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施工组织方案定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2717685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施工组织方案定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施工组织方案定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施工组织方案定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河城中村棚改项目(东河佳苑)工程二标段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工程概况1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2.3场地水文气象条件12.4地层岩性23、工程特点33.1基坑概况:33.2基坑支护说明43.3土钉支护说明44、施工组织管理54.1施工组织部署54.2施工协调管理54.3组织管理体系65、主要施工方法65.1作业条件65.2施工方法75.3施工注意事项125.4基坑监测126、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136.1工期目标136.2工期保证措施136.3施工人员安排147、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157.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157.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体系及质量职责157.3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167.4应主要质量问题167.5质量保证措施168、工期保证措施179、安全保证措施179.1安全目标179.2安全保证措施179.3安全技术保证措施189.4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1810、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1911、应急预案措施2011.1应急措施2011.2应急准备2311.3应急响应2411.4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2512、土钉支护计算书2712.1 AB段基坑支护2712.2 BCD段基坑支护3112.3 DEFG段基坑支护3512.4 GHA段基坑支护3941 / 431、编制依据1.1 东河城中村棚改项目(东河佳苑)工程二标段招投标文件、图纸及清单。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X JGJ79-20121.3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301-2001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XGB50007-20111.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1.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X(GB504972009);1.7土钉支护技术规X(G50552006);1.8某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X(DB51/T5072-2011);1.8施工组织设计1.9地勘报告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标段包括地下室、地面上26-51号楼、物管用房、垃圾房和地基处理,总建筑面积约为109542.12m2,其中32号、40号、47号楼为砖混结构,其余楼栋均为框架结构。地下室、49#、50#、51#地基处理均采用振冲碎石桩。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本项目位于德阳市沱江路以南、郁江路以北、银山路以西,场地内地势相对平坦开阔,场地标高在486.99m493.35m之间,相对高差6.36m,为川西平原北部边缘第四系冲洪积堆积的平原形地貌,属沱江水系石亭江与绵远河复合冲击扇的级阶地。2.3场地水文气象条件工程位置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市境内地形地貌多样,气候差异大,形成不同的小区气候。基坑呈矩型,长宽约为297米123米,基坑底标高约为482.600484.200m,0.00标高为489.48490.20m,场地地下车库X围自然地面标高为487.60488.30m,其地下水位埋深约在自然地面标高下3.8m9.1m左右,该场地地下水位标高为483.64483.82m,由于该场地地下水较丰富,考虑7、8为雨季,水位涨幅为2.0m,降水后地下水位需降至集水坑基坑底部下1.0米处(预留1.0m的安全深度),则基坑水位降深按3.5米考虑。年平均气温151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年平均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日平均气温终年高于0,0积温55006000。极端最高气温38.4(2013年8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7.6(1976年12月21日)。年总降水量900950毫米,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西北部年降水量950毫米以上,中部900950毫米,东南部960毫米以下。降水量多集中在510月,占年降水量的8789%,降水量最多年达14001500毫米,最少年仅53063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70290天。平均每年降雪日数13天,多出现在隆冬季节。平原、丘陵盛行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41.6米/秒,春季风最大,35月平均风速在1.62.0米/秒之间,最大风速达1419米/秒。秋冬季风最小,102月平均风速0.91.5米/米之间。2.4地层岩性第四系填土层及耕土(Q4ml)(Q4pd):素填土(Q4ml):场地内局部分布,褐灰色,松散,主要为粘性土及少量砂砾卵石,均匀性差,压缩性高,为新近堆积,堆积年限2-3年,粘土与砂卵石的比例约为4:1;杂填土:杂色,场地内局部分部,主要由建筑垃圾及粘性土等组成,含少量生活垃圾及植物根须。耕土(Q4pd):场地内广泛分布,灰褐色,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植物根须,层厚0.20.5m。