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伤害的风险.(3)光伏组件在光照充足或其他光源照射下时生产电力。应当操作时请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人员与30VDC或更高电压直接接触。(4)太阳能光伏组件能把光能转换成直流电能,电量的大小会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5)当组件有电流或具有外部电源时,不得连接或断开组件。(6)安装、使用组件或进行接线时,应使用不透明材料覆盖在太阳能光伏组件阵列中组件的正面,以停止发电。(7)应遵守所有地方、地区和国家的相关法规,必要时应先获得建筑许可证.(8)太阳能光伏组件没有用户可维修的原件,不要拆解、移动或更改任何附属的部件。(9)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时不要穿戴金属戒指、表带、耳环、鼻环、唇环或其它的金属配饰。10)在潮湿或风力较大的情况下,请不要安装或操作组件。(11)不要使用或安装已经损坏的组件,不要人为地在组件上聚光。(12)只有相同型号的光伏组件模块才能组合在一起。避免光伏组件的表面产生不均匀阴影.被遮阴的电池片会变热(“热斑”效应)从而导致组件永久性的损坏。(13)当有意外情况发生时,请立即把逆变器和断路器关闭.(14)缺陷或损坏的组件依旧可能会发出电量。如果需要搬运请采取措施遮挡,以确保组件完全遮阴。(15)在运输和安装组件时,使儿童远离组件.(16)光伏组件在安装前请一直保存在原包装箱内.10、安全文明施工(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及带钉的鞋,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2)检查清理赃物油垢时,应戴帆布手套.(3)施工场所应保持整洁,垃圾废料应及时清除,做到“工完、料完、场地清”,坚持文明施工,在高处清扫的垃圾和废料不得向下抛掷.(4)各种手提电动工具、带电机械设备,要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5)施工现场不得随意倾倒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6)下班后应切断施工用机械电源。(7)重要工序,特殊危险作业,必须编制安全施工措施,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经审查批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施工。(8)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5。6。2电缆敷设施工方案电缆敷设是电气安装工程中的一个重大单位工程,具有施工工期长、施工作业点多、施工作业面广、作业综合性强等特点。电缆敷设的方式以人力敷设为主。敷设方式根据设计原则采取沟道与电缆桥架相结合,引至设备的电缆以电缆保护管管敷设为主,配电盘柜以上进线为主。电缆敷设的质量工艺不仅直接关系到投产后的稳定运行,同时,电缆敷设的质量及工艺也是工程达标的一项重要指标.5.6。2。1电缆敷设具备的条件1)、根据电缆设计清册和相关图纸,重新整理开列电缆敷设施工使用的电缆清册。电缆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避免浪费.2)、依据电缆敷设清册,打印制作完成电缆标示牌。3)、统计核对各种型号规格的电缆到货情况,检查电缆外观无损伤,绝缘良好。4)、电缆敷设路径所需的电缆支架安装完毕、电缆保护管敷设完毕且验收合格。5)、电缆沟、竖井及电缆室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应结束,电缆敷设路径畅通,转弯处、竖井两端支吊架设计安装合理。6)、电缆沟道、竖井内照明充足,通风良好,并有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爬梯。电缆沟排水畅通,电缆室、电缆沟等处的临时设施、废料清理干净,施工通道畅通。7)、电缆隧道、沟道内埋管长出部分切割完毕,管口打磨光滑无毛刺.8)、检查设备埋管位置准确,管道疏通无堵塞。