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提纲及答案.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66983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提纲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学复习提纲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学复习提纲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表象一、名词解释:1、表象: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2、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心理活动3、无意想象:又称为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4、有意想象:又称为随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进行的想象5、理想: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的幻想二、问答题:1、表象的特征有哪些?答: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的基本特征2、 有意想象包括哪三种?三者有什么区别、联系?答: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区别和联系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不同点1. 具有再造性,构造出的形象与原物相符合2. 再造的形象所代表的事物是已被他人创造出来的3. 在一般性活动中的作用较大1. 具有创造性,构造出的形象是崭新的2. 创造的形象所代表的事物是前所未有的3. 在创造性活动中的作用较大联系1. 再造想象是创造想象的基础,创造想象是再造想象的发展2. 创造想象中有再造性的成分,再造想象中有创造性的成分幻想和创造想象的区别和联系幻想创造想象不同点1.是个人所向往的,追求的愿望2.指向与遥远的未来,不与创造活动直接相关联1.不一定是个人所祈求的、向往的2.与创造性活动直接相关,有想象的结果和产物联系1.创造想象是幻想的基础,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2.创造想象中有一定的幻想的成分,幻想中也有一定的创造想象的成分3、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答:再造形象:1 再造想象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2 再造想象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3 再造想象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4 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首先是要扩大学生脑海中的表象储备,其次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模型、图形等描述的关键性词句与实物标志的含义,以引起学生的再造想象创造想象:1) 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 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教师要使学生在努力学习各科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鼓励学生要广泛涉猎课外有益书籍,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3) 想象力训练。教师要结合各学科的教学活动,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4) 引导学生积极幻想第九章情绪和情感一、名词解释:1、情绪:是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所产生的情绪状态2、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反映了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状态,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3、心境:是一种较微弱、平静而持续的带有渲染作用的情绪状态,是人在某一段时间内心理活动的基本背景 4、应激: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非特异性的身心紧张状态,表现在意料之外的紧张状况所引起的情绪体验中。应激是人对意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5、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6、情绪智力:沙洛维为情绪智力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结构,并对情绪智力的内涵做了全面概括,它们在个体的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具有先后次序:1.对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的能力2.情绪对思维活动过程中的促进能力3.理解和感悟情绪,在对情绪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4.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二、问答题:1、简述各种情绪理论的主要观点,试用相关情绪理论说明情绪的产生及改变过程。答:1)詹姆士兰格理论 詹姆士兰格理论认为,情绪必须先有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刺激会引起个体的生理反应,正是由于生理反应,个体才产生了情绪。生理学家格兰强调血液系统对情绪的影响。 2)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坎农巴德情绪理论认为,情绪中心不是在周围神经系统,而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当丘脑被唤醒并活动时,情绪就产生了。 3)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情绪与人对事物或事物的评估有关,人的认知过程会左右对情绪的解释和反应。拉扎勒斯发展了阿诺德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他认为个体对每一种情绪所作的评估是不同的,因而每一种情绪反应包括了不同的生理变化和反应。他强调个人所持有的先前观点、具有的知识经验时左右自己情绪体验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显著差异,个人的情绪感受和反应具有显著差异。 4)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两因素理论 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两因素理论认为,个体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重要机制。情绪的产生及改变过程(个人归纳,要自己组织语言回答,划线部分是重点可适当整理) 詹姆士兰格理论重视情绪体验与生理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但片面强调了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控制与调节作用。 坎农巴德情绪理论相对詹姆士兰格理论来说,对情绪的探索又前进了一步。但忽略了外周生理变化的意义,以及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调控作用。 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总结了詹姆士兰格理论在内的各学派成果与精华,强调对外部环境影响的评价是个体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反映了在情绪的发生上,兼顾了有机体内部和外部环境、大脑皮层下部和大脑皮层中枢,以及不同心理过程之间的联系。在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的推动下,心理学概括出个体情绪产生的来源:外部环境刺激、身体的生理刺激和个体的认知评价刺激。 沙赫特和辛格实验表明,人的情绪状态,实际上是认知过程(情绪经验)、生理状态(身心状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脑皮层将社会环境信息、内部生理变化信息以及个体经验、对情景的认知信息整合起来,产生一定的情绪。2、 如何控制不良情绪?答:1.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2.转移注意力3.合理的发泄情绪4.主动用语言控制调节情绪第十章意志一、名词解释:1、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动机斗争:是个体在确定目的时对自己各种动机进行价值权衡并做出选择的过程3、挫折:是指个体的动机、愿望、需要和行为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阻碍的情境和相应的心理状态二、问答题:1、意志行动的特征和意志行动的过程有哪些?答:意志行动的特征: 1)自觉地目的性 2)随意运动 3)克服困难 意志行动的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 A.动机斗争 B.确定行动的目的 C.选择行动的方式及方法 D.制定行动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 A.根据既定方案积极组织行动,实现预定目的 B.克服困难,实现所做出的决定 2、 举例说明动机斗争有哪几种类型并简单说明如何处理这些冲突答:动机斗争有以下四种类型:1)双趋冲突又称为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即“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两者不可兼得时的内心冲突。例如,既想看电视又想踢足球就是一种双趋斗争,要解决这种冲突,只要稍许调整一下动机,冲突便会消除。2) 双避冲突又称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样强度的负面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这实际上是一种“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式的由于选择困难而使人困扰不安的心理冲突。双避冲突会出现两种状况,第一种是犹豫不决或优柔寡断,第二种是逃避或拒绝选择,例如做白日梦;即“两害相权,取其轻者”。