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堆积层(Q3al+pl):细粒土类:1粉质粘土(Q3al+pl):褐黄、灰褐等色,可塑,有少量的铁锰质侵染,局部含云母碎片,绝大多数为层状分布,局部因人为破坏缺失,厚度约为0.6m3.4m,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高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2粉质粘土(Q3al+pl):褐黄、灰褐等色,硬塑,有少量的铁锰质侵染,局部含钙质结核和云母碎片,绝大多数为层状分布,局部因人为破坏缺失,厚度约为1.6m5.4m,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高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粉土(Q3al+pl):褐黄,局部钻孔有分布,局部含少量2mm左右的砾石小颗粒,稍湿,稍密,层厚0.51.6m;淤泥质粉质粘土(Q3h):灰黑、黑色,软塑,主要以黑色粘性土为主,含有少量砂砾石成分,层厚0.62.2m,主要位于ZK137附近,并在这孔附近加密钻孔,以尽可能的查明地质情况。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流水堆积层 (Q3 fgl):砂土类:细砂(Q3 fgl):黄褐、灰褐等色,场地内少量分布,粒径大于0.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含泥量大于10%,稍湿饱和,稍密;中砂(Q3 fgl):黄褐,场地内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含个别卵石,含泥量大于10%,稍湿饱和,稍密;砾砂(Q3 fgl ):褐灰、灰白等色,稍密,湿饱和,场区内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体分布,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含泥量大于10%;卵石(Q2+3fgl):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40%,场区内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体分布,含泥量大于10%。颗粒呈亚圆浑圆状,磨圆度较好,分选性中等,卵石母岩以花岗岩、灰岩等为主,卵石呈强风化中风化。根据某地区建筑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X(DB51/T5026-2001)对N63.5、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对碎石土密实度的划分原则,划分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密实卵石。1)松散卵石:黄褐、青灰等色,很湿饱和,粘性土及中砂充填,卵石粒径24cm,颗粒呈亚圆浑圆状,卵石母岩以花岗岩、灰岩等为主,卵石成强中风化,局部见粘土团块,卵石含量约45%-50%,其N120修正后击数一般为2N1204击。2)稍密卵石:灰褐,灰绿、黄褐等色,饱和,粘土及砂土充填,卵石粒径36cm,颗粒呈亚圆浑圆状,卵石母岩以花岗岩、灰岩等为主,卵石成强中风化,局部见粘土团块,卵石含量约50%-55%,其N120修正后击数一般为4N1207击。3)中密卵石:灰褐、灰绿、黄褐等色,饱和,粘土及砂土充填,卵石粒径47cm,颗粒呈亚圆浑圆状,卵石成强中风化,母岩以灰岩、花岗岩为主,局部见粘土团块,卵石含量约55%-60%,其N120修正后击数一般为7N12010击。4)密实卵石:灰褐、灰绿等色,饱和,粘粒及砂土充填,卵石粒径69cm,母岩以灰岩、花岗岩为主,卵石成中风化,卵石含量约60%-70%,其修正后击数一般N12010击。3、工程特点3.1基坑概况:依据施工图纸,地下室埋深约4m(抗水板顶标高483.313484.895m)。根据设计方提供有商业用房和地下室部分采用框架结构、独立柱基,其余均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该地下室基坑呈矩型,长宽约为297米123米,基坑底标高约为482.600484.200m,0.00标高为489.48490.20m。根据基坑位置及周边环境条件,基坑北侧AB段距拟建23#、24#、18#、19#、25#楼(6F)较近,平均开挖深度3.525m,基坑东侧BCD距拟建40#、47#楼(6F)较近,平均开挖深度4.03m。基坑南侧DEFG段距拟建48#、49#、50#、51#楼(6F)较近,平均开挖深度4.65m。基坑西侧GHA段距拟建32#、26#、22#楼(6F)较近,平均开挖深度3.78m。基坑四周均具备一定的放坡开挖条件。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和地层情况分四段剖面进行支护设计。基坑底边线与基础轴线留有2.0m的施工作业距离,以便地基处理及基础施工,基坑放线时以基础外边线为准向外偏移。3.2基坑支护说明3.2.1按现场实际情况,对应设计标高,四周均具备一定的放坡条件。综上所述,基坑各段拟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3.2.2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根据基坑周边情况,现将基坑分为四段剖面进行设计,该基坑设计等级为三级,重要性系数为0.9。3.2.3基坑设计抗滑安全系数取1.25,抗倾覆安全系数取1.60。3.3土钉支护说明基AB段(土钉支护):基坑深度为3.525m,按63(1:0.5)放坡,共设置2排土钉,呈矩形布置,土钉材料采用48钢管,土钉水平间距为1.4m,竖向间距从上至下分别为1.0m、1.3m,土钉长度分别为5.3m、5.89m,土钉入射角为15,施工中可根据开挖深度对土钉竖向间距做适当调整。坡面披挂钢筋网8250、喷浆厚80mm,强度为C20。距基坑顶边线2.0米X围内均严禁堆载;2.0mX围外临时最大堆载不能超过15kpa。BCD段(土钉支护):基坑深度为3.74.46m,按63(1:0.5)放坡,共设置3排土钉,呈矩形布置,土钉材料采用48钢管,土钉水平间距为1.4m,竖向间距从上至下分别为1.0m、1.3m、1.3m,土钉长度分别为4.8m、5.17m、3.8m,土钉入射角为15,施工中可根据开挖深度对土钉竖向间距做适当调整。距基坑顶边线2.0米X围内均严禁堆载;2.0mX围外临时最大堆载不能超过15kpa。注:拟建1#、9#楼需待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再进行该楼房地基处理、基础及主体施工。DEFG段(土钉支护):基坑深度为4.464.652m,按63(1:0.5)放坡,共设置3排土钉,呈矩形布置,土钉材料采用48钢管,土钉水平间距为1.4m,竖向间距从上至下分别为1.0m、1.3m、1.3m,土钉长度分别为3.2m、2.59m、2.7m,土钉入射角为15。施工中可根据开挖深度对土钉竖向间距做适当调整。坡面披挂钢筋网8250、喷浆厚80mm,强度为C20。距基坑顶边线2.0米X围内均严禁堆载;2.0mX围外临时最大堆载不能超过15kpa。GHA段(土钉支护):基坑深度为2.994.6m,按63(1:0.5)放坡,共设置3排土钉,呈矩形布置,土钉材料采用48钢管,土钉水平间距为1.4m,竖向间距从上至下分别为1.3m、1.3m、1.3m,土钉长度分别为5.15m、3.62m、3.88m,土钉入射角为15,施工中可根据开挖深度对土钉竖向间距做适当调整。