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技术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4931594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弱电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弱电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弱电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弱电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目 录第1章概 述31.1工程概况31.2项目需求31.3总体要求31.4设计依据41.5设计原则6第2章综合布线系统92.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92.2方案特点92.3综合布线系统介绍102.4系统解决方案112.5布线系统对环境的要求182.6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中PDS管线解决方案182.7布线系统的测试与布线工程的验收192.8项目施工管理252.9工程实施工管理262.10设备安装调试实施管理27第3章计算机网络系统293.1需求分析293.2基本功能要求293.3ZTE组网方案313.4网络管理解决方案363.5IP地址规划及路由设计413.6QOS实施策略433.7系统安全设计47第4章视频监控系统564.1需求分析564.2系统架构574.3前端设备57第5章有线电视系统655.1工程项目概况655.2技术方案设计655.3技术方案设计665.4施工方案设计79第6章机房工程系统816.1设计说明816.2机房地板816.3防雷接地系统836.4UPS电源系统85第7章多媒体会议系统877.1需求分析877.2基本功能要求877.3BGM会议室系统方案88第1章 概 述1.1 工程概况信息是信息革命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化的程度与现代生存和竞争能力水准直接相关联,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直接利益是极大地提高企事业单位运营的效益。1.2 项目需求本次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包括以下系统内容:1、综合布线系统2、计算机网络系统3、视频监控系统4、有线电视系统5、会议系统6、机房工程系统根据弱电智能化设计的具体条件及要求,结合现代办公写字楼的特点,来进行方案设计;各系统要具有经济适用性、集成化可扩展性、开放性、标准性、先进成熟性、安全可靠性、兼容性的特点。1.3 总体要求1) 系统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主流技术,以适应系统的优化集成设计。2) 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系统配置采用有长期动态寿命的产品,不使用短期过渡性技术的产品。使系统既能满足当前的需要,也能适应科技的进步,随时代的发展其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3) 系统设备配置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的同时,应本着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4) 各个子系统既要独立完成各自功能,又要满足今后系统集成的需要,提供相关的接口协议。5) 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1.4 设计依据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施工、检测、验收,遵循下列标准或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新的标准或规范颁布,按新的标准或规范执行。 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4)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5) 通信布线管道和窨设计施工标准EIA/TIA5696)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YD/T926.1-977) 通信光缆的一般性要求GB/T7427-878) 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13421-929)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9254-199810) 五类布线标准TIA/EIA-568B.2-111) 商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EIA/TIA56912) 验证五类布线系统可支持千兆位应用的现场测试标准EIA/TIATSB-9513) 商用大楼通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EIA/TIA60614) 商用大楼通信接地标准EIA/TIA60715) 无线电干扰极限BS800,EN5501416) EN50173、EN50167、EN50169标准17) IEEE 802.3Z ETHERNET(1000 BASE-T)18) ANSI FDDE/TPDDI19) ATM FORUM20) 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EIA/TIT568A21) 建筑通信线路间距标准EIA/TIT56922) 商业建筑通信接地要求EIA/TIT60723) 软件维护指南GB/T 14079-932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三部分:GB/T19001-ISO900125)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26)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27)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T/T75-9528)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8929)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30)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范CA30831) 