9)、电缆敷设工器具及材料准备齐全。10)、施工人员的资格及要求A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认真学习安全规程,并经过考试合格,方能参加作业。B作业人员必须熟悉设计图纸并参加安全技术交底。C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电缆桥架安装及电缆敷设的安装方法及工艺要求。D电焊工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明确接地装置焊接的要求.E参加高压电缆头制作人员必需持证上岗。F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的方法,熟悉各项操作规程.5.6。2.2电缆施工流程图5.6。2。3电缆敷设1)、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无扭曲、坏损等现象。2)、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6kV电缆应作耐压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规范规定.必要时敷设前仍需用2.5k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3)、根据电缆敷设任务和清册,将所使用的电缆提前运输至现场,选择施工方便的地点,集中分类放置,统一保管。4)、电缆敷设路径是否畅通。电缆保护管有无漏装,管口是否打磨光滑,电缆敷设路线,脚手架是否完善,光线不足之处应增加照明.5)、根据设计长度和实际路经估算每根电缆的敷设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避免造成电缆浪费和电缆中间接头。6)、在电缆所经过的个别沟道低矮狭小、支架层数减少处,应提前预想计划电缆的放置位置,不可堵塞通道。7)、电缆敷设应遵守下列原则:先集中敷设路径、走向相同的电缆,后敷设分散电缆;先敷设动力电缆,后敷设控制电缆;先敷设路径长的电缆,后敷设路径短的电缆。8)、施工现场电缆盘架设稳妥可靠,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和重量相配合,敷设电缆的机具应检查并调试正常,确保电缆盘有可靠的制动措施。盘体离开地面高度以100-150为宜,并使电缆头从盘的上方引出.9)、沿敷设路径合理安排参加的施工人员,在隧道转弯处、竖井上下入口及沟道分支处安置有经验的电缆工把关,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10)、电缆敷设开始,盘体两侧设专人负责转动电缆盘,由施工负责人牵引线头,专人统一指挥,全体施工人员听从号令,密切配合,动作协调一致,电缆走动过程中,尽量减少摩擦并严防支架头划伤电缆外皮。每次只能放一根电缆,不得几根电缆同时敷设。11)、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电缆盘的转动速度与牵引速度应很好配合,全线应同时用力或停止,遇转弯或穿管时,应先将电缆甩出一定长度,再往前拉,防止损伤电缆。12)、敷设到起始点位置时,电缆头两端应写出该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起始点,并用透明胶带贴于电缆头上。13)、为保证电缆敷设质量,要求每一根电缆敷设到位后,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并从终点向起点依次进行排列和固定,并在始末两端、接头处、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两端、人井内等地方悬挂标示牌。标示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标示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挂装应牢固。14)、锯切电缆时,应留有适当的接线裕度,切断的高压电缆,端头应有密封防潮措施。