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与管理信息Ination.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3008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教育与管理信息Ination.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学教育与管理信息Ination.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学教育与管理信息Ination.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教育与管理信息Inform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2000年第1期 总第2期 欢迎访问本馆网页:http:/202.120.143.162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图书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所发布98年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方法对科技论文产出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为国家及各单位了解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自1987年以来开始对论文进行统计工作,运用文献计研状况提供可靠依据。98年统计结果:一、 国际位置1998年我国国际论文(取自SCI、EI、ISTP三种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共35003篇,占国际论文总数1421520篇的2.46%,按国际论文数排序,我国居世界第9位(前8位国家为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SCI收录我国期刊数由1997年的9种增至11种,增加的两种期刊分别为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和化学学报(Acta Chemica Sinica)。二、 国内情况 在国内论文数排序中,清华大学以2198篇名列高校第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位于研究机构排名第一,医疗机构中,部队系统医院占较大优势,有七所进入前十名,前三名分别为:解放军总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三、 亚洲概况1998年世界高校论文排名中,除名例前三位的哈佛大学、东京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以外,亚洲共有19所高校进入前200名,其中汉城大学、台湾大学、印度工学院、国立新家坡大学、香港大学等榜上有名,但没有我国内地高校。仅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进入前300名,由此反映出我国高校的水平与世界乃至亚洲一些学校的差距。四、 差距对比我国的总体论文产出量,相当于美国的5%,英国的19%,同时在国际上的被引用率不高。1986-1995年间,韩国科学论文增长38倍,我国(除台湾省外)才增长2倍。论文产出量低的另一差距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据统计:德国马普协会有2900名科学家和6500名流动人员,经费为11亿美元,每年发表SCI论文超过一万篇,平均每篇论文的投入为10亿美元;中国科学院有4万科学人员和1万余研究生,每年经费4亿美元,SCI论文2000篇,平均每篇论文的投入为20万美元,是德国马普协会的两倍。说明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严重不足,且投入效率很低,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摘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报1999/11/21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开创我校科技工作新局面 我校科研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1科研成果数量增多,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八年中共获科研成果279项,其中国际奖1项、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科技进步奖109项、国内首创的最有重要影响的重要成果46项。出版专(译)著188部,教材76部,编辑学术期刊14种,发表论文9121篇,其中发表在国外刊物上的论文有342篇。2科研课题逐年增多,科研经费增长较大。立项科研课题八年中获总经费1525.2万元。其中国家、部(委)和省级课题298项,获经费1230万元。通过建立国际合作项目,增加科研经费878万元。3整顿调整附设科研机构,初步建立了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将原有54个附设研究机构优化组合成44个。4科研支持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保证了科研经费的投入,增加了图书馆藏书。5科学研究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首先是卫生部重点临床建设项目,其次是学校在“九五”期间建成10个重点学科,投入学科建设经费240万元,建成省、校重点学科25个。选拔出27名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科研同时促进了研究生培养工作。6国际间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不断扩大。已与国外三十多所大学、医学科研单位建立了校际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争取到国际合作项目18个,总经费664.6万美元和价值118.7万美元的医疗仪器设备。学术交流活动多项,提高了我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为推进我校的科研工作,我校还应当加强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科技意识,确立科技工作在学校的重要地位。 