坡面披挂钢筋网8250、喷浆厚80mm,强度为C20。距基坑顶边线2.0米X围内均严禁堆载;2.0mX围外临时最大堆载不能超过15kpa。当土钉顶管施工遇到地下管线或其它硬物时,其位置或入射角可作现场调整。披挂钢筋网8200,且需植入基底下10.0c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厚度80mm,坡顶反喷宽度为2.0m。详见第12章设计计算书。4、施工组织管理4.1施工组织部署4.1.1该工程施工组织以土方开挖、支护为主。4.1.2一切施工管理到人、材、机首先满足基坑施工,确保主工艺施工总进行计划的实施。4.2施工协调管理4.2.1与设计单位的协调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根据设计意图提出具体施工实施方案。会同业主、监理根据现场实际对设计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协调施工中需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的问题,解决不可预测因素引起的其它问题。4.2.2与监理公司及业主的协调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业主及监理公司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管理,在施工自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严格贯彻执行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检查制度,并以此对各施工工序严格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的设备、材料,均主动向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提交合格证及质保书,并按监理工程师要求对使用材料进行送检。4.2.3与监测单位的协调会同业主及监理公司对监测方案提出合理建议。及时掌握监测成果,采用信息法施工,针对监测成果及时会同监理及业主分析,及时指导下步施工。4.3组织管理体系为了保证高效、优质、低耗地完成基坑工程的施工任务,选配具有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和工程管理人员,成立以王天华为首的项目班子,组成项目经理部,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5、主要施工方法5.1作业条件5.1.1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1、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规划部门测量核准。2、在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上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3、在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图纸、建筑轴线位置放出土方开挖边线。4、所有的测量桩,项目部就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点的准确性。5.1.2主要开挖机具:挖掘机四辆、运输车十二辆,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小线或20号铅丝等。5.1.3前期准备: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及地上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3、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5、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5.2施工方法5.2.1土方开挖本工程中基坑开挖时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并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底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人工清槽,防止超挖,并按围护结构要求及时修整边坡及放坡,防止土方坍塌。深基坑土方开挖分二层进行施工,第一层土层约为1.5-2.5,第二层开挖至设计标高层。1、基坑开挖方法采用分层台阶施工,平衡、对称:深基坑土方开挖由中心向两侧对称抽开挖,两侧的开挖高度基本保持一致,以中心向两侧放坡坡率均为1:0.5。2、土方开挖按“分层法”进行,每个台阶每层土方按“先中间成槽后向两边扩展”的顺序进行开挖。开挖一层进行土钉支护,再进行下一层开挖。设计基底标高以上0.3m的土方采用人工开挖,控制超挖并防止对基底扰动。3、为保证深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安全,需充分考虑深基坑排水,深基坑排水贯穿基坑施工的全过程。4、基坑排水采用井点降水。5.2.2土钉支护施工喷锚施工采用先锚后喷的施工顺序,具体为:挖土修坡测量放线钻孔安设土钉、注浆,安设联接件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养护设置坡顶、坡面的排水系统。1、测量放线(1)定位放线,确定控制标志,引测高程零点;(2)放基坑边线、确定开挖位置及护壁位置(3)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2、成孔土钉成孔采用顶管机,施工时技术人员应控制好角度和长度。钻进松散土层时,采用“慢转速、小压力、小泵量”工艺;钻进密实土层时,采用“慢转速、小压力、大泵量”工艺;为保证锚孔能达到设计要求,施工时作好钻孔原始记录。根据钻进速度、冲洗液颜色、孔口返出的岩粉和钻屑成分、钻进所需压力变化及钻杆钻进时发出的响声等判断地层的变化情况。土钉成孔施工按列规定:(1)孔深允许偏差50mm;(2)孔径允许偏差5mm;(3)孔距允许偏差100mm;(4)成孔倾角偏差5%;3、土钉施工(1)土方开挖在施工时应紧密配合土钉施工,每次开挖深度应和土钉垂直间距相匹配,每段开挖高度应控制在1.01.4m为宜(每层超挖深度为2030cm)。(2)在施工过程中,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班应制作1组试块进行养护。(3)土钉施工长度误差在0.2m,角度误差2.0度。(4)土钉尽可能按矩形布置,土钉入射角度为15度。(5)施工过程中,如土钉遇到障碍物,可以适当对其位置和角度进行调整,但应经过设计方许可。4、灌浆待一批土钉施工完后,用注浆泵统一注浆,素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40.45。为保证浆体与周围土体紧密结合,在施工中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注浆采用软管往孔底注浆,注满为止,每孔至少在注浆后补浆12次。