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26602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开题报告各位领导、专家: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这一课题于2006年9月申报盐城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2006年11月29日由盐城市教育学会正式批准为盐城市重点课题、2007年正式展开研究。在研究实践中,2008年4月,又经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审确立为 “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批准号为:D/2008/02/273),作为省级课题,今天我代表课题组向各位领导、专家作开题报告,请领导、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它包括视听技术、网络技术和整合技术。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是学习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的步骤称之为学习方法;学习倾向是学习的态度、动机、情感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认知方法的取向。现代学习方式包含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心理、学习过程等内容,是开放的学习系统。“学习方式变革”就是指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认知取向,以便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主要指初中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的内容和需要,适时适度地自主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多样化的有意义学习,使自己的学习真正从“知识学习为主”向“应用学习、能力学习为主”的层次转变。因此,教师应针对当前初中学生的特点构建生态课堂,改进教学方式,优化信息技术平台,使学生能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本课题研究是建立在新课程学习理念下的实践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补充、不是调和,而是一场在新理念指导下、新载体支持下的前所未有的学习革命。二、课题研究的现状与价值1、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前与课后。在1994年美国副总统科尔在一次演讲中说:“我在展望教育技术的用途时经常会举这样一个例子:我的家乡田纳西州卡萨基的学生可以回到家里,打开计算机,上国会图书馆的网站。”美国教育部2000年教育技术白皮书中的许多观点也反映了多年来西方教育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情况和展望:创造条件让学生随时随地主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在这些理念的教育体制下,西方发达国家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确实得到了发展。借鉴国外的经验,中国学者也提出了不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如何克抗教授提出的讲授、个别辅导、探索、协作等5类网络教学模式,祝智庭教授总结归纳的个别授导、教学模拟、智能导师、问题解决等23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李克东教授提出的情境探究式、小组合作远程协商式等4种数字化学习模式。这些模式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由于其学科的普适性而缺乏教学的针对性。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通过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八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使用,促进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应该说“信息化”是教学现代化的标志,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它既是目前我们教育的优势,更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关键措施。近年来,计算机认知工具的作用得到了前所未重视,尤其是因特网、校园网在中小学的广泛普及与使用,许多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多媒体引入课堂,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果。但在信息技术的运用层面,还存在着“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量与实际需要不符合”、“多媒体应用不流畅”、尤其是“信息技术只存在于教师的用的单向效应”等误区,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甚至制压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各科学习进一步整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如何让学生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变革自己的学习方式,就有待于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去探索、补充、深化和拓展。2、本课题研究的价值(1)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途径和模式,让学生实施有效学习。(2)促进教师从“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来反思自己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构建生态课堂,科学地使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效果,让教师实施有效教学。(3)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视角出发,来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与学,拓展了教学研究的视野,让学校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4)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为学校积累高品位的资源库,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储备后劲,追求学校的持续成功。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重点1、内容(1)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习方式变革的内涵研究。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关系;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关于当前初中学习方式改进研究综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习方式改进的理性思考。(2)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现状的研究。(3)信息技术运用与初中学生课堂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初中各学科学习方式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高效课堂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4)学生课外利用网络进行主动性、互动性、探究性学习的研究。(5)信息技术课学习与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研究。(6)构建初中学习精品资源库的研究。(7)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评价研究。2重点(1)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及其评价系统的建立与完善。(2)初中各科学习精品资源库的构建与完善。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1、思路从相关理论和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下,针对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探讨如何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构建新型的学习模式,从而推动学生课内外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并根据学生学习方式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终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目标。2、过程(1)准备阶段(2007年5月-2007年12月)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加强信息技术的硬件与软件建设(主要是完善校园网及学习资源库);针对信息技术应用中已经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进行理论资料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实施执行计划,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2)研究阶段(2008年1月-2010年7月)根据实施计划和方案进行研究,创建并完善学习精品资源库,分期举办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广泛交流,引导并帮助学生形成新型学习方式,吸引学生利用校园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进行知识的学习、积累巩固和拓展,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搜索、收集学习资源,学会筛选、利用学习资源,学会生成、创新学习资源。