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说课稿格式共6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4651521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说课稿格式共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数学说课稿格式共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数学说课稿格式共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篇一:初中数学说课稿模版各位评委: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有理数复习课 ,这节课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一、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复习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理数作为中学阶段的入门章节,非常重视与前面学段的衔接。一方面,数从自然数扩展到有理数,初步形成有理数的概念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是小学算术的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有理数的学习为学习实数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代数式四则运算工具性内容。准确数和近似数、计算器的使用也是本章的教学内容,它是应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因此有理数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第一章有理数,对_有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有理数的知识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运算难点确定为:负数和有理数法则的理解和运用二、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计算等有关知识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感受探索与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之美。三、 教学方法分析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1、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三学生的求知欲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形成学生自动、生生助动、师生互动,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高。2、采用表格形式,将知识点归纳,让学生通过这个表格很容易看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让学生形成以清晰、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3、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既直观、生动地反映图形变换,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形象性,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亲自动手、自我发现等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中,教师创设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与点拨,在积极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找到了解决疑问的方法,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四、教学过程分析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 复习就知,温故知新设计意图: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_是本节课深入研究_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1、教学环节设计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对学生新课应具备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进行检测判断”,学生自主完成,不仅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为了更好地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我设计了五个由浅入深的练习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准备。运用知识,体验成功: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知识深化,应用提高: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识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归纳小结,形成结构:把“反馈调节”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结束,应针对教学目标的层次水平,进行测试,对尚未达标的学生进行补救,以消除错误的积累,从而有效的控制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由学生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 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 数学概念(定理等) 要明确其 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 ,通过对 定义 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_环节。(5)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6)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7)当堂检测 对比反馈(8)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2、 作业设计课外作业分必做题、选做题,体现分层思想,通过作业,内化知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遗漏与不足。3、 板书设计(课件展示)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多媒体展示、学生画图、探究,使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潜能,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来探索新问题.教学后记:全章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注意了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既加强基础,又提高能力和发展智力;第二,既全面复习,又突出重点。本节课是有理数全章的复习课,所以教学中抓住了有理数的概念和 理数的运算这两个主要内容,这是有理数的基础知识,也是复习的重点。此外,还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让学生熟练地利用数轴来解题,以提高他们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阅读教材中的“全章小结”,给关键性词语打上横线。二、讲授新课:1利用数轴患讲有理数有关概念本章从引入负数开始,与小学学习的数一起纳入有理数范畴,我们学习的数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从数轴上看,小学学习的数都在原点右边(含原点),引入负数以后,数轴的左边就有了实际意义,原点所表示的0也不再是最小的数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从左向右越来越大,a点所表示的数小于b点所表示的数,而d点所表示的数在四个数中最大。我们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这两点间的距离,则aoboco,这个距离就是我们说的绝对值。由aoboco可知,负数的绝对值越大其数值反而越小。由上图中还可以知道co=do,即c、d两点到原点距离相等,即c、d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又它们在原点两侧,那么这两数互为相反数。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就是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等距的两点所表示的数。利用数轴,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许多题目。2例题: 例1:(1)求出大于5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2)求出适合3(3)试求方程x6的所有整数; x=5,2x=5的解; (4)试求x3的解解:(1)大于5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在数轴上表示5之间的整数点,如图,显然有4,3,2,1,0。(2)3x6在数轴上表示到原点的距离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在原点左侧,到原点距离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有5,4;在原点右侧距离原点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有4,5。所以,适合3x6的整数有4,5。(3) x=5表示到原点距离有5个单位的数,显然原点左、右侧各有一个,分别是5和5。所以x=5的解是x=5或x=5。同样2x=5表示2x到原点的距离是5个单位,这样的点有两个,分别是5和5。所以2x=5或2x=5,解这两个55简易方程得x=2或x=2。(4) x3在数轴上表示到原点距离小于3个单位的所有点的集合。很显然3与3之间的任何一点到原点距离都小于3个单位。所以 3x3。例2:计算:(1)+17+20; (2)13+(21); (3)1519; (4)31(16); (5)1112;(6)(27)(13); (7)136416; (8)(54)(24); (9)(2); (10)(2); 32(11)(1); (12)23; (13)(23); (14)(2)+3 100223211111(15)4(2)2(2)(2)+(2)+(2)+1 223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3课堂练习:(1)填空: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和是_; 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商是_;(0除外) _的绝对值与它本身互为相反数; _的平方与它的立方互为相反数; _与它绝对值的差为0; _的倒数与它的平方相等;_的倒数等于它本身;_的平方是4,_的绝对值是4;如果aa,则a是_;如果那么a是_;(2)用“”、“”或“=”填空:当a0,b0,c0,d0时: a3=a,则a是_;如果3a2?a2,那么a是_;如果?a=a,cda?a?aa?babb_0; c_0;c?d_0; (?b)2_0; ba3b43_0;c_0; a3?b3c3a2?_0; cd_0;1111_b;a0,b0,则ab。 ab时,a0,b0,则a2课堂练习: 课本:p8183: 2,15,17。三、课堂小结:注意负数的出现而带来的问题。符号问题;漏“”问题;计算正确性。四、课堂作业:课本:p8083: 适当选做。篇二:初中数学说课稿格式初中数学说课稿格式大家好!所选用的教材为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或加教学评价)一、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 年级 第 章第 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对 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 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 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2、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 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3、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难点确定为:二、 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 (了解、理解、熟记、初步掌握、会运用 对 进行 等);2. 