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6003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必修一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必修一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 短 新 闻 两 篇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两篇新闻,指的是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核心是学习它的主体部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核心是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这种零度写作的方法。前者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学生掌握新闻的几个要素;后者理解的关键是掌握作者的这种零度写作的方法。学生已经学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美“挑战者号”航天飞船升空后爆炸,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 发展。由于它还处在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所以根据本单元的要求,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还要注意与通讯和报告文学的区别。所以本文中有承前启后,一方面复习了先前我们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开启了我们本单元的学习。教学重点是学习新闻的几个要素,能准确把握一则新闻。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准确找到导语,理解导语。另外,还要准确理解另类新闻的那种零度写作的方法。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掌握新闻的六要素,理解在奥斯维辛么有什么新闻文中作者的零度写作的方法。(二)解析:掌握新闻的六要素就是能在一则新闻中能准确找出,并且能初步写作新闻。理解新闻的那种零度写作的方法,就是能在读课文的时候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六要素中的背景和尾声。还有怎样正确理解新闻的标题的含义。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这篇文章的标题的独特性。零度写作的方法突破了原有新闻的那种写作方式,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的所以难以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通过对文章的分析,让学生体会,还可以通过对比学习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文的教学中,准备使用PPT课件。因为使用课件有利于学生直观的感受过去的那些历史画面,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别了,不列颠尼亚问题一:什么是新闻?新闻的六大要素是什么?新闻的特点是什么?结构怎样?【设计意图】本单元是新闻单元,回顾初中所学的新闻知识,以此引领教学。【明确】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五个“何”: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为何3、消息的特点: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短:消息要求短。快:时效性 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4、消息的结构: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4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5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问题二: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复习过新闻知识,学以致用,理清本文写作的思路。【明确】、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港督彭定康离开香港(第1段)。 、主体: 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日落仪式”; 7时45分,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背景:港督府的变迁 、结尾: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问题三: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题的学习让学生准确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此题难度较小,答案可以直接在原文中找到)问题四: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设计意图】作为新闻史上的名篇这个标题真正能使人过目不忘,那么他好在哪里?这必须在学习这文章时要考虑到的。设计本题目就是让学生理解这个标题的新颖和妙处。【明确】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问题五: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设计意图】对本节课重点的把握。【明确】如:第4、7、11自然段。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问题六: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这样宏大的场景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意味深长的细节之处?【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学习,掌握细节在文章中的作用。【明确】本文的细节之处非常多,课下自己多找些,重点讲解以下三处。 1、“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分析: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2、“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3、“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分析: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还可能有以下回答:1、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明确: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这是作者在继续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时,举行降旗仪式之后发表的评论,它既回答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无比兴奋。2、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明确:“消失”是“逐渐减少以至没有”的意思,它很形象地描写出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驶入大海的情形,并暗示着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再这片土地上。问题七:我们该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设计意图】这则新闻结尾处耐人寻味,通过本题目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融入的情感。 【明确】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 作者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不动声色的描写中,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问题八: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本题,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文章。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本堂课小结:历史不会忘记,从香港沦陷之后中华民族的百年梦魇;历史更不会忘记,从孙中山到毛泽东,无数革命志士为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统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中,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问题一:本文报道的是一件什么事?读完全文后,你对集中营的最突出印象是什么?这样一个地方,人们为什么还要去参观?作者为什么要报道?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悲惨愤恨 师生活动:问题1:在介绍参观过程之前作者先对集中营的哪些情况进行了介绍? 【明确】集中营现在的环境、方位、历史等。 问题2:对集中营的历史,作者从几个角度进行了介绍?这些介绍使你对集中营有了什么认识? 【明确】十四年前幸存者的回忆录集中营司令的回忆录波兰人的说法 -问题3:在课文的前三段作者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找出相关语句,加以理解。 【明确】可怕。 最可怕的事情阳光树木草地儿童 可怕地颠倒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阳光明媚杨树婆娑草地碧绿孩子嬉戏 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反讽,对比强调这里曾经是最黑暗、最冷酷、最没有人情味的人间地狱。现实的欢欣的场面并不能使人忘记过去的这一切,人们来到这里,依然会感受到曾经的一切。 问题4:在叙述整个参观过程中,作者抓住哪几个方面来写?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了集中营什么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明确】抓住见闻和感受来写。问题二:本文是一篇新闻报道,文章题目却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而且写出之后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设计来突破本课的难点。