(1)灌浆前应先洗孔,直至孔口返出清水为止。(2)锚杆下入锚孔时,应将灌浆管与之同时放入,杆体插入孔内深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的锚杆长度的95%,注浆管内端应距孔底510cm以便于注浆。(3)水泥浆自孔底向外灌注,随着浆液的灌入,应逐步地灌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拔管过程中应保证管口始终埋在水泥浆内。待孔口溢浆,即可停止注浆。(4)若发现孔口有漏浆或不饱满时,应及时进行补灌。5、挂钢筋网(1)钢筋使用前清除污锈,钢筋网在钻孔灌浆完成后立即铺设。(2)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3)钢筋网与土钉应连接牢固。喷射时钢筋网不得晃动。(4)在水泥浆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施工工作面结构。将已作好的钢筋网(土钉墙坡面:8间距200mm200mm)披挂在坡面上,底层钢筋丝网距坡面50mm,然后在土钉的端部用一根14的钢筋将土钉焊接在一起,并将面壁钢筋网与横向联系钢筋点焊在一起,最后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层厚80mm。按试验结果确定水泥、圆砾、粗砂的配合关系,速凝剂用量约为水泥用量的35%。6、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采用喷砼机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按下列规定进行:(1)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2)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m;(3)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57天;7、顶面排水为了防止基坑上部地面的水入渗或流入基坑内,在基坑周边2.0米X围内地面喷射C20混凝土,厚度为80mm,且基坑边缘须比地面高出510cm。在距基坑顶部0.5-1.0m处修建环形截水沟(尺寸为0.4m0.3m),把水集中起来通过场地附近的排水系排出场地外。5.2.3降排水施工基坑水位降深按3.5米考虑。1、基坑类型: 基坑属于均质含水层澘水非完整井基坑,且基坑远离边界。2、基坑简图:其中 H澘水含水层厚度 S基坑水位降深 R降水影响半径 r0基坑等效半径3、涌水量计算公式:其中 Q基坑涌水量; k渗透系数,k=50.00; H澘水含水层厚度,H=15.00m; S基坑水位降深,S=3.50m; R降水影响半径,R=191.70m; r0基坑等效半径,r0=121.80m。 基坑涌水量 Q=20793.03m3/d4、过滤器计算公式: 其中 r0 基坑的等效半径。r0=121.80 rw管井半径,rw=0.17 H澘水含水层厚度,H=15.00m R降水影响半径,R=191.70m R0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R0=313.50m Q基坑涌水量,Q=20793.03m3/d n降水井的数量,n=33 单井井管进水长度 y0=9.36m5、基坑中心点水位降深计算公式: 其中 r0 基坑的等效半径。r0=121.80 H澘水含水层厚度,H=1.00m k渗透系数,k=50.00 R降水影响半径,R=191.70m R0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R0=313.50m Q基坑涌水量,Q=20793.03m3/d n降水井的数量,n=33 r1,r2,rn各井距基坑中心或各井中心处的距离。 基坑中心点水位降深 S=4.10m因此,该降水布井方案能达到设计降深要求。6、成孔钻机就位安装好后,核对井位,确认无误后,人工开挖0.5m深,埋好护壁管,颈径700mm,护壁管埋设完毕后开始钻进成孔,采用泥浆护壁,保持孔内泥浆浓度,防止垮孔。孔深达到设计深度后终孔。7、材料a井管材料选用混凝土300井管。b过滤器采用缠丝管或填砾过滤器。c填砾材料采用在井管外填入规格58mm砾石滤料,填至距地面2m左右,并经过筛冲洗,易除杂质及土,严禁采用炉渣碎砖等。洗井完毕后填入砾石封井。d封井材料采用沙卵石配合或C10素混凝土。8、洗井采用空压机、活塞联合洗井,每井活塞洗井不少于两次,每次提拉活塞不少于2小时,空压机洗井不少于2个台班,以确保洗井质量,达到出水含砂率少于 110000 要求。9、含砂量控制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引起地面变形的主要原因为两方面:一是降低地下水以后,在基坑附近形成较大的水力坡度,当水力坡度大于临界水力坡度时,在渗透压力作用下,将细粒土带走,使粗粒土颗粒重新排列、压缩而引起地面变形。二是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有效应力增加,而使下部土体产生的附加压缩变形。大量工程降水实践表明,在保证成井质量和采用相应技术措施后,降水对其周边环境影响及小。本方案通过增加降水井填砾厚度,减小填砾直径(58mm),减小过滤器缠丝间距(22.5mm)来控制其含砂量,其含砂量降水3天后体积比控制在1/10000以内。10、地下水排放地下水从降水井中抽出后采用100管子及利用坡顶水沟排至最近的沉砂池,须经过沉淀池沉沙后,再用大泵通过场地附近的排水系排出场地外(可排入城市污水管道)。5.3施工注意事项要保证基坑顺利开挖成功,除了高质量的支护设计外,还需要土方开挖施工组织严密。土方开挖队伍一定要与基坑支护队伍严密配合,协调施工;同时还应根据环境监测所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挖土顺序、挖土速度;土方开挖施工时应分层开挖,基坑周边5mX围内每层开挖深度同锚杆竖向间距。基坑开挖后,基坑边严禁集中堆放施工用材等重物,均匀堆放时亦不得超过设计堆载值。基坑开挖过程中,土方应随挖随运,不得随意堆置于基坑周边;施工设备不得对支护结构产生碰撞。坑底四周设置排水沟,周边少量渗水通过沟底明沟汇聚后排出。5.4基坑监测根据本场地情况基坑顶部共布置监测点34个,详见变形监测点平面位置图,变形监测工作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X(GB504972009)的有关规定执行。1、基坑监测报警值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值应由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共同控制。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监控值:3cm和0.3%H(H为基坑开挖深度);变形监测报警值:连续三天变形速率超过2mm/d或累及变形达到监控值的70%。该基坑为三级基坑,其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报警值为2530mm,顶部竖向位移监测报警值为2530mm。但在电桩处及靠近2F楼房处其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报警值为1520mm,顶部竖向位移监测报警值为1520mm。