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教学设计探究内容分析【教材分析】本综合探究是第四单元我国政府的外交活动的落脚点。阐述了中国为什么能够和平发展,为什么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的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应作怎样的准备等问题,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平发展精髓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明确中国在当今国际社会的作用及发展前景,体验做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国际意识和世界胸怀。探究的重点和难点为和平发展的内涵及条件。【学情分析】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带来媒体信息的畅通便捷,高一学生了解国家和国际信息的途径增多,对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的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应作怎样的准备等问题却没有做过深入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上进行这样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综观当今世界,中国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对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进行歪曲,对我国青少年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认清和平发展的内涵和要义对正确地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探究目标分析知识目标:识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条件;理解作为中国的学生应为祖国的和平发展做些什么?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组织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语言表达及组织能力、写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论证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崛起使学生体验做中国人的自豪感,确立负责任大国的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观念,并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信念。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探究策略方法【整体思路】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搜集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典型材料;复习巩固第四单元的知识框架及主干知识;学生分组查阅相关资料并制作成幻灯片。一组: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和平与发展的论述二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内容摘要三组: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及原因;中国和平发展是对世界发展的贡献不是威胁四组:“中国威胁论”的背景、实质及现状分析教师准备:搜集近年来我国领导人关于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的有关论述和典型材料,并制成课件;印发供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的相关材料;收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典型事例,设计辩题并总结思路。探究活动过程创设情境,启迪思考一组展示的内容:导入课程学生展示一 :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时候,在国内,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在国际上,美国对中国实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战略。美国国务聊在致美国总统的信中预言,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最终只能求助于美国。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独立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对于新中国取得的成就,世界人民给予了高度赞誉。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 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主要探究三个具体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之路? 2.和平发展的中国带来了什么? 3.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能做什么?学生展示二:资料1: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论述 展示后请同学们探究讨论: (1)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是什么?(3分钟) (2)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生展示三: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内涵 内涵: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而不是通过掠夺、攫取别国财富来实现。(1)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2)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3)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教师补充:增加:“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依据: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外交政策、时代主题二组展示的内容: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学生展示一:文字资料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内容摘要: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和坚定决心,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摘要1:以自身发展促世界发展。比如在能源方面,中国高度重视节约能源,采取各种节能措施,从1980年到200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但能源的年消费量只翻了一番。2004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比1990年下降了45。摘要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白皮书强调,中国今天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学生展示二: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之路,请大家一起通过这些图片(10-12)来寻找答案吧,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中国却饱受列强侵略之苦。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走上了和平发展路,它不同于以往西方列强通过侵略、征服的途径发展自己的方式,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学生展示三:中国走上和平发展之路,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之苦,中国人民最希望和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正确道路;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锻造了一只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教师强调补充: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为维护世界和平 的坚定力量。举例:中国积极推进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提出六方会谈,有力的推动了问题解决的进程;中国倡导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为稳定地区的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积极参加阿富汗、伊拉克战后重建工作,这些都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三组展示的内容:和平发展的中国带来了什么?学生展示一:和平发展的中国带来了什么?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请大家来看一下“和平与发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请看幻灯片17-22,通过这些材料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的和平发展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下面请我们组 同学来说明这个问题。学生展示二: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意义政治意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经济意义:拓宽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应对全球化的能力。