【明确】(l)“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 (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因为基于一个记者的使命感,我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4)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六、目标检测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七、本课小结十四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数不完的鲜花和果实,流走了想不完的梦幻和希望,但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暴鲜血淋淋的记忆,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对未来的昭示。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也不过是过眼烟云,能让历史昭示未来,这难道不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吗!第11课 包身工一、内容与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包身工,指的是在1935年,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了大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一篇报告文学。其核心是揭露与批判包身工制度的吃人本质,预示着光明将在工人阶级的觉醒和斗争中照临大地。包身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二篇,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教学的重点是探索本文双线索结构下的主题表达。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对文章线索和主题的探究,领会其思想内容。 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2、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3、通过对文章线索和主题的探究,领会其思想内容,学习其写作特色。(二)解析1、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中的一类,是文艺通迅、速写、特写的总称。基本特征有三:真实性(不同于其他文艺创作),新闻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学性(不同于一般工作报告、社会调查)。被称为“文学的轻骑兵”。2、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指的是介入心灵,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在“悲剧”作品的审美之中陶冶心情,锻造“人格”, 净化心灵,辩别真善美,实现“悲剧”作品的情感美。3、培养阅读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的能力,学习以问题为中心,以一天活动为线索,选取典型生活图景和典型事例即点面结合的写法,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的写法。三、问题诊断分析1、本文篇幅较长,表达方式多样,学生抓住课文线索略有难度,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两个方面,分别归纳相关内容。2、包身工制度是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颗毒瘤,在当代社会已经消失了。学生阅读时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更难以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与写作背景相关的资料,以利于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一:本文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文章结构是怎样的?【设计意图】知人论世,了解了作者,也就了解了那个时代的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师生活动:问题1:关于夏衍,你了解多少?【明确】夏衍,我国著名戏剧家、翻译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参加太阳社,是左联领导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建国后把文学名作林家铺子、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补充夏衍的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问题2:本文标题有何意义?【明确】报告文学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包身工属于第三种,写问题。以“包身工”为题,点明文章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同时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揭露“包身工”制度。问题3:文章结构是怎样的?【明确】文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托附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其间穿插以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使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而且富于批判的力度。第二部分是全文的总结(从“两粥一饭”到结尾),作者概括了包身工们的非人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愤怒控诉。问题二: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新闻背景的作用,由此深刻认识课文的主题。师生活动:问题1:作者写包身工一天的生活,选取了哪些材料?(议论)【明确】四点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情景;五点钟,包身工上班劳动的情景。问题2:不是说以一天的生活为线索吗?怎么只写到五点钟上班就中断了呢?再看课文,还有没有了?(议论)【明确】还写了十二小时劳动后,抄身情景;黑夜里。这样,从清晨四点一刻起床,到黑夜睡觉,一天的劳动生活十分完整。不过前后两部分写法大不一样。前者写得详,后者写得略:写抄身,没有明写时间,又不是正面写搜身情景;黑夜的休息情景也没有写出来。显然,作者把前三个生活图景作为重点。起身和吃饭,表现包身工恶劣的住宿、饮食条件,上班劳动,表现恶劣的劳动条件,是写劳动。两方面合在一起,已经构成了包身工地狱生活的全貌。至于写“黑夜”,没有写什么生活图景,却写“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这是和结尾放在一起加以考虑的,有利于揭示全文的中心思想。问题3:这篇作品不仅选取了几个反映包身工悲惨生活的生活场景,还有别的内容,都是些什么呢?(议论)【明确】还有与描写记叙生活场景相应的说明和议论。说明包身工是怎么来的;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说明包身工给帝国主义“制造”了惊人的利润;说明“包身工”制度是最野蛮最残酷的制度。问题4:为什么描写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还要议论“包身工”制度?(议论)【明确】运用了描写、记叙和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两者结合,互相补充。描写记叙部分好象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说明议论部分好象是特写镜头的解说词。特写使人获得形象认识,解说使人获得本质认识。随着时间推移,包身工的生活图景越来越清楚,对包身工制度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最后写“黑夜”归到结尾,有力的揭示了中心思想。问题5:根据“但是,”到“立此包身契据是实”两段思考: *包身工是怎样形成的?【明确】原是农村里“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被诱骗以契约形式成为包身工的。*包身工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 【明确】恶劣的条件(举例略);紧张的生活(四点一刻起床,四点半吃饭,五点钟上班,劳动十二小时);残酷的惩罚(欧打、罚工钱、停生意、饿饭、吊起);麻木的精神(少女的“害羞”感迟钝);“严密”的统治(“罐装的劳动力”)。 *为什么要身受这样深重的苦难? 【明确】包身工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受双重的压榨剥削,是双重奴隶。 *为什么会成为双重奴隶?【明确】国民党反动统治,造成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加速了中国农村破产,抵抗不了水旱自然灾害;农村破产造成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流入城市。帝国主义又和中国封建势力勾结起来拼命压榨剥削。一句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是使农村少女变成双重奴隶的社会根源。问题三:本文的写作有何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炼本文的写作特色,并关注社会现实,尝试着将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师生活动:问题1:作者是怎样描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的生活的?【明确】点面结合。“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本文的“面”主要是指人物的群体描写,“点”主要是指芦柴棒、小福子等的典型事例。问题2: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明确】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老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问题3:本文如何有机的将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融合在一起的?