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16572-199632) 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6796-199733)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34)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BGJ93-8635)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2-903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50045-953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3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116-9239)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06-9740) 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GJ08-93-20024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4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4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4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45) 电子计算机机房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4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47) 防静电工程技术规范DGJ0B-83-200048) 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199549) 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GB/T19000.3-199750) 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5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52)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B50200-9453)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CB/T6510-9654) 传声器的主要性能测量方法GB9396-8855) 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G GYJ1255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5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B 0252-259-9658)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等59) 国家、行业、省、市的其他现行标准和规范1.5 设计原则本次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建设在常规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本项目的专用和特殊要求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设计和施工时遵循以下原则:1.5.1 先进性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和信息需求迅速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采用国际或国内通行的先进技术,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体设计要一步到位,要保证本项目总体水平达到较高档次。在管线到位的情况下,可根据技术的发展和投资状况,分步实施安防系统,以提升整体技术应用水平。应保证将其建成为先进的、现代化的智能化建筑和多年后不落后。以适度超前的意识为指导原则,设计中采用先进的系统设备及系统软件和开发工具,保证系统在技术上领先,成熟稳定,符合今后的发展趋势。1.5.2 成熟性和实用性采用被实践证明为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本项目现在和将来的业务发展需要,确保经济实用。系统管理功能全面,能充分满足项目自身各种业务的管理要求。具有完全的操作环境,界面简练、友好,联机帮助功能健全有效。1.5.3 开放性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使系统与未来的新增设备具有互联性和操作性,且能很方便地融入全球信息网络中。智能化系统应具备开放性和兼容性。采用高度模块化设计,可与未来更换扩展的设备具有互连性和互操作性,各子系统之间留有标准通用通讯接口,为子系统的扩充、集成留有余地。1.5.4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应充分考虑弱电智能化系统所涉及的各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保证系统总体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采用集中管理,操作和分散控制的模式。根据智能化系统的实际情况,按需要分层次实现各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保证系统总体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总体结构应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既可以包容不同厂类型的产品,便于升级换代,使整个智能化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完善、改进和提高,并在预埋和主干敷设上留有冗余,以便于将来的扩展。