二、发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营造“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学术氛围。 三、积极稳妥地进行学校科技体制改革。 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突出优势和特色。 五、实施人才工程计划,培养造就一流科技人才。 六、进一步优化校内资源配置,转化科研支撑体系的运动机制,提高规模水平和效益。 七、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加强学术交流、科技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摘自西安医科大学报1999/11/15重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 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就知识的创新和发展而言,美国研究型大学做的还算是成功的。但是,美国高等教育委员本科教育委员会前基金会主席伊尔本在其发表的一篇报告中提出:在本科教育方面,研究型大学做的还不够,近乎是失败的。伊尔本在这份建议报告中指出:许多学生在毕业前接受了所要求的课程的学习,但仍缺乏一个统一的知识主体或不知如何联系各门课程的知识,毕业了仍不知如何富有逻辑地思考、条理清楚地表达专业知识。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针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伊尔本提出了十种重建对策,包括:本科教育的标准应以研究为基础;构建一个以探究为基础的新生年;重视新生的教育;排除跨学科教育的障碍;把交流技能和课程学习联系在一起;创造性的运用信息技术;顶级课程;指导研究生担任实习教师;改变教师报酬制度;培养社团意识。在以上十条对策中,还涉及了许多有创造性的建议,譬如:让本科生参与到研究过程中去,成为有教授和研究生参加的研究小组中年资较低的成员;打破学科间的模式。低年级的课程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同时学校的专业要反映学生的需求而不是系科的利益和便利;信息技术的运用。研究型大学是适合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本科教育的场所,可以而且能够通过教学创新成为教学技术的“领头羊”。随着计算机网络、有线设备和镭射光盘的进入教室,用电子信箱布置和上交作业、回答学生的问题等,都成了研究型大学的技术创新;顶级课程的设置。为了确保对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学生们在课程结束时需要一门顶级课程,这也是每个本科生教育计划的一部分。这门总结课程应对本科生毕业学习和职业工作的期望和标准有所准备,应成为先前课程中以探究为基础的所有学习的总结应该看到,当前研究型本科教育变革的基本方向是:本科生需要从研究型大学特有的机会和资源中受益;研究型大学需要给学生在其他场所不能获得的实践和能力。摘自外国教育资料1999/6首都医科大学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一)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 根据同一性质课程组成统一的综合实验室,将原有的45个基础实验室合并为9个,分别是:机能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计算机实习室、物理学实验室、外语语言室及电教中心。承担39门基础科程、366个实验教学任务。采取校、系两级管理。 (二)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机能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解决二个问题。理论与实验相脱节问题。三理实验与科研能力的培养问题。2形态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病理学实验教学与考核形式采用原有的标本、病理切片、幻灯片、教科书插图以及计算机网络下载图片等资源制作了二套多媒体教学软件。一套为考试用,50余幅图像,在计算机上可自动转换,学生可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考核,做出病理诊断。打破传统的单独书本式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和实习更加生动活泼。摘自首都医科大学报1999/10/12美国的内科医生面临着二十一世纪医学教育挑战 从80年代起,美国医学教育院校因没能培养出适应医疗服务市场变化的内科医生而受到抨击。人们批评医学院校培养出了太多的专业人员而没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培训如:道德伦理、临终关怀、卫生服务经济学、替代医学及精神及宗教信仰在治病中的作用。本项研究是建立在医学院校校长调查的基础上,试图医学院校针对上述批评而改变其课程设置。这项研究发现医学院校的确针对某些批评相应地增加了在道德、交流、初级医疗、预防医疗及临终关怀等方面的课程培训。然而,研究结论是:美国医学院校仍需更多的改变来培养适应21世纪的内科医生。该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时候了? 美国医学教育在世纪之交面临着向“市场化服务”的转变。经济、体制、社会及价值观等问题直接威胁着医学教育的优越性和目的性。Kenneth Ludmerer医生就此作了透彻的阐述和分析。目前医学教育的环境不仅潜在地严重削弱其科学上和临床上的质量,动摇医学生及住院医生接受医学教育的决心,而且破坏了有关医护、患病、病人福利及献身公益等的基本意义“行善”。美国医学院校有着阶段性改革医学课程以完善医学教育的悠久传统。自从1910年著名的Elexner医师就医学教育的报告发表以来,类似拥护医学教育改革的报告发表有24个,并且在改革条例上有惊人的相似。尽管如此,这种决定性的改革仅仅是“革而不新”,因为医学教育者无法就医学院校面临的日趋严重的基本的社会,人员体制及财政等问题发表意见。Ludmerer认为,今天的问题尽管难以克服,但不象一个世纪前医学教育者们面临的问题那样影响深远,改革家和领导者们有时间有机会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只有当他们能正确判断医学教育的问题所在,充分了解其根源,明确解决的有效途径,才能确保医学教育工作者所要求的进行地区性和全国性的系统化和制度化改革。