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86254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学年第一学期龙兰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试卷 2013.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1、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大臣申侯上疏谏曰:“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 意在说明嫡庶关系的确立 A扩大了周朝国君统治的区域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C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D消除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因素2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山东、山西 B湖南、湖北 C河南、河北 D广东、广西3、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C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4、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5、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样做A.交唐太宗裁定 B.交门下省审议 C.交兵部出兵 D.交尚书省执行6、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秦朝、唐朝、元朝、明朝四朝的中央机构的设置情况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D反映皇权和相权之争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孕含的一组矛盾7、小麦同学很喜欢看穿越小说,自己也构思了几个穿越故事。下列故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回到清朝当军机大臣,辅助皇帝处理军务 B回到唐朝参加科举考试,中一回状元 C回到宋朝当个枢密使,掌管财政大权 D回到秦朝当个宰相,替秦始皇出谋划策解决匈奴问题8、16世纪末,西班牙人门多萨在中华大帝国史中写道:“皇帝极想成为他的帝国及其臣民的主人,国家如此之大,省份又如此之多,因此没有皇帝和内阁的同意,巡抚、总督和法官不准处死任何人。”材料主要反映了A元朝统治的疆域十分辽阔 B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明朝皇帝和官员依法办事 D清朝皇权专制的进一步加强9、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鸦片战争的现场报道 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照片 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A B C D10、下列抗击我国侵略的斗争中,属于人民群众自发进行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英勇抵抗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卢沟桥守军奋起抗战A B C D(某海战战况图,为致远舰撞击吉野舰)11、下列关于右图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海战B这次海战发生于黄海C致远舰管带英雄邓世昌壮烈殉国D此战结束后,清王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2、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A. B.C.D.13、“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指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五四运动14、“此战役虽然战败,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国民党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文中所描述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15、毛泽东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建国初期我党为践行“实行民主政治”的承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6、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右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通知亲爱的先生: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校长:LH泰纳(Turner)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17、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绘,较为准确的是18、“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时期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19、“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反映的史实是 渡江战役 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解放南京A B C D20、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尊敬时期(18世纪),轻视时期(18401905),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赞赏时期(19371944),清醒时期(19441949),敌对时期(1949)。其中第4阶段看法的成因是中国A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B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C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D成为美苏冷战的前沿21、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2、2008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A. 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B.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C. 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D. 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23、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特点是A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规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4、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一封电报中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对“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讨论了国名、国旗、国徽等问题 D“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25、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26、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在各民族间增加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联邦制不利于所有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在少数民族居住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利于民族团结,利于社会稳定A B C D27、“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的事件是A红卫兵运动 B上海造反派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大权C革命委员会形成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领导体制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28、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29、美国史学家HaroldZ.Schiffrin说:他是海峡两岸人民都尊敬的唯一近代英雄人物。一旦两岸重新和平统一,将证明他们对他的共同怀念是有益于跨越障碍的心理沟通。”这个人的历史成就主要是A抵抗外国侵略,提倡向西方学习 B推翻封建王朝,开创中国民主进程 C实现中国统一,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D提出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现代化进程30、“越顶外交”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媒体将当时世界一大国绕过日本率先访问另一国家的外交举动称为“越顶外交”。与“越顶外交”一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毛泽东访问苏联 B邓小平访问美国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周恩来访问印度31、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ABCD32、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举行记者招待会。一个印度记者很感兴趣地提问:“国家有大有小,怎么才能够和平共处呢?”周恩来说:“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A一边倒 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互不干涉内政33、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34、“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施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这段材料应出自A.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 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C. 1992年“九二共识” D. 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35、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幅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对联中的局面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C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分离状态 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36、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五星花蕊的动态紫荆花旗。这面旗帜在香港会展中心的首次冉冉升起 A成为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里程碑B促成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结束了旧中国被殖民侵略的百年国耻D推动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37、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有不结盟政策 求同存异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国两制”方针A、 B、 C、 D、38、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39、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印证这一论断的史实不包括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促成亚非万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C中国重返联合国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40、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集的标题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求同存异”、“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二、材料题(41题12分,42题8分,本大题共20分)41、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下,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材料一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就反映了这段悲惨的历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4年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了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1935年春,由诗人田汉作词、音乐家聂耳作曲的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问世。 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九一八事变给东北同胞带来的灾难。(4分)(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1935年中共为推动日救亡运动而努力的两个事例。(4分)(3)材料三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4分)42、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8分)(标题)辛亥革命:一次保守与激进的革命(一)1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 1) 2) 2以西方近代文明礼仪取代传统陋习 1)改称谓 2)废跪拜礼仪(二)1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物所掌控 l) 2)地方军队主要控制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2 1)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 2)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土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