15)、电缆的固定16)、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17)、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18)、电缆固定要求绑扎人员配备钢板直尺一把,保证绑线成一条直线.做到电缆敷设横看成线,纵看成片,引出方向、弯度一致,余度一致,避免交叉压叠,达到整齐美观。5。6。2.4电缆敷设工艺标准:1)、电缆敷设总体要求:直线段排放整齐平直,转弯处弯度一致,工艺美观,空间尽量避免交叉。2)、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能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支桥架上电缆的排列顺序自上而下依次为:高压动力电缆,低压动力电缆,直流电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施工中个别沟道低矮狭小处允许控制电缆和通讯电缆同层敷设.3)、同一层支架上排列电缆时,由内向外进行,靠支架内侧应尽可能排列线径粗路线长的电缆,外侧排列线径较细路线短的电缆。4)、进行电缆的排列固定工作时严禁使用铁件进行拍打撬压,以防损伤绝缘,必要时可以使用木棒,但也不可用力过猛。5)、隧道、沟道内电缆从支架上引出穿入埋管时,应视埋管高度,统一电缆穿管的方向和弧度并绑扎整齐,尤其对于控制电缆,更应做到这一点.6)、支架、桥架上电缆的固定采取铁绑线绑扎,要求绑扎线应统一、规范,绑扎方向、方式一致,绑线头留在支架角铁下方,绑线头齐整无毛刺并不得明露。7)、沟道内水平敷设的电缆在首末两端及转弯处、电缆接头处,应予绑扎固定,直线段每隔5米加以固定,桥架上每隔2米加以固定。8)、竖井内垂直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均应固定。9)、同层支架上敷设的电缆在转弯处应用绑线编串成片固定,保证转弯处的强度和观感.10)、电缆引入埋管及盘柜前,在距离引入点300400MM处,应予绑扎固定。盘孔内电缆应弧度一致,绑扎成片,不能绞拧交错。每块盘柜内的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将电缆作临时固定,关紧盘门。11)、电缆标示牌的悬挂应高度一致,便于观察,挂装牢固。12)、电缆敷设作业中应注意成品保护,已敷设完成的电缆一律视为带电体,不得攀附踩压。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5。6。3。2作业方法1)、制作电缆终端前,应熟悉安装工艺资料,且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及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是否无扭曲、坏损等现象。电缆绝缘状况是否良好,有无受潮。必要时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6kV电缆应作耐压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规范规定。2)、由于热缩型电缆终端具有工艺简单、体积小、绝缘性能好、寿命长、运行可靠等优点,所以本工程无论是高低压动力电缆的终端制作、还是控制电缆的终端制作,均采用热缩型电缆终端制作。3)、高压动力电缆终端制作:3。1)、高压动力电缆采用户内型热缩电缆终端制作工艺。3。2)、剥切电缆:用电缆夹将电缆垂直固定,按图1的尺寸剥去外护套;由外护套断口量取30mm铠装,用绑线扎好,其余铠装剥除,钢带断口要整齐;在铠装断口处保留20mm内护层,其余剥除.剥切内护层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伤及电缆主绝缘.3。3)、分线芯:摘去填充物,分开线芯,注意不能用力过猛,以防电缆芯线弯曲半径过小伤及绝缘。3。4)、焊接地线:打光铠装上接地线区,选择适当的铜编织接地线,用地线连通每相铜屏蔽层并绑扎牢固,用锡焊牢在铜屏蔽上,将接地线引下绑扎在铠装上并焊牢,焊点直径不小于30mm,表面光滑无毛刺,焊接牢固可靠.(接地线的选择按规程规定:导线截面在120mm2及以下的电缆接地线截面不小于16mm2,导线截面在150mm2及以上的电缆接地线截面不小于25mm2)。3.5)、包绕填充物,在三叉根部包绕填充胶,形似橄榄状,最大直径大于电缆外径约15mm,填充胶表面平整,过度平滑.