1.5.5 标准化和模块化根据智能化集成系统总体结构的要求,各子系统必须标准化、模块化,代表当今新的、先进的科技水平。1.5.6 安全性和可靠性智能化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系统自身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以及运行的可靠性。对智能化系统的数据交换、存储和访问等应有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被破坏、窃取、丢失等事故发生。安全级别控制健全,防止截取操作,能有效审计用户操作,以便追查事故原因。系统的软、硬件设备要求运行稳定,故障率低,容错性强,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系统无故障连续运行。1.5.7 服务性和便利性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适应多功能、外向型的需求,对于来自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传输、检索、查询,为实际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和充分的决策依据,为用户和管理人员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效、节约的工作和办公环境。1.5.8 可维护性具备故障诊断和分析工具,能帮助维护人员迅速判断故障原因,并具备有效的维护工具和系统自恢复工具,能保证及时准确排除故障。智能化系统同时具备有一定的诊断和维护能力。1.5.9 经济性在实现先进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达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以及经济的优化设计。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要在确保用户需求、系统集成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性价比。第2章 综合布线系统2.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GCS)又称开放式布线系统(Open Cabling Systems)。综合布线系统是随着话音和数据通信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套布线系统,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话音、数据、数据图像等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结构化,在智能建筑中很方便地组成一套标准、灵活、开放的布线系统,它把建筑物内部的语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它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电话局线路相连接。自199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部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以来,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现代化、智能化大楼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志。其显著特点如下: 实用性:布线系统实施后,能满足现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即在系统中能实现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图象通信以及多媒体信息的通信。 灵活性:布线系统能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在任何一个信息插座上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可视电话、双音频电话、可视图文终端、G3或G4类传真机。 模块化:除线缆外,系统内所有的接插件均为积木式的标准件,以确保管理和扩展的简易性。 扩充性:信息技术的发展迅猛异常,而布线系统是可以扩充的,以便将来技术更新和有更大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充进去。 经济性:布线系统的应用,可以降低用户重新布局或设备搬迁的费用,并节省了时间,还可降低日后系统维护的费用。2.2 方案特点本方案选用SHIP(一舟)品牌的超五类非屏蔽布线系统。根据办公楼的平面图纸,计算机主设备间即网络信息中心设在4层,由其至弱电井引入到各楼层分配线间,构成星型模块化架构。由于本办公楼面积较小,所以一至五层的所有综合布线线路均沿各层桥架送至四层网络中心配线间即可。数据插座采用超五类非屏蔽RJ45标准接口、语音插座也采用超五类非屏蔽RJ45标准接口,根据实际安装环境选用墙面信息插座或地面插座。数据管理子系统及水平区、工作区子系统均采用一舟超五类布线系统。水平区配线架采用超五类标准模块化配线架,数据、语音插座均打在模块式配线架上。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内网和外网采用相互独立的配线架和机柜。2.3 综合布线系统介绍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一般采用星形结构。(1)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包括信息插座、连接软线、适配器等,信息插座为8芯RJ45的标准插口,大容量的数据也可选用62.5m多模光纤及ST或SC光纤标准接口。(2)水平干线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到楼层配线架之间的布线等组成,主要包括:信息插座、转接点、水平电缆等设备。水平线缆长度不大于90米,一般均采用4对100欧姆非屏蔽双绞线( UTP )。(3)管理区子系统:由交接间的配线架及跳线等组成,为简化起见,有时将它归入水平布线子系统。以配线架为主要设备,配线设备可直接安装于墙面防火板上,或安装于19寸机架或19寸机柜上。一般每层设一个设备间也可多层合用一个设备间,也有一层设两个设备间,必须根据信息点的分布情况综合考虑。电信间在楼层的中间部位更能体现布线的合理性。