摘自医学评论1999/74/10改变大学教育的十种方法之一:制定以科研为基础的学习标准 建议:1从大学第一年开始,大学生应该在尽可能多的课程方面从事科研工作。2从大学第一年开始,大学生必须学会如何有效地用口头和书面表达他们的工作结果。3大学生必须探索不同的领域,并与他们的主修领域进行对照,大学一、二年级需要打开知识通道以激发新颖思想和独立工作能力,并揭示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 4以询问为基础的课程应该允许进行联合科研项目和共同使用。5职校需要提供同样的以询问为基础的学习机会,特别是在早期。6精心组织的实习医生实习期能将以询问为基础的学习转变为实践经验,实习医生需随时能得到实习机会。高校科研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一、高校科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对重大基础科学研究的巨大投入,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211工程”的提出和启动,部委属院校同地方省市走共建之路为高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高等院校同样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一、目前以科研院校为重点的科技体制正在加速实施,全国现有几百个独立科研院所,一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完成后,必将具备更加强大的竞争实力,因而会使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受到影响。二、国内大型企业内部建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国家经贸委已开始分期分批地进行重点投入,这将会大大加强自身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能力,使高校科技发展空间也将受到一定影响。二、高校科技发展的对策1.发挥自己优势,突出特色,重点扶持,走科技“内含”之路。打破独树一帜的局面,调整内部的科技政策,采取引导、协调相结合的方式,合并同类项目,重点扶持,形成特色。2.科技发展必须实行外联内合,采取学科与学科、基础与临床、院校与院校之间联合校科研的方式,优势互补,参加国内外重大项目的竞争,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占领制高点。3.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创出自己的名牌。狠抓学科建设,实行强强结合,确保重中之重,加大对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特别是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4.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整体管理意识。科研体系和教学体系两者之间相互渗透,按照教师的综合素质,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教师侧重于教学,一部分教师侧重于科研,另一部分教师侧重于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工作。使教学、科研、开发和科技服务工作比翼齐飞。5.强化管理意识。提高学校整体效益,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引入竞争机制,采取竞争上岗制,真正起到能者上庸者下。摘自山东医大报1999/10/20渥太华大学开设加拿大唯一的生物制药学科 1999年9月,渥太华大学在生物科学方面开设了一门新学科,这在加拿大是唯一的。该学科为传统学科如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在过去几十年中,有许多结合一批传统学科的新型科学领域出现,这就意味着要训练科学家在几个领域工作,而仍具有某种专长。这门新学科正是要做这些事,这样对学生及他们将要为其工作的公司都将受益匪浅。九月份,注册这门新学科的学生将在DNA科学和医药化学两者间选择。一、二年后,大学将增加第三种选择,即药理学,该学科包括必修的生物伦理学。因为这门新学科为多门学科的综合,所以涉及科学和医学几个系的教师。课程包括许多传统的课程和一些该领域的特殊课程,如DNA科学、生物计算和药物控制法规等。这门新学科的教师已收到政府部门和当地商业界的支持。生物制药学的学生将能学习和研究医药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基本的医药科学,这不仅对学生是有用的,而且对生物制药工业也是非常有益的。今年职称评审强调成果和课题并实行三公开今年西安医科大学职称评审强调被评人员要有成果,要有课题。在评审工作中公开政策指标,公开申报材料,公开评审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实行一、学校不再出台有关破格的文件,而是严格按照省人事厅、省教委关于破格晋升文件的要求进行。二、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获得省部以上科研、教学三等奖,或者在成果推广中获卫生部批准的新技术,新药一项,或者从事临床专业工作20年以上,医疗技术特别清湛者。三、在医疗系列评审中采取医疗系列与教学、科研系列相分离的方法。消除临床上出现的专业技术职务与临床诊疗能力不相符的现象。四、在临床重点学科中选拔一批素质好的主管护理师、晋升为副主任护师,适当提高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级的比例。摘自西安医科大学报1999/10/30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新设生物医学工程系 今年秋天Wisconsin大学工程学院新设生物医学工程系,该系为威斯康星大学最具特色的系。生物医学工程系教职员工来自其他工程学科和医学、药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教师们结合自己的专长以解释和解决在不同领域中的问题。如:Alzheimer疾病、生物医学传感器、心血管系统模拟、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计算和信号处理、图象、生物机械学、修复工程和人机工程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