双避冲突动机的解决,既要依赖对所处情境的分析,也要依赖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3) 趋避冲突又称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个体对同一目标既想接近又想回避的两种互相矛盾的动机而引起的心理冲突。例如,某人喜欢甜食,但怕吃多了会胖;某人生病想快些痊愈但又怕打针。趋避冲突在心理上引起的困惑比较严重,因为它会使人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处于对立意向的矛盾状态中,并可能导致行动不断失误。4) 多重趋避冲突又称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由于面对两个或多个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例如,一个人想跳槽,因为新单位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只是工作性质和人际关系不大容易适应,如继续留在原单位就没有这些问题但是收入和待遇会差些,这种对利弊得失所进行的考虑会产生多重趋避冲突。如果几种目标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差距较大时,解决这种内心冲突比较容易;如果几种目标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比较接近时,解决这种内心冲突就比较困难,需要用较长时间来考虑得失、权衡利弊。3、 如何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答:1)改变周围环境,提高认知水平2)调整自己的心态,宣泄不良情绪3)最重要的是对挫折心理具有正确的认识,对学习、生活及事业充满信心和希望,并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决心、毅力和勇气。4、意志品质有哪些?答:1)意志的自觉性(意志自觉性品质)。与之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2)意志的果断性(意志果断性品质)。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3)意志的自制性。与之相反的是任性和怯懦 4)意志的坚韧性。与之相反的是动摇性和顽固性第十一章动机一、名词解释:1、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的行动,并使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2、需要:是指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体现了个体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客观事物与条件的依赖性,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3、诱因: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它们经常诱发动机,所以称为诱因。诱因是驱使个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在条件,是引起动机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4、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追求卓越,以期达成更高目标的内在动力和心理趋向5、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起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比较高级的动机6、生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起源于生理性需要,它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动机二、问答题: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谈谈你的理解。答:马斯洛认为,个体具有复杂、多层次的需要组合,基本的、具体的需要位于底层,抽象精神的需要位于上层。他最初提出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后来补充了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超越的需要,形成由低到高不同层级排列的需要系统。 理解(书本没有,这是百度和个人的见解): 1)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随着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对减弱,它们以渐进形式表现出来。 2)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3)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4)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2、 交往动机与情绪有什么关系?答:1)人类的交往活动与恐惧与关,高恐惧的人比低恐惧的人更愿意合群2)人类的交往活动也与忧虑有关,恐惧使合群倾向增加,忧虑使合群倾向减少3)出生次序也是影响任何群需要的重要因素3、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哪几种?答:1)学习兴趣 2)学习能力感 3)外在目的性 4)知识价值观第十二章气质和性格一、 名词解释:1、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2、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二、 问答题1、典型的气质类型有哪四类?四种类型的气质其神经活动有何特点?如何在教学中对不同气质的学生进行培养?(最后一问是百度的答案,书本没有)答:四种典型气质类型为:1) 胆汁质,表现为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感体验强烈,情绪发生快而强,易冲动,但平息也快。 对于此类学生应该要求他们要善于控制自己,能沉着地、深思熟虑地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活动中保持镇静而从容不迫。要注意培养他们扎实的工作作风,达观自制的待人态度。对他们的教育不可急躁粗暴,而应慢言细语,实实在在、干脆利落地讲清道理,努力抑制他们的激动状态。2) 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灵活,易动感情,富有朝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但情感体验不深。 应该注意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认真细致,刻苦努力,在激起他们多种兴趣的同时,要培养中心兴趣;在具体活动中,要求他们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其朝气蓬勃,满腔热情,善于思维等个性品质。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批评时要有一定的刺激强度,但又要耐心细致,尤其要做好转化后的巩固工作,防止反复。3) 黏液质,安静、沉着、稳重、反应较慢,思维、语言及行动迟缓、不灵活,注意比较稳定且不易转移。 对于这类学生应着重培养他们高度的积极性,灵活性等品质,防止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执拗等不良品质,杜绝不必要的冷漠和萎靡不振。4) 抑郁质,感受性高,观察仔细,对刺激敏感,善于观察别人不易观察的细微小事,反应缓慢,动作迟钝;多愁善感,体验深刻且持久,但外表很少表露。 对这类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具体的帮助。要着重发展他们的机智、认真细致、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优良个性品质,防止怯懦、多疑、孤僻等消极心理的产生。要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在评价过程中给予称赞、嘉许、奖励等,批评时 点到为止。创造条件,安排他们从事有一定困难,需要与他人交往和配合的工作,以鼓励、锻炼他们的勇气。 2、性格特征有哪些?答: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3、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1)生物遗传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它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它为性格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A.父母的教养态度 B.家庭气氛和父母的榜样 C.学校教育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社会文化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E.个人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第十三章能力一、 名词解释:1、能力:是一个人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2、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是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反映3、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4、才能:多种相关能力的有机结合或完备结合称为才能5、练习:是以掌握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为目的,进行反复操作的活动过程,它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二、 问答题1、能力可分为哪些种类?答: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3)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2、个体在能力发展上有哪些差异?答:1)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力发现的早晚差异3、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答: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每个人从遗传基因中所得到的潜在能力不同,但这种潜能开发到何种程度取决于环境;第一,社会经济状况或生产方式是影响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营养是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之一。3)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