学生展示三:和平发展的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请大家听我读课件中的图文资料:中国和平发展是对世界发展的贡献不是威胁华东师范大学陈群副校长在“中国和平发展: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开幕典礼上指出,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对世界发展的贡献而不是威胁。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如果保持经济的稳步发展,率先走出经济发展的低谷,就是对世界各国摆脱经济危机的一种贡献。中国和平发展,和平发展强调的是一个过程,突出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符合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愿景,因为我们由衷的希望中国的发展是平和的、稳健的。他表示,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对世界发展的贡献而不是威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稳定住了自己的社会,养活了自己的人民,保护了自己的环境,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就是对当今世界的一种贡献,也就是说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如果保持经济的稳步发展,率先走出经济发展的低谷,就是对世界各国摆脱经济危机的一种贡献。陈群说,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全方位的,经济和金融的改革与发展,仍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议题。其他如农村基层选举和政治发展,和睦外交和大国关系,社会变迁及社会政治,能源、人口和环境保护也十分重要。经过与会专家和各位代表的研讨,我们会对中国和平发展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也会更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已经面临的或者即将面临的各种挑战与机遇。所以说 (1)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作为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越发展、越强大,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四组展示的内容: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能做什么学生展示一:通过前面的探究活动,我们已经知道,中国应当和平发展,中国能够和平发展。当然,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还存在一些不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因素:请看幻灯片28-30。现在我进行一个小小的现场采访:请问你们希望中国强大吗?美日欧俄等希望中国强大吗?所以,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绝不会平坦,绝不会一帆风顺。学生展示二:中国崛起何其艰难面对一系列重大事件,许多民众感叹:中国崛起何其艰难!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火炬海外传递受阻、威胁全球的金融危机等,无不牵动着国人的心。20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和不久前发生的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尤其令人震惊。 任何大国崛起都并非一帆风顺,即使是在财富与实力上升最快的战略机遇期,也会遇到重重考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成就有目共睹:GDP总量比1978年增长14倍,在30年中,年均增长接近10%,被经济学界称为“中国奇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构成体系化的“中国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内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者以“国家生命周期”来表述这种过程,认为一个曾经灾难深重的国家必将在经历漫长的调整期之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进而迈入经济强盛期,即通常认为的大国崛起。由起飞走向崛起的道路异常漫长而曲折,其中需要经历种种磨砺,应当以怎样的方式来衡量这种难度,值得我们探讨。专家一致表示,我国作为一个主张和平崛起、主要通过内生力量发展壮大的国家,完全不同于以往其他以战争崛起的国家。中国在前进中面对着各种特殊的矛盾和问题、困难和风险,任务异常艰巨。【探究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能做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展示三:中国的和平发展途径: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 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青年学生责无旁贷,必须努力从以下方面去作准备请大家跟我一起宣读:第一,关注国家大事,有国家观念、民族意识,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二,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第三,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各方面能力,掌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领。教师总结:通过探究,我们充分理解和认识到了“中国应当和平发展,中国能够和平发展”的道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走向了和平发展的道路,这充分说明了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为我国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课后作业】你是如何看待2009年7月26日结束的“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演”的?提示:当今世界已今非昔比,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人类共存性日益突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没有出路的。我国改革开放,就是要融入世界、发展自己,这也是我军今后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参加各类国际性的反恐演习,在国际军事舞台上频频亮相。2002年以来,我军先后与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举行了双边或多边的陆地反恐演习,与巴基斯坦、印度、泰国等周边国家举行了双边的陆地演习或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还与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举行了海上搜救演习。这些演习对于遏制和打击恐怖主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符合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体现。课后反思点评【教学反思】本课设计努力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国际政治是公民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关注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作用是当代中学生的兴趣点之一,培养学生和平观念、国际意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的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公民的国际责任。本综合探究对中学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活动难度不大,又是全书最后一个活动,学生已有一定的活动经验,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完全可放手让他们自行组织,自行探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所以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设计时尽可能多地选取了最新的情景材料,引入中国的和平发展对周边国家及世界的影响,通过分组合作,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在不断的切身体验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专家点评】本教学设计比较好的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在探究活动中设计了一系列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材料,设置探究场景,并且自始至终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政治生活、分析政治生活、参与政治生活,进而认同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本教学设计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努力营造对话、沟通和合作的课堂氛围,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自主的探究,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设计表达出设计者“以育人为本,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的理念。如能够对“探究活动过程”各个步骤的文字表述进行细心的雕琢,设计将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