同时,构建适合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建立多元化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及时收集资料,并分析整理,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实施方案目标的具体达成情况调整后期的研究计划。(3)总结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收集整理完善各项资料,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撰写课题总结报告,并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展示研究成果,迎接专家组现场评估验收,并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3、方法(1)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式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分析研究,制定出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具体计划;构建学习资源库,促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并对其学习效果开展研究;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品质。(2)调查法。通过调查,把握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机制,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服务。(3)经验总结法。组织学生总结学习方式变革的成功经验,鼓励教师及时总结教学方式改进的成功经验,并进一步完善学习资源库。(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和实践创新。(5)实验法和个案法。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帮助个别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并对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方式变革取得应有的进步。五、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效1就学生而言,我们预期通过本课题研究达到如下成效:(1)让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使他们具备有效利用信息教育技术,搜索、收集、筛选学习信息、拓宽视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让学生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养成自觉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以各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大多数学生形成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等有效学习方式。(3)让学生的学习时空得到无限制的拓宽。我们通过教师的大量搜集、有效整理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补充、开发必要的校本学习资源,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资源库的运用、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来。当丰富的、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库建成后,只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硬件,学生就可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速度与广度将大大提高。2就老师而言,我们预期达到:(1)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更新: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认清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考虑教学效果,适时适度使用信息技术,防止信息不足或过载,课件制作留有余地,以利于学生发展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教学实践思路的创新。(2)促进教师教学结构的有效改进:更好地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互动的、具有较强生命力的生态课堂结构,将“教”与“学”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教导学,以教促学,营造最佳教学效果。目前,初中教学中的“教”的最大通病,就是教师讲得太多,讲得太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要努力树立“讲是为了少讲”的教学理念,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最优化教学。(3)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通过此课题研究,我们将促使每一位教师都成长为反思型、研究型的人材,积淀具有个人特色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形成自己丰硕的教学成果,使学校的长足发展得到充分保证。3就学校而言,我们预期达到:(1)创建高品位的学习资源库,组织各学科教学资源开发队伍,打造一批精品校本网络课程,以利学校的长远发展。同时,建立严谨的学校网络管理制度。(2)最优化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转变初中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3)培养一支高素质教育信息化、专业化、学习化、有探索精神的教师队伍。(4)积淀一批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成果,汇编成果集,并推广成果: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教师教学方式现状的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现状的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生学习方式变革效果的调查报告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各科学习资源库建设与管理探讨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各学科课件集锦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各学科课堂教学电子教学案集锦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集锦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各学科优质教学案集锦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文集锦 等等六、课题组成员一、课题负责人:邹施凯 (校长;主持教育部“十五”规划专项课题区域性推进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子课题初中研究性学习年级衔接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规划与协调郭春旺、樊智涛、韩杰:负责课题实践与研究的总规划、总协调。1、“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申报材料(2006.9)2、“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开题报告(2008.4)3、“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结题报告(2010.2)三、课题研究具体分工语文学科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负责人:沈 平 黄友芹 黄亚东数学学科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负责人:杨 文 李长春 丁德枢外语学科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负责人:戴 影 张 华 崔荣春物理学科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负责人:李文明 周海兵生化学科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负责人:刘锦涛 季 晖政治学科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负责人:何永松历地学科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负责人:刘玉洵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负责人:卢崇斌 钱小军信息技术运用、资源库构建管理研究 负责人:戴 勇 各位领导、专家,本课题的研究虽然任务艰巨、困难重重,但,有你们的悉心指导,有学校坚持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原则,我们有信心按照预期的目标圆满完成研究任务,扎实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为推动我市信息技术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新课标的推行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谢谢!2008 年12月21日视频新闻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