【明确】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中间都有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问题4: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对比,真实刻画出包身工奴隶一样的境地。比喻,用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比喻帝国主义及其买办们与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十分精当,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暗含讽刺,突出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六、目标检测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包身工都是新从乡下来的,而且大半都是老板的乡邻,这在“管理”上是极有利的条件。厂家除了在工房周围造一条围墙,门房里置一个请愿警,门外钉一块“工房重地,闲人莫入”的木牌,使这些乡下小姑娘和外界隔绝之外,将管理权完全交给了带工老板。这要,早晨五点钟由打杂的或者老板把她们送进工厂,晚上六点钟接领回来,他们就永远没有和外头人接触的机会。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1首句“管理”一词的实际含义是( )A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 B保管和料理C照管并约束 D压迫和剥削2画线的句子中,“罐装了的劳动力”是什么说法?为什么说这种劳动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答: 。3选出对第一句中“饲养”一词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A、拟人 B、拟物 C、比喻 D、双关 4选出对本段议论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A、 通过类比说理,尖锐地揭露了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B、 通过类比说理,揭露了带工老板狠毒的嘴脸和“船户”的残酷。C、 通过比喻说理,揭露了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D、 通过比喻说理,揭露了带工老板狠毒的嘴脸和“船户”的残酷。5、“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中的“与”和下边哪个短语中的“与”意思相同?( )A、与人为善 B、与人方便 C、与虎谋皮 D、与世长辞6、对文中“饲养”一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A、 资本家将包身工不当人看待,揭露资本家残酷剥削的罪行。B、 资本家将包身工只当作会说话的牲口,揭露包身工制度下的包身工的悲惨生活状况。C、 资本家将包身工只当作会说话的牲口,役使他们以牟取暴利。D、 资本家将包身工不当人看待,说明包身工只有依靠资本家的剥削才能生存。参考答案:1、 D 2、答案简析:罐装了的劳动力是比喻说法 些包身工永远没有和外人接触的机会,与社会完全隔绝,无从接受革命思想,可以供资本家安全地保藏,自由使用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船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3、 B 答案简析:拟物,把人当作物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并以此与船户养墨鸭捕鱼类比,从而揭示出相似的结论。说明资本家将包身工当牲口,役使她们以牟取暴利。4、 A 答案简析: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相似,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这里,通过类比,揭露了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5、B 答案简析:B 与,给;A 赞许,赞助;C、D介词,跟,同。6、C 答案简析:用去同辨异法,找出“饲养”一词的基本意义七、课堂小结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他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这篇作品,在当时起到了动员人民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作用。四十年后的今天,重读这篇作品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旧中国的黑暗,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激发起加速现代化建设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热情。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一、 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课文是飞向太空的航程,指的是2003年10月17日贾永等人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一篇关于“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历程的新闻报道。其核心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回顾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航天发展史。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新闻报道的相关知识,本文结构简单,是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因此学习本文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能力。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领悟本文在记录现实事件时所体现出来的历史纵深感。二、 目标及解析:(一) 目标:1、 回顾新闻的相关知识,找出本文相对应的内容。2、 理解本文在记录现实事件时所体现出来的历史纵深感。3、 体会本文字里行间充满的民族自豪感。(二) 解析:1、 新闻的相关知识包括新闻的六要素与结构,六要素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指的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找出本文相对应的内容,为的是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能力。2、 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高明的作者总是把它放在历史的语境中去看,这就使得现实事件有历史的纵深感。本文和别了,不列颠尼亚都有这样的特点,可以互相参照体会一下这种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3、 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这种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引导学生体会这种高尚的情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三、 问题诊断分析:学习本文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无法理解本文所体现的历史纵深感,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新闻报道具有实效性,报道的一般都是最新发生的事件,而本文在体现时效性的同时还结合历史背景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史,学生可能对此存有疑问,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四、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使用ppt进行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结构示意图,有利于学生更直观的体会我国的航天发展史。五、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我国明代的万户,曾用47支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试图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问题一:初读课文,分析本文的结构。【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旨在由这一典范的文章了解新闻作品的结构特点。师生活动:问题1:本文由几部分构成? (找出文章的导语、主体、结尾所对应的内容)问题2:这则新闻在结构上有何特点?联系平时看到的新闻,结合本文,总结一下。 (首尾圆合型结构)问题二: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在于具有历史纵深感,那么作者在文章中时如何体现的?【设计意图】一方面梳理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关注时事。师生活动:问题1: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明确】标题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第二,是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问题2: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明确】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 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附:“神五”的相关资料图片六、目标检测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新征程。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1“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如何理解这句话?_ 2我国的科学家是如何确定航天发展途径的?_ 参考答案:1春天孕育着希望,在这一年三月“863计划”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2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此十分谨慎,而且是历经思考探索,“逐渐形成了共识”。六、 课堂小结: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