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人民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453954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后限时集训(十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山东临沂模拟)民国建立,强调服制的“整齐划一”,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常礼服除了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另一种为西式。这一举措()A体现了职位身份的差异B增强了传统服饰的西化色彩C提高了西方服饰的地位D实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平等C据材料“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可知体现了职位身份的差异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据材料“常礼服除了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另一种为西式”可知,传统服饰和西式服饰并存,提高了西方服饰的地位,而不是传统服饰的西化,故B项错误,C项正确;仅从服装变化上无法说明实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平等,故D项错误。2(2018辽宁沈阳九中高三阶段测试)辛亥革命之后,一些知识女性认为“欲弭社会革命之惨剧,必先求社会之平等;欲求社会之平等,必先求男女之平权;欲求男女之平权,非先与女子以参政权不可”。她们以妇女参政团体为依托,掀起了勇争参政的女权运动。这些现象反映了这一时期()A女性自主意识开始觉醒B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国主流思想C民权观念逐步深入人心D女性参政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C题干材料信息“以妇女参政团体为依托,掀起了勇争参政的女权运动”体现了民权观念已经影响到女性群体,反映出民权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所以C项正确;题干材料所述现象是在女性自主意识觉醒之后才出现的,所以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所以B项错误;D项“社会普遍认同”不符合史实,排除。3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当天即发布改用阳历令,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又推举阳历为国历,然阴历仍占据民国初年社会主流。1928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强力推行国历运动,但与阴历有关的民俗文化仍然支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政府只好在国历与阴历之间进行调适。这种现象说明了()A政府主导社会习俗B传统习俗根深蒂固C中国社会仍然止步不前 D西方文明不适应中国B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民国时期,“阳历”和“阴历”同时使用,“与阴历有关的民俗文化仍然支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所以B项正确;A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得出,排除;C、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4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A材料显示出清末北京的汉族妇女缠足之风很盛行,因此穿弓形鞋的极为普遍,说明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习俗,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对缠足习俗的变革,与社会启蒙和进步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妇女缠足之风仍然盛行,故C项错误;材料“甚精工”反映出近代女鞋制造工艺精湛,不是删繁就简,故D项错误。5(2018河北邯郸高三摸底)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材料反映出当时上海()A已成为全国服饰制作中心 B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C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D与世界的关系紧密D依据材料无法判断上海成为全国服饰制作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中“时新服饰”“新花样”不等于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时新服饰”不等于文化交流中心,故C项错误;与世界的关系紧密与材料中“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相符,故D项正确。6(2018贵州贵阳高三摸底)辛亥革命前,“断发易服”的呼声日益高涨。有人将戊戌维新的失败归咎为“变法之初不先变发”,一些海归留学生认为“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这些观点()A表明“断发易服”具有观念变革意义B说明维新运动没有涉及社会生活领域C揭示了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D反映出维新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A从材料“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可知断发易服能够促进社会思想变革,故A项正确;维新变法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倡“断发易服”,故维新运动没有涉及社会生活领域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维新变法没有实行断发易服,影响了变法的结果,不能体现维新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故D项错误。7(2018江苏高邮中学高三阶段检测)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C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D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由题干材料信息“民国初年”“新式婚礼”“鞠躬”等可知,当时婚姻习俗发生了变化,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信息仅仅反映的是“镇江、扬州等地”的新式婚礼,所以A、B、C三项错误。8(2019云南玉溪模拟)铁路未通之前,平遥是面向晋南的贸易中心。正太铁路通车以后,榆次逐渐成为贸易中心。山西铁路沿线乡镇以铁路为轴心,把周边乡村纳入怀中,成为其商业腹地,带动了乡村生产的商品化,加速了近代山西乡村向集镇的转变。材料主要反映出铁路的修建()A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B促进了现代贸易体系的形成C彻底瓦解了自然经济D改变了传统的城乡布局D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由题干材料信息“山西铁路沿线乡镇以铁路为轴心,把周边乡村纳入怀中,成为其商业腹地,带动了乡村生产的商品化,加速了近代山西乡村向集镇的转变”可知,铁路加快了城乡经济文化交流,改变了传统的城乡布局,D项正确;A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得出,排除;B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9(2019辽宁沈阳三模)1887年,中国电报局与英国大东公司、丹麦大北公司签订“齐价合同”,“更得分收每年五六十万,岁入共二百数十万”。这表明中国近代电报业()A取得与外商的平等地位 B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C在商战实践中取得成效 D逐渐垄断中国通信市场CA项中的“平等地位”不符合史实;B、D两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得出;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中国电报局与外国公司签订“齐价合同”,每年获得较高收入,这说明在商业竞争中中国电报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C项正确。10(2018甘肃兰州高三适应性考试)1879年盛宣怀指出:电报为国防要务,利于用兵调度和联络,非急起图功不可。由此可见盛宣怀兴办电报事业的目的在于()A提升军事调动的效率 B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C传播民主平等的思想 D壮大洋务企业的实力A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电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电报为国防要务”“利于用兵调度和联络”等可知,材料主旨揭示的是兴办电报业为军事服务,A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资本主义和民主平等,排除B、C两项;D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排除。11(2019湖北武汉调研)20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种情况最能说明()A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B上海成为女性解放的中心C维新思潮成为时代主流D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D题干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等信息,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及学习内容的变化,但没有体现出这些变化是新式学堂教育影响的结果,故A项错误;上海女性社会地位上升,但没有反映出上海在全国女性解放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维新思想对女性地位的影响,故C项错误;天演论介绍西方“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反映出20世纪初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理学观念,故D项正确。