2、基坑开挖时监测频率为:基坑在开挖期间,2天监测1次;底板浇注后,前7天监测频率为2天监测1次,714天监测频率为3天监测1次,1428天监测频率为5天监测1次,大于28天时监测频率为10天监测1次,若发现有异常情况,则应加强监测频率,避免事故的发生。3、基坑监测项目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X和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需要监测的项目如下:土钉顶部水平位移;土钉顶部竖向位移;周边建筑物位移。 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度加快。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5)、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8)、周边地面出现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9)、邻近建筑物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10)、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11)、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组织施工。12)、出现其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5、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需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应采取应急措施。1)、基坑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砂、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驰或拔出的迹象。4)、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5)、周边管线变形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6)、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它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6、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6.1工期目标根据总工期进度计划安排,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本工程施工特点,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6.2工期保证措施6.2.1组建过硬精干的项目班子和经验丰富的分包施工队伍。6.2.2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指导施工,并由项目经理统一安排施工进度,坚持每周例会制度,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总工期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证。6.2.3严格推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发挥项目班子的积极性,对各班组明确责任制,充分调动项目部及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选用精干的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施工,从组织上确保工程进度的实施。6.2.4合理组织、精心施工、科学管理、有序安排。6.2.5充分利用作业面,组织基础结构交叉作业,尽量缩短工艺的施工时间。6.3施工人员安排因该基坑施工工序较多,每一道工序均安排专业施工队伍进场施工,因此其施工人员的分工安排显得尤为重要。各工序均安排有:专业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工人等。施工人员安排见下表。岗位人数主 要 职 责项目经理1工程施工全面工作技术负责人1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技术管理工作项目执行经理1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文明生产技术员2现场技术、质量管理、整理技术资料材料员1负责材料、配件供应、试验技术工人20施工等电焊工1负责钢筋制安、焊接、锚具安装等工作电工1生产、生活用电线路安装、检修等安全员1安全生产管理质检员1负责质量检查资料员2负责现场往来文件、施工签证等的保管后勤服务人员2负责后勤保障施工监测2负责监测基坑坡体7、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7.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科学管理、技术创新、质量第一、优质服务质量目标:优良。7.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体系及质量职责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在上级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制订具体措施,并确保本项目部全体人员理解和贯彻执行。根据质量计划,结合工程的实际,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齐所需资源,落实质量责任制,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全面履行工程的质量管理职责,对工程重大、大质量事故负全面责任。主持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参与、组织质量审核,组织落实纠正措施,并督促实施。深入工地调查研究,及时推广保证工程质量的先进施工方法,表彰奖励质量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加强质量管理知识学习,支持质量检验人员的工作,主持召开QC小组成果发布会。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推进创优工程活动。2、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计划和目标,组织制订本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严格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检验管理,并对本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制订和实施项目工程质量计划,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对因技术管理原因造成的重大、大质量事故负全责。