钢铠焊地线区要包在填充胶内。3。6)、固定分支手套:将手套套入三叉根部,往下压紧,由手指根部依次向两端缓慢环绕加热至完全收缩。3.7)、剥铜屏蔽层:由手指端量取55mm铜屏蔽层并用自粘带在端部缠绕两圈扎紧,其余剥除,保留20mm半导电层其余剥除;注意剥去半导电层时不得伤及芯线绝缘.用清洁剂清洗主绝缘表面,清洗时要从端部向根部一次擦洗,不得来回反复擦洗。3。8)、固定应力管:按图2套入应力管、搭接铜屏敝20mm,用微火自下而上环绕加热固定。3。9)、压接线端子:按端子孔深加5mm剥取线芯绝缘,端部削成“铅笔头”状。采用围压的方式压接端子,然后用砂纸打磨光滑,清洁端子表面,在“铅笔头”处包绕填充胶,并搭接端子和芯线绝缘各10mm,清洁线芯绝缘及应力管表面。3。10)、固定绝缘管:套入绝缘管至三叉根部(管上端部超出填充胶10mm),由根部向上缓慢环绕加热固定。3.11)、固定密封管和相色管:将密封管套在端子接管部位,先预热端子,由上端起加热固定,按校对正确的电缆芯线相色将相色管套在密封管上,加热固定。户内终端头制作完毕.3.12)待终端头完全冷却后,经试验合格再接至设备上,接至设备的电缆头相色与系统相位一致,且不得额外受力,端子与设备接触良好,螺栓紧固。5。6。4低压动力电缆终端制作5.6.4。1准备工作:准备电缆终端制作材料和工具,核对电缆型号、规格,检查电缆是否受潮。5.6.4。2电缆绝缘摇测:用1000V兆欧表,对低压电缆进行绝缘摇测,绝缘电阻应大于10M,如不符合要求,检查电缆是否受损或受潮;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5。6.4。3核对电缆两端电缆牌是否正确,用电池灯校通电缆。5.6。4.4剥切外护套:剥切铠层、打卡子,即绝缘合格后,校直电缆末端,根据现场接线实际需要和电缆与设备连接的具体尺寸,确定好电缆的剥切长度,用剥线刀在选定位置环切外护套一圈,去除外护套。剥除电缆外护套后,为防止铠装层松脱,应用扎丝或绑线在铠装层上沿铠装缠绕方向将铠装层扎紧。5。6.4。5打钢带卡子、剥切铠装层:将接地线的一端紧贴在自外护套切断口向上50mm处的铠装层表面,依次打两道钢皮卡子箍紧接地线沿第二道卡子末端边缘轻轻锯切钢带一圈,用螺丝刀撬起钢带,自断口向铠装末端方向剥除钢铠层。用同样的方法剥除第二层钢带铠装.注意钢皮卡子的箍紧方向应与铠装缠绕方向一致,锯切铠装时不得一次锯透,以防伤及内护层及线芯绝缘,铠装断口要整齐无尖角毛刺。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将接地线一端卡在卡子里。5。6。4.6焊接地线:接地线采用镀锡铜编织带,截面积应符合4.1.1的规定,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用砂纸打毛铠装表面的地线焊接区,涂抹焊锡膏,加热电烙铁,采用锡焊的方法将接地线焊接于两层铠装层钢带上,焊接应牢固,不应有虚焊现象,焊点应为椭圆型。5.6.4。7套电缆分支手套:用填充胶填堵线芯根部的间隙,然后选用与电缆规格、型号相适应的热缩分支手套,套入线芯根部,均匀加热使手套收缩,加热收缩时不应产生褶皱和裂缝。5。6.5压接接线端子5。6。5。1除内护层:沿铠装断口向上保留15mm内护层,其余部分剥除.剥切内护层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伤及电缆芯线绝缘.5。6。5.2分线芯:沿内护层切断处分开线芯,摘除三叉口内的芯线填充物,校直并转顺芯线。自芯线端部向下量取接线端子孔内孔深度加10mm作为剥切长度,剥去电缆芯线末端绝缘,将接线端子内壁和芯线表面擦拭干净,除去氧化层和油渍,并在芯线上涂上电力复合脂。将电缆芯线插入接线端子内,调节接线端子孔的方向到合适位置,使用专用压接钳和压接模具进行接线端子压接。压接应在两道以上,保证接触可靠.用平板锉刀修复接线端子因压接形成的毛刺,最后再用PVC带包绕线鼻子和芯线裸漏部分绝缘。5。6.5.3连接设备:将已制作好的终端头电缆,固定在预先做好的电缆头支架上,并将芯线分开.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端子压接在设备上,注意应使螺栓由下向上或从内向外穿,平垫和弹簧垫应安装齐全。5。6.6动力电缆接线工艺标准5.6.6.1配电盘柜接线工艺质量目标:接线整齐美观,螺丝紧固无松动,符合工艺达标投产标准.5。