12(2018江苏南京高三期末)阿里巴巴公司依托互联网推出Buy的全新购物方式,即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辅助传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购物环境,使网购变得更“触手可及”。这说明互联网()A颠覆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不是颠覆人们的学习方式,故A项错误;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故B项错误;“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辅助传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购物环境,使网购变得更触手可及”表明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改变,故C项正确;互联网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者冠婚丧祭,车服器用,等差分别,莫敢踰僭,故财用易给,而民有恒心。今礼制未修,奢靡相尚,卿大夫之家莫能中礼,而商贩之类或逾王公,礼制不足以检饬人情,名数不足以旌别贵贱,既无定分,则奸诈攘夺,人人求厌其欲而后已,岂有止息者哉?此争乱之道也。程颢、程颐二程集材料二中国的新式结婚,最先出现在鸦片战争后东南部沿海的大都会和商埠。中国人效仿西方的婚礼形式。但中国真正的婚姻变革是从维新知识分子批判传统婚姻制度开始的。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文章禁早婚议,猛烈抨击封建婚姻制度,主张婚恋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反对纳妾。20世纪初,随着“新政”的推动,辛亥革命的影响,主张个性解放,宣传爱情至上,婚姻自由,主张一夫一妻制的思想影响越来越大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人们不仅对旧家庭制度和婚姻制度进行更为深入的批判,而且以实际行动投入变革旧婚俗,提倡新婚俗的婚姻变革之中,有些西化的青年,则在教堂中举行“文明结婚”。但新式婚礼毕竟与中国传统礼俗相冲突,受到了旧派人物的怀疑和抵制态度。林彰龙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看近代社会变迁材料三1950年我国第一部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分别为20周岁和18周岁;1980年的第二部婚姻法将男女结婚年龄提高到22周岁和20周岁;另外,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从1949年到1965年,同村通婚的比例下降至45.73%,19932000年下降到4.7%。跨县和跨省通婚从19491995年的10.3%上升到19932000年的39.7%。跨国通婚也达到了3.7%。婚姻多元化趋势加强,自愿独身和非自愿独身现象共存买卖婚姻仍然存在。蒋意中国婚姻状况分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程”认为“此争乱之道也”的原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争乱之道”的认识。(10分)(2)依据材料二概述中国近代新式婚姻观念的演变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所呈现的时代特征。(10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婚姻状况发展的主要态势。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婚俗观念在不同时期变化的主要特点。(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中“礼制不足以检饬人情,名数不足以旌别贵贱,既无定分”“人人求厌其欲而后已”概括;第二小问“认识”,可以从社会习俗中的等级制度受到冲击的原因这一角度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演变过程”,根据材料从结婚形式、婚姻制度、婚姻观念以及婚俗变化方面来归纳;第二小问“时代特征”,注意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及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态势”,根据材料从初婚年龄、择偶区域、婚姻多元化趋势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特点”,从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中国婚姻观念论述。答案:(1)原因:社会习俗中贵贱有别的等级制遭到破坏,人们追求贪欲而不顾礼义。认识: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市民队伍的扩大,人们的传统思想发生变化,社会习俗中的等级制度受到冲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也助长了不顾廉耻、唯利是图的不良社会风气。(10分)(2)演变过程:从出现新式结婚形式,到批判传统婚姻制度,再发展为主张个性解放、爱情至上和婚姻自由,直至投入变革旧婚俗,提倡新婚俗的行动。时代特征:具有半殖民地性质,明显受西方的影响;具有半封建色彩,与反封建、反礼教相结合;受到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10分)(3)态势:初婚年龄在逐渐提高;择偶区域在不断扩大;婚姻多元化趋势加强。特点:在宋朝,封建等级和门第观念受到冲击;在近代,追求婚姻中的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是主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颁布婚姻法保护婚姻自主自由;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市场经济使婚姻家庭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和动荡。(5分)14(2019河南林州调研)社会流行词汇反映了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时间流行词汇18401912年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19121949年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19491978年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1978年以后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联网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12分)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本题要求考生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根据材料提到的流行词汇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即可。答案:示例一观点:流行词汇受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又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状况。(2分)论证: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辛亥革命后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汇。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思想,民主成为流行词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成为流行词汇。20世纪90年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村民委员会成为流行词汇。(10分)示例二观点:流行词汇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2分)论证: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中国市场,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洋布、洋火成为流行词汇。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的流行,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实业救国成为流行词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粮票成为购买粮食的票证。三大改造和粮票成为流行词汇。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了大批专业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专业户、乡镇企业成为流行词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人们纷纷投资股市,股票成为流行词汇。(10分)示例三观点:流行词汇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又反映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2分)论证: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辛亥革命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汇。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思想与科学精神,提倡新道德,主张男女平等,创造出了新词“她”,民主与科学成为流行词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主要向苏联学习,社会上列宁装流行。改革开放后,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与文化,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互联网成为流行词汇。(10分)-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