(4)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子系统与管理区子系统的引入口之间的布线组成,它是建筑物主干布线系统。通常布线系统采用的主干线缆为 100欧姆的非屏蔽双绞线 (UTP)、62.5/125um多模光纤或8.7-10/125um单模光纤。对于带宽大于5MHZ的应用,主干电缆UTP的长度应限制在90米以内,而多模光纤为1000米,单模光纤则长达为3000米以上。(5)设备间子系统:由建筑物的进线设备、各种主机配线设备及配线保护设备组成,有时将它归入建筑物主干布线系统。包括主配线架、跳线等。 (6)建筑群子系统:由建筑群配线架到各建筑物配线架之间的主干布线系统。建筑群主干布线宜采用光缆。2.4 系统解决方案2.4.1 产品选择本设计方案中,我们将遵循ISO/IECIS11801,EIA/TIA568A,EN/50173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GB/T50311-2007及需求分析,考虑到大楼数据、语音乃至数据图像信号传输量,一个可靠、高速、实用、灵活的综合布线系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一舟产品具有以下的优越性:(1)一舟的布线产品首先从外观上优胜于同类产品。不管是模块式信息插座、组合式信息插座,还是大对数配线架及端子板,给用户的第一眼感觉就是结构紧凑轻巧、体积适中(占用空间小)、组装工艺简明而细致;而其它同类产品却显得结构复杂而笨拙、体积庞大而不宜安装(相对一舟而言)、组装接续工艺繁琐而复杂(操作流程太专业化,非布线系统专业人员难以胜任)。因此,在同样保证布线系统可靠接续的前提下,当首选一舟。(2) 最重要的一点,一舟布线产品更具生命力。这主要是因为一舟的连接端子板与其相应的配线架几乎可以说是搭配得天衣无缝,其独到的合理性设计使得用户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整个布线系统架的升级与变动,对于多种系统应用的变迁,以及异种机的组网互联,可以在瞬间轻而易举地通过灵活的跳线方式完成。(3)一舟提供的光纤产品包括:单模光缆、多模光缆、光纤连接器件等全系列产品,并设计出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案,更加以人为本地贴近了用户需求,并凭借优异的技术,正在不断开发更新的全光解决方案,积极引领世界最尖端的技术潮流;其齐全的产品种类,可靠的性能,一直是业界的典范,目前,已广泛用于为各种通讯信道设计的布线系统中。尤其是该公司的在光纤领域划时代的产品:塑料光纤,甚至不需要专业的培训进行操作,就可以简单方便的实现高速率、高带宽的传输。综上所述,作为全球布线系统领域中的骄娇者一舟,以其独到的开放式设计、合理化规划,以及简易式连接组合的综合产品应用技术,赢得了世上众多用户的认可与信赖,靠的就是一舟自身所赢得了市场占有率。因为用户关心的不仅是高品质的传输性能,更需要高效率、高机动性的系统维护操作性。因此我们选用一舟超五类布线产品,整个布线系统安装合格后,将获得产品原厂商颁发的15年产品保证、链路/信道保证及应用保证。2.4.2 各子系统介绍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之间的拓扑示意图如下:2.4.2.1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是最终用户的办公区域,即信息端口以外的空间。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所组成。铜缆信息插座采用的是一舟公司的超五类斜面免打线信息模块。数据信息插座采用超五类非屏蔽信息模块,语音信息插座采用超五类非屏蔽信息模块,接口形式为RJ45,符合TIA /EIA 568-B标准,并与现行电话系统RJ11型接口兼容,可随时转换接插电话、微机或数据终端。同时接线IDC护盖提供更安全的保证。如图所示: 采用超五类信息插座能够满足高速数据及语音信号的传输,传输参数可测试到1000MHZ。信息模块具有90度(垂直)或45度斜口安装方式,而无需特别面板,数据点和话音点选用不同颜色的模块和清楚的标签标识以方便用户区分不同的应用接口。用户信息插座选用全数字化超五类信息插座配标准86型面板,带闸门的防尘盖。并有明显的语音及数据的标识。特征: 高性能提供附加余量以支持现有及正在出现的高速应用; 坚固的和易于安装的设计。减少安装和操作的费用; 彩色色序标记,便于导线的插入,减少错误; 保护盖设计确保导线全部端接并且防止导线滑动及缓解张力。 提供T568A/T568B安装色序标记,便于导线排列定位及加快安装速度。 所有插座全部安装于符合标准的单双孔面板中。按照招标图纸要求,信息插座设计为墙面暗装,安装高度为距地面0.3米(特殊要求除外)。水平电缆数据跳线语音跳线30所有墙壁的预埋盒在布线施工开始前安装到位,信息插座的安装在布线施工结束后,配合室外装修一同进行。凡有数据点的插座附近,应设有220V电源插座1-2个,其距信息插座的距离(净距)应不小于20cm。2.4.2.2 水平布线子系统本项目中,数据信息点水平线采用一舟超五类4对屏蔽双绞线。语音信息点水平线均采用一舟公司超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所有水平线缆采用低烟无卤型,达到OFNR防火等级。铜缆如下图: 水平布线子系统的主要设备是从子配线间引至工作区的线缆,它们均选用超五类4对8芯双绞线,由各子配线间FD星型连接至各房间信息点。标准超五类双绞线系列外皮产品包括:普通阻燃型、强力阻燃型、低烟无卤型。 速高性能100欧姆阻抗电缆。传输参数可测试到155.5MHZ。 在室内布线系统中能够实现更长距离的高速数据传输。 超过EIA/TIA-586-A标准的技术指标要求。水平管线完成由分配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的连接功能,有两种走线方式:1)水平线路远的采用沿吊顶内电缆桥架转接预埋在墙内的PVC管将线路引下至墙上(或地上)的暗装信息点接线盒。2)水平线路近的采用PVC管直接从分配线间引至墙上(或地上)的暗装信息点接线盒。水平系统示意图如下:2.4.2.3 垂直主干子系统垂直主干包括数据主干和语音主干,分别采用光纤和大对数电缆。但是考虑到本次项目的特殊性,没有垂直主干线的布线工作。2.4.2.4 楼层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房间、是水平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也是主干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由大楼主配线架、楼层分配线架、跳线、转换插座等组成。用户可以在管理子系统中更改、增加、交接、扩展线缆。用于改变线缆路由。