6.6。2盘柜内接线前,首先根据施工图纸,核对盘内电缆的数量、型号、起始点位置是否正确、齐全,并对排线方式进行二次设计,每块柜内的电缆尽可能的一次敷设完毕,否则,应合理予留排线位置。5.6.6。3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在屏底绑扎固定时不得交叉,弯曲弧度保持一致。同一块屏内电缆多时应加装花边角钢固定电缆头,电缆排列尽量排成单排,若孔洞排不开,可采用阶梯状布置,里侧电缆头高出外侧50mm。5.6.6.4盘柜内电缆芯线的绑扎间距为100mm,线芯布置横平竖直,转弯顺畅,不得任意交叉歪斜。5.6。6。5盘柜内电缆标示牌悬挂高度一致,均低于电缆头50mm。5。6。6.6对于盘柜内个别开关接线端子小,接线位置紧凑,而设计电缆大,造成接线困难时,应视具体情况,加装铜铝过渡板或使用软缆引接.5.6.6。7所有穿出电缆管引至设备的低压电缆一律穿金属软管,选择配套的管接头和自固接头固定。金属软管的弯曲半径与电缆保持一致。5.6.7控制电缆终端制作5.6。7。1二次接线施工程序:盘内电缆核对电缆绑扎固定剥电缆电缆头制作排线及接线电缆牌整理5.6。7。2核对盘内电缆,接线前,首先根据设计院施工图纸核对每块屏内的电缆型号、规格、数量及起始点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电缆终端制作及接线前,尽量将每块盘内的电缆一次性敷设完毕,以便于电缆终端的固定和电缆的排线.5。6。7。3电缆终端制作前,首先将电缆两端一定长度的线芯剥出(剥出一般以电缆终端固定架50mm左右加上最远一个接线端子的距离,再加适当余量即为电缆护层的剥切长度,其余部分切掉).5.6.7.4散开线芯,将线芯一根根拉直,但不能用力过猛,以防将绑扎好的电缆拉乱及伤及线芯。5.6.7。5盘内的电缆终端制作及接线由该盘接线人员负责整理,应对所有电缆进行合理的编扎,要求端子排布置的位置,以“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为电缆编排原则,且符合盘内线束走向,并绑扎牢固。5。6。7.6当盘内电缆较多时,电缆固定可采用在盘内加装电缆固定架(固定架可采用钢筋、扁钢等材料制作)分层方式,第一层固定在柜体上,下一层固定在第一层的电缆上,以此类推。要求接近端子的电缆布置在外层,接较远端在的电缆布置在内层。5.6.7。7电缆绑扎固定:根据施工图纸的排列顺序,将穿入盘内的电缆在基础横杆处用铁绑线固定牢固,且应使电缆处于自然状态,不能使电缆严重受力,盘内每层电缆要求每间隔200mm绑扎一次,并使用统一颜色的绑扎线,分层固定时必须保证不同层次的电缆绑扎线在同一截面上,绑扎线应笔直、整齐、美观。电缆固定要求整齐一致,尽量减少交叉.5.6。7。8电缆终端制作:电缆固定好后开始剥切,电缆剥切应考虑电缆的预留量,并与盘内的电缆预留量保持一致。电缆破割点必须高于盘底的电缆封堵层,同时又不能离端子排过近而影响芯线的正常走向。电缆剥切时要仔细小心,应先用切割刀围着电缆破割点的一周进行切割,切割深度为电缆外层(绝缘层)剥离,不能伤及内绝缘层和芯线。5。6。7.9电缆终端制作前,应根据电缆的规格、型号选择相应规格的热缩套管,热缩套管颜色统一使用红色热缩终端套以增加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热缩套管下料长度要求为60mm,套入电缆的位置应以电缆破割点为基准线,基准线上方(芯线处)为25mm,基准线另一端为35mm。电缆护层剥除后,在护层切口处(线芯根部)用黄色塑料带包扎线芯根部和内保护层一小段。5.6。7.10对热缩套管处理应采用电吹风均匀加热,加热时热缩套管不能移位。不得有过烤、欠烤现象,为防止积存空气,要求由热缩管中间向两端烤。5。6。7.11电缆终端的高度应尽量保持一致,且高于防火封堵层表面,同时要求电缆终端低于盘内最低端子,如二者有矛盾,则应首先满足前者。5.6。7。12盘底200mm处应设置电缆终端固定绑扎横档,电缆终端固定时应将电缆大小头的大头部分紧贴横档进行绑扎。采用尼龙扎带固定。保证均匀、整齐、美观。5.6。7。13盘柜内电缆屏蔽层要求从电缆头下部背后引出,屏蔽电缆的总屏及对屏线的引出方式按照控制系统要求确定.采用2.5mm、1。5mm、1mm及0.75mm多股软铜芯接地线(接地线绝缘层颜色为黄绿相间色)与电缆的屏蔽层进行焊接,焊接牢固后将多股软铜芯接地线压接铜鼻子接至盘内接地铜排上。