监督检查采购物资的检验和试验及设备的控制,主持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推广应用统计技术,加强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建立质量记录。制订和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严把“图纸、测量、试验”关。主持编制项目实施性施工方案,明确技术保证和质量保证措施。组织推广和应用“四新”技术,主持关键工序和人员培训,编写有关成果报告和施工技术总结。作好与甲方、监理工程师的协调工作,接受监理工程师指令和监督。7.3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物资采购质量控制;业主提供产品的控制;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施工过程控制:雨季施工应按雨季要求进行施工:不合格品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质量记录。7.4应主要质量问题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2、基底未保护: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3、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4、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5、基坑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7.5质量保证措施1、开工前要做好各种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办理验桩、验线手续。2、施工要配备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要及时复测灰线,基坑开挖下口线放到基坑底。及时控制开挖标高,做到5mX围内挖土工作面标高控制桩不少于2个。3、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即凡重新开挖边、坡坑底时,由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开挖一段时间后,经测量人员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继续开挖。施工人员换班时,要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4、认真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验桩、验线记录等。8、工期保证措施8.1工程开工前,编制谨慎严密的网络计划,抓关键线路,严格按网络计划组织安排施工,编制计划充分考虑工现场可能对工期造成延误的各种因素,确定进度作业指标时留有余地,一旦发生延误迅速采取补救措施。8.2根据总网络计划编制“周、日”的作业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完成情况,及时与原计划进行对比,并采取措施修正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对实际过程中出现的进度滞后应及时分析查找原因,确保总网络计划的实现。8.3严格执行工地计划会制度,工地每天由施工管理部召开各作业班组进度计划会,项目经理参加落实,每周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召开周进度计划会,落实每周的计划完成情况及下达第二周的工作计划,重大问题及时上报解决。8.4根据总体目标和施工进度、施工难度、环境等特点,充分利用以往工程的施工经验,提前预测有可能发生的工序间交叉配合不到位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抓住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配劳动力及机械设备。8.5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材料设备提前到位,避免施工待料,保证施工机具完好率,并设有经验的机修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因机械设备材料原因造成窝工及工期延误。8.6加强同相关方面的联系,谋求工程施工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增进同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的联系与汇报。要加强与交通、供电、供水、环保等部门以及工地邻近单位和居民的联系与协调,争取理解和支持,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9、安全保证措施9.1安全目标在施工期间,消灭责任性因工重伤以上事故,杜绝火灾事故以及重大、大交通事故。9.2安全保证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要把安全工作当作第一位工作来抓,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规程,认真落实检查制度,建立安全奖罚,有效控制施工安全。建立健全能有效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行使安全监察职能,项目部管理体系见附图。加大施工现场防护设施和设备投入,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可靠的技术、足够的防护设施之上。应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情况,开工前必须熟悉穿越施工X围的电力、电信、通讯和架空高压电线走向及其架设高度,做到不明情况,不盲目施工,以免造成重大事故。做好安全防X工作,落实各项防洪、防雷、防暴雨、防大风、防火、防煤气工作,做好用电防X工作。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场地。作好劳动保护工作,为所有工作人员提供劳动部门规定的劳保用品。9.3安全技术保证措施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根据工程土质条件以及运土路线等特点,制定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2、如运土车辆需进出大门时应有专人检查车轮是否带泥,并及时清理和做好大门口的清洁工作。3、工地全封闭施工,大门口设洗车场、排水沟、集水池,车辆出场时必须冲洗干净,方准离开工地,不准将污泥带出门外,影响市容。4、夜间挖土施工时,应配置足够的灯光照明。