建议采用合适的线缆路由和调整件组成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提供了与其他子系统连接的手段,使整个布线系统与其连接的设备和器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调整管理子系统的交接则可安排或重新安排线路路由、因而传输线路能够延伸到建筑物内部各个工作区。是综合布线系统灵活性的集中体现。管理子系统三种应用:水平/干线连接;主干线系统互相连接;入楼设备的连接。线路的色标标记管理可在管理子系统中实现。楼层子管理间即设置在4层的网络中心中。工作区信息点分别连接由弱电井内引入到各区域弱电间的分配线架上,分配线架安装在机柜内,采用19”标准机柜。(1) 光纤配线架垂直线缆侧,数据采用了一舟产品19英寸光纤配线架,由室内多模12芯多模光缆构成连接。语音采用3类50对大数线缆组成,连接至各层弱电间的110型100对配线架上,由水平子系统数据采用了一舟产品的超五类24口配线架。配线架与配线架之间加过线槽,可以管理各种跳线。 一舟光纤配线箱如下图:一舟公司的架装光纤接口箱是设计用于中到高光纤数的建筑物内的光缆安装。可为楼内主干及水平应用提供安全的管理。这种接口箱可内置光纤连接护板,允许光缆与现场安装的光纤尾线熔接,它与ST兼容、SC、双工SC、或FC适配器一起使用。(2) 数据配线架连接所有数据水平线缆的配线架均采用19”超五类24口RJ45模块式非屏蔽配线架,配线架和机柜均采取接地措施。连接所有语音水平线缆的配线架均采用19”超五类24口RJ45模块式配线架。配线架如下图: 特征: 配线架有24口配置,标准19(48.26cm)宽, 配有符合TIAEIA606规范的标识套件 配线架包装配套有理线支架与扎线环,以保证符合标准规定之线缆绑扎张力和弯曲半径的要求和传输性能。 具有对多种线缆(如同轴电缆)的兼容性2.4.2.5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核心,由设备间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能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主要元件为24口数据和110型语音配线架及机柜式光纤配线架等。它主要提供主机设备的连接,由电话站引来的外线,通过此系统,完成与外界连接。数据主配线间内放置光纤主配线架及网络设备通过12芯多模室内光缆与各楼层配线间的光纤配线架连接,实现主干数据通信。光纤接头是ST/SC型。此接头由陶瓷材料制成,最大信号衰减量小于0.2dB。光纤接头藕合器(Coupling)用作提供两个ST/SC的连接,可以保证每个连接点的损耗最多不超过0.4dB。语音主配线采用110型配线架,所有配线架均安装在19”标准机柜中。所有主干50对线缆均端接在110型配线架上,管理整座大楼的语音系统;同时由市话引来的线缆也端接于此。设备间子系统的产品选型1) 机柜: 19寸标准2米机柜。 2) 光纤配线盘:标准的19英寸机架式结构,24口 1U 机架式配线箱 3) 话音主干的成端:话音主干电缆采用100对110配线架成端,参阅楼层配线间部分。4)电缆及跳线管理单元:参阅楼层配线间部分。2.5 布线系统对环境的要求在设备间及每个信息点旁边至少有足够的独立的、稳定的单项电源插座,以供一些网络和终端设备使用。设备间保持干燥,有良好通风系统用于散热。顶棚内防尘良好,且应有照明系统,便于安装和管理。设备间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配线架等。施工过程中,用户提供存放SCS材料的仓库。2.6 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中PDS管线解决方案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是放射型的(星型拓扑结构),线缆量较大,所以金属电管、金属桥架容量的计算很重要。按照标准的金属电管、金属桥架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金属电管、金属桥架的容量。 即:金属电管、金属桥架的横截面积=水平线截面积之和*3PVC管容量规 格富余量规 格富余量15mm(能容纳1条双绞线)30%40mm (能容纳7-11条双绞线)30%20mm (能容纳2-3条双绞线)30%50mm (能容纳12-14条双绞线)30%25mm (能容纳4-5条双绞线)30%65mm(容纳17-42条双绞线)30%32mm (能容纳5-6条双绞线)30%80mm(容纳49-66条双绞线)30%100mm(容纳67-80条双绞线)30%PVC线槽容量规 格富余量规 格富余量20 *13(能容纳2条双绞线)30%80*50(能容纳50条双绞线)30%25*13 (能容纳3条双绞线)30%100*50(能容纳60条双绞线)30%30*17(能容纳6条双绞线)30%100*80(能容纳80条双绞线)30%40*25(能容纳10条双绞线)30%120*50(能容纳90条双绞线)30%50*27(能容纳15条双绞线)30%120*80(能容纳100条双绞线)30%60*30(能容纳22条双绞线)30%200*160(能容纳200条双线)30%2.7 布线系统的测试与布线工程的验收今天已经没有人会说布线工程结束后不需要进行测试了,人们都已经认识到布线系统的测试与验收是保障工程质量, 保护投资利益的重要环节。从我们大量的为用户进行服务的案例中,也发现这的确是用户在意识上的进步。 但是我们也看到,有关布线测试和布线工程的实施对用户来说仍然是个太概念化的问题, 很少有涉及布线系统工程的实际验收文章和技术介绍可以参考的,在用户制订测试方案时,这些知识却是很重要的。 我们在本文中将多年积累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介绍一下,借此来帮助用户完成对自己布线系统的测试与验收工作。 2.7.1 布线主要涉及的标准与发展布线的测试首先是与布线的标准紧密相关的。近几年来布线的标准发展的很快, 主要是由于有像千兆以太网这样的应用需求在推动着布线性能的提高,由此导致了对新的布线标准的要求加快。 在参考布线的标准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标准体系来入手:美洲标准、欧洲标准、国际标准、应用标准。 在对布线系统进行设计和测试时,如果不了解相关的标准,就会出现差异。布线的现场测试是布线测试的依据, 它与布线的其它标准息息相关,我们在此对这些标准进行逐一的简介,更详细的资料可以直接参考标准原件。 1. 美洲标准: 成立有八十年历史的美国国家标准局 ANSI 是 ISO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与 IEC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主要成员,在国际标准化方面是很重要的角色。 ANSI 自己不制订美国国家标准(ANS),而是通过组织有资质的工作组来推动标准的建立。 