5.6.7.14电缆终端制作完毕后,对电缆线芯进行排列和绑扎,电缆线芯必须完全松散,并进行拉直、但不能损伤绝缘或线芯。5.6。7。15同一盘内的线芯束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的排列,排列整齐美观,主线束与小线束分线处必须圆滑过渡,小线束与主线束绑扎后应保持90直角,外观保持整齐.备用芯应按最长芯线的长度排在芯线束内。应统一下料,一次排线,不要逐根增设,线束的走向力求简捷、明显,尽量减少交叉,非得交叉时,应将其做成前面部分(或上层)看不到交叉,导线转弯时或分支时,仍应保持横平竖直,转角弧度一致,导线互相紧靠,弯曲半径一般应不小于导线束直径的三倍.线束绑扎的材料为尼龙扎带,而且同一盘内的绑扎材料颜色应保持统一。5.6。7。16盘柜内同一走向电缆芯线应绑扎成一圆把,线芯布置横平竖直,在每根电缆的电缆头上部40mm处进行第一道绑扎,以后主线束绑扎间距为100mm,分线束绑扎间距为50mm,分支处的两端、每芯分线处均应绑扎;对同一位置的多线束布置绑扎点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经绑扎后的线束及分线束应做到横平、竖直、走向合理,保持整齐、美观。5。6.7。17备用线芯均匀排列在使用线芯里侧,预留至屏柜顶部端子排处,绑扎整齐。5.6.7。18接至端子前,先进行查校线,查好后套上线号,线号应正确,清晰且不易脱落和褪色,线号上下应排列整齐、一致.芯线表面无氧化层、伤痕;芯线弯圈方向应与螺栓方向一致(顺时针)整齐、美观。5.6.7。19线芯与端子接触良好,接线正确、牢固,导线弯曲弧度一致。螺栓、垫圈齐全、坚固,接线片压接坚固,排列整齐美观。线鼻子与芯线连接时,线鼻子规格应与芯线相符,线鼻子线芯表面接触应良好,无裂纹、断线,铜鼻子表面应光滑,导线和线鼻子压接应牢固,并能抗电动转动时产生松动。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的端子,当压接两根导线时,中间要加平垫。线芯与端子的固定必须牢固,接线应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5.6.7。20接线时,每根线芯需套线号套,线号套上主要标明电气回路号,长度为25mm,线号套打印时应注意两端的对称性,打印的字体大小应适宜,字迹清晰。5.6.7.21电缆标识牌的制作及挂设,电缆标识牌要求统一使用白色的PVC电缆标识牌,规格为32*68mm,并用专用打印机进行打印,要求字迹清晰、不易脱落,字体统一为黑色。每根电缆配一个标牌,使用尼龙扎带固定,同一排高度要求一致,一般固定高度为电缆头剥切位置向下10mm。5。8光伏组件安装5.8.1光伏组件安装前的准备5.8。1。1组件的运输与保管应符合制造厂的专门规定。电池组件开箱前,必须通知厂家、监理、业主一起到现场进行开箱检查,对照合同、设计、供货单检查组件的尺寸、品牌、合格证、技术参数、外观等,并组织做好开箱检查见证记录,检查合格后使用。5.8.1。2组件安装前支架的安装工作应通过质量验收。组件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组件的外观及各部件应完好无损,安装人员应经过相关安装知识培训和技术交底.5。8.1。3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光伏组件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组件固定螺栓的力矩值应符合制造厂或设计文件的规定.组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光伏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伏组件应按照设计图纸的型号、规格进行安装。2)光伏组件固定螺栓的力矩值应符合产品或设计文件的规定。3)光伏组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2规定。表5。3。2光伏组件安装允许偏差5.8。1.4组件之间的接线应符合以下要求:1)光伏组件连接数量和路径应符合设计要求.2)光伏组件间接插件应连接牢固。3)外接电缆同插件连接处应搪锡。