5、为预防边坡塌方,禁止在边坡上侧堆土,当在边坡上侧堆置材料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距离边坡上边缘2m以外,材料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6、阴雨天气,在临时边坡上加盖塑料薄膜,以防止边坡上的土体流失。7、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1/2时,基坑周遍用48,厚32mm35mm的2-6米钢管设置围护栏杆,栏杆以下横杆组成不小于1.2米高,立杆间距不大于3米,所有栏杆均用红白油漆各500mm间隔距离刷为警示杆,并挂警示牌,安全网。夜间设置警示灯,以免夜间发生安全事故。9.4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3、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4、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入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5、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瞭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6、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7、起重作业应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定的要求执行。8、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X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10、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10.1工程实施时,将严格遵守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暂行规定并积极争创文明施工工地。10.2根据现场条件、项目部场地设置施工标示牌,标明建设工程名称、规模及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名称和施工单位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以及工程开工、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等。10.3狠抓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并实行责任承包制,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与各作业组管理人员工资考核挂钩。10.4施工现场场容管理严格按规定办理,并采取以下保证措施: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实施管理,施工现场内的所有临时设施均按平面图布置,使施工现场处于有序并且状态。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建立住地文明、卫生、防火、责任制,按规定布置防火设施,并落实相关负责人管理。工地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得堆放于围墙外,材料及半成品的堆码严格按公司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要求分类堆放,并用标识牌标识清楚,进行必要的防护。施工现场内道路平整畅通,排水出口良好,无人作业的沟、井、坑均加设护盖和安全防护标志或固填整齐。对施工道路加强养护整修,必要时可采用洒水车洒水,避免尘土飞扬,影响环境。确保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及时拆除所有工地围墙、安全防护设施和其它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施工机械停放整齐有序编制应急预案,废油废液集中倒于土坑内,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11、应急预案措施11.1应急措施11.1.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11.1.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编制应急预案编在成立抢险领导小组组建抢险队、救护车配备应急物资、设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订未发生发生图1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11.1.3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复杂的地质情况,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基坑坍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倾斜、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X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基坑坍塌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倾斜的应急方案。2、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预防措施施了解地表水、出水地点的情况,并对地表进行必要的处理,以防止地表水下渗。认真分析地质资料,做好超前预报;对地质情况不明的地段一定要申请补勘,做到心中有数。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标准化、规X化作业。施工中要经常分析土质变化、围岩参数,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分析,不得冒进。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施工工艺。并做到“四及时”即及时量测、及时反馈、及时支护、及时封闭。施工工地的生活用房及生产用房均按抗风的标准进行搭建,施工围墙牢固,堆放在建筑工地的轻型材料要捆绑固定,以防风吹走。做好抗震防灾工作,所有的工作间及职工住房均要满足抗震要求。施工场地设专门抢险救灾物资库,库房距施工现场近,道路保持畅通,以备急用。工地和医院建立密切联系。一旦出现意外的工伤事故,可立即进行抢救。11.1.4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一旦发生坍塌、滑坡事故,首先应由疏散组进行疏散,清点人员,确定有无人员失踪、受伤。了解事前该区域施工人员情况,作业人数,如有施工人员失踪或被埋、立即组织有效的挖掘工作。2、抢救挖掘人员应分班组,合理按照工作面安排人力,及时换班,保障抢救挖掘人员体力,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被埋人员抢救出来.2)如有人员失踪、受伤应立即报警,并有车辆引导员做好救助车辆引导。