通过的学习,培养学生 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 能力,加深对 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 等数学思想的认识。3.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三、 教学方法分析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四、教学过程分析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 复习就知,温故知新设计意图:建构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 是本节课深入研究 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3)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 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 数学概念(定理等) 要明确其 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 ,通过对 定义 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 环节。(5)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6)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7)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篇三:初中数学优秀说课稿模板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潘亚飞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号说课者,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所选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展开说课。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年级第()章第()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对 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 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 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二、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对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 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三、 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是紧密联系的一个统一整体,学生在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同时也是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所以,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 (了解、理解、熟记、初步掌握、会运用 等);2. 通过 的学习,培养学生 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 能力,加深对 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 等数学思想的认识。3.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和教学目标的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 难点确定为: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 教法和学法分析1. 教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或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由于本节课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直观的感受。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列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相关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认识更清晰、更深刻。2. 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知道,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节课我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分析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 复习旧知,温故知新设计意图: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 是本节课深入研究 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3)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 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 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 数学概念(定理等) 要明确其 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 ,通过对 定义 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 环节。(5)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6)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三个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7)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率达到最佳状态。六、 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有利于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我的板书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第二部分,定义,法则和定理的说明;第三部分,通过例题巩固应用。结束语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在教学中要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篇四:初中数学说课稿模版各位评委: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去括号,这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一、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_ 年级 册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_ 的基础上,对_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_ 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_的工具性内容。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_,对_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_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3、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难点确定为:二、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2. 过程与方法目标: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三、 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四、教学过程分析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 复习就知,温故知新设计意图: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_是本节课深入研究_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3)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 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 数学概念(定理等) 要明确其 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 ,通过对 定义 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_环节。(5)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6)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7)当堂检测 对比反馈(8)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 谢谢.篇五:初中数学说课模版(适合教师招聘)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初中数学 年级第 章第 节的内容。这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对 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又为学习 等知识奠定了基础。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认识到数学的价值。3、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难点是:二、 教学方法分析(说教法)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呈现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四、学法指导(说学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这节课我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一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与合作探究法,总结反思法。五、教学过程分析下面我将重点来说我的教学过程:为开展数学活动,我事先准备了导学案,并要求学生准备了小黑板以及粉笔(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 复习就知,温故知新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已有的知识,为探究新知做准备。(3)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2抽象3. 猜想4. 验证设计意图:数学的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获得思维的活动经验,切实提高学生的归纳思维水平。让学生体会到“观察抽象猜想论证”的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实践应用,运用知识1. 简单运用知识在学生掌握新知后,及时进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检验知识是否掌握,另一方面巩固知识。为了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学习注意力更持久,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将传统的巩固练习以砸金蛋游戏的形式给出,其目的是以较简单的基础题来训练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从而为拓展打基础。