4)光伏组件进行组串连接后应对光伏组件串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进行测试。5)光伏组件间连接线可利用支架进行固定,并固定,并应整齐、美观。6)同一组光伏组件或光伏组件串的正负极不应短接.7)严禁触摸光伏组件串的金属带电部位.8)严禁在雨中进行光伏组件的连线工作。5。8。1.5光伏支架电池板安装检验标准。5。8。1.6组件的安装和接线还应注意如下事项:组件在安装前或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抽检测试,测试结果应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填写。组件安装和移动的过程中,不应拉扯导线。组件安装时,不应造成玻璃和背板的划伤或破损.组件之间连接线不应承受外力.同一组串的正负极不宜短接.单元间组串的跨接线缆如采用架空方式敷设,宜采用PVC管进行保护。施工人员安装组件过程中不应在组件上踩踏。进行组件连线施工时,施工人员应配备安全防护用品。不得触摸金属带电部位。对组串完成但不具备接引条件的部位,应用绝缘胶布包扎好。严禁在雨天进行组件的连线工作。5。8.1。7组件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带边框的组件应将边框可靠接地。不带边框的组件,其接地做法应符合制造厂要求。组件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5。8.1.8电池组件安装1)经“三检”合格后,才能进行光伏电池板的安装工作。做好中间检查施工记录。2)组件进场检验:太阳能电池板应无变形、玻璃无损坏、划伤及裂纹.测量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的开路电压,电池板输出端与标识正负应吻合。电池板正面玻璃无裂纹和损伤,背面无划伤毛刺等;安装之前在阳光下测量单块电池板的开路电压应符合组件名牌上规定电压值.3)组件安装:电池板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应轻搬轻放,不得有强烈的冲击和振动,不得横置重压,电池板重量较重的在安装过程中应两人协同安装。4)电池板的安装应自下而上先安装两端四块电池板,校核尺寸、水平度、对角线方正后拉通线安装中间电池板.先安装上排电池板再安排下排电池板,每块电池板的与横梁固定采用四个压块紧固,旁边为二个单压块,中间为二个双压块,压块螺栓片的牙齿必须与横梁“C”型钢卷边槽平稳咬合,结合紧密端正,电池板受力均匀。5)安装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以免破坏表面的保护玻璃;将两根放线绳分别系于电池板方阵的上下两端,并将其绷紧。以线绳为基准分别调整其余电池板,使其在一个平面内。电池板安装必须作到横平竖直,间隙均匀,表面平整,固定牢靠。同方阵内的电池板边线保持一致;注意电池板的接线盒的方向,采用“头对头”的安装方式,汇线位置刚好在中间,方便施工.5。8。1.9电池组件分区原则;每个厂家生产的相同峰值的组件安装在一个方阵区;不足一个方阵的相同峰值的组件保证一个汇流箱组串的电池组件同厂同峰值。这样安装组件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整个光伏电站的发电量。5.8.1.10光伏电池组件与光伏电池方阵:电池组件单块光伏电池板组成串联的组件,光伏电池方阵则是由串联后的光伏电池组件并联而成,光伏电池组件内部接线符合图纸.5.8.2每台500kW并网逆变器配置1台直流防雷配电柜(货位集成成套设备),均集装箱内成套安装;5。8。2.1每座集装箱式逆变器室配置2台500kW逆变器;5.8。2。2光伏电站共安装50台1000kVA/0.315/0.315/35kV的箱式升压变电站.5。9电缆的防火措施5。9.1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5.9.2在电缆沟道、夹层出口处中,按要求分段设置防火隔墙.5。9.3在隔墙两侧1米范围内或电缆托架的适当位置,在电缆表面涂刷一段约12米长的防火涂料或包以阻燃包带。5。9.4对易受外部着火影响和积粉易燃的电缆,可单独置于耐火封闭槽盒内。5.9.5严格按设计的电缆型号进行敷设,阻燃型电缆严禁用普通电缆代替。5。9。6所用的电缆防火阻燃材料必须经过技术或产品鉴定。