布线的美洲标准主要由 TIA/EIA 制订:ANSI/TIA/EIA 568-A 到 A5: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商业建筑通信布线标准),1995/10/25该标准定义了语音与数据通信布线系统,它适用于多个厂家和多种产品的应用环境。 它为商业布线系统提供了设备和布线产品设计的指导。也制订了不同类型电缆与连接硬件的性能与技术条款, 这些条款可以用于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在这个标准后,有五个增编:增编1(A1):Propagation Delay and Delay Skew Specifications for 100 ohm 4-pair Cable (100欧姆 4 对电缆的传输延迟和延迟偏移规范),1997/9/25在最初的 568-A 标准中,传输延迟和延迟偏离没有定义,这是因为在当时的系统应用中这两个指标并不重要。 但到了 100VGAnyLAN 网络应用出现后,由于它是在 3类双绞线的布线中使用所有的 4 个线对实现 100Mbps 的传输, 所以就对传输延迟和延迟偏离这两个参数提出了要求。此时,TIA 同意定义一个 50ns 的延迟偏离作为最小要求, 而当时现场测试仪器(如:Fluke DSP 系列数字式电缆测试仪)是可以实现此项测试的,所以该标准就自然被引入了。 增编2(A2):Corrections and Additions to TIA/EIA-568-A(TIA/EIA-568-A标准修正与增编),1998/8/14该增编对 568-A 进行了修正。其中有在水平采用62.5/125 m光纤的集中光纤布线的定义; 增加了 TSB-67 作为现场测试方法等项。 增编3(A3):Corrections and Additions to TIA/EIA-568-A(TIA/EIA-568-A标准修正与增编),1998/12/28为满足开放式办公室结构的布线要求,本增编修订了混合电缆的性能规范。 增编4(A4):Production Modular Cord NEXT Loss Test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for Unshielded Twisted-Pair Cabling该增编所定义的测试方法不是由现场测试仪来完成的。并且只覆盖了 5类缆的 NEXT。 增编5(A5):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for 4-Pair 100 Ohm Category 5e Cabling (100欧姆 4 对 增强 5 类布线传输性能规范),2000/2/11998年起在网络应用上开发成功了在 4个非屏蔽双绞线线对间同时双向传输的编码系统和算法, 这就是 IEEE 千兆以太网中的 1000Base-T。为此 IEEE 请求 TIA 对现有的 5 类指标加入一些参数以保证布线系统对这种双向传输的质量。 TIA 接受了这个请求,并于 1999年11月完成了这个项目。与 TSB-95 不同的是这个文件的所有测试参数都是强制性的,而不是象 TSB-95 那样推荐性的。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新的性能指标要比过去的 5 类系统严格的多。这个标准中也包括了对现场测试仪的精度要求, 即:IIe级精度的现场测试仪。这里还要注意的是:由于在测试中经常出现回波损耗失败的情况,所以在这个标准中就引入了 3dB 的原则。 ANSI/TIA/EIA 568-B.1: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商业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 第一部分:一般要求该标准目前还在草案阶段,它最终将取代ANSI/TIA/EIA-568-A。这个标准集合了 TIA/EIA TSB67, TIA/EIA TSB72, TIA/EIA TSB75, TIA/EIA TSB95, ANSI/TIA/EIA-568-A-1, A-2, A-3, A-4, A-5,TIA/EIA/IS-729 等标准中的内容。注意:由于这个标准以永久链路(permanent link)定义取代了基本链路的定义(basic link), 所以在指标的数值上与ANSI/TIA/EIA 568-A5 是不同的。 ANSI/TIA/EIA 568-B.2: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商业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第二部分:平衡双绞线布线系统该标准目前还在草案阶段,它最终将取代ANSI/TIA/EIA-568-A ANSI/TIA/EIA 568-B.2.1:ANSI/TIA/EIA 568-B.2 的增编虽然ANSI/TIA/EIA 568-B.2 还处在草案阶段,就有了增编会让人们很困惑, 但它是为了将目前的 6 类问题单独地拿出来对待,也是由于6类的标准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ANSI/TIA/EIA 568-B.3: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商业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第三部分:光纤布线部件标准这个标准定义光纤布线系统的部件和传输性能指标。该标准将取代ANSI/TIA/EIA-568-A 中的相应内容。 总的来说 ANSI/TIA/EIA 568-B 将是自1991年以来公布ANSI/EIA/TIA-568标准后的第三个版本。2. 欧洲标准EN 5017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Generic cabling systems该标准至今经历了三个版本:EN50173: 1995EN50173A1: 2000EN50173: 2001 (目前是草案)EN 50173的第一版是1995年发布的,今天它已经在很多方面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它没有定义 ELFEXT 和 PSELFEXT,因此它也不能用于支持千兆以太网。因此这个标准就必须修改, 而最新发布的标准是增编1。它支持千兆以太网和ATM155,也制订了测试布线系统的规范。 但它没有涉及新的 Class E 和 Class F 电缆及其布线系统。下一个版本将会在 2001 年中期发布, 并命名为EN50173:2001。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Class D:2000A1 的定义没有将要发布的 Class D:2001 指标严格, 所以 Class D:2000A1 是不能等同于 TIA的 Cat 5e 的。