2.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3. 拓展延伸意图: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突破思维的难点。4. 运用新知,解决本课引入的实际问题设计意图:前后呼应,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7)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小结归纳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思想与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下面三个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体会到了哪些学习数学思想与方法?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作用,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板书设计:说明:在利用多媒体课件参与课堂教学时,好的板书不仅能完整地、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思维与记忆,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认识,衷心希望各位老师不惜赐教。 谢谢!篇六:初中数学说课稿范例初中数学说课稿-数轴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轴一:说教材:数轴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二节课。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提出了立体“三维”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我设计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2,过程与方法;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由于本班学生学习能力基础差,我将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教师的教,还应该有学生的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1,讲授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讲演,特点是信息量大能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说明、分析、论证、描述、设疑、解疑等教学语言,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科学知识,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2,演示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3,练习法。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在来说学法。专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需要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数形结合方面我让学生尝试自主识图,分成学习小组,交流识图方法,让学生自主质疑,合作解疑,快乐学习。而对于学习能力基础差的学生,应该激励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们收获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五:说教学过程: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六:教学程序设计:(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首先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1)零上5c用 5 表示。(2)零下15c 用 -15 表示。(3)0c 用 0 表示。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平位置的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是习惯与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的一部分,因此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通过教师的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的默契)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a、b、c、d、e、f、a、b、c三个图形从数轴的三要素出发,d和f是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安排课本16页的例1,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1、课本23页练习1、22、课本23页3题的(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3、数轴上的点p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a距离是2,(1)试确定点p表示的有理数;(2)将a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b点,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3)再由b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到c点,则c点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根据学生的特点,师生共同小结: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25页1、2、3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 (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七:板书设计:(略)这是我的板书设计,由于时间关系板书暂不完整不足之处请老师们指正,谢谢勾股定理各位专家领导,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勾股定理一、教材分析:(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的地位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版),八年级第十九章第二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便于正确的进行运用。(二)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和证明,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并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与运用【教学难点】用面积法等方法证明勾股定理【难点成因】对于勾股定理的得出,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数学结论,而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意识,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可预见性和耐挫折能力并不是很成熟,从而形成困难。【突破措施】:创设情景,激发思维:创设生动、启发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冲突,让学生在感到“有趣”、“有意思”的状态下进入学习过程;自主探索,敢于猜想:充分让自己动手操作,大胆猜想数学问题的结论,老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更是一位参入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从而形成生动的课堂环境;张扬个性,展示风采:实行“小组合作制”,各小组中自己推荐一人担任“发言人”,一人担任“书记员”,在讨论结束后,由小组的“发言人”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可上台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台”展示本组的优秀作品,其他小组给予评价。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可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到深,由特殊到一般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紧随新课改理念,也反映了时代精神。基本的教学程序是“创设情景-动手操作-归纳验证-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个方面。【学法分析】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并参入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多媒体课件演示flash小动画片: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问题的设计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问题。学生会感到一些困难,从而老师指出学习了今天的这节课后,同学们就会有办法解决了。这种以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也反映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更好“服务于生活”。(二)动手操作课件出示课本p99图19.2.1:观察图中用阴影画出的三个正方形,你从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可能考虑到各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老师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发现sp+sq=sr(此时让小组“发言人”发言),从而让学生通过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当c=90,ac=bc时,则ac2+bc2=ab2。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上述是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情况,那么在一般情况下的直角三角形中,是否也存在这一结论呢?于是再利用多媒体投影出p100图19.2.2(一般直角三角形)。学生可以同样求出正方形p和q的面积,只是求正方形r的面积有一些困难,这时可让学生在预先准备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形,再剪一剪、拼一拼,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后,学生就能够发现:对于一般的以整数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也存在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这样设计有利于突破难点,也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数学思想及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问:当边长不为整数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存在这一结论呢?投影例题:一个边长分别为1.5,5. 6,3.9这种含有小数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计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情形,这样归纳的结论更具有一般性。(三)归纳验证【归纳】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边长为整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到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再到边长为小数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学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学会“文字语言”与“数学语言”这两种表达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