并在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和材料使用工艺提出具体的施工措施。5.9.7防火涂料应按一定浓度稀释,搅拌均匀,并应沿电缆长度方向进行涂刷,涂刷的厚度或次数、间隔时间应符合材料的使用要求。5.9。8封堵电缆孔洞时,不应有明显的裂纹和可见的孔隙,孔洞较大者应加耐火衬板后再用柔性堵料封堵。5。9。9电缆保护管在电缆敷设后将电缆和保护管间的孔隙,用柔性堵料进行填充。5.9.10电缆托架敷设时,按设计的要求对于易燃部位采用防火抗燃的托架。5.10电气设备调试方案5.10.1概述5.10。1.1工程概况电气部分施工完成后,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各制造行业标准、厂家标准、甲方要求以及电力系统反事故措施进行试验,以检验安装设备能否投入试运。5。10。1.2试验项目。1)变压器静态试验:直流电阻、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变比,极性,介损,交直流耐压,铁芯绝缘,套管试验,油试验。变压器动态试验:变压器有载调压切换,冲击合闸试验及相位检查。2)互感器:绝缘电阻,直流电阻,交流耐压,介损,油试验,极性,变比,励磁特性试验等.3)断路器:拉杆绝缘,回路电阻,交流耐压,分合闸时间,同期及弹跳时间,电容器试验,分合闸线圈直流电阻及机构试验。4)电力电缆:绝缘电阻,相位检查,直流耐压及泄漏试验等。5.10。1.3试验标准国家标准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有关制造行业标准,制造厂家要求,甲方技术文件。5.10.1.4试验方法1)绝缘电阻测量。根据国标要求,电子回路不测量绝缘电阻。根据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兆欧表测量设备吸收比和极化指数。2)直流电阻测量。用电桥法测量:选择合适的电桥测量设备的直流电阻,要求其阻值差小于2。用压降法测量:用加稳定的直流电流测量其电压值,计算设备电阻值,要求其阻值差小于2.3)直流耐压:根据国标要求对设备进行直流耐压并测量泄漏电流,确定设备直流耐压电压值,测量设备绝缘合格后,加压1分钟,并读取泄漏电流。测试完后降压放电,测量绝缘电阻。4)交流耐压试验:选择合适试验设备.经计算确认试验中不会出现被试设备与试验设备产生谐振。编写专项试验措施,经甲乙双方技术负责人批准,在厂家共同监护下对设备进行耐压,确认耐压试验是否合格。试验前,须将相关设备如PT、CT短接接地,试验中应严密监视设备及周围环境,避免人身及设备事故。5)介损试验:为检验有机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对部分高压设备测量其有功损耗正切值,并考虑电场对测试结果的影响。6)极性、变比及励磁特性试验:确认设备线圈极性及二次保护接线正确可防止保护误动和拒动.励磁特性试验能正确判断电流型线圈和电压型线圈内部有无匝间短路和接地.对电流型线圈一般测量一组饱和曲线与厂家提供的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别,对电压型线圈一般测量空载电流与厂家值比较无明显差别.变比检查确认设备到货是否与设计相符,以避免设备投运后出现故障。7)分合闸时间测定:用毫秒表或录波仪测量开关分合闸时间,确认开关机构正常。8)同期性及弹跳时间测量:使用快速电子记录仪监视并测定开关整个合闸过程,其合闸同期性、弹跳时间和弹跳次数应符合规范。5。10.2配电装置调试措施5.10。2.1编制依据:5。10。2.2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必须具备的条件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熟悉厂家供货资料,并仔细阅读其技术资料,了解掌握其特性。熟悉所用仪器、仪表的操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所用仪表必须经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机械电气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