EN50174 - Part 1,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abling Installation Specific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该标准由三部分组成。它包括了 it 布线中的平衡双绞线和光纤布线的定义,实现和实施等规范。 第一部分是作为布线商与用户签署合同的参考。EN50174 不包括某些布线部件的性能, 链路设计和安装性能的定义,所以在应用时需要参考 EN 50173。EN50174 - Part 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abling Installation Part 2: Installation Planning and Practices Inside BuildingsEN50174 - Part 3 (目前是草案)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abling Installation Part 3: Installation Planning and Practices for Outside BuildingsProject 50xxx: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abling installation Testing of installed cabling该标准定义了布线系统(包括光缆布线)测试要求。它定义了测试过程和选用的参数,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对于欧洲标准来说,它是由一系列的标准相互结合构成的,其中:在设计上使用EN 50173在参考标准和实现与实施上采用 EN 50174 -1, EN 50174-2, EN 50174-33. 国际标准IEC 61935 (目前是草案): Generic cabling systems specification for the testing of balanced communication cabling in accordance with ISO/IEC 11801它定义了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的比对方法,这一点上与美洲的 TSB-67 标准相同。它还定义了布线系统的现场测试方法, 以及跳线和工作区电缆的测试方法。 该标准还定义了布线参数参考测试过程以及用于测量 ISO/IEC 11801 中定义的布线参数所使用的测试仪器的精度要求。 ISO/IEC 11801目前该标准有三个版本:ISO 11801:1995、ISO 11801:2000、ISO 11801:2000+(目前是草案) 4. 网络应用标准多数网络应用都定义了物理层的规范,其中就有布线性能的要求。有时我们也需要参考应用中的需求来决定布线的性能是否够用。2.7.2 网络布线系统测试验收报告1、外观验收验收日期:外观验收项目整洁端庄信息插座和面板安装 主配线架安装 2、测试验收 测试仪器:(FLUKE DPS4300铜缆测试仪) 验收测试标准见下表双绞线通道与基本链路的衰减极限值 20摄氏度下最大衰减值( db)20摄氏度下最大衰减值( db)通道100m基本链路94m频率(MHz)3类4类5类3类4类5类14.22.62.53.22.22.147.34.84.56.14.34.0810.26.76.38.86.05.71011.57.57.010.06.86.31614.99.99.213.28.88.22011.010.39.99.22511.411.531.2512.816.562.518.516.710024.018.6双绞线表示不同频率下NEXT的最小值NEXT损耗最小值( db)NEXT损耗最小值( db)通道基本链路频率(MHz)3类4类5类3类4类5类139.153.360.040.154.760.0429.343.350.630.745.151.8824.338.245.625.940.247.11022.736.644.024.338.645.51619.333.140.621.035.342.32031.439.033.740.72537.439.131.2535.737.662.530.632.710027.129.3双绞线连接:根据ISO/11801国际标准Class D(CAT.5)之要求制定EIA/TIA 568 UTP线类极限衰减/近端串扰值 频率(MHz)CAT.3(dB)CAT.4(dB)CAT.5(dB)1.002.6/412.1/562.1/624.005.6/324.3/474.3/538.008.5/276.2/425.9/4810.009.8/267.2/416.6/4716.0013.1/238.9/388.2/4420.00/10.2/369.2/4225.00/10.5/4132.25/11.8/3962.50/17.1/35100.00/22.0/32EIA/TIA 568 连接器件极限衰减/近端串扰值 频率(MHz)CAT.3(dB)CAT.4(dB)CAT.5(dB)1.000.4/580.1/650.1/654.000.4/460.1/580.1/658.000.4/400.1/520.1/6210.000.4/380.1/500.1/6016.000.4/340.2/460.2/5620.00/0.2/440.2/5425.00/0.2/5232.25/0.2/5062.50/0.3/44100.00/0.4/40测试链路选用Basic Link模型。其中测每条电缆下列参数:接线图特性阻抗阻抗链路长度衰减近端串扰损耗 其中本系统用到5类材料特性如下 : Cat.5:线缆/连接器件的传输性能定义到100MHz的数据速率。测试时,我们以Basic Link模型将测试器由分配线架(IDF)到插座端接,传输速率从1100Mbps进行测试,线对中最差情况在测试标准范围内为合格点。2.8 项目施工管理我公司在多年来大量的系统集成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施经验,这些经验的积累得益于众多用户对我公司的信任与合作。我们已形成了一整套实用的项目管理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技术以及一整套系统测试和质量保证的计划和方法。我们相信这些技术和方法将有助我公司所承接的项目能够保质保量、高效而又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实施。在项目管理中,我们将采用工程化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严格,科学和有效的项目控制与管理。从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两个方面对项目实施严格、规范和有效的管理。