3、划定危险区域,安排测量人员进行坡面位移变形观测,并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做好监控工作。如坡面不能稳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理。4、必要时合理组织卸掉坡顶堆载,坡面组织有效支撑,防止坡面破坏扩大。5、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救助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首先,争分夺秒抢救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畅通。其次,抢救出来压埋者之后,对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急救措施。第三,伤口止血用止血带,切忌对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6、对于抢险人员、储备施工人员20人左右,其技术人员保持通信畅通,确保能及时到位处理突发事件。11.1.5基坑施工阶段的防淹措施1、在基坑开挖阶段,则需先建立地面明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满足使用要求,同时在基坑内也要开挖导沟和集水坑,排水利用汲水泵或泥浆泵。2、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遇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工作。3、对于雨季施工,要及时了解天气信息遇到暴雨天气要委派专人值班,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并及时汇报。11.1.6边坡失稳或深层滑移造成对工程桩剪切的措施基坑开挖对基坑底部后,特别加强对基坑底部土体及工程桩的监测,支护结构顶部沉降观测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及铟瓦水准尺施测。水平位移观测一般采用经纬仪视准线观测支护结构顶部的位移量。发现坑底土体或工程桩隆起特殊情况时,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回填处理。11.1.7火灾事故的应急准备与响应安全、综合部、物质部等有关部门,对可能引起的火灾的危险源认真辩识,进行科学评价,火灾应急预案如下:(1)在现场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设施,做好日常维修保养和按期检测工作,办公区域的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2)与当地消防、救援及医疗机构建立可靠的联络渠通,以便得到及时救助;(3)对员工进行灭火和疏散逃生能力培训和教育;(4)若发生火灾,要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修订。11.2.8发生食物中毒、流行病及人身伤亡事故的应急准备措施根据本工程现马上进入高温施工、城市施工的特点,等实际情况,应对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及人身伤害类别进行辩识。并进行以下工作:(1)成立现场救护领导小组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技术负责人(2)遇食物中毒、流行病及人身伤害时,首先由救护小组在现场组织紧急处置或抢救,然后在最短时间内送到德源镇中医院。11.2应急准备11.2.1成立抢险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公司抢险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 成员: 质安部、工程部、财务部职责:研究、审批抢险方案;组织、协调各方抢险救援的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保持与上级领导机关的通讯联系,及时发布现场信息。项目部抢险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1)组 长:王天华,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工作。组长职责:负责本项目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小组人员分工、向上级单位请示启动上级部门应急预案等。(2)副组长:蒋海峰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工作,在组长不在场的情况下行使组长权利、协调处理相关工作,具体负责各分工区生产安全的现场管理,恢复和保证生产正常进行。11.2.2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的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资源,包括: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必备越频、生活保障物资。11.2.3组建抢险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训项目部组建抢险队,队长为项目经理 ,副队长: 技术负责人 。发现危险时首先抢险队进行抢险,需用较多人员时可由各工区及时进行汇集,对抢险队和项目部所有人员均进行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培训。11.2.4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为了在出现险情时处理迅速,不至于手忙脚乱,项目部对预设险情进行实地演练,由综合部负责组织安排,使所有人员均参与其中。11.2.5互助协议与相关单位建立快速联系通道,以便及时处理问题。相关单位联系表 序号单 位联系人电 话备注1医院1202消防局1193公安局11011.3应急响应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综合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质安室向建委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紧急事故发生上报综合部或安全长抢险领导小组抢险方案确定物资、设备到位进行抢险现场处置、送医院抢救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进行总结上报监理、业主、某 图2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11.3.1值班制度,实行昼夜值班制11.3.2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9、110等求救。11.3.3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