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为:建立项目组织机构:我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管理和技术两条线的管理组织,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实施队伍。严格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对项目进行控制:项目主要按照计算机系统集成相关标准和软件工程的实施规范进行项目建设。用户的需求和利益第一:是否将用户的需求和放在第一位考虑,是决定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公司将与用户紧密配合,时刻把用户的需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考虑。例会、报告、派工单和审批:我公司项目实施组定期召开工程例会,每个参与项目的人员定时向直接主管进行规范化的书面工作报告,有关工程中的问题及其处理建立审批制度,工作完成经验收测试后,需填写竣工单并审查备案。技术人员的后备力量:我公司拥有强大的提供技术人员后备力量,既可保证为本项目提供足够的人力,又可防止人员的意外流动可能给本项目带来的延误,同时可保证为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支持与维护服务。严格规范的文档管理:我公司有专门的组织对项目文档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并建立项目文档的编写规范。项目文档包括管理文档和技术文档两大部分。内容覆盖了项目执行各阶段的任务和具体要求、采用的技术方法、各种设备或软件系统的2.9 工程实施工管理当确定由我方承接本工程项目后,在需方提供建筑蓝图的前提下,本公司将会派出工程设计人员按照工程设计施工的标准,为用户设计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该综合布线系统应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综合布线标准(标准号为:EIATIA568),同时参照国内有关通讯、计算机网络对传输线路的要求、标准等,两个标准如有冲突时,以标准高的为准。并向用户提供管线方案、建筑分布、系统配置、设备选型及工程进度等工程设计方案。我方为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布线系统集成商。目前,公司内有专人是负责布线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还有两支专业的工程安装施工队伍(每支约有20人)可负责大型的管线工程安装工作。为了确保在布线过程中线缆不会受到损坏,我方会派出专业的施工队,负责施工的现场安装与线缆的布放,同时再派出工程师2人,在现场督导施工人员完成线缆在建筑群中的铺设;从而保证线缆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达到高速传输指标要求;对主、分配线架进行安装,以及对各子系统电缆的配线、系统设置、安装和跳接。此部分工作也将会由我公司直接负责完成,专业施工人员将超过8名以上,以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此项工程。2.10 设备安装调试实施管理所有设备和产品将在到货时进行开箱验收,召集乙方负责人、监理方协同对照合同清单核对型号、数量、厂家,检查其外观是否损坏,是否全新产品,随机资料是否齐全,以上检查合格即认定为通过开箱验收,填写设备进场验收单。在设备到达现场后,甲乙双方技术负责人员共同开启设备包装,按相关标准对设备进行现场验收:检验硬件设备和单独购买的软件的货号及数量是否与合同一致;检验到货的设备及软件是否完好无损;验收的结果提供一份双方共同签名的硬件及系统软件验收清单,并注明日期。设备如与合同有出入于当天向供货商提出疑问,并确认换货时间。2.10.1 设备测试 按照设备编号表对设备编号,进行加电测试、软件版本测试、软件运行测试,安装模块,设置管理IP,并在机房内对设备连通性包括光纤接口进行测试。填写测试表格,三方签字。如发现设备故障当天向供货商提出疑问,并确认换货时间。2.10.2 项目质量保证办法参加调试、配置设备的工程师均有过大型网络的集成经验。参加调试、配置设备的工程师均受过专业的培训或取得相关的资格认证。工程师的数量保证。工程师的工作任务将统一分配、细化。并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技术支持小组的组成,负责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种技术难题。系统项目的实施,不仅涉及到技术实现的方法和手段,而且涉及到人、财、物的管理与调配,需要所涉及的各方面单位和部门的密切配合。因此,在该项目中,我们采用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更加严格、科学和有效的项目控制、协调与管理。项目管理的原则是权责分明,项目中每个人都应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责任,在项目运行中应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奖惩制度,作息制度,加班制度,以及定期与不定期召开的进度汇报与计划调整会议等。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和召开项目管理协调委员会会议和重要的阶段性评审会议等,以解决项目进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第3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3.1 需求分析智能化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外网网络所组成:外网:主要用于访问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设备系统主要包括核心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中心机房位于四层网络机房,核心交换机与各应用服务器将安装在这里。3.2 基本功能要求采用先进的千兆以太网技术、星型拓扑结构来组建大楼的信息网络;网络的骨干采用支持第三层交换技术的路由交换机,应具有第三层路由交换功能及强大的第二层交换功能,还应具备将多业务安全、服务质量等重要功能进行集成的能力。从网络中心到分配线间通过1000M链路下连每个分配线间的接入交换机,楼内通过工作组交换机作为接入设备,每个子配线间根据所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